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3條詞條名為天寧寺的結果 展開
天寧寺
北京市西城區天寧寺
天寧寺位於中國北京市西城區廣安門外護城河西岸北濱河路西側的天寧寺前街上。寺中有北京最高的密檐式磚塔,為遼代時所建。天寧寺始建於北魏孝文帝年間,當時叫“光林寺”,是北京最古老的寺院之一。到唐代該寺名叫“天王寺”,天王寺在明初,明成祖下旨重修該寺,天王寺在明正統年間又重修時改名“天寧寺”。明正德、嘉靖年間和清乾隆年間都曾重修。
天寧寺[北京市西城區天寧寺]
天寧寺塔是中國現存的密檐式磚塔中比較典型的一座,也是北京創建年代最早的寺院之一。天寧寺創建於北魏孝文帝延興年間(公元471—476年),初名光林寺。隋代仁壽年間(公元602年)光林寺改名弘業寺。相傳隋文帝未稱帝時,一印度高僧送他一袋舍利,他登上帝位后,在仁壽年間將舍利分送中原三十州各建一塔秘藏。法門寺、天寧寺均為其一。仁壽二年(公元602年)佛舍利入塔。
天寧寺[北京市西城區天寧寺]
元末寺毀
天寧寺[北京市西城區天寧寺]
清初改修
天寧寺[北京市西城區天寧寺]
賞花勝地
從明朝末年始,天寧寺逐漸成為京城賞花、拜佛的好去處。到了清代,寺中設有花圃,種有芍藥、桂花,尤以荷花、菊花最為有名。
民國時期
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寺中碑刻記載拆三大士殿移建山門,修復塔前殿宇。但塔后建築全部荒廢。
建國后
解放后1958年對寺中文物進行普查,寺中的小碑記述了經過。1988年1月,天寧寺塔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1—1992年大修時,在塔頂拆出當時的建塔碑,此碑也印證了此塔為遼代所建。2002年天寧寺塔院的修復工程正式啟動。2007年7月7日,天寧寺舉行盛大的佛像開光儀式。同時,北京市宗教活動場所證書頒證儀式在天寧寺隆重舉行。
天寧寺[北京市西城區天寧寺]
天寧寺舍利塔通高57.8米,矗立在一個方形磚砌平台之上。平台以上是上下兩層八角須彌形基座,下層須彌座束腰中各面以短柱隔成六座壺門形龕,龕內雕有一尊自內向外伸出的獅頭,這些獅頭雕刻的十分精細,形神兼備。龕與龕之間雕刻纏枝蓮、蒲草茨菇、水生植物的圖案,其中蓮花和蓮葉的圖案造型各異、姿態豐富。在須彌座轉角處雕刻著金剛力士像,力士像赤裸著上身,全身肌肉緊繃,雙手承托著須彌座的上枋。
上層須彌座之上為磚雕仿木斗拱承托塔台和雕有一周護欄的平座,平座上雕刻的纏枝蓮、寶相花等紋飾姿態各異、細膩精美、典雅娟秀。平座之上是三層巨大的仰蓮瓣,以承托巨大的塔身。仰蓮瓣原為鐵質,每月初八寺僧在其中注油,點燃三百六十盞燈以供佛祖。每當此時,燈光將塔身照得通明,與天上星月相映生輝。遠近百姓聚眾觀燈,飛火流螢,共同祈求一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塔身為八角形,第一層塔身較高,正面朝南,為全部塔身雕飾的重點。八角為八個突出的半圓形立柱,與塔身連為一體。在立柱上面浮雕有一上一下、龍首相對、張牙舞爪、吞雲吐霧盤旋的蛟龍。古龍的威武氣勢,顯示出古代工匠們高超的技藝水平。
塔身的雕像是按《圓覺經》布置的圓覺道場,塔的建築和裝飾處理是按《華嚴經》經義設計的象徵大日如來的“華藏世界”,兩者結合,顯示出遼代尊崇華嚴宗,融合顯教密教的佛教特點。整座塔身上的浮雕工藝精湛,造型優美,手法細膩,人物栩栩如生。只可惜,歷經時代風雨的侵蝕,這些浮雕大都殘損嚴重,但它仍不失為中國佛塔雕塑藝術中的經典之作。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天寧寺前街2號
交通路線:乘19、40、390、823、937路均可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