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
姓氏
拜,漢字。讀音作bài(ㄅㄞˋ)。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山西太原、運城,陝西西安、咸陽、韓城,甘肅永登,湖南冷水江,河南盧氏,雲南隴川等地均有分佈。漢族、回族、錫伯族有此姓。漢代有拜瑚,舉茂才;元代有拜都,舉進士;明代有拜祀,嘉靖舉人;清代有拜恩哈,任貴州副將。
拜[姓氏]
源於姜姓,出自春秋時期齊國大夫管仲,屬於以歷史事件為氏。中國姓氏多以名詞、形容詞,動詞非常少。拜字在白話及文言中均為動詞,動詞為姓氏多與歷史事件有關。拜氏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685年,齊桓公姜小白和公子糾爭奪齊國王位。管仲當時輔佐公子糾,但最後登上王位的是姜小白。齊桓公即位后,不計前嫌,拜管仲為相,齊國由此變成當時最為強盛的國家。管仲貴為相父,依禮子拜父,臣拜君。但皇帝不能向臣子跪拜,於是管仲建議,皇帝每次稱呼仲時,再其名前冠以“拜”字,口中“拜”,而管仲則遵從禮數,按照臣子跪拜天子的禮儀。於是“拜”作為動詞以叩首,叩拜為尊稱冠在管仲名前。而後此“拜”字作為家族榮耀被當做姓氏沿用,並只允許傳於嫡子。
今江蘇的拜氏來源於清朝乾隆年間在京為官的拜大雄,拜大雄或來被充軍到如今的江蘇省泰州市的拜官莊養馬場,他的子孫分佈於姜堰、興化、大豐、宜興、南京等地。
源於蒙古族
①出自蒙古族大將木華黎之後裔,屬於以為氏。
據文獻《陝西大荔縣拜氏家譜·世由篇》記載,蒙古族拜氏是元朝初年蒙古族大將木華黎的後人。至元大德、至治年間的拜住始姓拜……至明朝初年,拜住之子拜篤麟降明,奉命由涿州經山西遷居大荔沙苑。據拜氏八家戶·譜序中記載:“……詳察關中望族,惟拜氏從蒙古遷入中原。自元初有諱孔溫者,世祖時,偕同張弘范滅宋有功,封都統,又封東魯王。生子木華黎,好武騎,同伯顏開西域。成帝封平西侯。后征東海,大功底定,帝封東魯王。至七世,有東平王拜住者,順宗時當朝附馬,武藝精通,鎮守北邊,封鎮國將軍。后以拜為姓,遷馮翊大荔興平村居焉……”在文獻《渭南地區志·大荔鄉土志》里,也詳細地記載著蒙古族“帖、答、拜”三姓在明朝初期移居大荔的情況。如今,在拜家村、帖家村、官池村有千餘戶、六七千人的蒙古族後裔,其中拜家村是蒙古族後裔最多的村子。說起拜家村,還得追溯到明朝初期。當時,朱元璋滅元建立明朝之後,元朝末代皇帝順宗北遷蒙古,王公貴族紛紛逃出京城,隱居生活。拜氏八世祖篤麟鐵木爾為躲避戰亂和明朝官吏的追查,率眾家人隱遷至如今的大荔縣洛南。那時蒙古族人沒有父子相襲家姓的習俗。遷到大荔后確定以拜氏為世傳家姓。如今,拜氏蒙古族人已在大荔生長了三十餘代。據該村年長者回憶,拜家村建有祠堂,定有族規,立有家法,所以村風蔚然。村名由東楊村、梧柳村、興平村等幾經變更,土改時確定為拜家村,第一次人口普查登記時,將拜氏蒙古族統登記為漢族。所以,鮮有人知的陝西拜家蒙古村已有六百四十來年的歷史。
②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拜禪氏,世居察哈爾地區(今河北承德、張家口一帶)。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aican Hala,所冠漢姓為拜氏、白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拜都氏,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鄉)等地。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aidu Hala,所冠漢姓為拜氏、白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拜達爾氏,世居蘇尼特(今內蒙古蘇尼特草原)。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aidar Hala,所冠漢姓為拜氏、白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蒙古族拜佳氏,亦稱白佳氏,世居佛阿拉(今遼寧新賓永陵鎮)、烏魯特(今內蒙古東南部)、察哈爾。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aigiya Hala,所冠漢姓為拜氏、白氏。
源於回族,出自元朝時期西域來華者,屬於以先祖名字漢化為氏。拜氏為回族姓氏之一。據文獻《姓氏詞典》中稱:“拜氏是回族姓。亦見《萬姓統譜》。宋有拜瑚。”拜氏大多取自祖名首音。如元英宗(公元1321~1323年)時,拜中書左丞相,常直內庭,知無不言,振立綱紀,修舉廢墜,加惠兵民,輕搖薄斂,宏遠端亮有祖風的拜住(拜住曾祖木華黎、祖安童均為元朝開國元勛)“之後裔姓拜”。後有蒙古族拜氏族人有入回回教者,成為回族拜氏的主源。據文獻《同治年間陝西回族起義歷史調查記錄》的記載,拜氏回族主要分佈在西北地區。
註:文獻《姓氏詞典》中依據“亦見《萬姓統譜》,宋有拜瑚”而斷定“拜氏是回族姓”,這是錯誤的。據史籍《皇清開國方略》記載:“公元1619年農曆10月,蒙古林丹汗派遣使臣康喀勒·拜瑚持書到努爾哈赤住地,自稱“四十萬蒙古之主”,藐視稱“水濱三萬人之王”的努爾哈赤,要求努爾哈赤無條件釋放所獲的內喀爾喀台吉和科爾沁台吉,並警告努爾哈赤不得進犯林丹汗所攻取的廣寧城……”顯然,《姓氏詞典》所引《萬姓統譜》記載的“宋有拜瑚”,實際上宋朝時期的拜瑚、拜延二人皆不是回族,而是指明清之際的蒙古林丹汗屬下臣子康喀勒·拜瑚,因此,所稱“拜氏”仍出自蒙古族,而不是回族特有之姓氏。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①滿族拜察氏,滿語為Baica Hala,漢義即“檢校”,世居吉林烏拉(今吉林永吉烏拉街至輝發河口、拉發河流域、雙陽縣境。包括烏拉城、宜罕和林、金州、孫扎泰、俄漠、優哈爾、斐優等)。后冠漢姓為拜氏。
②滿族拜都氏,滿語為Baidu Hala,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鄉)等地,后冠漢姓為拜氏、白氏。
③滿族拜格氏,亦稱伯特氏,源於金國時期女真舊部伯德氏,以部為氏,為奚族後裔,滿語為Baige Hala,世居拜格山(今黑龍江呼瑪盤古),后冠漢姓為拜氏、卜氏。
④滿族拜津氏,亦稱拜晉氏,滿語為Baijin Hala,漢義即“稍微、少許”,世居黑龍江拜察、三姓(皆今黑龍江依蘭),后冠漢姓為拜氏、金氏、白氏。
⑥滿族拜嘉拉氏,滿語為Baigiyara Hala,世居虎爾哈(今黑龍江黑河對岸俄羅斯地區),后冠漢姓為拜氏、白氏。
源於鄂溫克族,他們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鄂溫克族拜英格哩氏,Bayingeri Hala,亦稱白亞格爾氏、白依爾氏,共有五個分支:吾庫薩依爾千、布勒吉依爾千、昭倫千、烏永那千、查拉巴克千,世居伊敏(今嫩江支流諾敏河流域)、墨爾根城(今黑龍江嫩江)。後有鄂倫春族引為姓氏者,后冠漢姓為拜氏、白氏、秋氏等。
管仲(姬夷吾)、札剌亦兒·拜住。
第一世孔溫窟哇
扎刺兒氏,為元世祖時丞相,大蒙古汗國前期政治家。元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元英宗孛兒只斤·宗碩德八剌下詔追封他為推忠效節保太佐運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魯國王,謚號“忠宣”。
第二世木華黎
(公元1170~1223年),追隨成吉思汗,參與統一蒙古各部的戰爭,屢立戰功、蒙古建國,他被封為左手萬戶長。他去世后,成吉思汗下詔封他為體仁開國輔世佐命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魯國王,謚號“忠武”。
第三世孛魯
蒙古國大將軍,他繼領其父木華黎的職務,掌握著經略漢地的大權。后被詔封純誠開濟保德輔運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魯國王,謚號“忠定”。
第四世霸都魯
元世祖忽必烈任為元帥,屢立戰功,元大德八年、追贈推誠宣力翊衛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追封東平王,謚號“武靖”。
第五世安童
公元1265年任中書右丞相,積極協助忽必烈推行“漢法”,元朝前期政治家。元大德七年制贈為推忠同德翊運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追封東平王。勅立保定新成開國元勛,謚號“忠憲”。
第六世兀都帶
元仁宗時為太師之職、詔長宿衛事,以孝聞。元至大二年,制贈輔誠保德翊運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追封東平王。謚號“忠簡”。
第七世即為拜住
從孔溫窟哇至拜住家族七世皆為元王朝重臣,為元朝的興盛立下了不朽之功勛,其功名載於史冊。“拜住前六世皆姓扎剌兒氏。元大德(公元1297~1307年)、至治(公元1321~1323年),改姓拜”。
第八世拜篤麟
其父拜住。此時元王朝開始腐敗沒落,朱元璋起義興起。據《陝西通史》記載,至明朝初期,拜篤麟降明,奉命由河北涿州遷居大荔沙苑至今”。據拜家村拜氏家譜記載,拜住前六世先祖,死後皆葬於內蒙古只蘭(今陝西省榆林市木華黎墳區)。第七世拜住到第十二世皆葬於陝西省大荔縣拜家村的祖墳。第十三世后拜氏各支大戶有各自的祖墳。
山西霍州拜氏家譜,著者待考,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木刻活字印本。注意:該支為西拜戶,元右丞相拜住苗裔,傳至進字輩分為東西二戶。現被收藏在山西省霍州市聖佛村拜建忠處。
陝西大荔拜氏家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陝西省大荔縣拜家村。
蘇中拜氏家譜,(現代)拜忠喜編纂,2002年計算機激光照排膠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江蘇省農墾集團幹部拜忠喜處。註:這部家譜是拜住後裔所撰,分為《序言篇》、《原序》、《拜氏起源考證》、《三畏堂祠堂名來源考證》以及清乾隆年間以來的家譜等,詳細記述了家譜的編製和修訂經過。
陝西商洛拜氏字輩:“養(貴)守賜效世廷先玉正福明啟”。
(公元1298~1323年),蒙古族,著名元朝重臣。拜住好儒學,通漢族傳統禮儀。他胸懷韜略,一生屢立奇功。拜住是元朝始祖一世孔溫的第七世後代,出身將門,遠承祖宗之風,元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拜住以先祖功勛世襲為宿衛長。元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為太常禮儀院使。
元延祐七年(公元1320年)農曆3月,元英宗孛兒只斤·宗碩德八剌即位,拜住出任中書平章政事;農曆5月,升中書左丞相。時太皇太后答己與右丞相鐵木迭兒相勾結,廣立朋黨,勢傾朝野。拜住助元英宗力予抵制,使中書省擺脫鐵木迭兒控制。
元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秋,鐵木迭兒與答己相繼病死,拜住揭發鐵木迭兒父子及御史大夫鐵失等貪贓事,誅其黨羽,特赦鐵失。農曆12月,元英宗授拜住右丞相,不設左丞相,以免掣肘。拜住開始著手監修國史。身為一品要職,拜住聰穎善解人事,處事果斷縝密,在一生政治生涯中多次在國家重要關頭出謀決策。君臣二人著手開始大力改革,推行新政,起用儒士,訪求人才;罷徽政院及冗官冗職;行助役法,減輕徭役;歲減江南海運糧二十萬石;制定和頒行《大元通制》。拜住真知灼見,敢直言善諫。元英宗即位后,欲擴建內蒙古正盟旗東的上都行宮,拜住用充分的理由力奏停止動工。元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鐵木迭兒、太皇太后答己去世。元英宗、拜住著手革除弊政,推行新政。減輕賦役,重農抑商,裁減冗官,啟用儒臣等。農曆11月,元英宗詔示天下,凡流民重操舊業者,豁免三年賦稅。驛站戶因貧苦而典賣妻子者,官府出錢為之贖還。凡有勞役先徵發商賈富貴之家,以扶植農業。豁免陝甘次年差稅的十分之三和各處官田田租的十分之二,而江淮地區的創科包銀則全部免除。同月,還下令裁減世祖以後設置的冗官,百姓拍手稱快。拜住為政清廉,不貪財愛物。元英宗賞賜拜住萬畝良田於平江(今江蘇蘇州),拜住堅決拒絕這一厚賜,並推辭說:“皇上任命我正在辦理國家事務之中,就先賞其土地,那別人會說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其品德亦可從此看出。拜住在中書省破格用才,詳定典章制度,使各部有所遵守。當年元英宗之所以能以納諫,與拜住敢於正諫有關。拜住為民為社稷執法嚴明,對部下辦事雖有延誤但其情可原者均寬恕處理,但對貪暴不法者必於深究。元英宗亦很敬佩拜住,曾告誡左右:“汝輩慎之,苟陷國法,我雖曲赦,拜住不恕汝也。”拜住對徇私貪贓,納賄勒索,深惡痛絕,進諫元英宗要認識到懲治腐敗與政權存亡的關係。他嚴訂典章制度,重典治吏,主要辦法是先懲治中央一級,然後層層查處。元至治二年,拜住晉為右相,獨掌朝政,起用漢儒臣,進行改革,懲治鐵木迭兒餘黨。因持續追究鐵木迭兒及其餘黨罪行,引起鐵失憂懼,其改革也遭守舊的蒙古上層貴族集團反對。元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農曆8月5日,拜住隨英宗由上都南返,宿營南坡(今內蒙古正藍旗),鐵失等發動政變,拜住被鐵失襲殺,元英宗同時被弒。
元泰定帝孛兒只斤·也孫鐵木兒即位后,即下旨,對拜住舉行追祭活動。追祭時,百官老臣都在車前作導引,還在海雲寺懸掛了拜住的畫像,大作佛事,圍觀者有萬餘人,沒有不嘆息流淚的。當時中書官上奏元泰定帝說:“拜住盡忠效節,殞於群凶,宜賜褒崇,以光後世。”元泰定帝納之,便下旨:贈封拜住為“清忠一德功臣、太師、上柱國,追封東平王,謚忠獻公。”元順帝孛兒只斤·妥鏷貼睦爾時期,拜住被追封光祿大夫加開府儀同三司。每議大政,必依據其所訂之典章制度。拜住死後,葬於平江。在明朝永樂初年,明太宗朱棣下旨將拜住靈柩從平江遷葬陝西省關中平原東部,華山之陰,渭水之陽的大荔縣沙苑南拜家村。墓前一望平野,綠草叢生,其墓坐東向西,拜住母親與子拜忠獻同葬於此。
清道光元年,道光皇帝愛新覺羅·旻寧下旨將拜住尊於同州“忠義祠”內。清道光十二年,再次下旨在拜住墓前樹一通天大石,碑額上刻“聖旨”兩個大字,碑文豎寫:“皇清敕旌元右相東平王忠獻公墓”等字樣。拜住的墳園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了極大的破壞,後來隨著村子朝北的搬遷,加之渭河河水的漫漲,如今拜住墳墓已經被夷為平地。以前,大荔縣拜家村的拜氏居民有八大戶,每戶都建有“元東平王拜忠獻公祠”,而今也蕩然無存。
(公元1932~今),回族,女;甘肅康樂人。著名甘肅省政協副主席。
1947~1979年,在康樂縣康豐公社道家村務農。
1979~1984年,任臨夏回族自治州政協常務委員,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委員。
1984~1987年,任甘肅省政協委員,全國婦聯委員。
1987~1993年,任康樂縣政協副主席。
1993~1994年,任八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婦聯執行委員、第七屆省政協常務委員、臨夏回族自治州人大常委會委員、州政協常務委員、康樂縣人大常委會委員、縣政協副主席、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常委、臨夏回族自治州伊斯蘭教協會副會長。
1994年4月以後,任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常委,甘肅省政協副主席,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
(公元1946~今),蒙古族;陝西大荔人。著名建築專家,拜氏家譜專修者拜懷德自幼在拜家村生長,過著無親人無衣食的半孤兒生活,十分困頓。但饑寒交迫的生活磨鍊了他的意志和窮則思變的意識,從小他就立志改變窮困的家境,做出一番事業。拜懷德學的專業是礦山機電,又自學工業與民用建築,潛學文史哲。
1986年,拜懷德輾轉至西安與臨潼搞建築業,在圈內人中頗有名氣。臨潼華清中學、臨潼中學、省藝校由他規劃總監竣工。西安生物製藥廠、自來水公司的高低壓配電系統由他負責完成,西安科技大學4-1、4-2號教學樓、西安電子工業部二十所62、64號高層住宅、地下車庫、鋼結構工業廠房,由他總監完成。拜懷德為修家譜,跑遍了渭南地區,查閱了大量史料,完成繕撰家譜之夙願,文言寫就,共四萬餘字。修家譜意外發現河南、江蘇兩個拜氏同族“蒙古村”。
(公元1963~今),回族;寧夏涇源人。著名記者、政工師。畢業於西北民族學院。現任寧夏涇源縣科委主任。是寧夏科協五屆委員,九屆涇源縣政協委員、常委,中國作家協會寧夏分會會員,寧夏少數民族文化藝術促進會會員,寧夏固原文協理事,關隴民俗學會理事。
1982年,他高中畢業后被吸收為少數民族幹部,分配到最南面的新民鄉工作。1984年考入西北民族學院學習2年,因學習成績優異被學院評為“三好”學生。畢業后曾先後在縣委組織部、縣科委工作並擔任領導職務,在盡職盡責的搞好本職工作時,撰寫了大量探討山區經濟發展,脫貧致富,黨組織建設、重視科技的論文,為山區發展獻計獻策。他幾乎把全部業餘時間用在讀書和寫作上,讀書使他充實,寫作使他勤奮。
1986年開始在區內外報刊雜誌發表新聞通訊,調研報告,理論探討,民俗研究等方面的文章一百五十篇二十餘萬字,有三十五篇新聞稿件在各類評獎活動中獲獎,連續四年被寧夏四家新聞單位評為通訊員,受到表彰獎勵,有力地宣傳了涇源的兩個文明建設。
1988年他的愛好轉移到文學創作上,幾年來共發表詩歌、散文、小說、報告文學計一百多篇六十餘萬字。他的文學創作,注重弘揚主旋律,注重對家鄉山水風光,回族風情的介紹,使偏僻閉塞的涇源被外界所知曉。
1997年,中國華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散文集《六盤霧中行》,計九十篇十九萬字,受到了評論界的關注與好評;2000年,他撰寫的反映扶貧幫困,山鄉變化的長篇報告文學《世紀末的行動》被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這是他在工作之餘撰寫的又一部力作,三十萬字,寧夏區黨委副書記任啟興為該書作序。他還在《朔方》、《新疆回族文學》、《六盤山》等刊物上發表反映回族生活的小說九篇十一萬字,發表在《新疆回族文學》1998年第三期上的中篇小說《販子》,在寧夏固原地區第三次文學作品評獎活動中榮獲二等獎。
1998年他的事迹被寧夏電視台拍製成專題節目《業餘作家拜學英》在寧夏成立四十周年大慶前夕播放,影響強烈。在業餘時間創造輝煌。在業餘創作上,獲得各種榮譽獎項四十三次。在工作方面,1996年牽頭實施的《商品肉牛配套技術推廣項目》被寧夏區政府評為科技進步三等獎;同年他被自治區科委評為科技成果推廣計劃工作先進個人;1997年被當選為縣第九屆黨代會代表;1998年被當選為政協涇源縣第九屆委員會委員、常委;1998年當選自治區科協五屆委員;同年“七一”建黨節被縣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1999年被縣政府評為內部安全保衛工作先進個人;1999年被國家科技部授予全國科技扶貧服務獎,受到表彰獎勵。
拜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五百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九百五十八位,多以咸陽、馮翊為郡望。
今甘肅省的蘭州市、慶陽市寧縣、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平涼市、臨夏市,陝西省的渭南市大荔縣、臨渭區、咸陽市彬縣、商洛市商州區,山西省的霍州市、運城市鹽湖區、臨汾市侯馬縣,雲南省的昆明市、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縣,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固原市涇源縣、吳忠市,內蒙古呼和浩特,廣東省的深圳市,河南省的周口市扶溝縣、三門峽市、焦作市,上海市,北京市,浙江省的寧波市,四川省的成都市,江蘇省的鎮江市楊中縣,泰州市興化市、姜堰市、鹽城市大豐縣、無錫市宜興市、南京市,青海省的西寧市,台灣省等地,均有拜氏族人分佈。
馮翊郡:秦朝時期置郡,漢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設置同名行政區左馮翊,與右扶風和京兆伊合稱“京畿三輔”,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大荔縣一帶。三國時期曹魏國改左馮翊置郡,治所在臨晉(今陝西大荔),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韓城縣以南、白水以東、渭水以北大荔縣一帶地區。北魏時期移治到高陸(今陝西高陵)。
咸陽郡:咸陽是享譽海內外的歷史文化名城。周郝王十年(丙辰,公元前305年),秦孝公嬴渠梁(公元前381~前338年)任用商鞅進行變法,在涇渭之交營建宮城,並遷都於此。因“地處九嵕山之南,渭水之北,山水俱陽”,故名咸陽。中經秦惠文王、悼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五代,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帝國,直至西漢初年,這裡作為戰國秦和秦王朝的都城長達一個半世紀之久。將咸陽解讀為中國第一帝國都是當之無愧的。嗣後,歷經西漢、新、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到隋、唐,咸陽因毗鄰京城長安,而被當作京畿之地和塋藏之野。宋明以下,咸陽作為西北地區重要的物資集散地,作為溝通中原和西部邊疆的交通孔道,其軍事戰略地位仍然相當顯著。如今,在西安-咸陽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戰略框架下,一個具有重要經濟戰略地位的大都會城市帶正在崛起,咸陽作為西安的後花園,它的建設和發展正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咸陽境內的政區建置,始於夏代。商王朝時期,發展到邰、豳、程、犬等方國。周朝,以豐、鎬為中心,周圍分佈有戈、秦等國。周顯王十五年(辛未,公元前350年),秦孝公遷都咸陽,在秦國全面建立了郡縣政區體制。秦統一后,設內史管理都城咸陽,奄有整個關中地區。秦朝末期,被項羽分為雍、翟、塞三國,號“三秦”。市區以西屬雍,以東屬塞。西漢時期在關中設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三郡,號“三輔”。市境屬扶風、馮翊兩郡,今長武一帶屬上郡。東漢時期遷右扶風郡治於槐里(今陝西興平)。三國曹魏時期屬扶風、新平(郡治漆縣,今陝西彬縣)和馮翊郡,西晉屬雍州扶風(郡治池陽,今陝西涇陽)、始平(郡治槐里)、新平三郡及安定郡的一角。前秦在長陵設咸陽郡。北朝時分屬雍州咸陽、安定、北地三郡。唐屬京兆府、邠州。五代時期分屬京兆府、耀州、乾州,邠州。宋朝時期分屬京兆府、耀州、醴州、邠州。金國時期分屬京兆府路的京兆府、乾州、耀州和慶原府的邠州。元朝時期屬陝西行中書省奉遠路及其所屬的耀州、乾州,省直屬的邠州。明、清時期屬西安府、乾州,邠州。民國初屬陝西關中道,後分屬第十、二、七、九行政督查專區,北部屬陝甘寧邊區關中分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咸陽分屬三原、縣、咸陽分區,1950年合併為咸陽分區,1953年癸巳撤銷咸陽分區,1961年復置,1968年改為地區。1983年10月撤銷地區,設立咸陽市,實行市管縣體制。
海陵郡:周朝時期稱海陽,漢朝初期名為海陵,西漢武帝元狩六年(甲子,公元前117年)置海陵縣。東晉朝義熙七年(辛亥,公元411年),升為海陵郡。隋文帝開皇元年(辛丑,公元581年)廢郡稱縣。唐高祖武德三年(庚辰,公元620年)稱吳陵縣,以縣置吳州。揚吳設制置院。南唐升元六年(壬寅,公元942年)升海陵縣為泰州,泰州之名由此始。其時轄地在今江蘇泰州一帶地區。
馮翊堂:以望立堂,亦稱高陸堂。
咸陽堂:以望立堂。
海陵堂:以望立堂,亦稱海陽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