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言子墓
位於江蘇省常熟市的歷史陵墓
常熟言子墓(今言墓第三座石坊,位於羅城前)。坊為三間衝天式,高4.65米,通寬9.68米。雍正六年(1728年),由蘇松常道王澄慧築圍牆。
言子(前506—前443年),名偃,字子游,又稱叔氏,常熟人。春秋時孔子三千弟子中唯一的南方人。後人所以稱他為“言子”,是出於對他的尊敬。言偃出生於吳地,成年後到魯國就學於孔子,從言偃比孔子年輕四十五歲來看,他當是孔子晚年的學生。孔子有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言偃即為七十二賢人之一。擅文學(指歷史文獻),曾任魯國武城宰,闡揚孔子學說,用禮樂教育士民,境內到處有弦歌之聲,為孔子所稱讚。
孔子授徒,設有德行、政事、言語、文學等“專業”。這些“專業”中有優秀學生十名,後人稱為“十哲”他們分別為:德 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 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因言偃名列第九,故後人又稱為“十哲人中第九人”。又因言偃為孔子學生中唯一的南方人,所以又被稱為“北學中國,南方一人”和“南方夫子”。
墓地範圍較大,氣勢雄偉。始建年代已失考。據言氏譜牒記載,西漢武帝時,17世裔孫言成大始修祖墓,后漸荒蕪。至南宋端平三年(1236年),常熟縣令王爚明令對墓道進行保護。明弘治十年(1497年),知縣楊子器重修,樹碑立石。嘉靖二十七年(1543年),巡按御史陳九德復立碑植樹(以上兩石均佚)。崇禎九年(1636年),蘇松巡按御史路振飛重修,立“先賢子游言公墓”石碑一通。清康熙間,江蘇按察使王繻重修墓道。雍正間江蘇布政使鄂爾泰建石坊,額題“南方夫子”
常熟言子墓
常熟言子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