誇飾

漢語辭彙

誇飾,漢語辭彙,讀音為kuā shì。指過分地誇張修飾。誇是誇張,飾是修飾。

出自南朝·梁劉勰 《文心雕龍·誇飾》:“文辭所被,誇飾恆存。”

漢語詞語


詞語讀音

拼音:kuāshì
注音:ㄎㄨㄚ ㄕㄧˋ

引證解釋

1. 誇張和修飾。
南朝 梁劉勰 《文心雕龍·誇飾》:“文辭所被,誇飾恆存。”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二篇:“今本《逸周書》中,惟《克殷》、《世俘》、《王會》、《太子晉》四篇,記述頗多誇飾,類於傳說,餘文不然。”
2. 誇張虛飾。
清 惲敬 《游羅浮山記》:“大率地誌山經,常有所誇飾,釋 老 二氏之書,更多荒誕之言,愚者往往為所眩惑。”
李廣田 《山水》:“我覺得我再也不願意讀你那些文字了,我疑惑那些文字都近於誇飾,而那些誇飾是會叫生長在平原上的孩子悲哀的。”

修辭


語句中特別誇張鋪陳,明顯超過客觀事實,以予人深刻印象。
《周大俠》:“我稍微伸展拳腳,你就滾到邊疆。”如此瀟灑,不可一世。
《敦煌》:“遺憾,已收藏,我的淚,千行。”悔恨多令人肝腸寸斷啊。
《龍拳》:“我把天地拆封,將長江水掏空……我右拳打開了天化身為龍,把山河重新移動填平裂縫。”天地由我創造,多麼豪氣萬丈!
《千年之戀》:“溫熱前世的牽掛,而我在調整千年的時差。”因思念而來的牽掛,糾纏千秋萬世,完完全全呼應了歌詞名稱。
《爺爺泡的茶》:“唐朝千年的風沙,現在還在刮。”則形容唐朝人陸羽創作的《茶經》深深影響中華文化。喝茶至今仍是我們生活中重要的部分,可以說沒有了茶,中華文化就像沒有加鹽的料理,一點味道都沒有。

文心雕龍·誇飾


文心雕龍·誇飾第三十七全文

【原文】
夫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神道①難摹,精言不能追其極;形器易寫,壯辭可得喻②其真:才非短長,理自難易耳。故自天地以降,豫③入聲貌,文辭所被,誇飾恆存。雖書雅言④,風格⑤訓世,事必宜廣,文亦過焉。是以言峻則嵩高極天,論狹則河不容舠,說多則子孫千億,稱少則民靡孑遺;襄陵舉滔天之目,倒戈立漂杵之論;辭雖已甚,其義無害也。且夫鴞音之丑,豈有泮林而變好;荼味之苦,寧以周原而成飴;並意深褒讚,故義成矯飾⑥。大聖所錄,以垂⑦憲章,孟軻所云“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意”也。
【註釋】
①神道:即神妙的道理。因其抽象,所以難摹寫。
②喻:說明。
③豫:干預,參與。
④詩:《詩經》。書:《書經》,即《尚書》。這裡詩書代指五經。雅言:正言。雅指標準,是當時通行的話。
⑤風:教化。格:法則。
⑥矯飾:誇飾。矯,改正,引申為改變的意思。
⑦垂:流傳。
【譯文】
超乎形象而抽象的叫做道理,有形象而具體的叫做器物。神妙的道理難於描摹,用精深的語言也不能寫出它的妙極之點;具體的器物容易描繪,壯麗的文辭就可顯示它的真相。這並不是作者的才能有什麼高低,只不過事理的表達自有其難易區別罷了。因此,自從開天闢地以來,描敘到事物的聲音形貌的,只要用文辭表現的地方,誇張的修飾長期被運用。即使《詩經》《尚書》是典雅之言,用來教化世俗,訓導世人,因此用事理應該廣博,文辭也要求有誇飾。所以形容高峻就說,“山高能夠頂到天”;評論狹窄就說“黃河裡放不下一條小船”;說到多就說“子子孫孫有千億”,說到少就說“人民沒有一個留下來”;講洪水圍上了山陵,舉出了“滔滔的洪水淹沒天空”的說法;講敵人前軍倒戈殺得血流成河,就說“血多得可以把杵棒都漂浮起來了”。這些言辭雖然很是誇大,但對表達文義並沒有妨害。況且,貓頭鷹醜惡的聲音,哪有因為它停在學宮樹上而變得好聽呢?苦菜的苦味,哪有因為長在周氏家族肥美的平原上就變成了甘甜的飴糖?這些話用意都在於加強讚美,所以從義理上來講就似乎成了違反常情的誇飾。這些都是偉大的聖人所記錄,用做傳世的典範。這正如孟軻所說的:“解說詩不要因為文字損害了言辭的意義,不要拘泥辭義來損害作者的用意。”
【原文】
自宋玉景差,誇飾始盛。相如憑風①,詭濫愈甚。故上林之館,奔星與宛虹入軒;從禽之盛,飛廉與鷦鷯俱獲②。及揚雄甘泉,酌③其餘波,語瑰奇則假珍於玉樹,言峻極則顛墜於鬼神。至東都之比目④,西京之海若⑤,驗理則理無不驗⑥,窮飾則飾猶未窮矣。又子云羽獵,鞭宓妃以餉屈原;張衡羽獵,困玄冥於朔野⑦。孌彼洛神,既非魍魎⑧,惟此水師⑨,亦非魑魅;而虛用濫形,不其疏乎!此欲誇飾其威,而飾其事,義暌剌⑩也。
【註釋】
①相如:司馬相如。憑風:繼承宋玉、景差辭賦的誇飾風格。
②從禽:打獵追趕禽獸。飛廉:神話中的動物,即龍雀,鳥身鹿頭。鷦鷯:形似鳳凰的鳥。
③酌:汲取,學習之意。
④東都之比目:應為《西都》。班固西都賦》中有“揄文竿,出比目”的話。此目,即比目魚,古代傳說東方有比目魚。
⑤西京之海若:張衡《西京賦》中有“海若游於玄渚”的話。海若,海神;渚,水中小塊陸地。
⑥不驗:應作“可驗”。
⑦“張衡羽獵”二句:指張衡的《羽獵賦》,今已殘。玄冥,水神名。朔,北方。
⑧魍魎:水怪。
⑨水師:水神,指玄冥。
⑩暌(kuí)剌:乖違。
【譯文】
從戰國末期的宋玉和景差以來,誇張修飾開始大量運用。到西漢司馬相如架空立說,詭譎訛濫就更加厲害了。所以他寫上林苑館囿的宏大,就誇張說流星與宛虹飛進了它的欄桿;描寫獵取飛禽的眾多,就誇張說飛廉和鳳凰都同時抓到了。到揚雄作《甘泉賦》,受到司馬相如的影響,說到樹木的珍奇,就假借那珍貴的珊瑚為枝、碧玉為葉的玉樹;談及宮殿的高峻極高,就說鬼神也上不去而掉下來。至於班固《西都賦》里談到的比目魚,張衡《西京賦》里說到的海若神,憑事理去檢驗就沒有可驗證的,就極度誇張,也談不上誇張到了極點。再有揚雄的《羽獵賦》說,鞭打洛水之神宓妃,要她給屈原送飯,張衡的《羽獵賦》說,把管水的神玄冥囚困在北方的原野。那美好的洛神宓妃,既不是妖精;這水之族之師的玄冥,也不是怪物;作者沒有根據地加以浮誇的形容,不是太疏忽了嗎?這只是想誇大它的聲勢和事件,卻違反了事例。
【原文】
至如氣貌山海,體①勢宮殿,嵯峨揭業,熠耀焜煌之狀②,光采煒煒而欲然,聲貌岌岌③其將動矣。莫不因誇以成狀,沿飾而得奇也。於是後進④之才,獎氣挾聲⑤,軒翥而欲奮飛,騰擲而羞跼步;辭入煒燁⑥,春藻不能程其艷,言在萎絕⑦,寒谷⑧未足成其凋;談歡則字與笑並,論戚則聲共泣偕,信可以發蘊而飛滯⑨,披瞽而駭聾矣。
【註釋】
①體:體態、體貌。
②熠耀:光明。焜煌:輝煌。
③岌岌:高而危。
④後進:後起。
⑤獎氣:自我誇獎才氣,即仗恃才氣。挾:持。
⑥燁:火光很盛的樣子。
⑦萎絕:枯死。
⑧寒谷:劉向《別錄》:“燕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穀。”燕,燕地;凋,凋零。
⑨蘊:積蓄。滯:阻滯不通暢。
【譯文】
至於描寫山海的氣勢形狀,宮殿的格局形勢,或突兀高大,或富麗輝煌,光彩照耀像要燃燒似的,形勢巍峨像要飛動起來。這些都是靠著誇張來形成驚人的形狀,順著增飾來獲得奇突的表現。於是後起之秀靠著這種誇飾的手法奮力高飛於青雲之上,跳躍奔騰都羞於躅促的小步。如果用文辭描寫煒燁明亮的光彩,就是春天的花卉也不能比它鮮艷;如果用語言形容萎絕枯萎的景色,荒山寒谷也不能比它蕭條。談到歡樂,文字裡面帶著笑聲;論到悲戚,就好像聲音裡面帶著哭泣。實在可以展露出內心的奧秘,使停滯的文勢飛動起來,使瞎子開眼,使聾子震驚啊!
【原文】
然飾窮其要,則心聲鋒起,誇過其理,則名實兩乖①。若能酌詩書之曠旨,剪揚馬之甚泰②,使誇而有節,飾而不誣③,亦可謂之懿也。
【註釋】
①名實:實際、名稱。指誇張的語言與所描寫的實際對象。乖:背反。
②揚馬:揚雄,司馬相如。泰:過度。 ③誣:妄,歪曲。
【譯文】
然而如果誇飾能夠盡量抓住事物的要點,恰到好處,那讀者的共鳴就會蜂擁而起;如果誇張違背了事物的常理,那語言和實際便會兩相乖違了。倘若能夠斟酌《詩經》《尚書》這些經典深遠的旨意,剪除去掉揚雄、司馬相如這些辭賦家過分的形容,使誇張有一定的節制,修飾而不虛假,那也可以算是美好啊!
【原文】
贊曰:誇飾在用,文豈循檢。言必鵬運①,氣靡鴻漸。倒海探珠,傾昆取琰②。曠而不溢,奢而無玷③。
【註釋】
①鵬運:大鵬的運行。《莊子·逍遙遊》說:北海有一種魚,字名叫做鯤,不知有幾千里大,變成鳥,化成了鵬,它的背不知有幾千里,一飛就飛到南海的天池。這裡用來指誇飾要有氣魄。
②昆:昆崙山,產玉。琰:玉。
③奢:誇。玷:玉的斑點,指毛病。
【譯文】
總結:
誇張修飾的作用在於得用,
文辭哪有可以依循的條條款款。
語言的氣魄一定要像鯤鵬海運,
氣勢不要像鴻雁逐漸起迂緩。
倒干大海去探尋語言的珍珠,
反轉崑崙去覓取寶玉。
含意曠遠但並不滿溢過分,
語言誇張但並無瑕疵缺點。

評析

《誇飾》的“誇”是誇張,“飾”是修飾。“誇飾”即誇張的修飾。本篇講誇張手法的運用。
全篇分三部分:
一、講誇張描寫在文學創作中的必要性。並且劉勰斷定,凡是文辭描寫,就永遠存在誇張的表現手法。
二、講兩漢賦家運用誇飾的情況及其藝術力量。舉出了漢賦中運用誇飾的例子,說明漢賦充分發揮了誇張的藝術效果。
三、講運用誇飾手法的基本原則。
我國古代對誇張的藝術表現手法的認識不正確,劉勰則看到了“文辭所被,誇飾恆存”的現象和誇飾在文學創作中的必要性,認識到誇飾的藝術表現手法的作用。
說明其對文學藝術的表現特點,有著較為正確的認識。選自《劉勰·文心雕龍·誇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