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相溶
關於物質溶解性的經驗規律
相似相溶(like dissolves like)原理是指由於極性分子間的電性作用,使得極性分子組成的溶質易溶於極性分子組成的溶劑,難溶於非極性分子組成的溶劑;非極性分子組成的溶質易溶於非極性分子組成的溶劑,難溶於極性分子組成的溶劑。
如abc三種物質,ab是極性物質,c是非極性物質,則ab之間溶解度大,ac或bc之間溶解度小。
⑴相似相溶原理是一個關於物質溶解性的經驗規律。例如水和乙醇可以無限制地互相溶解,乙醇和煤油只能有限地互溶。因為水分子和乙醇分子都有一個基,分別跟一個小的原子或原子團相連,而煤油則是由分子中含8個~16個碳原子組成的混合物,其烴基部分與乙醇的乙基相似,但與水毫無相似之處。
⑵結構的相似性並不是決定溶解度的唯一原因。分子間作用力的類型和大小相近的物質,往往可以互溶;溶質和溶劑分子的偶極距相似性也是影響溶解度的因素之一。
具體可以這樣理解:
1.極性溶劑(如水)易溶解極性物質(離子晶體、分子晶體中的極性物質如強酸等);
另外,極性分子易溶於極性溶劑中,非極性分子易溶於非極性溶劑中。
4、一般情況,極性相似,則可相溶。
溶液中溶質微粒和溶劑微粒的相互作用導致溶解。若溶質、溶劑都是非極性分子,如I和CCl,白磷和CS,相互作用以色散力為主;若一種為極性分子,另一種為非極性分子,如I和CHOH,相互作用是分子間作用力;在強極性分子間以取向力為主;若一種溶劑微粒是離子,在水中形成水合離子,在液氨中則形成氨合離子,其他溶劑中就是溶劑合離子。
簡單地講,若溶質微粒和溶劑微粒間相互作用和原先溶質微粒間、溶劑微粒間作用相近,則溶解的就會較多。這應當是相似相溶規律的基礎,但是上述規律並不方便判斷。於是人們總結出一個簡易判斷的規律:
相似相溶規律通常的說法是“極性相似的兩者互溶度大”。例如,非極性、弱極性溶質易溶於非極性、弱極性溶劑,如I(非極性)分別在HO(強極性)、CHOH(弱極性)、CCl(非極性)中的溶解度(溶劑)依次為0.030(25℃)、20.5(15℃)、2.91(25℃)。又如O(非極性)在1mL HO、乙醚(弱極性)、CCl中溶解的體積(已換算至標準狀況下體積)依次為:0.0308mL(20℃)、0.455mL(25℃)、0.302mL(25℃);白磷P4(非極性)能溶於CS(非極性),但紅磷(巨型結構)卻不溶。
有機物相似相溶。
大家可能已經看出:相似相溶規律是定性規律,通常僅能給出難溶、微溶、可溶的判斷,如O、I易溶於弱極性、非極性溶劑,但不能認為非極性的O、I在CCl(非極性)中最易溶!!
再舉一個例子:蒽和菲分子式相同,但前者為三個苯環“直”並,無極性,而後者為三個苯環“彎”並,稍有極性。現分別溶於苯中,若完全按照“相似相溶規律”判斷的話,似乎蒽在苯中的溶解要多些,實測結果:蒽在苯中溶解度(),菲在苯中溶解度()。如何理解呢?(是不是覺得很高深很玄妙?)恩,請看更高更妙的解釋——蒽,正因為是“直”的,所以分子間結合得緊,不容易分開,表現還有蒽的沸點較菲高,其摩爾體積小於菲的……
其實,相似相溶規律還有一種表述:“結構相似者可能互溶”,HOH、CHOH、CHOH、n-CHOH分子中都含-OH,且-OH所佔“份額”較大,所以3種醇均可與水互溶,中雖含-OH,因其“份額”小,水溶性有限。可以料想,碳數增多,一元醇的水溶度將進一步下降。丙三醇(甘油)中含有-OH且“份額”較大,與水互溶。CHO(葡萄糖)中含5個-OH,因分子比HO大了許多,只是易溶於水。高分子澱粉(CHO)n的“分子”更大,只能部分溶解於水;而纖維素更大更高更妙,乾脆難溶於水了。
甲苯稍有極性,卻與非極性的苯混溶;萘能溶於苯和甲苯……
含有相同官能團,且分子大小相近,則它們的極性相近,例如CHOH、CHOH偶極矩分別1.69D和1.70D,所以,結構相似有時也反映在極性上,但極性相似卻不一定是結構相似的反映!!!如硝基苯、苯酚CHOH的偶極矩分別為1.51D和1.70D,極性算是相近,但兩者的20℃水溶度分別又如CHBr(1.8D)、CHI(1.6D)、CHOH(1.7D),極性相近,但20℃水溶度分別0、無窮。
可見,結構相似對溶解度的影響強於極性相似!!
順便說一個金屬互溶的問題:
⑵半徑差時,金屬間部分溶解,如Mg在Cu或Ag中部分溶;
金屬互溶的問題是不是也可以看做是一種“相似相溶”呢,但這時,相似的不是極性,而主要是結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