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十二雷
產於浙江省餘姚市陸埠區的茶葉
四明十二雷:產於浙江省餘姚市陸埠區三女山、虹嶺、上芝林一帶。前人曾稱該茶為“高崗茗草並蘭生,制茗當如蘭馥清”,南宋列為貢茶,明朝中葉為鼎盛時期。最初源於白茶類,明初后就改為炒青,是近年恢復生產的歷史名茶。
四明十二雷
四明十二雷是寧波名茶發展史上佔有極其重要地位的名茶,名望雖不及《茶經》所記的瀑布仙茗,但它是寧波歷史上史實最豐的茶葉。首先它是寧波歷史上唯一明確記載成為貢品的茶葉;其次是千年間三度出產、生產延續時間最長、區域跨度最大的茶葉,第三它是涉及歷史人物最多的茶品,可以說傳承有序,更重要的還是它源於白茶。
四明十二雷
景迂先生,即晁說之(1059-1129),客遷寧波,因羨慕司馬光而自號景遷,北宋元豐五年(1082年)蘇軾以著述科舉他為進士。能詩詞,善畫山水,著有《晁氏客語》、《景迂生集》等,創“景迂學派”。朱熹評“書與王安石、蘇軾齊名”。他所處年代正是團茶最興、白茶大行天下之時,寫了不少有關茶的詩。他曾作《贈雷僧》詩三首,其三為:“留官莫去且徘徊,官有白茶十二雷,便覺羅川風景好,為渠明日更重來”,並自註:“予點四明茶雲直羅有此茶否?答雲官人來,則直羅有。十二雷,是四明茶名”。詩中似乎頗為自豪地向客人展示了白茶十二雷茶。
深寧居士,即王應麟(1223-1296),南宋學者,先世從河南開封遷居慶元(今浙江鄞縣),淳祐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兼給事中。學問淵博,經史百家、天文地理等皆有研究,熟悉掌故制度、考證博洽,是《三字經》的原作者。所著《四明七觀賦》有:“茗十二雷,採擷區萌”之句,記述了區茶的來源。
從上所引三位大儒的考證、結合全祖望的其它文述,可知十二雷茶是以採茶季節命名、白茶是以品種特性命名、區茶則取意園地栽培茶而非山上野生茶,實為一茶三名;此茶源於北宋、初為團茶、元始入貢的史實。
從1650年談遷《棘林雜俎》、1808年鄭辰《四明志征》、1846年尹元煒《溪上遺聞別錄》等史料中可更清楚地發現:四明十二雷是在元初由殿帥范文虎主導下,在今餘姚市車廄嶴內設茶局製作入貢;明初時貢茶量260斤,為浙江第一大貢茶、占當時浙江18種貢茶總量的50%,可見其在當時的地位,但至萬曆二十三年時,“因無茶可采”停止入貢。此事在原慈溪縣衙儀門外曾有碑立傳。開始時,四明十二雷茶為蒸青團茶入貢,明初統一改為炒青,產地則在車廄至陸埠一帶。1750年,全祖望來到車廄嶴,進行了四明十二雷的“二次創業”,此茶不久,產地東擴至餘姚大隱鎮與鄞州橫街鎮的相鄰山區。一時竟相仿效。持續五十年後湮沒。但是,這個漫長過程的茶葉應該不是白茶了。
四明十二雷
鮮葉採摘標準為一芽一葉,芽長於葉總長度在3公分以下。鮮葉稍經攤放,清香初吐時即行付制。
分為:殺青、整形、攤涼、足干四個過程。
具體運用拋、抖、理、按、截、抓、翻、甩等手法,整個工藝過程均在同一鍋中完成。
四明十二雷
二、整型:是形成四明十二雷茶外形特徵的主要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前期重理兼搓;中期搓理並重;後期搓、搓、截、甩並用。
搓時動作由快到慢,壓力由輕到重,鍋溫由100°C漸降至60°C左右,至芽葉初成針狀,有觸手感,白毫顯露,香氣始發時出鍋,全程約15—20分鐘。
三、攤涼:將整形葉均勻薄灘於匾中,並略加揀簸,使其濕燥均勻,去除輕片、碎末。
四、足干:投整形葉0.25公斤左右,鍋溫由60°C上升到90°C。主要手法,前期低溫搓條造形,後期用抓、翻、甩、達到保色保毫。歷時22—24分鐘。至芽葉鋒苗顯現,手捻成粉,香氣顯露即可。出鍋后,稍經攤涼,即包裝入石灰缸中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