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宣懷檔案
盛宣懷家族1850年至1936年的記錄
“盛宣懷檔案”是盛宣懷家族自1850年至1936年的記錄,包括17.5萬件、1億餘字的檔案史料。“盛檔”被學界認為是研究中國近代史的重要資料。
研究洋務運動史、中國近代資本主義發展史、中國近代實業思想史的原始史料,其中也反映了盛宣懷創辦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艱難歷程。1895年成立的天津北洋西學學堂(北洋大學前身),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大學,她比京師大學堂早3年。1896年,中國近代第二所大學——南洋公學(上海交通大學前身)在上海誕生。這兩所大學的創始人,均是晚清著名實業家盛宣懷。
一、以經世致用為指導思想,盛宣懷建立了東方的康奈爾北洋大學
盛宣懷,1844年11月4日出生於江蘇省常州府武進縣(今江蘇省常州市)一個傳統的士大夫家庭。太平天國運動期間,父親盛康任湖北糧道。17歲的盛宣懷隨祖父母居留湖北達五六年之久。盛康注重經世致用,經常勉勵兒子致力於“有用之學”。1863年,盛宣懷回原籍考試中了秀才。在3次參加科考未得中舉人之後,盛宣懷對科舉失去興趣。1870年,盛宣懷入幕李鴻章。盛宣懷憑著辦事一貫的事必躬親、實事求是、力求實效和精明練達的作風,很快得到李鴻章的賞識,一年多之後官銜就升至知府、道員。李鴻章對盛宣懷有過評價:“一手官印,一手算盤,亦官亦商,左右逢源。”作為李鴻章的得力助手,盛宣懷一生經歷傳奇,成就不凡,創辦了許多開時代先河的事業,涉及輪船、電報、鐵路、鋼鐵、銀行、紡織、教育諸多領域,影響巨大,中外著名,垂及後世。在中國早期工業化時期,盛宣懷是晚清企業界的領袖,被後人譽為“中國近代企業的開拓者”、“中國早期工業之父”、“近代中國第一代實業家”。
盛宣懷把教育視為興國之本。從19世紀70年代涉足洋務起,中逐漸掌控輪船、電報、鐵路、銀行、紡織等大批洋務企業。在辦理洋務事業中,盛宣懷深感“每逢辦理交涉,備嘗艱苦”,認識到當時中國最缺乏懂技術、懂外語、懂管理的新式人才,而只會讀經史、寫八股的學究,在洋務事業中根本沒有多大用處,傳統的教育非革新不可。盛宣懷決心著手培養新式人才。最初中創辦了一些附屬於企業的技術訓練班式的學堂,在短期內培養了一些具有中等技術水平的技術人員。隨著對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19世紀90年代初,盛宣懷開始提出要辦正規的學堂,以培養高級專門人才。
中國近代教育發端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天津作為洋務運動的起源地,興建起許多學堂。維新運動之後,天津興辦的新學,已經在各通商口岸中位居第一。特別是甲午戰爭之後,中國的知識分子從新學中尋求科學救國、事業救國的方法,開始興辦西式學堂,近代中國第一所大學——北洋大學就是在這一時期創辦的。
1892年,盛宣懷出任天津海關道,與當時在天津主持中西書院的美國教育家、美國駐天津領事館副領事丁家立常研討辦學之事,並著手籌辦一所新式學堂。1895年春,盛宣懷將經過詳細研究討論制定的實施計劃向李鴻章稟請具奏。9月19日,盛宣懷擬定了《擬設天津中西學堂章程稟》,遞交給新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王文韶。王文韶將盛宣懷的方案改為《津海關道盛宣懷創辦西學學堂稟明立案由》,上奏朝廷。
1895年10月2日,光緒皇帝批准了盛宣懷的奏章,下令成立天津北洋西學學堂(1896年更名為北洋大學堂,1912年更名為北洋大學,1913年改稱國立北洋大學),校址在天津大營門外梁家園博文書院(今海河中學一帶)。10月2日,也成為中國第一所大學建校紀念日,盛宣懷由此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學校長。
北洋大學自創辦之始,就仿照美國的大學模式,全面系統地學習西學。例如,除漢文課和部分外語課外,其餘所有功課都由外籍教習擔任,要求學生外語基礎好;教科書使用外文原版,用外語授課;學生實驗所用的各種器具、設施都從美國進口等等。在當時,北洋大學被譽為“東方的康奈爾”,它的教學計劃、講授內容與方法、教科書、教員配備,成為後來其中各地興辦新式大學的模式。北洋大學堂從一開始就是一所綜合性大學。學堂分別設頭等班(相當於大學)、二等班(相當於大學預科),學生除學習語言文字外,主要學習理工知識。頭等班又分為律例、礦務、製造3個專科,以培養專門人才。1897年,北洋鐵路學堂併入北洋大學堂后,又增加了鐵路科。北洋大學堂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所真正意義上的理工科大學。同時,北洋大學堂也是中國近代第一個設置法科的新式大學,開創了中國近代的法學教育。
盛宣懷推崇“以致用為本”的西學,在“經世致用”的思想下敢於衝破封建頑固派的藩籬,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教育制度,對傳統教育進行改造。這種改變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變革傳統教學內容,加重西學課程比例。第二,採用新的教學組織形式和考核制度。第三,採用新的管理模式。盛宣懷參照西方,在學校中設置了督辦、總理、監院、總教習、提調等人員,參與學校的管理,並增設文秘、會計、圖書管理員、校醫等。這些教職工各司其職,互相配合,已具現代學校管理模式的雛形。
盛宣懷對新式教育有著獨特的見解。中給學堂學員定了嚴格的規則,要求學員一定要鑽研本專業,不可心有旁騖,要循序漸進,不容紊亂。中認為,打牢知識基礎很重要,決不可“學無次序,淺嘗輒止”。另外,盛宣懷對外語學習的看法非常難得,中不贊成學員單純學習外語,認為外語只不過是一種工具,學員要結合自己的專業學習外語。這是中有感於中國缺少高技術人才而提出的要求。
1899年,北洋大學堂第一屆學員畢業了。翌年元月,學堂頒發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張大學文憑。由於成績最優,法律專業的王寵惠成為“欽字第壹號”文憑獲得者。1905年,王寵惠獲耶魯大學法學博士學位,1912年出任南京臨時政府外交總長。
選送頭等學堂畢業生出國留學,是北洋大學堂創辦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1901年,盛宣懷通過南洋公學選送北洋大學堂第一批學生赴美留學。這是中國首批出國留學生,是中國高等學校留學教育之始。1951年9月,北洋大學與河北工學院合併,定名為天津大學。作為北洋大學的創始人,盛宣懷受到天津大學師生的紀念。在2005年10月2日天津大學建校110周年之際,盛宣懷蠟像在天津大學落成。
二、盛宣懷辦南洋公學的目標:培養內政、外交、理財人才
1896年,盛宣懷的事業重心南移上海。這年,時任太常寺少卿的盛宣懷上奏朝廷,呈請在上海設立“專學政治家之學”的南洋公學,得到光緒皇帝的批准。
“公學”這個名稱,是由盛宣懷參照國外慣例而定的。經費由盛宣懷主管的輪船招商局、上海電報局兩家捐助,每年10萬兩白銀,這也是向外國學來的。當時西歐一些國家學校的經費就是半由商人資助(公助)、半由官方付給(官捐),統稱“公學”。當時中國海岸線的劃分,黃海、渤海稱為“北洋”,而長江口以南(東海在內)直到福建、廣東稱為“南洋”,所以盛宣懷在上海新辦的學堂稱為“南洋公學”。
盛宣懷期望把南洋公學辦成培養內政、外交、理財三事之教授的正規大學。南洋公學的宗旨為:以通達中國經史大義,厚植根柢為基礎,以西國政治家日本法部文部為指歸,略仿法國國政學堂之意。作為洋務運動的代表,盛宣懷看到洋務派開辦的各類學堂,培養的學生只能滿足洋務運動技術層面的人才需求,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人才的知識結構,也不可能培養具有新式管理理念和管理能力的人才。南洋公學的創辦,已經超越了實業的視野,考慮了滿足晚清朝廷更廣層面、更高層次的人才需求。
南洋公學誕生后,盛宣懷親自擔任公學督辦。中聘請同鄉何嗣煜擔任總理(校長),又聘前南京匯文書院院長福開森擔任監院(總教習)。從1896年至1905年,盛宣懷一直任南洋公學督辦。在此10年間,中是公學校務的最高決策者、最高主管人。10年裡,南洋公學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低到高,走過了一條鞏固、發展、壯大之路。所有這一些,都與創始人盛宣懷苦心經營、執著追求密不可分。
南洋公學作為中國近代第二所大學,在高等教育史上留下許多開創之舉:首立師範院,初步奠定了中國近代師範的雛形;公學一改清朝的舊教育體制,參照西方的辦學體制設立四院:師範院、外院、中院和上院,相當於師範、小學、中學和大學,開創了大、中、小學三級分層辦學的先河;擬定《南洋公學章程》,採用分年級按班級授課制,為中國教育有系統有組織之肇始;師範生自編寫的《蒙學課本》,成為中國最早一本近代教科書。
自有人類社會以來就有教育,人類進入奴隸社會以後就產生了學校,有了專門的教師。但培養教師的師範教育卻是近代社會開始才有的。盛宣懷認為,“師道立則善人多,故西國學堂,必探源於師範。”1897年4月8日,南洋公學師範院在租借的上海徐家匯民房中正式開學上課,這是中國教育史上的第一所師範學校,標誌著中國師範教育的從無到有,意義非同尋常。由於師範為教育之本,南洋公學師範生又是日後辦學的生力軍,其地位相當重要。因此盛宣懷對師範生寄予了很大希望,在“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教育思想下,盛宣懷為師範院制定了“明體達用,勤學善誨”的培養目標。
1897年3月,南洋公學師範院在盛宣懷的主持下舉行第一次招生考試。各省紛紛前來應試者數千人,多數是貧寒子弟和願捨棄科舉仕途的有志之士。經過嚴格挑選,第一次錄取師範生40名。公學給師範生的待遇是十分優厚的。師範生入學后,食宿雜費均由學校供給,每月還按層格發給津貼,一層格每月津貼銀6兩,進一層加銀1兩,加到10兩為止。另外,對學習成績優良者還有獎學金。1903年,南洋公學師範院停辦,前後總共7年,培養學生71人,其中包括吳稚暉、鈕永建、白毓(雅雨)、章宗祥等。南洋公學師範院辦學時間雖不長,但卻初步具備了近代師範教育的雛形,揭開了中國師範教育的序幕。對於中國師範教育的發展來說,南洋公學師範院是中國第一所正規的高等師範學校,標誌著中國師範教育的開始,是中國師範教育的發源地,在中國教育史上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譜寫了中國有史以來教育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