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刻石
秦刻石
秦刻石是我國古老的碑文。秦始皇於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后,數次出巡各地,群臣為歌頌其功德、昭示萬代而所刻之石,共有七處,即“秦七刻石”。秦始皇去世后,秦二世於元年(公元前209年)出巡,復刻詔書於其旁。秦二世詔書全文七十九字,字體與七刻石相同。它們相傳均由秦相李斯以秦統一六國后通行的秦文(秦篆體)篆寫而成。秦七刻石為始皇頌詩,除個別字句外,均為四言韻文:多三句一韻,“琅邪刻石”為兩句一韻。二世詔書為無韻之文。秦刻石對後世文學作品和碑誌文都有一定的影響。
秦刻石一般是指《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的,秦始皇於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后,數次出巡各地,群臣為歌頌其功德、昭示萬代而所刻之石。共有七處,分別稱“嶧山刻石”(公元前219年)、“泰山刻石”(公元前219年)、“琅琊刻石”(公元前219年)、“之罘刻石”(公元前218年)、“東觀刻石”(公元前218年)、“碣石刻石”(公元前215年)和“會稽刻石”(公元前210年)。故又稱“秦七刻石”、“秦七碑”。
秦始皇去世后,秦二世於元年(公元前209年)出巡,又於始皇所立石旁刻大臣從者姓名,以彰始皇成功盛德,復刻詔書於其旁。秦二世詔書全文七十九字,七刻石相同。
秦七刻石原石大多毀損無存,經考證,屬於秦代原刻者,僅存“泰山刻石”和“琅邪刻石”殘石。其中“泰山刻石”僅存二世詔書10個字,又稱“泰山十字”,現存於泰山腳下的岱廟內。“琅邪刻石”也已大部剝落,僅存十二行半,八十四字,現存於中國歷史博物館。
七刻石碑文載於《史記·秦始皇本紀》的有六篇,“繹山刻石”有記載,但無碑文。刻石大多有摹拓本傳世,各傳本碑文與《史記》所載略有不同。
泰山刻石
對李斯小篆歷來評價很高,魯迅譽之為“漢晉碑銘所從出”,堪稱是一件藝術瑰寶,其道勁若虯龍飛動,其清秀如出水芙蓉,足見其藝術魅力。正因為它舉世矚目,被視為珍品,才引來它一段非凡的經歷。
據說,此碑是秦丞相李斯奉秦二世胡亥之命所刻,立於岱頂玉女池上,為其歌功頌德。明代嘉靖年間,為防止風蝕雨淋,移於碧霞祠東廡。到了清代乾隆五年,碧霞祠突然遭火,火借風勢,越燒越旺,結果把碧霞祠燒了個一塌糊塗,李斯碑也因之不翼而飛,下落不明,許多人都嘆為可惜。
到了嘉慶二十年,泰安知縣汪汝弼是個喜文弄墨的人,他早知李斯碑的珍貴,一直為不能親睹而慨嘆。他來到泰安以後,便下決心要把它找到。於是他四處散貼告示,有告知其下落者,懸賞重金。
不久,一位90餘歲的趙氏老翁,由家人攙扶來到縣衙,對汪知縣說:“知縣大人,在下是個瓦匠,以前在山頂修玉女池時,見過一截殘碑,不知是否是大人所尋之物。”趙氏老翁把碑的形狀、字跡等,一一告知,說:“當時被人扔進玉女池,望大人差人前往查視。”
汪知縣聽了趙翁的介紹,已知十有八九是李斯碑,自然喜不勝喜,也不怕山高路險,便邀前任知縣蔣因陪同赴上山。果然從玉女池中找到一截殘碑,沖洗后,“臣斯臣去疾昧死請”等字,歷歷在目,確是李斯真跡。於是汪知縣大加慶賀,在山頂造房興宮,於東嶽廟西築起精美的小亭,取名曰“寶斯亭”,以後又改為“讀碑亭”。安放之日,還舉行了隆重的儀式,重賞了趙氏老翁。算來,從失而復得,已有75年。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晃又過了一十七個年頭。到了道光十二年,東嶽廟因年久失修,西牆在一場暴雨中塌倒,此禍殃及“讀碑亭”,碑亭被砸塌。新任知縣徐宗幹得知,忙差人從瓦礫中找出,將碑移到山下,放置於岱廟道院壁間。
光緒十六年,有一小偷,看到人們將此碑視若珍寶。想必此物定值千金,便在一個風雨之夜將此碑偷走。事發以後,即任知縣毛蜀雲下令全城戒嚴,大索十日,終於在北關的石橋底下發現,重新置於岱廟。真可謂千載碑文能歷世,失而復得不尋常。
李斯碑存於岱廟東御座內。我們能一飽眼福,目睹此碑,確是三生有幸,游泰山定要睹此碑,不睹乃一大憾事。
繹山刻石文
釋文:
皇帝立國,維初在昔,嗣世稱王。
討伐亂逆,威動四極,武義直方。
戎臣奉詔,經時不久,滅六暴強。
廿有六年,上薦高號,孝道顯明。
既獻泰成,乃降專惠,親巡遠方。
登於繹山,群臣從者,咸思攸長。
追念亂世,分土建邦,以開爭理。
功戰日作,流血於野,自泰古始。
世無萬數,陀及五帝,莫能禁止。
乃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復起。
災害滅除,黔首康定,利澤長久。
群臣誦略,刻此樂石,以箸經紀。
註釋:
“武義直方”,用武之意義是正義的。
“上薦高號,孝道顯明”,指尊稱秦始皇之父庄襄王為太上皇。
“惠”,恩惠。
“親巡”,原文為古體字。
“繹山”,《史記》繹山的“繹”,不用“山”旁,用“糹”旁。現亦稱“嶧山”。
“樂石”,可制樂器的石頭,磬在古時為樂器,故將做磬的石頭稱樂石。“繹山刻石”就是用這種石頭刻的。《禹貢》“泗濱浮磬”,即泗水之濱的靈璧產這種磬石。繹山離靈璧不遠,近在下游。用此磬石刻“繹山刻石”,故稱“刻此樂石”。
始皇下鄒繹山,隨即與魯諸儒生議,刻石頌秦德,議封禪望祭山川之事。遂登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風雨暴至,休於樹下,因封其樹為五大夫。禪梁父,在泰山所立之石是為“泰山刻石”。
釋文:
嶧山刻石刻石
廿有六年,初並天下,罔不賓服。
親巡遠黎,登茲泰山,周覽東極。
從臣思跡,本原事業,祗誦功德。
治道運行,者產得宜,皆有法式。
大義箸明,垂於後嗣,順承勿革。
皇帝躬聽,既平天下,不懈於治。
夙興夜寐,建設長利,專隆教誨。
訓經宣達,遠近畢理,咸承聖志。
貴賤分明,男女禮順,慎遵職事。
昭隔內外,靡不清凈,施於昆嗣。
化及無窮,遵奉遺詔,永承重戒。
註釋:
《史記》“二十有六年”,石本“廿有六年”。
《史記》“親巡遠方黎民”,石本“親巡遠黎”。
“祗”,恭敬。
《史記》“諸產得宜”,石本以“者”通假“諸”。
《史記》“大義休明”,石本“大義箸明”。
《史記》“垂於後世”,石本“垂於後嗣”。
《史記》“皇帝躬聖”,石本“皇帝躬聽”。
《史記》“施於後嗣”,石本“施於昆嗣”。“施”,延續。
琅邪刻石
釋文:
維廿八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萬物之紀。
以明人事,合同父子。聖智仁義,顯白道理。
東撫東土,以省卒士。事已大畢,乃臨於海。
皇帝之功,勤勞本事。上農除末,黔首是富。
普天之下,摶心揖志。器械一量,同書文字。
日月所照,舟輿所載。皆終其命,莫不得意。
應時動事,是維皇帝。匡飭異俗,陵水經地。
憂恤黔首,朝夕不懈。除疑定法,咸知所辟。
方伯分職,諸治經易。舉錯必當,莫不如畫。
皇帝之明,臨察四方。尊卑貴賤,不逾次行。
姦邪不容,皆務貞良。細大儘力,莫敢怠荒。
遠邇辟隱,專務肅庄。端直敦忠,事業有常。
皇帝之德,存定四極。誅亂除害,興利致福。
節事以時,諸產繁殖。黔首安寧,不用兵革。
六親相保,終無寇賊。歡欣奉教,盡知法式。
六合之內,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盡北戶。
東有東海,北過大夏。人跡所至,無不臣者。
功蓋五帝,澤及牛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
註釋:
“摶”與專字同。“揖”與輯字通,和同,齊一。
“方伯”,意為一方之長。這裡指郡守。
“經”通“徑”,簡單,直接。“經易”,簡單易行。
“流沙”,指我國西北沙漠地區。
“大夏”,一說為古國,即巴克特里亞,建都於阿姆河南岸之監氏城(今阿富汗巴爾赫)。《淮南子·墜形訓》云:“西北方曰大夏,曰海澤”,《山海經》、《周逸書》中均載其名。西漢張騫通西域,曾親臨大夏其地。其時大夏已為月氏人征服,其地分置五部翎侯。一說在先秦史籍中泛指極北地區,秦代仍沿用之,並非指地處我國西北之大夏國。
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春季第二個月第三次出巡東行,路線同第二次。途經齊魯地區至陽武博浪沙(今河南中牟)時,遇到早已埋伏在此地的張良與其雇傭的力士的伏擊,誤中副車,未傷及秦始皇。始皇行至之罘,登之罘山(在今煙台市芝罘半島)。立石,是為“之罘刻石”。
釋文:
維廿九年,時在中春,陽和方起。
皇帝東遊,巡登之罘,照臨於海。
從臣嘉觀,原念休烈,追誦本始。
大聖作治,建定法度,顯著綱紀。
外教諸侯,光施文惠,明以義理。
六國回辟,貪戾無厭,虐殺不已。
皇帝哀眾,遂發討師,奮揚武德。
義誅信行,威燀旁達,莫不賓服。
烹滅強暴,振救黔首,周定四極。
普施明法,經緯天下,永為儀則。
大矣哉,宇縣之中,承順聖意。群臣誦功,請刻於石。表垂於常式。
註釋:
《史記》“臨照於海”,石本“照臨於海”。
“原念”,追念,回憶。“休”,美好,“烈”,功業。
“回”,邪惡,奸回。“辟”,邪僻。
“燀”,熾盛。
東觀刻石
釋文:
維廿九年,皇帝春遊,覽省遠方。
逮於海隅,遂登之罘,昭臨朝陽。
觀望廣麗,從臣咸念,原道至明。
聖法初興,清理疆內,外誅暴強。
武威旁暢,振動四極,禽滅六王。
闡並天下,甾害絕息,永偃戎兵。
皇帝明德,經理宇內,視聽不怠。
作立大義,昭設備器,咸有章旗。
職臣遵分,各知所行,事無嫌疑。
黔首改化,遠邇同度,臨古絕尤。
常職既定,後嗣循業,長承聖治。
群臣嘉德,祗誦聖烈,請刻之罘。
註釋:
“昭”與“照”字通。“昭臨”與“臨照”意思相同。
“闡”,開拓。
“昭設”,明確設立。“備器”,器用,主要指為統一度量衡而設立的標準器具。
“章旗”,章程,標誌。
碣石刻石
釋文:
皇帝建國,德並諸侯,初平泰壹。
卅有二年,巡登碣石,照臨四極。
從臣群作,上頌高號。爰念休烈,
戎臣奮威,遂興師旅,大逆滅息。
武殄暴強,文復無罪,庶心咸服。
惠論功勞,恩肥土域,賞及牛馬。
墮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
地勢既定,黔首無繇,天下咸撫。
男樂其疇,女修其業,事各有序。
惠被諸產,久並來田,莫不安所。
群臣誦略,請刻此石,垂箸儀矩。
註釋:
“遂”,於是。
“文”,與武相對,包括文化教育、典章制度。“復”,與“覆”字通,庇護。
“決通川防”,挖通六國利用河川堤防築成的軍事障礙物,這與上面提到的“墮壞城郭”和下面的“夷去險阻”,都是對六國殘餘勢力的防範措施。
“久”,“來田”,是就時間上區分的兩種農民。“久”,“為久田者”,即長期在秦國耕墾的農民。“來田”,指從他鄉遷來墾荒的農民。
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第五次巡遊。左丞相李斯從,右丞相去疾留守,近侍趙高等從,少子胡亥請從,始皇許之。從咸陽出發,出武關(在今陝西省洛縣西南丹江北岸),沿丹水(即漢江支流丹江)、漢水流域至雲夢(在今湖北境內,地跨江、漢之間),又沿江東下,望祀虞舜於九疑山(一作九嶷山,又名蒼梧山,在今湖南寧遠縣南)。浮江下,渡海渚,過丹陽,至錢塘(今杭州)臨浙水,水波惡,及西百二十里從狹處渡。上會稽山(在今浙江紹興市東南),祭大禹,望於南海(此處實指今東海),而立刻石,是為“會稽刻石”。
釋文:
皇帝休烈,平一宇內,德惠攸長。
卅有七年,親巡天下,周覽遠方。
遂登會稽,宣省習俗,黔首齊莊。
群臣誦功,本原事迹,追道高明。
秦聖臨國,始定刑名,顯陳舊章。
初平法式,審別職任,以立恆常。
六王專倍,貪戾慠猛,率眾自強。
暴虐恣行,負力而驕,數動甲兵。
陰通間使,以事合從,行為辟方。
內飾詐謀,外來侵邊,遂起禍殃。
義威誅之,殄息暴悖,亂賊滅亡。
聖德廣密,六合之中,被澤無疆。
皇帝並宇,兼聽萬事,遠近畢清。
運理群物,考驗事實,各載其名。
貴賤並通,善否陳前,靡有隱情。
飾省宣義,有子而嫁,倍死不貞。
防隔內外,禁止淫泆,男女絜誠。
夫為寄豭,殺之無罪,男秉義程。
妻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
大治濯俗,天下承風,蒙被休經。
皆遵軌度,和安敦勉,莫不順令。
黔首修絜,人樂同則,嘉保太平。
后敬奉法,常治無極,輿舟不傾。
從臣誦烈,請刻此石,光陲休銘。
註釋:
《史記》“德惠修長”,石本“德惠攸長”,“攸”,長久,攸遠。
《史記》“黔首齋庄”,石本“黔首齊莊”,齊,都。“齊莊”,全都端莊。
《史記》“追首高明”,石本“追道高明”,追溯事物的開端。
“倍”,通“悖”,違謬。
“通”,通曉,洞察。
“飾”,通飭,整飭,整治。“省”,通“眚”,過錯。
“倍”,通“背”,背棄。
“絜”,與“潔”字同。
“豭”,公豬。“寄”,把自己的公豬寄放到別人家母豬處,使母豬受孕。謂之“寄豭”,這裡指主動亂搞男女關係的男人。
《史記》“皆遵度軌”,石本“皆遵軌度”。
“舟輿不傾”,車和船不會傾覆。譬喻政治平穩,局勢安定。
“銘”,記載。
據《史記》載:“二世元年,東行郡縣,到碣石,至會稽,而盡刻始皇刻石。”
釋文:
皇帝①曰:“金石刻盡始皇帝所為也。今襲號而金石刻辭不稱始皇帝,其於久遠也如後嗣為之者,不稱②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臣請具刻詔書,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請。”制③曰“可”。
註釋:
“皇帝”,此處指秦二世。
“稱”,相稱。
“制”,皇帝的命令。
秦七刻石,傳為秦相李斯以秦統一全國后通行的秦文(秦篆體)篆寫,其用筆勁秀圓健,結構嚴謹,為秦篆的代表作,是秦統一文字的標準和歷史見證。秦七刻石是傳世書法篆刻藝術的瑰寶。
秦刻石的內容主要是頌揚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功績,以及統一后推行的各項改革措施的效果,雖多溢美之詞,但可以從中看到秦王朝統一中國以後發生的巨大的社會變化及歷史作用。它記載著秦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基本制度政策以及民風民俗道德觀等等方面的豐富史料,反映了秦始皇堅持國家統一,堅持以法治國,實行中央集權制,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勵精圖治,“夙興夜寐,建設長利”,謀求長治久安,“誅亂除害”,興利致福,注意發展生產,發展交通,興修水利,力求“諸產繁殖”,重視農業,樹立良好的社會秩序和道德風尚,證明秦人博大而寬廣的胸懷,高瞻遠矚的卓識,講求實幹、實效,不尚繁文縟禮。從秦始皇七刻石中也可以感受到:秦人具有積極向上,不斷進取,注重實利和長遠利益,如中央集權,郡縣制,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統一貨幣。興修的水利流傳至今,直到兩千多年後的今天,是實踐有效的歷史見證。秦始皇七刻石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學術等方面研究價值。秦七刻石在統一之後還特別提出“顯陳舊章”,並有群臣頌揚,“孝道顯明”,表明秦始皇善於繼承弘揚本國歷史的優秀傳統。秦七刻石的文字內容,也證實了秦始皇是很有作為的政治家、軍事家,具雄才大略,不愧為千古一帝。
秦刻石是《詩經》“雅”、“頌”歌功頌德傳統的延續,但在形式上較之頌詩更加註意形制的整齊,基本是四言韻文;語言上又缺乏“雅”詩的清麗雋永,而是刻板典重,重疊堆砌。除琅琊台刻石為雙句押韻外,其餘均為三句一韻,這是秦刻石的一個特點。這一特點,對後世文學作品有一定影響。象唐代岑參的《走馬川行》、元結的《大唐中興頌》等都為三句一韻。
秦刻石是最古的碑文,對後世的碑誌文也有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