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玳花

芸香科柑桔屬植物

玳玳花,又名回青橙、酸橙花等。芸香科柑橘屬。徠春末夏初,玳玳花盛開,其花瓣肥腴,色呈潔白,猶如繁星點點,綴滿枝頭,清香撲鼻,沁人肺腑。花開之後,結出扁圓果實,橘黃如金,常懸樹上,數年不落,新老同枝,花果一樹,惹人喜愛。由於果實當年不脫落,可至翌年或第三年泛變青綠色,又稱“回春橙”;玳玳花又名代代花,“代代”,有代代相傳之意。酸橙花(玳玳花),分佈於我國南部各地,浙江、江蘇、廣東、貴州等地均有栽培,於5~6月採摘花蕾,烘乾用,幼果者稱枳實,成熟者稱枳殼,為常用中藥。

形態特徵


玳玳花,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5-10m。小枝細長,疏生短棘刺。葉互生,具柄;葉翼寬闊;葉片革質,橢圓形至卵狀長圓形,長5-10cm,寬2.5-5cm,先端漸尖,鈍頭,基部闊楔形,邊緣具微波狀齒,葉面具半透明油腺點。
花蕾略呈長卵圓形,先端稍膨大,長1-1.5cm,直徑6-8mm,有梗。花萼灰綠色,皺縮不平,基部聯合,裂片5片,有凹陷的小油點;花瓣5片,覆瓦狀抱合,黃白色或淺黃棕色,表面有棕色油點和縱紋;雄蕊多數,黃色,花絲基部聯合成數束;雌蕊棒狀,子房倒卵形,暗綠色。體輕,質脆易碎。氣香,味微苦。以色黃白、香氣濃郁、無破碎者為佳。
花粉
粉末特徵:淡黃色。
①花粉粒眾多,淡黃色,類球形,直徑26-43μm,具4個萌發孔,表面有網狀雕紋。
②花粉囊內壁細胞壁呈肋條狀增厚。
草酸鈣結晶多存在於薄壁細胞中,呈方形、菱形,棱尖、銳尖或鈍尖,直徑5-13μm。
④非腺毛單細胞多破碎,有時可見2-3個分隔,直徑16-26μm,壁厚約6μm。
⑤氣孔可見,環式,副衛細胞6個。
品質標誌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1992年規定:本品含揮髮油不得少於0.25%(ml/g)。

生長環境


玳玳花[分佈於中國南部]
玳玳花[分佈於中國南部]
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幼苗怕霜凍,成苗后抗寒能力增強。最適宜溫度20-23℃,溫度低於-4℃則易遭凍害。耐濕,不耐乾旱,年降雨量在1000-2000mm;年平均相對濕度65%-75%最為適宜生長。長江以南可露地栽培;華北多盆栽。以向陽背鳳山坡、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栽培為宜,鹼性土壤不宜栽培。

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南部各地,江蘇、浙江、廣東、貴州等地有栽培。

主要價值


玳玳可供窨制花茶,其果、花、葉可入葯,提取香料。由於果實可在植株上著生2~3年不落,隔年花果同存,猶如“三代同堂”,因而又稱玳玳。隨著國際市場對純天然香料需求的日益擴大,每噸玳玳花油售價400萬元,每噸葉油110萬元。

藥用價值

【性味】辛;甘;微苦;性平
玳玳花
玳玳花
【功能主治】行氣寬中,消食,化痰。用於胸腹悶脹痛、食積不化、痰飲、脫肛、疏肝,和胃,理氣。治胸中痞悶,脘腹脹痛,嘔吐、少食。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2.5g;或泡茶。
【各家論述】
①《飲片新參》:“理氣寬胸,開胃止嘔。”
②《動植物民間葯》:“治腹痛,胃痛。”
③《浙江中藥手冊》:“調氣疏肝。治胸膈及脘宇痞痛。”
採制:7~8月摘取未成熟的綠色果實,自中部橫切為兩半,曬乾或烘乾。
【採收和儲藏】立夏前後,選晴天上午露水干后,摘取含苞未開的花朵,用微火烘乾。
玳玳花
玳玳花
【注意事項】
1、玳玳花全草都含有強心甙和非強心甙的多種成分,見於許多國家的藥典之中。
中醫稱之為福壽草。它具有強心、利尿、鎮靜及減慢心率的功能,能降低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和脊髓反射機能亢進,用於急性病和慢性心功能不全。主治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臟性水腫和心房纖維性顫動,與溴化銀的合用能加強對癲癇病的治療作用。
2、孕婦不宜飲用,請置於室內陰涼乾燥處,避免兒童自行拿取。
【摘錄】《中華本草

減肥功效

玳玳花味甘,微苦。疏肝和胃,理氣解郁。主治胸中痞悶、脘腹脹痛、嘔吐少食。清血,促進血液循環,舒肝、和胃、理氣,適合脾胃失調而肥胖的MM。有破氣行痰,散積消痞之功,治咳嗽氣逆胃腕作痛等功效。玳玳花是一種美容茶。玳玳花略微有點苦,但香氣濃郁,聞之令人忘倦。可鎮定心情,解除緊張不安,此外,也有助於緩解壓力所導致的腹瀉,能清血、促進循環,還有減脂瘦身的效果。

食療價值

藥材性狀
藥材性狀
茶品口感:溫厚的香氣和味道與橙皮一樣,泡成茶喝時,會感覺到嘴裡充滿著花朵和水果的芳香,略帶一點苦味,不妨在睡前飲用,可放少量搭配菩提及檸檬草以放鬆心情。
適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飲用,想提亮面部膚色、平坦小腹贅肉的人士適宜飲用。
沖泡方式:
取3-5克,沖200ML沸水,當茶飲用。可加法蘭西玫瑰同泡,口感更佳
貼心提示:孕婦禁用。

繁殖方法


玳玳花
玳玳花
用種子、扦插、嫁接繁殖。種子繁殖的實生苗易變異,只宜用作砧木。
扦插繁殖:4-5月選生長健壯的枝條作為插條,剪去部分葉片,斜插於沙床內,在20-22℃下,並保持一定的濕度,均經1個月左右即可生根。
嫁接繁殖:生產上多用此法。用枝接或靠接法。選枸橘、枳、酸橙、玳玳花的實生苗作砧木,選2年生玳玳花枝條作接穗。枝接於4月下旬-5月上旬;靠接於5-6月。成活后經培育1-2年移栽。4月按行株距1.4m×1.4m開穴,穴深0.5m,穴寬0.6m,穴內施入基肥,每穴栽種1株,填土壓實,施稀人糞尿。

栽培技術


田間管理

玳玳花有多次抽梢特點,應多次施肥,以有機肥為主,適當增施速效肥,每年4月施促新消生長肥;5月施夏梢肥;8月上旬施秋梢肥。以上春、夏、秋三季均以施用硫酸銨、尿素為主。12月施冬肥,以餅肥、堆肥、廄肥、骨粉為主,開溝環施。為結合防治病害,可在使用農藥時加尿素或氮磷鉀複合肥,進行根外追肥,濃度0.03%-0.05%。遇乾旱季節及時澆水,但夏季澆水應不使花盆內積水,冬季因植株處於休眠狀態,應控制澆水,干透澆透,不得多澆。修剪,整形修剪,嫁接苗抽夏梢時,從30cm處摘心,出圃時有3-5個分枝,定植后3-4年幼枝進行長枝短截,使樹形成圓頭形,春季修剪枯枝、密枝、叢生枝、無葉花枝、病蟲枝。冬季幼苗用稻草包紮,根部培土或鋪草。

養殖技術

玳玳花性喜冬季無嚴寒,夏季無酷暑的氣候條件,適應濕潤與陽光充足的生態環境。要求疏鬆、肥沃而又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中性土壤中也能較好生長。按其生長習性,栽培管理上要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陽光要充足
玳玳花是喜光植物,室外養護期間,應放在光照長光度強的地方。而在酷暑盛夏,為防止葉片灼傷,防止高溫襲擊,則需臨時移至半陰與散光處。立秋過後再移至直射陽光下蒔養。冬季入室仍須放在向陽處。
澆水要適量
玳玳花喜空氣濕潤,但盆土過濕易爛根,過干又易落果。因此,澆水一定要適時適量,以堅持盆土濕潤為宜。夏季花期除外)需要每天向枝葉噴12次水,增加空氣濕度。雨季要防止盆內積水,防止澇害。秋季氣候轉涼后,應逐漸減少澆水的次數與水量,若澆水過多,易引起冬季落葉,影響來年開花與結果。冬季需控制澆水,盆土干時再澆。
施肥要得當
玳玳花茶飲品
玳玳花茶飲品
玳玳花較喜肥,但要薄肥勤施。培養土宜用腐葉土、田園田土及河沙各三分之一配製而成,並在每年春季換盆換土,以使土壤疏鬆、肥沃,堅持良好的排水、透氣性能。上盆或換盆用有機肥做基肥。整個生長期,先10天左右施1次成熟稀薄的餅液肥,再10天左右施1次礬肥水,兩者交替使用,以使植株生長苗壯,葉色濃綠光亮。花芽的分化期,還需增施1次速效磷鉀肥,有利於孕蕾與坐果。
徠修剪要得法
合理的修剪,應在每年早春進行1次疏枝,主要是剪去枯枝、過密枝、纖弱枝、內膛枝與病蟲枝,短截徒長枝。每年結合春季換盆,進行1次強修剪。一般每株保留35個健壯枝條,每個枝條保管基部23個芽,其餘枝條及側芽全部剪去。當新梢長至1520厘米時,進行摘心。花蕾過密要適當疏花,花期過後應注意疏果。通常情況下每枝留果1枚,留多了會因營養缺乏而造成落果。

病蟲害防治

病害有糠片介殼蟲,冬季可噴松鹼合劑的10倍液;煤煙病多菌靈。蟲害有黃蜘蛛、鳳蝶幼蟲。民蝶幼蟲可用90%敵百蟲1000倍液噴射。

化學成分


玳玳花
玳玳花
花蕾含揮髮油。油中主要含檸檬烯芳樟醇牻牛兒醇香茅醇、纈草酸等。尚含新橙皮甙和柚皮甙。成熟果實的果皮含揮髮油l-1.8%,油中含有月桂烯、羅勒烯、異松油烯、蒎烯、莰烯、檸檬烯、芳樟醇、松油醇、橙花醇、金合歡醇、橙花叔醇、萊莉花素、壬醛、癸醛、辛酸、苯乙酸、苯甲酸、鄰位氨基苯甲酸甲酯等。果實尚含橙皮甙、新橙皮甙、柚皮甙、橙色素、檸檬酸、蘋果酸、水楊酸鞣酸等。種子含脂肪油約18%,並含苦味成分檸檬苦素。葉含水蘇鹼、揮髮油。

植物文化


花語
期待的愛
名字由來
春天開白色肥厚的花朵,香味甚濃,常招來蜂蝶飛舞。花后結出果實,綠色,呈扁園形,入冬之後變為橙黃色,雖不可食,美觀別緻。
這些橙黃色的果實到了翌年夏天就又轉為綠色,繼續生長,入冬又復轉為橙黃色,可數年不凋落,老果宿存,新果續生,幾代果實同掛,得名“代代”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