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白春芽茶
杜鵑花目山茶科植物
東白春芽茶亦稱婺州東白、東白茶。產於浙江省東陽市的東白山和磐安的大磐山一帶。因歷史悠久與品質優異而著名。東白山位於東陽之東北,與諸暨、嵊州接壤。群山峰巒起伏,崇峻崔巍,山上終年繞霧,峻岭平川時隱時現。隋開皇九年(589)設置婺州,唐改名東陽郡,宋稱婺州東陽郡(治今浙江金華),故歷史上東白茶,有“婺州東白”和“東陽東白”之稱。
東白春芽茶
東白春芽茶
東白春芽茶
東陽東白山,位於會稽山南端,主峰太白尖,海拔1195米,茶園多辟在山腰之間、離山頂200~300米的坡地。這裡林木蔥鬱,蘭花爭艷,春、夏時,常有雷雨和夜雨,東白夜雨與巴山夜雨齊名。這裡所產茶葉,茶芽粗壯,氨基酸含量特別高。
東白春芽茶
抄制東百春芽的傳統經驗。通過攤青,散失部分水分,有利於做
烘焙
鍋溫180℃左右,投入攤青葉100克左右,炒1—2分鐘后,將鍋溫降至100℃左右。當葉質柔軟,折梗不斷,清香顯露,即起鍋揉捻。歷時4—5分鐘。
手工揉捻,揉緊茶條。成條率達90%以上為宜。歷時20分鐘左右。
目的是做形和失水。當鍋溫60—80℃,投入揉捻葉400克左右,運用抖、翻、滾、拉、捺等手法邊做形邊蒸發水分。揉捻葉下鍋后先翻炒至手感熱時,再抖散水分。當干度達七成干時,改用滾、拉、捺手法,使條索緊細勻整。當干度達八、九成干時,起鍋抖散,上篩烘焙。
採用烘爐進行。烘爐上設置多層烘篩,篩面上墊上透氣性的棉紙紙或紗布,將茶葉薄攤在紗布或紙上,攤葉厚度1.5—2.0厘米。烘溫先高后低,開始溫度約80℃左右,后降為40℃左右,烘至足干下烘冷卻。揀剔篩分,揀去莖梗、分清粗細。按級別、大小分級貯藏。
復炒是高級東白春芽茶出售前的必需工序。通過復炒達到提香的目的。復炒鍋溫40—60℃,投葉量每鍋250克左右,炒至茶香顯揚,茶葉足干時起鍋攤涼,包裝出售。“春芽”與“頂芽”炒揉方式略有不同。前者投殺青葉0.25公斤,用手翻炒,使茶條自然彎曲呈蘭花形;後者投殺青葉0.125公斤,以炒帶揉,採用“抓、挪”手法,使茶條外形直而帶扁。最後薄攤於烘籠上烘乾,及時包裝貯存。
東白春芽茶
陸羽成仙後來到天庭,玉帝知陸羽是人間茶聖,那時天上只有玉液瓊漿,不知何為茶,命陸羽讓眾仙嘗嘗,陸羽拿出白茶獻上,眾仙一嘗,齊聲說到:妙哉!玉帝大喜:妙哉!此乃仙品,不可留與人間。遂命陸羽帶天兵五佰將此白茶移至天庭,陸羽不忍極品從此斷絕人間,偷偷留下一粒白茶籽,成為人間唯一的白茶王,直到二十世紀70年代末才被發現。
茶葉選擇:要選擇一芽二葉初展,干茶翠綠鮮活略帶金黃色,香氣清高鮮爽,外形細秀、勻整的優質。
泡茶用水:沖泡東白春芽茶選用境內黃浦江源頭水是最佳選擇。
由於原料細嫩,葉張較薄,所以沖泡時水溫不宜太高,一般掌握在80-85℃為宜。茶具:沖泡選用透明玻璃杯或透明玻璃蓋碗。通過玻璃杯可以盡情地欣賞在水中千姿百態,品其味、聞其香,更能觀其葉白脈翠的獨特品格。除沖泡杯外,沖泡還需要備有:玻璃沖水壺,觀水瓶、竹制的本色茶盤,茶托、茶荷、茶匙、茶枝、茶巾和白色瓷質漂盤等器具。
1、備具:沖泡時的用具逐一端到表演台上。
2、備水:將沸水倒在玻璃壺中備用。
3、觀水:取黃浦江源頭水,高沖於觀水瓶中,再插入白茶鮮葉枝條,泉水清徹,枝條在水中漂浮,給人以動感。
4、賞鮮葉:鮮葉形似蘭花,葉肉玉白,葉脈翠綠,鮮活欲出。
5、溫杯:倒入少許開水於茶杯中,茶藝小姐雙手捧杯,轉旋后將水倒於孟。
6、置茶:用茶匙取少許置放在茶荷中,然後向每個杯中投入3克左右白茶。
7、浸潤泡:提舉沖水壺將水沿杯壁沖入杯中,水量約為杯子的四分之一,目的是浸潤茶葉使其初步展開。8、運茶遙香:左手托杯底,右手扶杯,將茶杯順時針方向輕輕轉動,使茶葉進一步吸收水分,香氣充分發揮,遙香約0.5分鐘。
9、沖泡:沖泡時採用迴旋注水法,可以欣賞到茶葉在杯中上下旋轉,加水量控制在約佔杯子的三分之二為宜。沖泡后靜放2分鐘。
10、奉茶:用茶盤將剛沏好的奉送到來賓面前。
11、品茶:品飲先聞香,再觀湯色和杯中上下浮動玉白透明形似蘭花的芽葉,然後小口品飲茶味鮮爽,回味甘甜,口齒留香。
12、觀葉底:與其他茶不同,除其滋味鮮醇、香氣清雅外,葉張的透明和莖脈的翠綠是其獨有的特徵。觀葉底可以看到沖泡后的茶葉在漂盤中的優美姿態。
13、收具:客人品茶后離去,及時收具,並向來賓致意送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