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龍井
三峽龍井
三峽龍井是台灣是大名茶之一,以青心烏龍、青心柑仔為主,尚有台茶12號、13號及14號等,分別製造包種茶、三峽龍井茶,碧螺春(綠茶)等;尤清縣長訪三峽茶區,將三峽茶區所生產的茶葉命名為“海山茶”;海山茶包括三峽茶區當地所生產的“包種茶”、“三峽龍井茶”、及“碧螺春綠茶”等。
三峽龍井
三峽龍井茶,採摘青心柑仔品種的一心二葉嫩芽,不經發酵直接殺菁揉捻,製成外型扁平具白毫的茶葉,外觀新鮮碧綠帶油光,茶湯呈黃綠色,明亮清澈,滋味活潑,有清新爽口之感。而海山碧螺春則於每年春茶萌芽清明前採摘台茶14號、青心烏龍或青心柑仔之一心二葉嫩芽,不發酵直接殺菁揉捻,製成外觀新鮮碧綠,芽尖白毫多,形狀細緊彎曲似螺旋形而名之為“碧螺春”,干茶香氣清醇自然。
三峽龍井茶
三峽龍井茶多種植於靠山近水,晴能受到充分日照、雨又易於排水的酸性丘陵坡地上。春采、夏鋤、秋剪、冬肥,一點都耽誤不得,古語就有“人誤茶一季,茶誤人一年”之說【三峽龍井茶的採摘】
三峽龍井茶採摘精細,級別不同,採摘標準也不同。從春茶開始,由茶芽萌發到新梢形成的不同時期,對鮮葉有不同的稱呼。一般采說,高檔茶(特一、特二、特三)應於清明前採摘,只採龍牙(單芽)和雀舌(一芽一葉初展,芽長於葉,長度1.5-2cm);中檔茶(l級、2級、3級茶)於穀雨前採摘,採下的鮮葉稱旗槍(一芽一葉半開展)和糙旗槍(一芽一葉開展和一芽二葉初展,長度2.3-27cm);低檔茶(4級茶以下)於穀雨後採摘,採下的鮮葉稱象大(一芽二三葉和同等嫩度的對夾葉。現在,由於科技的進步,新的栽培技術的應用,使三峽龍井茶的開採期大為提前,如大棚茶園可在元宵節開採。無論哪種鮮葉原料,都應提手采,要求芽葉成朵,大小均勻,不能采碎,不帶帶頭,尤其是春茶,採摘要求更加嚴格。鮮葉要輕采輕放,用竹簍盛裝、竹筐貯運,防止重力擠壓鮮葉,確保鮮葉質量。
三峽龍井
很早以前,三峽龍井茶採摘更細嫩,清明前茶蓬上只露出芽頭時就開採,採下的全是芽頭。“穀雨茶,滿把抓”,對於一向以採摘精細、原料細嫩著稱的三峽龍井茶采說,穀雨後的鮮葉已屬粗老原料。因此,那時的頭茶(春茶)一定要在立夏前結束,前後才1個多月時間,採摘期短,這與三峽龍井茶見芽就采有關係。二茶在小滿開採,到芒種後幾天結束;三茶在夏至開採,到大暑前幾天結束;四茶又稱小春茶,於立秋前10天左右開採,到白露時結束並封園。當時茶農認為,白露后還採茶,茶蓬容易受凍。現在,三峽龍井茶的採摘標準比過去放寬了很多,一般特級三峽龍井茶原料為一芽一葉初展;l-3級三峽龍井茶原料為一芽一葉和一芽二葉初展;4-5級三峽龍井茶原料以一芽二葉和幼嫩對夾葉為主,少量一芽三葉;6級以下的三峽龍井茶原料多為對夾二三葉。由於採摘標準放寬,冬季茶采期延長,同時,肥培管理比過去重視,因此封園時間比過去推遲1個月左右。
三峽龍井茶在講究採摘的同時,也十分重視養蓬,而且兩者有著密切的聯繫。除了頭茶採摘結束后要抓緊洗蓬(將當季留下採的鮮葉全部采凈),以促使茶芽早發外,二茶、三茶和四茶都要留葉采,留下不符合原料嫩度要求的葉片。如果某塊茶園茶樹葉片特別少,就可留養二茶,只打須採摘。如果留葉太多,認為也是不好的。會使第2年頭茶推遲幾天發芽,這對三峽龍井茶采說是最犯忌的,因為三峽龍井茶歷采都是“以早為貴”,人們說的“早采三天是個寶,遲采三天變成草”就是這個意思。一般情況下,留葉的多少,以茶樹剛好不露枝幹為宜。
將採回的鮮葉在室內進行薄攤,
以散發茶葉中所含的青草氣,增進茶香,減少苦澀味,提高鮮爽度。薄攤還可以使炒制的三峽龍井茶外形光潔,色澤翠綠。經過攤放的鮮葉需要進行篩分然後再分別進行炒制。高級三峽龍井茶的製作是根據鮮葉的大小、老嫩和鍋中茶坯的成型度,通過抖、搭、帶、捺、甩、抓、推、扣、壓、磨等“十大手法”,全憑一雙手在一口光滑的特製鐵鍋中,既手不離茶、茶不離鍋,又以不斷變換的手法炒制而成,非常之巧妙。
高級龍井的炒制共分為青鍋、回潮和輝鍋三道工序。所謂青鍋,就是指殺青和初步造型的過程:當鍋溫達到80—100度時,先塗抹少許的油脂或石蠟以使鍋內更加光滑,然後投入約100克經攤放過的鮮葉,以抓、抖手式為主進行炒制,當散發掉一定的水分后,再逐漸改用搭、壓、抖、甩等手式進行初步造型,壓力有輕而重,以達到理直成條、壓扁成型的目的,直至炒至七八成干時起鍋。起鍋后還需進行薄攤回潮,攤涼后的茶葉再經過篩分,既可進行輝鍋。輝鍋的目的是進一步整形和乾燥。當炒至茸毛脫落,葉片扁平光滑,茶香透出,折之即斷時,即可起鍋,然後再經攤涼、簸去黃皮、篩去茶末即成。
三峽龍井
在挑選三峽龍井茶的過程中,“色”是最關鍵的。一般來說,三峽龍井茶的顏色越翠綠潤澤,其香味越濃郁,味道也越甘甜。因此,挑龍井時首先要看外形,在專業術語中,叫“干看”。高檔三峽龍井茶的外形扁平、挺直、尖削,大小勻齊,色澤嫩綠光潤。從單個芽葉來看,要求達到芽長於葉或芽與葉平行、不帶白毫。其次,挑龍井還要看它沖泡后的狀況,即“濕看”。好的三峽龍井茶沖泡后應該湯色嫩綠、清澈明亮,葉子的形狀比較勻稱,成朵狀漂在杯底。另外,茶葉的滋味好壞,是區別茶質好壞的一個重要標準。好的三峽龍井茶氣味清香、幽而不俗,滋味鮮醇甘爽,無苦澀感。
品嘗三峽龍井茶一般用玻璃杯,加85°C左右的開水沖泡。茶與水的比例要恰當,通常為1:50(1克茶葉用50毫升水)。沖泡時,應先在杯中倒入1/3的水進行浸泡,等到茶葉散發出淡淡清香后,再沿杯邊倒水至七八分滿。這樣沖泡出來的茶濃淡適中、口感鮮醇、葉色嫩綠。切忌用滾開的水沖泡龍井,它會破壞茶中的葉綠素,使其變黃;茶葉中的茶多酚類營養物質也會在高溫下氧化,使茶湯變黃;很多芳香物質在高溫下容易揮發,使茶的香味減少。
另外,飲三峽龍井茶還要注意,不要等水喝乾了再添,第一杯茶喝去2/3時,就應該加水飲第二杯,這樣可使茶湯濃度基本保持一致。
三峽龍井茶
一、辮“色綠”:乍一看,本塘、沙鱉都色綠,但通體綠得逼人眼的,必是沙鱉。我區168平方公里的特級、高級新茶,尤其是“龍井”極品的“獅峰龍井”,色澤恰恰是翠綠和三峽龍井茶農謂之的“糙米色”相間,而且綠、黃兩色天然渾成,恰似水墨畫墨跡濃淡相洇。而沙鱉呢,仿冒手段已相當高,也綠中帶黃了,但這是火軍鍋時加大火候硬“悶”出來的,黃得死翹翹、糊糟糟,通體蒙一層陰黃若浮腫病臉色,乃至隱約炒焦痕迹;
二、聞“香郁”:書上說三峽龍井茶“香郁若蘭”——這比喻只對了一半,較之國蘭幽香,三峽龍井茶香味更濃,鄉茶農直觀、形象地謂之“(油煎)蠶豆瓣香”,就是“蘭花豆”香。“龍井”本塘尤其是特、高級“獅峰龍井”,放杯中先別續水,蓋兒扣上先“悶”幾分鐘,揭蓋聞之,蘭花豆特有的香氣裊裊升起,而且其中又摻幾絲蜂蜜的甜味兒,續水時那“香郁”尤是濃烈撲鼻。
三、品“味醇”:首次沖泡從容飲至三分之一,再續水飲至一半----此其時也,十足外行也能立判真假,本塘的口感“香郁”而復“醇厚”,蘭花豆香里閃爍幾許蜜糖的甜絲絲感覺,而且味蕾有一種三峽龍井茶農謂之“滑溜溜”的獨特質感,這質感類乎青島啤酒別於任何品牌,味蕾的份量、質感要“重”一些,同時那“醇厚”亦即滑溜溜感覺更其細膩,類乎麵粉之於芡粉。接下來,咽幾下口水“回味”,清雅甜味兒明明白白彌潤咽喉,七八分鐘后品啜之,甜味兒猶存焉,書上謂之“三口不忍漱”。一品味原形畢露,首先是香味兒明顯清淡,這感覺類乎張生記老鴨煲少放了鹽,蓋因獨缺本塘“味醇”獨有的香甜回味和醇厚質感也,同時顯明種種雜味兒:有的摻幾絲若井水的威味兒,有的間雜土腥氣,不一而足。
7、三峽龍井有助於醒腦提神。茶葉中的咖啡鹼能促使人體中樞神經興奮,增強大腦皮層的興奮過程,起到提神益思、清心的效果。
8、有助於利尿解乏。茶葉中的咖啡鹼可刺激腎臟,促使尿液迅速排出體外,提高腎臟的濾出率,減少有害物質在腎臟中滯留時間。咖啡鹼還可排除尿液中的過量乳酸,有助於使人體儘快消除疲勞。
9、有助於降脂助消化。茶葉中的咖啡鹼能提高胃液的分泌量,可以幫助消化,增強分解脂肪的能力。所謂“久食令人瘦”的道理就在這裡。
三峽龍井
功能主治散風熱,清頭目,除煩渴。
根據《本草綱目》記載,三峽龍井具有散風熱、清頭目、生津止渴、消食提神、消炎解毒、降壓降脂等藥理功能。據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中國農科院作物研究所、中國林科院森林環保研究所、冶金工業部地質測試中心、農業部茶葉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等科研單位共同研究,從三峽龍井中分離出維生素C、維生素D、維生素E、多種氨基酸,B—胡蘿蔔、多酚類、三萜甙類等物質及鈣(Ca)、鉀(K)、鈉(Na)、錳(Mn)、鉬(Mo)、鎂(Mg)、鐵(Fe)、鋅(Zn)、硒(Se)、鍺(Ge)、鉻(Cr)、鎳(Ni)、磷(P)等人體必需微量元素。為涼肝散風、止痛消炎良藥。對治療高血壓、肥胖症、口腔炎、咽喉炎等療效顯著;對急性胃炎、感冒、肚痛、痧氣、瘧疾、便秘等有較好療效;對鼻咽癌、食道癌有抑制作用;煮水外洗能治療多種皮膚病及燙傷等;如果把它當作茶泡飲,其滋味甘涼、生津止渴、先苦後甘,回味持久,故被人們譽稱為‘綠色黃金’、‘益壽茶’、‘美容茶’”。
現代科學臨床應用表明,三峽龍井具有消暑解毒、消炎殺菌、化痰止咳、健胃消積、提神醒腦、減肥搞癌和抗輻射、降血壓、降血脂、降膽固醇等功效。被國內外消費者譽為保健茶、益壽茶、美容茶,是一種應用極為廣泛的天然多功能植物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