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合肥工業大學的結果 展開
- 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 桃花鎮男子職業技術學院
合肥工業大學
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合肥工業大學(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由教育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和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是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高校;入選國家“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
學校創建於1945年,幾易校名,1958年正式定名為合肥工業大學,1960年中共中央批准為全國重點大學,歷經與安徽工學院、安徽水利電力學院合併重組,先後隸屬高教部、機械工業部、機械電子工業部、教育部管轄。
截至2020年3月,學校佔地總面積5千餘畝,在合肥市設有屯溪路校區、翡翠湖校區、六安路校區和合肥工業大學智能製造技術研究院,在宣城市設有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下設23個學院(部),94個本科專業;擁有1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專業學位博士點;38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9個專業學位碩士點;專任教師2100餘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26萬餘人、碩士和博士研究生1.3萬餘人。
1、原合肥工業大學
•安徽省立工業專科學校
歷史照片
1946年9月,安徽省國民政府教育廳決定,將安徽省立蚌埠工業職業學校更名為安徽省立蚌埠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學校於當月29號啟用新印。
1947年6月3日,學校校址由蚌埠遷淮南洞山。8月,安徽省立工業專科學校在淮南洞山正式成立。學校設土木工程、機械工程、電機工程三科。
1949年1月,淮南解放。2月2日,淮南煤礦特區政府接管了安徽省立工業專科學校。
•淮南煤礦工業專科學校
1950年1月,安徽省立工業專科學校改建淮南工業專門學校,歸華東軍政委員會工業部領導。6月20日,學校改歸燃料工業部煤礦管理總局領導。10月,學校改名為淮南工業專科學校。11月28日,淮南煤礦管理總局通知學校改名為“淮南煤業專科學校”,由煤礦管理總局和華東軍政委員會教育部雙重領導。
1951年3月13日,學校更名為“中國煤礦工業專科學校”,其任務是專門培養煤礦工業所需的技術幹部。4月17日,學校改名為淮南煤礦工業專科學校,6月18日啟用新印。
•合肥礦業學院
合工大歷史沿革圖
1956年6月,西北工學院礦區開採專業學生65人、教師9人及專業設備一併調整到合肥礦院。暑假后,各專業全部招收4年制本科新生,停招專科學生。
1958年9月,合肥礦業學院改名擴建為合肥工業大學,屬國家教育部和安徽省雙重領導,遷合肥建校。10月7日,合肥工業大學正式成立。
1962年,安徽建築工程學院(本科部分)併入合肥工業大學。
1960年,合肥工業大學(土木系部分)、安徽建築工程學校合併升格為安徽建築工程學院。7月,工大附屬中學成立。10月22日,合肥工大被定為全國重點大學,成為全國32所重點工科院校之一。
1970年,安徽水利電力學院、安徽工學院併入合肥工業大學,學校採礦系和地質系的煤田地質專業分出成立淮南煤炭學院。1977年,重新招收本科生,1978年,重新招收研究生。
1990年11月22日,學校培養的首位博士研究生通過博士學位論文答辯。
合肥礦業學院
2、安徽工學院
合工大歷史事件攝影資料
1952年,皖南革命幹部學校、皖北幹校合併組建安徽幹部學校安徽幹部學校,后更名為安徽行政學院。
1958年,安徽行政學院、蕪湖電力學校(機械科)合併升格為安徽工業專科學校,蚌埠工業專科學校創建,安徽省建設廳幹部培訓班、瀋陽計劃經濟學校和蘇州建築工程學校(部分)合併組建安徽建築工程學校創建。
1959年,安徽工業專科學校更名為安徽機械工業專科學校。
1960年,安徽機械工業專科學校升格為安徽機械學院,蚌埠工業專科學校升格為蚌埠機械學院,合肥工業大學(土木系部分)、安徽建築工程學校合併升格為安徽建築工程學院。
1961年,蚌埠機械學院、蕪湖電力專科學校、銅官山有色金屬專科學校、淮南化工專科學校、馬鞍山鋼鐵專科學校併入安徽機械學院。
1962年,安徽輕工業學院、安徽交通學院、安徽建築工程學院(專科部分)併入安徽工學院。
1978年,合肥工業大學農機系分出,恢復安徽工學院建制,改名為安徽農機學院。
1978年,安徽農機學院更名為(複名)安徽工學院。
教學場所
1998年9月1日,經國務院批准,合肥工業大學被划轉為教育部直屬高校。
2000年9月20日,合肥工業大學深圳研究院成立。
2002年,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成立。
2001年,學校開始建設新校區——翡翠湖校區。
2003年8月,翡翠湖校區全部建成並交付使用。
2005年,學校進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行列。
2009年,學校被列入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高校計劃。
2007年,依託合肥工業大學創辦合肥共達職業技術學院。
2010年6月,學校入選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
2011年,經教育部批准,合肥工業大學、宣城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設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學校對口支援北方民族大學。9月,由新華社安徽分社、安徽省科技廳和合肥工業大學三方聯合共建的科學研究機構——合肥工業大學工業信息研究院成立。
2012年5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2013年5月,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簽署協議,共建合肥工業大學。9月,合肥工業大學工業與裝備技術研究院成立。
2014年,合肥工業大學與合肥市人民政府共同組建合肥工業大學智能製造技術研究院。
2016年6月,學校由新能源汽車工程研究院、汽車技術與裝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與原汽車工程技術研究院合併組建合肥工業大學汽車工程技術研究院。
2017年2月,學校入選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3月,學校獲批高等學校與科研機構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專項計劃。 9月,學校入圍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11月,學校獲評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榮譽稱號。
合肥工業大學老教學樓
2019年5月,蚌埠市人民政府與合肥工業大學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合肥舉行。7月,學校與華為簽署5G戰略合作協議,共建安徽首個5G聯合創新實驗室。10月20日,加入“城鄉規劃扶貧聯盟”。
2020年10月16日,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局、教育部“2020年度國家知識產權試點高校名單”。
根據2018年1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設有23院部,本科專業91個,4個“英才計劃”本碩連讀創新班,涵蓋7個學科門類,合肥校區68個專業招生,宣城校區18個專業招生,設有合肥工業大學幼兒園、合肥工業大學附屬中學。
院系列表 | |
---|---|
合肥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 合肥工業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 |
合肥工業大學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 | 合肥工業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
合肥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 | 合肥工業大學管理學院 |
合肥工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 | 合肥工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 |
合肥工業大學微電子學院 | 合肥工業大學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 |
合肥工業大學體育部 | 合肥工業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
合肥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合肥工業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學院 |
合肥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 合肥工業大學經濟學院 |
合肥工業大學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 | 合肥工業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 |
合肥工業大學數學學院 | 合肥工業大學電子科學與應用物理學院 |
合肥工業大學軟體學院 | 合肥工業大學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 |
合肥工業大學工程中心、技師學院 |
專業設置 | |
---|---|
院系 | 專業名稱 |
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生物醫學工程 | |
機械工程學院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
工業工程 | |
飛行器製造過程 |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金屬材料工程 | |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 |
材料物理 | |
粉體材料科學與工程 | |
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自動化 | |
智能電網信息工程 | |
計算機與信息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電子信息工程 | |
通信工程 | |
信息安全 | |
化學與化工學院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
應用化學 | |
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 | 土木工程 |
水利水電工程 | |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 |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 |
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 |
測繪工程 | |
建築與藝術學院 | 建築學 |
城鄉規劃 | |
視覺傳達設計 | |
環境設計 | |
風景園林 | |
工業設計 | |
廣告學 | |
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 | 資源勘查工程 |
地理信息科學 | |
勘查技術與工程 | |
環境工程 | |
地下水科學與工程 | |
電子科學與應用物理學院 | 應用物理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
管理學院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電子商務 | |
工商管理 | |
會計學 | |
市場營銷 | |
經濟學院 | 經濟學 |
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金融與投資) | |
金融工程 | |
經濟與貿易類(中外合作辦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法學 | |
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 | 生物工程 |
生物技術 |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
食品質量與安全 | |
數學學院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
外國語學院 | 英語(國際貿易) |
軟體學院 | 軟體工程 |
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 | 車輛工程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
交通工程 | |
交通運輸 | |
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 | 製藥工程 |
藥學 | |
微電子學院 |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宣城校區機械工程系 | 機械工程 |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 |
宣城校區信息工程系 | 物聯網工程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
宣城校區商學系 | 物流管理 |
英語(商務) | |
宣城校區化工與食品加工系 |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高分子化工方向) |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精細化工方向) | |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 |
資料來源:備註:具體招生專業信息詳見學校官網 |
圖書館
截至2017年11月,學校專任教師中具有正高級職稱的429人,副高級職稱945人,中級及以下為846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1414人,碩士學位704人,本科及以下102人,具有研究生學位教師占專任教師的比例為95.41%,外聘教師64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善林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徐常勝、劉永勝、何怡剛、陳斌、謝康、梁樑、汪萌
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洪日昌、張博、龍建成、姜元春、黃海鴻、付超、段亞君、畢傳興、汪萌、吳宗銓
國家級教學名師:朱士信、楊善林
安徽省級教學名師:朱士信、王左輝、江立成、張崇高、魯道榮、宋傳中、蔣建國、胡學鋼、李學良、張輝、朱家誠、方敏、宣天鵬、徐科軍、陳新生、朱華炳、唐爍、姚日生、朱曉臨、檀江林、高飛、侯整風、黃志斌、程繼貴、張本照、張洪斌、楊志林、葉明、張建設、何建民、李早、黃康、劉麗、梁昌勇、崔鵬
國家級教學團隊 | ||
---|---|---|
團隊名稱 | 負責人 | 立項時間 |
電子商務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 劉業政 | 2010年 |
機械基礎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 趙韓 | 2010年 |
工科數學基礎課教學團隊 | 朱士信 | 2008年 |
資源勘查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 宋傳中 | 2008年 |
信息管理類專業教學團隊 | 楊善林 | 2007年 |
資料來源: |
截至2018年1月,學校有3個國家重點學科(其中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7個省級重點學科;1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6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工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38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2種專業學位類別,工程碩士專業領域25個。
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機械工程、地質學、儀器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材料科學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軟體工程、土木工程
•重點學科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
國家重點學科 | ||
---|---|---|
學科 | 等級 | 評審時間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一級重點學科 | 2007年--教育部 |
機械設計及理論 | 二級重點學科 | 2007年--教育部 |
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 二級重點學科 | 2002年--教育部 |
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 | 重點培育二級學科 | 2007年--教育部 |
安徽省重點學科 | |||
---|---|---|---|
機械工程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思想政治教育 | 礦床學岩石學礦物學 |
工程力學 | 機械設計及自動化 | 機械電子工程 | 精密儀器及機械 |
材料科學 | 材料加工工程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信號與信息處理 |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建築設計及其理論 | 結構工程 |
應用化學 | 環境工程 | 企業管理 | 車輛工程 |
構造地質學 | 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 材料物理與化學 | 電力系統及自動化 |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 | 岩土工程 | 化學工藝 | 食品科學 |
•學位授權點
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 | |||
---|---|---|---|
儀器科學與技術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數學 |
電氣工程 | 地質學 | 信息與通信技術 | 力學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機械工程 | 土木工程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軟體工程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工商管理 |
專業學位博士點:工程博士(0852b)、生物與醫藥
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 | |||
---|---|---|---|
外國語言文學 | 理論經濟學 | 地理學 |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
化學 | 應用經濟學 | 生物學 | 光學工程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測繪科學與技術 | 建築學 |
水利工程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交通運輸工程 |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交通運輸工程 | 生物醫學工程 | 城鄉規劃學 | 風景園林學 |
美術學 | 設計學 |
二級學科碩士點:科學技術哲學(010108)
專業碩士學位類別:資產評估、建築學、藝術、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會計、工程管理、翻譯、金融、法律、藥學、工程
工程碩士專業領域:儀器儀錶工程、機械工程、動力工程、車輛工程、工業工程、材料工程、電氣工程、控制工程、電子通信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軟體工程、化學工程、製藥工程、建築與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測繪工程、工業設計工程、地質工程、環境工程、項目管理、物流工程、食品工程、生物工程、交通運輸工程、集成電路工程
•學科評估
2012年,在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2012年學科評估結果中,學校管理科學與工程、地質學、儀器科學與技術3學科分列第6、第8、第10位。
2017年,在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布的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中,學校學科評估結果為:
學科名稱 | 評估結果 | 學科名稱 | 評估結果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B+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B- |
數學 | B-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B- |
地質學 | C+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B+ |
生物學 | C- | 建築學 | B- |
力學 | C- | 土木工程 | B |
機械工程 | B+ | 水利工程 | C- |
光學工程 | C-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B |
儀器科學與技術 | B+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C+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B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B |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 C- | 城鄉規劃學 | C+ |
電氣工程 | B | 軟體工程 | B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B-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A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B- | 工商管理 | B+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B- |
•質量工程
校園風景
國家級特色專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車輛工程、資源勘查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製藥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新材料)、物聯網工程(新一代信息技術)、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建築學、土木工程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製藥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土木工程、資源勘查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自動化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資源勘查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
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機械與車輛工程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安徽合力叉車有限公司、安徽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工程訓練中心 | 新能源利用與電氣控制實驗教學中心 |
機械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 自動化專業校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精品課程 | ||
---|---|---|
類別 | 課程名稱 | 所屬單位 |
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 | 宋慈和他的《洗冤集錄》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教育部精品視頻公開課 | 建築物震害分析與防震對策 | 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 |
證券市場與大眾理財 | 經濟學院 | |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高等數學 | 數學學院 | |
工程結構抗震設計 | 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 | |
構造地質學 | 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 | |
工程訓練 | 工業培訓中心 | |
材料成形原理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
管理信息學 | 管理學院 | |
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 | 管理學院 | |
電子商務概論 | 管理學院 |
•教學成果
根據2018年1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獲國家級精品教材5門,57部教材遴選為國家級"十一五"規劃教材,65部教材遴選為安徽省"十一五"規劃教材,4部教材入選第一批國家"十二五"規劃教材;承擔國家級教改項目11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5項。
部分教學成果 | |
---|---|
成果名稱 | 獎項 |
基於HCSNEW模式的工科人才培養體系探索與實踐 | 2013年度安徽省教學成果特等獎 |
基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構建的高效思想政治理論課創新研究與實踐 | 2013年度安徽省教學成果特等獎 |
以專業認證為導向優化人才培養體系提升工程教育質量 | 2013年度安徽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
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人才培養與教學模式創新性研究與實踐 | 2013年度安徽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
利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學管理的創新與實踐 | 2013年度安徽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
大工程時代卓越工程人才工程意識、工程精神和大工程素質培養的研究與實踐 | 2013年度安徽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
以創新型管理人才培養為目標的教學團隊建設研究與實踐 | 2014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
大工程時代卓越工程人才工程意識、創新能力和工程素質培養的研究與實踐 | 2014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創新的研究與實踐 | 2014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
截至2018年9月,學校有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5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2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3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個,教育部網上合作研究中心5個,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重點實驗室地2個,省部級重點科研基地49個,安徽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1個,1個國家甲級綜合建築設計研究院。
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現代測試與精密工程創新引智基地、複雜產品製造過程優化與決策創新引智基地、老人福祉信息科技創新引智基地、清潔能源新材料與技術學科創新引智基地等
國家工程實驗室:特種顯示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可再生能源接入電網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現代顯示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汽車技術與裝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智能決策與信息系統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有色金屬與加工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省部共建現代顯示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特種顯示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過程優化與智能決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光伏系統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農產品生物化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安全關鍵工業測控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智能決策與信息系統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高性能銅合金材料及成形加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徽學研究中心、農村社會發展研究中心
教育部網上合作研究中心:教育部IC設計網上合作研究中心、教育部應用物理網上合作研究中心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重點實驗室:高性能銅合金材料及成形機械工業重點實驗室、機械工業綠色設計與製造重點實驗室
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示範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類):智慧養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示範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先進能源與環境材料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安徽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省數字化精密鑄造創新中心
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先進催化材料與反應工程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工業安全與應急技術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安徽省數字化設計與製造重點實驗室、安徽省現代成像與顯示技術重點實驗室、安徽省汽車NVH與可靠性重點實驗室、安徽省工業車輛重點實驗室、安徽農產品精深加工省級實驗室、安徽新能源利用與節能省級實驗室、安徽土木工程結構與材料省級實驗室、安徽低溫與製冷技術省級實驗室、安徽飛機雷電防護省級實驗室、情感計算及先進智能機器重點實驗室、先進功能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現代測試與製造質量工程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可控化學與材料化工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先進催化材料與反應工程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工業安全與應急技術安徽省重點實驗室、航空結構件成形製造與裝備安徽省重點實驗室等
安徽省工程實驗室:安徽省基礎設施安全檢測與監測工程實驗室、安徽省可再生能源及工業節能工程實驗室、安徽省有色金屬材料與加工工程實驗室等
安徽省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汽車技術與裝備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信息處理技術與信息系統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分散式控制技術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自動化裝備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鍛壓數控裝備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功能高分子工程研究中心等
安徽省中試基地:安徽省農產品加工中試基地
安徽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安徽省生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安徽省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安徽省汽車NVH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安徽省微電子機械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安徽省粉末冶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安徽省礦產資源與礦山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安徽省變頻電機及控制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安徽省徽派建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安徽省冶金精整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安徽省水處理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業自動化安徽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土木工程防災減災安徽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安徽省精細化工催化加氫工程技術中心、安徽省礦產資源與礦山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
安徽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知識經濟與企業管理創新研究中心、現代科技發展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中心等
•科研綜述
根據2018年11月信息顯示,學校創造了中國第一台微型計算機、第一台三相非同步電機,第一個客機防雷系統等,填補了眾多領域的空白,五年來,學校共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44項,獲國家科學技術獎5項,安徽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5項;獲批授權專利1675項,發明專利授權量和有效發明專利持有量高居安徽省高校和科研院所首位。
•項目承擔
2017年,學校縱向科研項目到帳經費為24361.43萬元,首次獲批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項;同時獲得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4項,共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34項,總直接經費6285.1萬元;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7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項子課題1項;國家藝術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12項,其中重點項目1項;獲批主持和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3項,其中獲批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牽頭項目1項,牽頭課題7項,總合同經費3547.83萬元;獲批各類軍工項目19項,其中首次獲批裝備發展部十三五裝備預研共用技術項目1項,合同經費700萬元;軍委科技委國防科技創新特區項目10項,首年合同經費845萬元;獲批主持和參與安徽省科技重大專項30項,其中學校作為主持單位6項;首次獲批中國科協重大調研課題1項,研究生科普能力提升項目2項;新增立項橫向項目740項,合同總經費19405.88萬元,其中100萬元以上項目39項。橫向科研項目到賬經費12408.47萬元。
• 授權專利
2017年,以學校為第一署名單位申報專利1330項(其中發明專利1176項、PCT申請3項);獲批授權專利571項(其中發明專利授權462項)。
• 科研獲獎
2018年,合肥工業大學共有49項成果獲2016年度、2017年度安徽省科學技術獎,其中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科技進步獎一等獎5項、二等獎20項、三等獎23項。同時,合肥工業大學作為共同完成單位獲得安徽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4項。11月,學校申報的科技項目“現代傳媒建築(安徽廣電中心)複雜鋼結構關鍵技術創新及工程應用”獲中國鋼結構協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科研獲獎(包含合作完成) | ||
---|---|---|
項目名稱 | 獲獎類別和等級 | 時間 |
人機協同的智能微創醫療裝備系統關鍵技術及應用 | 15項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之一 | 2020 |
新能源發電調度運行關鍵技術及應用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2016 |
大別山東段深部探測與找礦突破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 2016 |
基於DSP的全數字式高性能科氏質量流量計的研製與應用 |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 2013 |
複雜環境安全高效射頻識別關鍵技術與裝備及應用 |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 2014 |
基於干法活化的食用油脫色吸附材料開發與應用 | 國家科技發明獎二等獎 | 2014 |
多媒體數據分析與檢索 |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獎二等獎 | 2014 |
CRI2002企業鐵路智能運輸調度綜合信息平台 | 國家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 2007 |
鑄鐵材質參數液態在線智能檢測與質量控制系統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2006 |
•學術期刊
學術期刊
《合肥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學報連續榮獲安徽省高校優秀學報、安徽省優秀期刊、華東地區優秀期刊和全國高校優秀學報稱號;2001年,進入《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行列;該刊是《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和《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中國期刊網》及《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
《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成為《中國科學引文綜合評價資料庫》、《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中國高校文科學報文摘》和《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來源期刊;2001年,獲得《CAJ-CDF規範》執行優秀獎;2002年,被評為“全國優秀社科學報”;2003年,入選《中國期刊綜合資料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2004年,獲評“安徽省高等學校優秀學報”一等獎,同年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全文收錄。
《預測雜誌》
《預測雜誌》(雙月刊)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認定的管理科學A級重要期刊,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期刊,中國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2011)。
《大學數學》
《大學數學》雜誌為數學教學研究與科學研究類學術刊物,由國家教育部主管,教育部大學數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合肥工業大學聯合主辦,為國家級數學專業期刊。
•館藏資源
合肥工業大學圖書館
截至2018年9月,學校與美國、俄羅斯、德國、英國、法國和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五十多所世界知名大學建立了交流合作關係。
合作與交流院校一覽 | |
---|---|
國家和地區 | 院校 |
美國 | 喬治-梅森大學、戴頓大學、特洛伊大學、丹佛大學、鮑爾州立大學、加州州立大學聖貝納迪諾分校、北亞利桑那大學、威斯康星大學歐克萊爾分校、東華盛頓大學、加州州立大學弗雷斯諾分校、洪堡州立大學、賓夕法尼亞州曼斯菲爾德大學、俄克拉荷馬大學、塞勒姆州立學院、喬治亞西南州立大學、科羅拉多州立大學普韋布洛分校、北德克薩斯州大學 |
德國 | 柏林工業大學、慕尼黑工業大學、達姆斯塔特工業大學、布倫瑞克工業大學、亞琛工業大學、漢諾威萊布尼茨大學、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斯圖加特大學、德累斯頓理工大學、慕尼黑大學、柏林自由大學、哥廷根大學、海德堡大學、弗萊堡大學、康斯坦茨大學、柏林洪堡大學、不萊梅大學、科隆大學、圖賓根大學 |
加拿大 | 滑鐵盧大學、瑞爾森大學、多倫多大學、里賈那大學、西蒙菲沙大學 |
澳大利亞 | 迪肯大學、科廷科技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亞塔斯馬尼亞大學、昆士蘭大學、弗林得斯大學、莫納什大學、西澳大學 |
英國 | 卡迪夫大學、利物浦大學、東安格利亞大學、謝菲爾德大學、蘇塞克斯大學、謝菲爾德哈雷姆大學、紐卡斯爾大學、考文垂大學、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阿爾斯特大學 |
法國 | 巴黎第十三大學 |
比利時 | 安特衛普大學 |
愛爾蘭 | 國立高威大學 |
匈牙利 | 布達佩斯考文紐斯大學 |
韓國 | 忠南國立大學、國民大學 |
台灣地區 | 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成功大學、中國文化大學、中興大學、台灣科技大學、義守大學、雲林科技大學、逢甲大學、靜宜大學 |
香港地區 |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理工大學 |
澳門地區 | 澳門大學 |
俄羅斯 | 莫斯科動力工程學院 |
白俄羅斯 | 白俄羅斯國立大學、白俄羅斯國立工業大學、白俄羅斯國立技術大學、白俄羅斯國立文化大學 |
•校徽
校徽
•校名
校名
•校旗
校旗
尺寸規格:一號旗幟:2880mm×1920mm;二號旗幟:2400mm×1600mm;三號旗幟:1920mm×1280mm;四號旗幟:1440mm×960mm。
•校訓
厚德、篤學、崇實、尚新
厚德,為開闊、大度、包容之意(見《易經》“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篤學,意為致志專心(見《三國志》之《孫瑜傳》中“篤學好古”);崇實,即為實事求是之意;尚新,為在推究(調查研究)事務(學術)的原理上開拓創新,提出科學可行的理念。
•校歌
《弦歌一路高聲唱》 北帶淮河,南襟浩浩長江。 合肥工大在皖中央。 器識為先,品德為上,求知求真,弘實學養。 弦歌一路高聲唱,培育萬千棟樑。 厚德篤學,我們畢生的追求; 崇實尚新,我們永遠的理想, 永遠,永遠的理想。 東臨巢湖,西眺巍巍大別山。 合肥工大在皖中央。 學術精進,思想開放,科技創新,教學相長。 青春如火好時光,志在祖國富強。 厚德篤學,我們畢生的追求; 崇實尚新,我們永遠的理想, 永遠,永遠的理想。 |
黨委書記 | 余其俊 | |
校長、黨委副書記 | 梁 樑 | |
黨委常委、副校長(正廳級) | 吳玉程 | |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 陸 林 | |
黨委副書記 | 陳 剛 | |
黨委副書記 | 陳鴻海 | |
黨委常委、副校長 | 劉曉平 | |
黨委常委、副校長 | 劉志峰 | |
黨委常委、副校長 | 季益洪 | |
副校長 | 鄭 磊 | |
校長助理 | 劉心報 | |
黨委常委 | 蔣傳東 |
歷任黨委書記 | |||
---|---|---|---|
姓名 | 職務 | 任期 | 備註 |
王際岩 | 黨委書記 | 1953.2~1953.5 | 淮南煤礦工業專科學校 |
孫宗溶 | 黨委書記 | 1953.8~1962.7 | 淮南煤專至合肥工業大學 |
趙一鳴 | 黨委代理書記 | 1962.6~1966年6月'文革'開始后受衝擊 | 合肥工業大學 |
趙一鳴 | 黨委書記 | 1979.3~1980.2 | 合肥工業大學 |
劉新增 | 黨委書記 | 1970.10~1973.2 | 合肥工業大學 |
王青春 | 黨委書記 | 1971.4~1973.2 | 合肥工業大學 |
李彬 | 黨委書記 | 1973.2~1977.8 | 合肥工業大學 |
趙秀山 | 黨委書記 | 1977.9~1978.7 | 合肥工業大學 |
張福田 | 黨委書記 | 1975.3~1977 | 合肥工業大學 |
萬立譽 | 黨委書記 | 1978.2~1981.11 | 合肥工業大學 |
許世堯 | 黨委書記 | 1981.11~1984.3 | 合肥工業大學 |
鄧志煜 | 黨委書記 | 1984.3~1987.6 | 合肥工業大學 |
朱兆瑾 | 黨委書記 | 1987.6~1988.7 | 合肥工業大學 |
胡逵生 | 黨委書記 | 1989.3~1991.6 | 合肥工業大學 |
唐國貴 | 黨委書記 | 1991.6~1996.7 | 合肥工業大學 |
朱劍中 | 黨委書記 | 1996.7~1998.11 | 合肥工業大學 |
朱新民 | 黨委書記 | 1999.12~2007.8 | 合肥工業大學 |
李廉 | 黨委書記 | 2007.8~2014.5 | 合肥工業大學 |
袁自煌 | 黨委書記 | 2014.05~2019.01 | 合肥工業大學 |
資料來源: |
姓名 | 備註 |
任傳俊 | 原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
張家仁 | 原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黨組成員 |
浦天祥 | 原中國西電集團總經理 |
趙經徹 | 原兗礦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
葉青 | 原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 |
周玉成 | 原華源集團董事長 |
季學智 | 原合肥美菱集團公司董事長 |
祝義才 | 江蘇雨潤食品集團董事長、江蘇省南京市工商業聯合會會長 |
余夕志 | 中國石化集團茂名石化公司總經理 |
趙建國 | 中國南方電網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 |
燕福龍 | 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總經理 |
李一農 | 中廣核福建寧德核電有限公司總經理 |
奚國華 |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 |
謝彪 |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中國機械設備進出口總公司董事長 |
劉敬楨 |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 |
李新亞 |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院長,黨委副書記 |
張煒 | 機械工業勘察設計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國家勘察大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
王統建 | 中機十院國際工程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 |
毛衛東 | 中國機械工業第六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第六工程所所長 |
王玉珏 | 機械工業第一設計研究院副院長 |
張玉牛 | 太原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
朱元巢 | 中國東方電氣集團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 |
李富生 | 許繼集團黨委書記、總裁 |
魏光林 | 平高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 |
戴晴華 | 三一集團副總裁、三一重機總經理 |
陳偉農 |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黨委書記 |
董長征 | 豐田汽車(TOYOTA)中國執行副總經理 |
李峰 | 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
徐平 | 東風汽車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
朱福壽 | 東風汽車公司黨委常委、總經理 |
蔡瑋 | 東風汽車公司總經理助理、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黨委書記 |
汪舒鷗 | 神龍汽車公司(東風標緻雪鐵龍)黨委書記兼紀委書記、工會主席 |
左延安 | 原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
安進 | 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
戴茂方 | 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原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車公司總經理 |
趙厚柱 | 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常務副總經理 |
尹同耀 |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兼總裁 |
魯付俊 |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
劉漢如 | 安徽星馬汽車集團董事長,安徽華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
吳海 | 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專用汽車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
童金根 | 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
童永 | 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
肖正海 | 安徽全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
謝力 | 安徽全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
唐軍 | 首創置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
馮鑫 | 北京暴風網際科技有限公司CEO |
劉磅 | 深圳達實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
趙建軍 | 深圳市普聯技術有限公司(Tp-link)董事長 |
李立功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所長 |
馬向群 | 原新浪網副總裁 |
王斌 | 中信出版社社長 |
李彧 | 上海紫江集團執行副總裁 |
丁叮 | 東華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
金友華 | 合肥榮事達三洋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
王元曦 | 安徽建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 |
董志良 | 合肥力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
黃海洲 |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策略師、董事總經理、研究部聯席負責人 |
魏臻 | 合肥工大高科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裁 |
曹仁賢 | 合肥陽光電源有限公司總經理 |
李煒 | 安徽國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
楊玉國 | 濟南鑄造鍛壓機械研究所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總裁 |
陳平 | 國元證券副總裁 |
馮樹榮 |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總行工會主席 |
屠筱北 | 安徽省高速公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董事長 |
鎖炳勛 | 安徽金種子集團董事長 |
胡繼紅 | 綠源(電動車)集團公司總裁 |
謝志剛 | 榆次液壓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總經理 |
朱慶龍 | 安徽恆大自控集團董事長 |
王松青 | 九源(北京)國際建築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 |
丁建 | 中國中元國際工程公司總裁兼中元國際工程設計研究院院長 |
林巨廣 | 安徽巨一自動化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 |
嚴建文 | 合肥鍛壓集團董事長 |
吳宗彥 | 洛陽軸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
廖恩榮 | 中國高速傳動設備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NGC副總經理 |
胡小林 | 北京匯通匯利公司董事長 |
張全雷 | 安徽國華科技集團董事長、安徽國華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 |
姓名 | 備註 |
濮洪九 | 中國煤炭學會理事長,兼任中國貿促會煤炭行業分會、中國國際商會煤炭行業商會會長 |
賈成炳 | 中國鑄造協會理事長,原中央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 |
唐賢明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主任,總裝備部副總參謀長,少將軍銜,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 |
朱作滿 | 原總後少將 |
程安東 | 原陝西省省長 |
王思齊 | 原貴州省政協主席 |
曾曉東 | 中華環保聯合會副主席兼秘書長 |
曹洪興 | 原貴州省委副書記、省紀委書記 |
邵桂芳 | 原山東省副省長、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原山東大學黨委書記 |
王國平 | 原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 |
李有慰 | 原青海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原人事部黨組成員、中央紀委駐人事部紀檢組組長 |
陳萬志 | 原重慶市政協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委、重慶市委主委 |
王淑森 | 原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成員兼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省總工會主席 |
苗圩 |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黨組書記,原東風汽車公司總經理,原武漢市委書記 |
高祀仁 | 原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主任委員,原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 |
寧吉喆 | 國務院研究室主任 |
蔡其華 | 水利部副部長、黨組成員、原中共長江委黨組書記,長江委主任 |
丁文武 |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司長 |
鍾自然 | 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黨組書記,國土資源部總工程師 |
李健 | 原武漢大學黨委書記、中南大學黨委書記 |
倪岳峰 | 福建省委常委,紀委書記,原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長 |
徐立全 | 安徽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書記、省公安廳廳長、黨委書記 |
唐承沛 | 安徽省委常委、秘書長 |
張大方 | 湖南省政協副主席、湖南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 |
張維寧 | 現任河南省副省長,原河南省政協副主席、河南省發改委主任、黨組書記 |
林元和 | 原廣州市政協主席、黨組書記,原佛山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省政協委員 |
徐根應 | 安徽省科技廳廳長 |
紀冰 | 安徽省水利廳黨組書記,安徽省水利廳廳長 |
蔡建平 | 安徽省水利廳副廳長 |
張效武 | 安徽省水利廳副廳長 |
金問榮 | 安徽省水利廳黨組成員、總工程師 |
李和平 | 安徽省教育廳副廳長 |
張華龍 | 山西省商務廳副廳長 |
胡連松 | 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成員 |
王鶴齡 | 安徽省十屆政協副主席、安徽商聯擔保投資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董事長 |
鄭牧民 | 安徽省十屆政協副主席、黨組副書記 |
劉光復 | 安徽省十屆政協副主席,民盟省委主委,合肥工業大學教授、博導 |
趙韓 | 安徽省十屆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安徽省委主委,合肥工業大學副校長、博導 |
李宏塔 | 安徽省十屆政協副主席 |
徐景仁 | 安徽省科學家企業家協會常務副會長,河海大學兼職教授 |
丁海中 | 中共安徽省委副秘書長、皖北地區區域規劃編製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皖北辦)主任 |
侯永志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部長 |
丁曉牧 | 安徽省國防科學技術工業辦公室黨組成員、副主任 |
章敬雲 | 華東冶金地質勘查局黨委書記、紀委書記 |
於廣陵 | 華東冶金地質勘查局副局長、黨委委員 |
童友好 | 共青團合肥市委員會黨組書記、共青團第十八屆中央委員 |
姓名 | 備註 |
陳鯨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盧秉恆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徐南平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潘復生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楊善林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劉明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陳維江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查紅彬 | 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 |
耿安松 |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
董樹文 | 中國地質科學院副院長 |
崔之祜 | 軍隊著名計算機專家,總參某所學科帶頭人 |
王耀華 | 中國人民解放軍理工大學副校長,少將軍銜 |
費業泰 | 合肥工業大學教授 |
何天白 | 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
余增亮 | 中科院等離子體所離子束生物工程研究室主任 |
盛政明 |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 |
俞書宏 | 中國科技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副院長,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納米材料與化學研究部主任 |
張海霞 | 北京大學微電子研究院教授,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副秘書長,全球華人微納米分子系統學會秘書長 |
畢超、蔣全 | 電機專家、2006年度獲新加坡“國家科技獎”(唯一) |
俞漢青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系環境工程實驗室教授,國家傑青,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
王麗娜 | 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空天信息安全與可信計算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博士生導師 |
宛新華 | 北京大學化學學院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系主任、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
崔德密 | 安徽省·水利部淮委水利科學研究院院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
虞邦義 | 安徽省·水利部淮委水利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
金美峰 | 安徽省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 |
張志兵 | 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 |
徐銅文 | 教授,博士生導師,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 |
根據2018年1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先後入選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首批試點高校、全國首批高校共青團“第二課堂成績單”試點單位、“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教育部首批大學生網路文化工作室。
學校在京領新國際所發布的2019年中國國際學校競爭力排行榜中,英國本科方向第147名。
2015年2月,獲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的“第四屆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2020年11月25日,位居QS發布的2021亞洲大學排名榜單第351-400位。
2021年7月26日,合肥工業大學入選2020年現有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新增一級學科博士點。
2021年7月,入選2020年現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新增專業學位碩士點。
2020年10月,位居2021年U.S.News世界大學排名第807位。
2020年12月,2020軟科中國大學文科實力排名發布,合肥工業大學位列第132位。
2021年1月3日,位居2020中國大學海外網路傳播力綜合指數榜單第128位。
2021年1月21日,位列2021中國內地大學ESI排名第80位。
2021年4月26日,2021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第82位。
2021年8月,合肥工業大學位居“2021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第501-600位。
根據2018年11月綜合信息顯示,學校合肥工業大學有屯溪路校區、翡翠湖校區、六安路校區、宣城校區共4個校區。屯溪路校區、翡翠湖校區、六安路校區坐落在安徽省合肥市,簡稱“合肥校區”;宣城校區坐落在安徽省宣城市區。
•屯溪路校區
合肥工業大學屯溪路校區
合肥工業大學老教學樓
•翡翠湖校區
2001年4月,合肥工業大學新校區開始建設,校長陳心昭命名新校區為合肥工業大學翡翠湖校區。
根據2018年11月綜合信息顯示,翡翠湖校區佔地面積1500畝,位於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南部,坐落在風景旖旎的翡翠湖畔,由丹霞路、環湖路、翡翠路環抱,呈“心”形;東臨錦繡大道商業區,北倚大學城公共建設區,西傍翡翠湖公園,處在合肥大學城的中心位置。
•六安路校區
六安路校區為原安徽工學院校址,安徽工學院在“文化大革命”時期與合肥工業大學合併,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在原址恢復安徽工學院。1997年1月重新與合肥工業大學合併,組建成新的合肥工業大學,當年6月掛牌,成為合肥工業大學六安路校區,也稱北校區。
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位於位於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薰化路301號,2011年,經教育部批准,合肥工業大學、宣城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設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2012年,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首屆招生,宣城校區與合肥校區按兩個代碼。
根據2018年11月綜合信息顯示,校區規劃辦學用地面積為2100餘畝,總建築面積約60萬平方米,設有機械工程系、材料工程系、計算機與信息系、電氣與自動化系、能源化工系、城市建設工程系、生態環境系、物流管理系、經濟與貿易系、文法系、英語系、食品科學系等12個系,1個基礎部,在校本科生11000餘名,研究生200名。
2020年5月18日,從教育部獲悉,為推動“一幫一”行動深入實施,實現對湖北120多所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全覆蓋幫扶,教育部印發通知,啟動實施第二批“一幫一”行動。合肥工業大學將支援武昌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