迎香
迎香
迎香是人體腧穴之一,屬於手陽明大腸經,出自《針灸甲乙經》。此腧穴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有疏散風熱、通利鼻竅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鼻塞、鼽衄、口歪,膽道蛔蟲等病症。
● Yíngxiāng LI20
● 來源:《針灸甲乙經》
● 別名:沖陽
● 歸經:手陽明大腸經
● 功效:祛風清熱,通利鼻竅
● 迎,指迎接;香,指氣味。本穴位於鼻旁,可改善嗅覺,故名迎香。
● 在面部,鼻翼外緣中點旁,鼻唇溝中。
●
●
● 鼻唇溝中,鼻翼外緣中點,即為此穴。
●
簡便取穴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取穴方法,是長期臨床經驗總結的方法,操作簡便,便於記憶。一般情況下,簡便取穴的方法只適合日常按摩、拔罐、艾灸等養生防病時運用。如果使用穴位進行疾病的治療,則需要使用精準取穴。
● 皮膚,皮下組織,提上唇肌。
● 淺層分佈有眶下神經;深層分佈有面神經頰支、顴支,面動、靜脈的分支或屬支。
● 鼻部疾病,例如鼻塞,不聞香臭,鼻衄,鼻淵,急慢性鼻炎。
● 面部疾病,例如面癢,面癱,面浮腫,面神經麻痹或痙攣。
● 刺法
● ● 向內上平刺0.5~1.0寸,透鼻通穴。
● 灸法
此穴禁灸。
● 按摩
按法、點法、揉法、按揉法、點揉法、點按法、掐法等。
● 直刺或向上斜刺0.2~0.5寸;不宜灸。
● 指壓按摩:用食指指尖按揉,每次1~3分鐘。
《針灸甲乙經》:在禾髎上,鼻下孔傍。
《備急千金要方》:在禾髎上一寸,鼻孔傍。
《經穴解》:在禾髎上一寸,鼻孔旁五分。
《針灸甲乙經》:鼻鼽不利,窒洞氣塞,喎僻,鼽衄有癰。
《太平聖惠方》:鼻息不聞香臭,偏風面癢及面浮腫,風葉葉動,狀如蟲行。
《針灸資生經》:唇腫痛。
《針灸大成》:鼻塞不聞香臭,偏風口喁,面癢浮腫,風動圃癢狀如蟲行,唇腫痛,喘息不利,鼻喎,多涕,鼻衄骨瘡,鼻有息肉。
《玉龍賦》:搐迎香於鼻內,消眼熱之紅。
《循經考穴編》:鼻淵;口眼喎斜。
《五龍歌》:心火炎上,兩眼紅。
《醫學入門》:眼目赤腫。
● 配伍應用
● ● 鼻塞不聞香臭:迎香、人中、上星、太淵(《楊敬齋針灸全書》)。
● ● 鼻衄:迎香、合谷、上星(《簡易針灸療法》)。
● ● 目赤腫痛:迎香、太陽、上星、攢竹、睛明、合谷、委中、肝俞、行間(《針灸學簡編》)。
● ● 面痛:迎香、下關、翳風、上星、攢竹、人中、頰車(《簡易針灸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