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武府志
寧武府志
清代乾隆版《寧武府志》(以下均簡稱《府志》),是寧武自有建制以來的第一部地方志,雖不是出自名家之手,但其編纂之艱、歷時之久、精力投入之大、考辨之嚴《寧武府志》書影密,可謂蔚然大觀。《府志》由兩任知府先後編纂而定稿,即前任知府魏元樞(以下均尊稱魏公)草纂,後任知府周景柱(以下均尊稱周公)修纂。
魏公上任伊始,便著手編纂《府志》,搜討地方資料,查閱歷代史籍,構建體例,編排審訂,歷時達六七年之久,於乾隆十二年初稿始成,其後便調任汾州知府,《府志》遂無暇定稿。後任知府周公,搜討史籍,精於考證,修訂並嚴明體例,整合目次,經兩月便修訂脫稿,於乾隆十五年付梓。修訂后的《府志》記述簡潔、體例嚴明、評議恰當,充分體現出著書者的才、學、識、德。全書分十二卷,十九類。卷首:例略、緣起、編纂姓氏、府縣諸圖;卷一:星野、地紀;卷二:山川;卷三:城池、官署;卷四:學校、田賦;卷五:武備;卷六:職官;卷七:科目;卷八:名宦、人物、列女;卷九:壇廟、古迹、風俗;卷十:事考;卷十一:余錄;卷十二:藝文。全書較為系統、客觀、真實的再現了寧武及其所屬四縣幾千年來的歷史風貌。
(清)黃佑
乾隆十有二年夏五,寧武太守同年魏君臞庵,以所輯府志來質,並請為敘。其為卷一十有六,為類二十有五,詞簡而該,事博而核,書出創始,厥惟艱哉!按:寧武所轄凡四縣,附郭曰寧武,屬曰偏關、曰神池、曰五寨,相沿為衛所地,自雍正三年,始改設郡縣。舊固無志,君以乾隆三年來守是土,搜羅采輯,聞見既博,乃發凡起例,經始六年,脫稿於今茲,凡七年而書始成,撰述若斯之勞也。予嘗按部西行入其境,桑麻雞犬,既恬且熙,城郭、衢巷、祠宇、倉廩之屬,以修以飭。夜宿鶴鳴書院,固君所創,以課士者,聞讀書聲琅琅達旦,蓋君之政事無不具舉,而志書適於是告成。夫晉北三關,自雁門而外,今郡轄寧武、偏頭居其二,素稱險要。自明中葉以前,寇警歲至,泊乎末造,流寇窺寧武,總戎周忠武公大呼殺賊,力盡援絕,合門殉難節,因地著於古,為防守要區。今國家版宇式廓,四裔享王,民用休息矣。觀志書所紀載,而國家控制中外,規模宏遠,其深仁厚澤之涵育,可想見也。觀君之輯志而凡其宣上德達下情,使邊境之民晏然於休養生息中者,又可想見也。夫山後諸州,昔之為衛所者,今皆為郡縣,其當志者,獨寧武哉書之以告守土者。
賜進士出身、山西分守雁平道按察使司副使、江西新城黃佑題於使署之心水軒
在郡城中少東北七百戶街,負山臨逵,地勢高爽。雍正四年(1726年),知府郎瀚建,即故寧武道署之舊,改創為之府。經歷謝廷恕董其事,署成規局,宏整門屏,東、西兩坊翼之,坊門高廣,太守車騎所出入也;循坊列柵,以禁行者,柵周方寬闊,中容吏士數百人。大門三楹,正南面啟,入為儀門,自儀門入,為大堂,堂前有抱廈堂,左為兵餉庫,右為庫軍房;堂下東西吏舍各六,東南官廳在焉,西南則隸卒夜值者居之。儀門外,東為土神祠,西庫神廟。由大堂而後為宅門,門外,左、右班房各一;門內,左、右各有房三間,皆北向。其北為二堂,堂東、西屋各三間,堂下門東、西啟;自東門入為書室五間,皆南向,後有屋三間,北與書室對門;由西門入,書室二間、客廳三間,客廳南對者為“琴鶴軒”,亦為射廳,凡三間;射廳之西為馬廄,有井以飲馬,有祠屋為間者四而庳,以祀馬祖。自二堂后入門,為知府內宅,住房三間,東西洞房各二,廂房各三,門外東西偏房各一,又東為廚,最後房五間,因山為趾,勢獨高,見郭外諸峰;房東西屋各三間,又夾道中屋二間,東如之。
乾隆年間寧武府屬四縣人口
寧武府屬四縣,乾隆十年分至十四年,審定戶口共:土著民二萬二千五百七十戶,男女共十二萬六千四百十六口;大口六萬五千六百三十九,小口六萬七百七十七。
在山西布政司西北三百四十里。東西廣三百二十五里,南北袤二百八十里。東至朔平府朔州界二十七里,又東至大同府應州界二百二十里,山陰縣界一百八十里;西至太原府岢嵐州界一百二十五里,又西至保德州界二百三十里;南至代州崞縣界七里;北至水泉營邊牆界二百七十里;西南至忻州靜樂縣界一百四十里;東北至朔平府平魯縣界二百里;至老營堡邊二百二十里;至朔平府治三百二十里;至大同府治三百四十里;西北至保德州河曲縣界一百八十里,至老牛灣蒙古界二百五十里。自府治由山西大同府經直隸宣化府,入居庸關至京師一千四十里;由代州東至易州,入紫荊關至京師九百十里。
築於成化二年(1466年),初為關城,巡撫都御史李侃請即古寧化軍口置關,設都指揮領軍守備。乃以是年丁亥(1467年)三月始事,明年(1467年)四月城訖,以總兵鎮之,遂為鎮城。城北踞華蓋山,因其高而俯其東、南、西三面,周四里許,基五丈,面廣半之,高三丈有奇,門其東、西、南三面而閉其北。東門曰“仁勝”,西門曰“人和”,南曰“迎熏”,上建重樓。(宏)治十一年(1498年),巡撫魏紳拓廣之,周七里一百二十步,增埤五尺,加開北門,亦建飛樓於上,名之曰“鎮朔”。城狹於南北,長於東西,其形科橢,望之若敷巾幅然,然皆土築。萬(歷)元年(1573年),巡撫趙某議包以石,益加增高,連女牆四丈二尺,然未果。行至三十四年(1606年),寧武道郭光復始甃以磚,又築東、西關城,皆磚甃,共長一千七十餘丈,高三丈五尺。西關門曰“永寧”,其南出者曰“阜財”;東關門曰“久安”,其南出者曰“解慍”,下有塹。先是萬(歷)二年(1574年),寧武守備某築護城墩於城北山上,方二十八丈,高二丈為基,基上為台,台上為樓三重,樓外列堞二十四,登之可眺百里;台下周以磚牆,直一丈,環廣四十丈,牆上列垛四十,屹然與城表裡,巡撫魏允貞所使也,今樓垛以廢。國朝置府城,因其舊寧武營在焉。乾隆六年(1741年),東關門樓圮,知府魏元樞重葺之顏,曰“望華”,並修南、北二角樓。城南接鳳凰山,寧武人又呼為“鳳城”。
社稷壇:在南關河外,雍正三年(1725年)建。壇廣二丈五尺,高二尺一寸,陛,東、南、西各三級,無封樹。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北關山坳,雍正三年建。壇基、高、廣與社稷壇同,無封樹。
先農壇:在郡東門外,教場東北。雍正五年(1727年),署寧武令、太原府西糧同知董泗儒奉文建。壇制與山川、社稷同。大殿五間,門樓一座,左右角門二,農器庫二間,官廳二間,壇旁地四畝九分以為田,季春亥日,郡、縣官九,推行事如制。
八蜡廟:在府東關外。
厲壇:在郡西關。
城隍廟:在府治西北,華蓋山之陽。
寧武府學:
在府治西北城之陽,繚以周垣,外為大門,門外樹以屏壁,夾以兩坊。自大門入,為泮池,池上有橋,橋南為欞星門,凡三間。入欞星門為戟門,入自戟門為大成殿,殿五楹,左右為東西兩廡,廡各五楹;其戟門傍東西角門各一間。名宦祠在戟門左,鄉賢祠在戟門右,各凡三楹。齋宿房在欞星門內左,省牲所在欞星門內右,各凡三楹。明倫堂在大成殿後,堂左右齋房各三間;崇聖祠三楹,在明倫堂東;其在崇聖祠南,欞星門之東者,為魁星樓。學建於雍正五年(1757年)三月,唯尊經堂未及構雲。寧武府儒學教授一人,訓導一人,署在文廟西偏。講堂三間,東西門斗、班房各一間。教授宅門樓一座,住房三間,東西配房各一間。訓導宅如之,其外為大門。
《十三經註疏》一部,通一百二十本,為函十二;《二十一史》一部,通五百本,為函五十;《明史》一部,通百十二本,為函十二。先是經史皆買於布政司,而使郡縣學領焉。獨寧武府學,以無尊經閣,與禮部例不相比,且不得領。時永平魏侯元樞知郡事,乃與寧武令施作楫、神池令李識蒙、五寨令劉耀珪,共捐俸銀輸官以當書值,遂得領歸。郡學與舊所有:《周易折中》、《書》、《詩》、《春秋三經傳》;說若《朱子全書》、《康熙字典》、《康濟錄》、《急公自愛書》、《四書講義》、《學政全書》等,凡十部,使學廣文掌藏之。
寧化城:宋嘉祐六年(1061年),以河西西夏人往來隘口,乃立寧化軍,因隋汾陽宮城之舊址,廓而築之,金、元因之。明洪武二年(1369年)設寧化巡檢司,山西都指揮使常守道帥官軍來屯,將舊城六里二百七十步、南邊關廂裁去,於城東山坡上,隨地形勢築城二里一百九十七步,未完調去。五年(1372年),延安侯唐宗勝、千戶唐成繼成其功,城高三丈一尺,壕深一丈,城樓六座。十一年(1378年),改巡檢為寧化守御千戶所,隸山西都司。嘉靖中,改隸寧武。至萬(歷)十四年(1586年),甃土城以磚,當改寧化所,時設掌印千戶、巡捕、城操吏目各一。中有靜樂倉,今仍為寧化巡檢司。
本路參將設於嘉靖二十七年,駐紮利民,所轄寧武、盤道梁、神池、利民、八角、寧化、長林、陽方八城堡,凡屬守備五,防守二,千戶所者三,分管內邊東起廣武界神樹樑,西盡老營界地椒峁,沿長二百九里零四十丈,邊墩一百二十四座,火路墩一百二十一座。邊之內外續設小蓮花、夾柳樹、燕兒水、雕窩梁、玄岡口、朔寧、狗兒澗、圪(土老)罐、石湖嶺、西溝口、得勝、勒馬溝、蔣家峪、乾柴溝、野豬溝一十五堡以為犄角。兵馬除軍門標下兩掖營散兵及標正二營外,闔路見在官軍九千八百八十七員名,馬騾三千七百七十匹頭,內援兵官軍二千六百四十五員名,馬騾二千三百九匹頭。本路東西援雁、平、偏老,北控三雲,南藩全晉,蓋山西鎮之要害也。嘉隆間頻遭虜患,故於沖緊各處續添前項小堡,分兵據守以扼虜沖。款后烽火不警,干戈載戢,軍民幸帖枕席之安。顧款久則弛,兵驕則玩,乘此閃暇之時,正當圖綢繆之計,一切詰兵儲餉,未可以款事而遽忽之也。
本城舊築小土堡於今城之西,是為寧文堡。景泰元年築寧武土城,成化間展修之,隆慶四年始議磚石包砌焉,周七里零二十六步,高連女牆四丈二尺。萬曆二十七年添筑西關土堡一座,周四百六丈三尺,二十八年又建東關土堡一座,周五百八十六丈九尺,俱高三丈五尺。初設守備一員,弘治十一年添設守御千戶所,嘉靖二十年移偏頭關,副總兵改為總兵鎮守於此,添正兵,坐營標兵,守備各一員,三十九年設寧武兵備道及管糧通判,建學立倉,規制大備,屹然稱雄鎮矣。見在官軍標,正營六千一百三十四員名,馬騾五千九百三十三匹頭,守備所領並寧武所二千二百五十六員名,馬騾三百五十匹頭。分管內邊沿長四十里零四十五丈,邊墩五十二座,火路墩二十五座,與所轄朔寧,陽方,狗兒三堡防守把總畫地守之。內陽方並西溝口,苦參窊等處皆虜馬經涉之處,嘉靖十九年大舉二次,皆由此入搶至忻州,崞縣,地方大遭荼毒。故設總兵據險扼吭,統重兵以彈壓之。無事則居中調度,有虎豹在山之勢,遇警則隨在策應,無豺狼嗥野之虞。三關保障胥有賴焉,非止寧武一隅已也。惟是地當孤懸,兵鮮土著,總兵所統標、正各兵雖多驍健,然半系四方烏合之眾,驕悍素號難制,駕馭頗費調停。惟在大將平日威愛並濟,鼓舞有方,使烏合之人心樂為我用,臨時調發應敵,以之克捷不難矣。至一切兵食之計,鎮道同心,謀必萬全雲。
本堡於嘉靖於十八年土築,萬曆四年磚包,周二里零八十步,高三丈五尺。設防守一員分領守備營及改撥見在旗軍三百四十九名,管邊一十三里零一百五十步,邊墩三十座,內西水口,苦參窊二處極沖,通大虜。本堡雖離虜巢稍遠,實為三關屏翰,寧武要衝。議者謂虜犯大同,大將當提兵移駐於此,一以擁護雁門而虜不敢東視,一以策應偏,利而虜不敢西下,朔,雲且藉以聲援而虜不敢外住蹂躪矣。蓋門戶鞏固,則堂奧自安,此最得肯綮雲.
本城洪武十二年土築,萬曆十年磚包,周三里零二百一十二步,高三丈三尺。設守御千戶所,掌印巡捕,城操各一員,所領見在官軍七百四十員名,火路墩九座。本城地近腹里,雖非沖劇,然支鍋石,小嶺兒虜騎可通,亦屬要害,嘉靖間曾兩經入犯,地方頗遭花毒。必須防守嚴密,庶可保障無恐,甚勿以近腹而少忽之.
本堡新舊磚城二座,一土建於嘉靖三十二年,萬曆十三年磚包,今在邊外,二十三年因地勢低洼,改移新城於邊內,周一里零一百四步,高三丈五尺。初設防守,繼改操守,二十年始設守備,先屬雁平,后改寧武,所領見在官軍七百三員名,馬騾一百四十匹頭。分管內邊沿長四十八里零四十丈,內磚石包砌三十五里,靠山鏟削一十三里零四十丈,邊墩二十六座,火路墩二十四座,與所轄小蓮花,惡化柳樹,燕兒水,雕窩梁,玄岡口五堡防守畫地守之。本堡坐落山巔,汲水外溝,土脈砂松,牆垣易圯。且邊長兵寡,分佈為難,極沖凡一十二處,嘉靖間大虜兩次內犯忻州等處,俱由此出入。內火燒梁駱駝梁,金家嘴舊有邊壕,今宜挑浚,雕窩梁山徑可通虜馬,今宜阻塞。其燕兒水之卧羊坡尤虜屯牧之處,相連漫坡,易於馳突。若修牆台,浚壕塹以遏其入,庶可免侵軼之患,此在守土者所當加之意耳.
寧武縣:
華蓋山:郡北倚郭山也,俯瞰城陰,一峰特秀,形若華蓋。明時築護城墩樓於上,劉養志有碑記之墩名“永寧”,築於萬(歷)甲午歲(1594年)。
管涔山:一曰燕京山,在縣西南六十里,其高七里,周蟠五里。下有龍池,為汾河源,余嶺別嶂,遠近逶迤,綿綿相屬。雖名稱異出,實本一山也。《山海經》云:管涔之山,無草木而多玉。今絕不聞。
管涔、燕京,《魏志》分以為二,蓋仍舊史之誤而未覈焉者。《山海經》云:管涔之山,汾水出焉;《淮南子》:汾出燕京。酈擅長注汾水,引闞駰《十三州志》云:汾出燕京。亦管涔之異名也,是其一山明甚。特古人所稱偶有不同,或在昔時本有二名耳。如《魏志》所列:燕京在縣西南二十里,管涔在西南六十里,而汾源則在管涔,其勢邈不相接。《淮南》、闞氏豈漫為說,而曰汾出燕京與其異名者乎?意《魏志》所謂燕京者,其山初未必有此名,大抵后之志地理者,強相傳會而加之,及傳之久,遂以為然而莫能辨其非也。
蘆芽山:在縣西南九十里寧化所,連東、西馬頭二山及高喬諸山。層巒疊嶂,峻削壁立,盤薄蜿蜒,以亘貫於五寨、岢嵐、靜樂間。
火山:在縣西四十里分水嶺北。童然無草木,冬時山上亦煙氛蒸郁,熱氣熏灼,人不敢近。
樓子山:管涔諸峰之一也。西山間有神祠,祠下汾水源所出,有古碑刻雲“汾源靈沼”,歲月不可考。樓子山下為支鍋石山,有支鍋小水入汾。
分水嶺:在縣西南四十里,嶺東為恢河源,嶺西數里為汾河源。
《魏志》云:意此為宋、遼分界處。
石門:在縣西五十里。
棋盤山:在縣西南四十里,上有石枰,多青、紅杄樹。
清真山:在縣西六十里,西距蘆芽嶺三十里而形勢相接。其高八里,山巔有泉下垂,號曰“水簾”,中有清真庵,最為勝地。
虎頭山:在縣西七十五里,高三里,周五里。嶄屴峻險,人不能陟,六月常有積雪。
《魏志》云:《通考》寧化有雪山,建四砦。當即此山也。
林溪山:在蘆芽山後五寨縣界。山下有泉名“龍眼”,為汾河別源。
樓煩嶺:俗訛“六番嶺”,在郡城南七里。《崞縣誌》名“六盤嶺”。
六盤嶺,車馬徒行至此,皆盤行六折而後上,《崞志》之名得實矣。“六番”義猶“六盤”,恐未果為俗訛,而其舊之本號“樓煩”也。
鳳凰山:在郡城南七里,接六盤嶺與崞縣界。鳳凰山左右諸峰屬絡,有紫峰山、有橫山、有蓮花山、段家山、刁胡山、麻籸嶺、牛家嶺、宋村嶺、霸塢嶺,皆城南山也。城南十五里,有駱駝山,高五里。
鷂兒嶺、石湖嶺:皆在縣南。明嘉靖二十年(1542年),副總兵丁璋與虜戰死石湖嶺下。
染峪山:在縣東十五里,染峪水出其下,小水也。
禪房山:在縣東北二十五里。連雁門山,高二十餘里,周盤二十里,山中有洞,石佛龕其中,不知何時鑿者。
虎城洞:在縣北三里。
黃花嶺:在縣北十三里,大嶺也。寧武、神池南北限焉,上有墩台敵樓。
仙人洞:在縣西三十里。高七里,周十五里,有大石門、小石門,環山皆產香菌。
回春谷:在縣西百里谷中。周廣數里,巨石盤旋,峭壁千仞。其內氣和如春,近正月時,蟄蟲皆振,眾草已綠。蓋地處隱奧,霜冽風肅氣不得侵故也。
神林山:寧化西南三十里。高二千丈,周二十餘里,北接蘆芽,西連荷葉坪,東通州胡口,林木阻深。
鷹嘴山:在蘆芽之陽,石嘴下垂,山色黝黑。
虎北山:在寧化城西北四十里,峭壁連天,澗幽林茂,有紫峰滴水,諸岩天生洞穴,可避兵革。
突峰山:在寧化南八里,挺秀雲表,下有“龍池”,山巔古寺遺址,殘碑尚有存者。
觀棋山:寧化東一里,上有峰台,“龍池”在其下。或云:元時,有將軍者,旱而祈焉,龍應禱矣。
西崖山:其峰峻絕,勢似欲墜,明時置戍守之。
汾水:出縣西六十里管涔山之樓子山聖母廟下,與林溪山龍眼泉合流於支鍋石前,其旁石罅多水脈。西南流自三馬營,經二馬、頭馬兩營至寧化北屯合天池,水流寖巨。又經壩門口合蘆芽水,又經南屯村、川湖屯、溝口村、十家莊,南流經定河村,又南至潘家灣,行地一百五里,南流入於靜樂。《漢 地理志》云:汾陽縣北山,汾水所出。西南至汾陰入河,過郡三,行千三百四十里。
《魏志》云:《水經注》稱汾水又南與東、西溫溪合。今《靜樂志》有溫泉二:一見石崍山,一娘娘山。所稱溫溪者,或即此與?寧武二馬、三馬營田六十頃,藉汾水之潤。縣中田在山岅,少渠道,惟此土富饒。
恢河:源出縣西南四十里分水嶺,東北流經郡城南門外,又東流出陽方口,入朔州境。一名“渾河”。
《魏志》云:按《水經》,則寧武天池乃桑乾河源之最遠者。
天池:在縣西南四十里天池山;元池,在天池東七里山巔,俗謂之“雌雄海子”,崗麓相間而津脈潛通。池自西南流,由寧化北中山寺出峽,注於汾水。唐時,置天池、元池牧監各一設,使領牧馬,即其地也。《水經注》云:桑乾泉即溹涫水者也。耆老云:其水潛承太原汾陽縣北燕京山之大池,池在山原之上,世謂之“天池”,方里余。澄渟不流,皎焉沖照,池中無斥草,及其風籜有淪,輒有小鳥投源銜出;陽焊不耗,陰霖不溢,無能測其淵深。嘗有乘車池側,忽遇大風,漂入於水,有人獲其輪於桑乾泉,故知二水潛流通注矣。池東隔阜又有一石池,方可五六十步,清深鏡潔,不異大池。
《魏志》云:天池,方廣可十餘里;元池,方圓可五六里。《水經注》稱:石池,方可五六十步,殆未之見也。《太原志》云:天池,即祁連泊池,在靜樂縣北一百四十里。古稱“祁連池”,在秀容界,乃靜樂即古北秀容地。《志》言是也。
黃花澗水:出黃花嶺,一由城東關東南流,一由城西關南流,皆入於恢河。
鳳凰山水:自鳳凰山北流至縣東南,入於恢河。
蘆芽水:出山中,東流至壩門口入汾。
王彌灘河:出靜樂山中,西流至縣之溝口村入汾。
秋泉:即《通志》“古泉”也。在縣治東北萬壽山,有石甃之一泓澄澈。春夏漸涸,民人抱瓮而汲者,以先後為次,不得越取。立秋日始盛,七月後水與階平,取之不竭。
東洋河:出分水嶺,流合天池水。
西洋河:出岑峰山定河,出神林山壩河,出荷葉坪下,三水與東洋水俱入汾。
南泉:南城外二泉,並涌味冽。
釀泉瀵:出南城裡許土阜上,可釀酒,人呼“釀泉”。
寧武
西關永濟橋:明時舊建。
南關木橋:在恢河上,每十月則構,以渡行者;夏月,水廢橋將漂毀則撤之。
陽方堡安遠橋:明都御史高文薦建於九龍口,自堡城西南直接東山,築埝壘石,橋長八十餘丈,下為水門五,上建高樓。陽方為寧武咽喉,此橋既建,敵騎不能長驅,后毀於水,兩堤僅存,文薦自有記刻石。上寧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