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宮雕
阿房宮雕
阿房宮是秦王朝的巨大宮殿,屬世界奇迹和著名遺址之一,被譽為“天下第一宮”。作品依據史料和考古的現階段發現,試圖用三維圖像化方式呈現出阿房宮的真實原貌,把這座世界建築史上無與倫比的宮殿建築直觀地奉獻給讀者。前後用了近十三年時間,相繼創作了“S217大型掘性都成坑石《阿房宮雕》” 、“S317旗降石《阿房宮雕》”、“S212掘性高山石《阿房宮雕》”、“M269高山凍石《阿房宮雕》”和“S215多色皮田黃石《阿房宮雕》”共五件作品。從不同角度和側重點來刻畫這座實屬罕見的宮殿,留給人們無限暇想和想象空間。
阿房宮是秦王朝的巨大宮殿,現發現的遺址在今西安西郊15千米的阿房村一帶。
據有關史料記載,秦始皇統一全國后,國力日益強盛,國都咸陽人中增多。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開始營造朝宮,即阿房宮。由於工程浩大,始皇在位時只建成一座前殿。另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巔以為闕,為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其規模之大,可以想見。
阿房宮究竟有多大?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在他的《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說:阿房宮前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殿中可以坐一萬人,殿下可以樹起五丈高的大旗。四周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在南山的峰巔建宮閥,又修復道,自阿房宮渡過渭水直達咸陽。秦代一步合六尺,三百步為一里,秦尺約0.23米。如此算來,阿房宮的前殿東西寬690米,南北深115米,佔地面積8萬平方米,容納萬人自然綽綽有餘了。
《漢書·賈 阿房宮遺址山傳》記載阿房宮整個的規模“東西五里,南北千步。”如今在陝西西安西郊三橋鎮以南,東起巨家莊,西至古城村,還保存著面積約六十萬平方米的阿房宮遺址。可見,阿房宮宮殿之多、建築面積之廣、規模之宏大,是世界建築史上無與倫比的宮殿建築。
199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實地考察,確認秦阿房宮遺址建築規模和保存完整程度在世界古建築中名列第一,屬世界奇迹和著名遺址之一,被譽為“天下第一宮”。
此外,據考古發掘前殿遺址中有繩紋、布紋瓦片,分別有一戳印“千(隸體)右(篆體),北司(篆體)”文字;上天台遺址台下四周地面散見戰國晚期至秦的細繩紋和中繩紋瓦片、幾何紋空心磚塊、紅陶釜片和許多燒紅了的土塊;磁石門遺址準確位置,歷來說法不一。《三輔舊事》指為阿房宮的北闕門,《雍錄》指為阿房宮的西門,《三輔黃圖》指為阿房宮前殿之門。其位置據《西安地方志叢書·漢代長安詞典》載:“磁石門遺址在今咸陽東南的雙樓村(今三橋鎮雙樓寺)。”90年代,在三橋鎮阿房宮殿遺址北面(現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技術學院院內)發現夯土層,文物部門推測此處可能是秦磁石門遺址,並設有磁石門遺址的保護標誌。磁石門為秦阿房宮門闕之一。此外,在前殿東北200米處有一“北司”建築遺址,發現排列有序的大型石柱礎和繩紋瓦片,瓦片上有“北司”、“左宮”、“右宮”、“宮甲”等小篆文字;在今阿房宮村北高窯村發現秦代麻點紋板瓦、筒瓦、雲紋瓦當等建築材料和著名的高奴禾石銅權;前殿正北約1公里的小蘇村,發現銅建築構件6件。一件可能是銅柱礎,一件是門砧,一件是戶樞,其他3件都是作加固木質樑柱用的;前殿北約3公里的后圍寨村北有一高台建築遺址。出土有用花紋空心磚砌築的踏步和排列有序的柱礎石、五角陶質水道,也應為一宮殿基址。
阿房宮的考古發掘工作還剛剛開始,一些文章便迫不及待地對阿房宮下結論,這顯然是輕率的、幼稚的和不負責任的說法。對秦陵工程考古陸續有新發現便是明證。阿房宮考古隊李毓芳認為要下結論為時尚早,“要搞清阿房宮的範圍到底有多大,還有大量工作要做。科學結論要建立在全部事實之上。”筆者認為這觀點是對的、客觀的。
關於阿房宮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傳說中秦王贏政愛上過一個美麗的民間女子,芳名阿房,但這段美麗的愛情終究沒有換來美麗的結局,為了紀念這位他深愛過的女子,秦始皇不惜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了極度奢華的阿房宮;數十年後,楚霸王項羽入關推翻秦朝暴政,聽說愛妾虞姬被擒,一時惱怒移恨於物,竟一把火燒掉阿房宮,大火燒了整整三個月,方圓百里盡成灰燼。如同美女般風華絕代的阿房宮就這樣結束了它來去匆匆而又凝聚著無數血淚和情愁的生命。傳說畢竟是傳說,但要作為創作《阿房宮雕》的依據顯然丕不可取。
美麗的故事並不都是喜劇,阿房宮以它悲情的色彩沉澱了它的美麗。千年已逝的今天,我們依然能從它的遺址中感覺到它攝人心魄的壯觀。“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鬥角。”,這時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牧在《阿房宮賦》對阿房宮會心的描寫,其實杜牧見到的也只是阿房宮遺址的殘垣斷壁,可見阿房宮的氣勢何等宏偉!
阿房宮遺址復原雕
為了讓世人能親自目睹這座實屬罕見的宮殿建築,創作者在創作了《神女雕》之後,又以微畫雕方式創作了好幾件不同版本的《阿房宮雕》,留給人們無限暇想和想象空間。
S217大型掘性都成坑石《阿房宮雕》
【名稱】S217大型掘性都成坑石《阿房宮雕》
大型掘性都成坑石《阿房宮雕》
【規格】29.0×10.×9.0cm
【技法】微畫雕
【作者】初山
【年代】2003年
【編碼】S217
上林苑中朝朝暮暮,阿房宮深旌旗不撓
上林苑中朝朝暮暮,阿房宮深旌旗不撓
千楣鳳起,萬ㄆ鸞浮
千楣鳳起,萬ㄆ鸞浮
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各抱地勢
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各抱地勢
阿房池深浴美女,上天台上祈天神
阿房池深浴美女,上天台上祈天神
傳說秦始皇滅了六國建立了秦朝以後,便一心想著長生不老,便四處搜羅術士丹客,並按他們意見挖掘了一個“阿房池”,挖出的土方築成“上天台”。“阿房池”從南山引來清沏的泉水,秦始皇天天帶心愛宮女登台燒香,一則為了使自己的國家物阜民豐,四海長平,以祈禱天神;別則為了求壽,而後一起沐浴阿房池中…
挖築“阿房池”因人力不足,還從秦皇陵工地抽調民工來。傳說秦王贏政愛上過一個美麗的民間女子,芳名阿房,建造“阿房池”還為了希望他深愛的女子阿房能突然在池中出現。
傳說後來的“華清池”題名正來自“阿房池”的典故。
作品上方用誇張的手筆把“阿房池”雕成又大又深的一個沐浴池,即“阿房池”;其左上方為秦始皇天天登台燒香祈禱天神的“上天台”,不過,台未完工秦始皇便在出巡的路上死去了。
《阿房宮賦》與《阿房宮雕》相得益彰
懷禪微刻:杜牧的《阿房宮賦》全文
S317旗降石《阿房宮雕》
S317旗降石《阿房宮雕》其他角度
【材質】旗降石
【規格】8.0×2.5×11.0cm
【技法】微畫雕
【作者】初山
【年代】2005年
【編碼】S317
相傳阿房宮大小殿堂數百所
阿房宮大小殿堂數百所,各殿氣候各不相同
殿堂各抱地勢,鉤心鬥角
S317旗降石《阿房宮雕》
(圖片見圖冊“S317旗降石《阿房宮雕》”)
秦阿房宮的建築以磁石為門
“磁石門遺址在今咸陽東南的雙樓村。磁石門為秦阿房宮門闕之一。秦阿房宮的建築以磁石為門,一是為防止行刺者,以磁石的吸鐵作用,使隱甲懷刃者在入門時不能通過,從而保衛皇帝的安全;二是為了向“四夷朝者”顯示秦阿房宮前殿的神奇作用,令其驚恐卻步。作品正面右下方刻畫了這座高大堅實的“磁石門”,這是進入阿房宮的必經之路。旗降石《阿房宮雕》精心雕刻了“磁石門”藉以反映當時統治者對自身安全防患甚嚴。
(圖片見圖冊“S317旗降石《阿房宮雕》”)
但見渭水和樊川兩條河水波蕩漾地流入宮牆;五步一棟樓,十步一座閣。長橋橫卧,那些亡了國的妃嬪和公主們來到秦國,日夜獻歌奏樂,成了秦宮裡的宮女。這些宮女肌膚、姿容都嬌媚極了。畫面上有一群宮女依著圍欄久立遠視,她們在盼望皇帝能親自駕臨嗎?可這裡的宮女成千上萬,即便秦始皇一生一天住一處,至死時也未把宮室住遍呢…
S212掘性高山石《阿房宮雕》其他角度
【材質】掘性高山石
【規格】9.0×4.0×4.0㎝
【技法】微畫雕
【作者】初山
【年代】2007年
【編碼】S212
蜀山兀,阿房出
S212掘性高山石《阿房宮雕》賞析
(見圖冊:S212掘性高山石《阿房宮雕》賞析)
渭流漲膩,棄脂水也
這塊掘性高山石中間有一條乳白色的條帶,這恰好為作品刻畫“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的場景。“渭水河面上浮起一層垢膩,原來是她們潑掉的脂粉水;空中煙霧瀰漫,是她們在焚燒椒蘭香料。”
(見圖冊:S212掘性高山石《阿房宮雕》賞析)
縵立遠視,而望幸焉
一群宮女依欄久盼,皇帝能親自駕臨嗎?
M269高山凍石《阿房宮雕》
M269高山凍石《阿房宮雕》
【材質】壽山坑頭凍
【規格】6.0×4.0×7.0cm
【技法】微畫雕
【作者】初山
【年代】2007年
【編碼】M413
遠眺宮牆緊緊圍起的阿房宮建築群
這塊半透明的壽山坑
M269高山凍石《阿房宮雕》賞析
上天台階直通台下,阿房池水澄如練
讓我們把視線越過宮牆,宮內春光乍泄,雲霞成綺。沿著直通台下的上天台石階向上攀登,水澄如練的“阿房池”突現眼前。“上天台”是秦始皇為祈禱天神讓其長生不老而修築的;而“阿房池”則傳說當年秦王贏政愛上過一個美麗的民間女子,芳名叫“阿房”,築池而期盼她的出現。高山凍石《阿房宮雕》用微畫雕技法再現了這段傳說故事。台未完工,贏政便在出巡的路上死去了,到底沒有長生;池雖挖成,可“阿房”始終沒來。作品別出心裁刻畫了這傳說,給後人留下深深的思索。
二川溶溶,流入宮牆
阿房宮從驪山之北構築宮殿,曲折地向西延伸,一直修到秦京咸陽。高山凍石《阿房宮雕》巧妙地利用石頭上部呈桔紅色,間或有些灰色和淺黃色,刻畫出渭水和樊川兩條河,水波蕩漾地流入宮牆,長橋橫卧在渭水上,在樓閣之間架木築成的通道橫空而過,此場景顯得格外彩色斑斕。
S215多色皮田黃石《阿房宮雕》
S215多色皮田黃石《阿房宮雕》
【材質】田黃石
【規格】3.5×4.5×1.3cm (80.6G)
【技法】微畫雕
【作者】初山
【年代】2004年
【編碼】S215
越過宮牆窺視宮內場景
窺視宮內場景,但見樓閣高聳,遮天蔽日
宮女們或嘻戲於舞台,或泛舟渭水河中
該石頭另一面以黃色為主,有少量烏皮包果,質地脂潤,通靈,作品則把少量烏皮刻成樹木花草,而黃色通靈部分佈局成宮女們在阿房宮內生活場景。但見三五成群或嘻戲於舞台,或泛舟渭水河中…
宮女們或嘻戲於舞台,或泛舟渭水河中
(部分資料來源:1、徐林:《阿房宮雕》讓世人親自目睹這座實屬罕見的宮殿;2、初山微畫雕懷禪微刻 《阿房宮雕》二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