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

兵種名稱

騎兵(qí bīng),乘馬作戰的部隊。主要使用騎槍、馬刀、輕重機槍和輕型火炮等武器。既能乘馬作戰,又能徒步作戰。通常執行追擊、截擊、奔襲以及偵察、警戒等任務。現代化軍隊已淘汰該兵種。

歷史沿革


殷商廢墟中就有多個一人一馬和隨身武器裝備的騎士坑,還發掘了大量的殉葬馬坑,在甲骨文獻中也有對應記載,可見早在商代,華族就有騎兵,還有專門管理相關的官職:多馬衛等。
春秋時期,以有千騎的作戰記錄,如公元前636年,秦穆公送晉公子重耳返國時,送以“疇騎二千”。
到了戰國時期,趙國為了對付騎兵強盛的秦韓和北方游牧民族,大力發展騎兵騎射,史稱“胡服騎射”,原文:“便服騎射,以備其參胡、樓煩、秦、韓之邊”。
趙國為"四戰之國",周邊強國林立:
東南為齊、中山;南為韓、魏。西為秦、林胡,北為樓煩、東胡,東北為燕。
林胡、樓煩、東胡號稱三胡,是崛起於大漠南北的游牧民族,勇猛剽悍,擅長騎射,對秦、趙、燕構成很大威脅,趙國受害尤烈。
由於中國北部多山地,特別利於三胡的輕騎,而不利於中原的車戰
趙自建立騎兵以後,"北破林胡、樓煩。築長城,自代並陰山,至高闕為塞。而置雲中、雁門、代郡"①。
又"滅中山,遷其王於膚施,起靈壽,北地方從,代道大通"②。趙國的騎兵部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列國望風景從,也紛紛建立大規模的騎兵部隊。
騎兵騎射作為新興的技術兵種,對騎士的選拔十分嚴格。
《六韜·犬韜·武騎士》的標準是:年紀在四十以下,身長在七尺五寸以上,體魄健壯,超過常人,擅長騎射,矯捷靈便,進退周旋,敢於"登丘陵、冒險阻、絕大澤、馳強敵、亂大眾"。
凡被選中為騎士的,都享有很高的待遇。
《六韜·犬韜·均兵》說,戰國騎兵的編製是五騎一長,十騎一吏,百騎一率,二百騎一將。
但在山地作戰時,也有編為三十騎一屯,六十騎一輩的。
這也與步兵的編製大體相同。
戰國時步兵編製基本上採取十進位,是:"五人而伍,十人而什,百人而卒,千人而率,萬人而將。"
在什、卒之間,經常還有"屬",為五十人。"卒" 也稱為"閭"③。
據秦始皇兵馬俑的騎兵方陣,則四騎一組,三組一列,九列一百八騎為一陣。
可見騎兵的編製因地形或國別不同,也有差異。
戰國時列國的騎兵兵種作為步兵的輔翼力量,配合車、步兵深入長驅,絕敵糧道,追敵敗兵,或襲擊敵人之兩翼,或掩襲敵之前後,成為了當時一支最活躍的軍事力量。
辭例的研究,認為中國的騎射早在殷代已經產生了①。
《詩經·大雅·綿》中的"走馬"一辭,顧炎武釋為"單騎之稱",說明西周時期仍保持著殷代單騎的傳統。
春秋時,晉大夫趙旃曾以良馬二,供他的叔父與兄弟做單騎,救了他倆。
鄭大夫子產聽說諸大夫想殺公孫黑,忙從外地乘單騎而歸。
魯大夫左師展也想乘單騎從齊回國。可見,春秋時也有單騎的習慣。
騎術雖然在殷代已經出現,並經歷宗周、春秋數百年,但卻沒有發展成為大規模騎兵部隊,這是有深刻社會根源的。
首先,古代中國是一個農耕民族,殷周社會的組織形式是個集政治、經濟和軍事為一體的農村公社制度。
農耕民族的保守性,農村公社的封閉性都沒有為大規模的騎兵的出現提供必要的社會物質條件。
其次,中國古代的戰爭還保存著"結日定地"的原始形式,在大平原上排好方陣進行決戰,戰爭的勝負往往取決於一次性的衝擊。在這種特定歷史條件下的戰爭,騎兵的威力還不如車兵,"一車當十騎,十騎當一車"①。
所以在車兵盛行的時代,騎兵派不上用場。
其三,騎兵是一支靈活機動的力量,擅長散兵作戰,可以"踵敗軍,絕糧道,擊便寇"。
而春秋時的戰爭規模小,時間短,機動性差等特點處處限制著騎兵的發展。
其四,騎兵要求將士有高超的騎術和良好的個人技藝。這對於非游牧民族來說,是需要長期訓練和培養的。春秋時那種"三時務農而一時講武"的民兵制,也培養不出具有專門技藝的騎兵。
所以儘管殷、周時代中國已有單騎出現,但它始終未能轉化為大規模的騎兵。
戰國時,由於農村公社瓦解,民兵製為常備軍制所取代,由於戰爭規模和戰爭方式的轉化,大規模野戰和圍城戰的頻繁發生,要求部隊具有快速、靈活和突擊性,這就促進單騎迅速發展成為騎兵。
我國是世界上較早擁有騎兵的國家之一。
中國在春秋時代以前作戰以車戰為主,步兵僅起輔助作用,兵車的數量多少成為軍事實力的象徵,基本沒有騎兵這一兵種。到春秋時期步兵開始興起,軍隊成為車步並重,各國的軍隊中有了少量的騎兵,同戰車步兵混編,僅是一種無足輕重的輔助力量。
到了戰國時代隨著戰爭規模的擴大,戰術的多樣化及同北邊游牧民族的戰爭需要,騎兵作為一種獨立的兵種正式登上戰爭舞台。
戰國時代:(含秦代)
歷史進入戰國時代,戰爭已經從早年的死板的兵車戰術的正面戰,轉向更為機動靈活的作戰方式。
騎兵作為一種獨立的兵種出現了,當時各大國均建立了騎兵部隊,
如秦、趙等國均號稱“車千乘,騎萬匹”軍隊作戰由步騎為主漸漸轉變為車騎並重。
進行最大變革的首先是趙國。
地處北邊的趙國,與樓煩,林胡,匈奴等少數民族為鄰,深受其擾邊之苦,而趙國傳統的車步兵,在與靈活、快捷的胡人騎兵作戰時十分不利。為了改變這一狀況,富國強兵,趙武靈王在國內進行了“胡服騎射”的改革,他聲明“今吾將胡服騎射以教百姓”削減軍中的車兵,增加騎兵;要求改漢族傳統寬袍大袖的衣服為胡人式的緊身服裝,方便於進行騎射。
從這裡開始中原各國中騎兵地位逐步提高,成為軍隊的一支主要力量。
趙國也因為有了這支強大的騎兵,使之成為戰國後期軍事上能與秦國抗衡的強國。
戰國時開始大量的使用騎兵作戰。
趙國以步騎兵攻林胡,樓煩“略地千里”,李牧用萬餘騎配合步車兵大破匈奴殲敵十餘萬。
秦國也以騎兵精良著稱,秦趙長平之戰,秦將白起用五千精騎截斷趙軍,對長平一役全殲趙軍四十餘萬起到了關鍵作用。
楚漢戰爭時項羽曾於彭城之戰時用3萬騎士大破劉邦與諸侯聯軍56萬,並斬殺了近30萬,這次慘敗使劉邦認識到了騎兵的戰鬥力,為了對抗項羽的騎兵而起用秦國降將李必、駱甲為校尉訓練騎兵,后韓信在破趙之戰(就是列背水陣那次)中也是用兩千輕騎偷襲敵軍大營。
戰國及秦代的騎兵配有齊全的鞍韉,所以當時的騎兵主要武器為弓箭、長矛、鐵戟、青銅或者炒鋼劍,儘管這時候都沒有發明馬鐙,但作為嚴格訓練的騎士,早在戰國兵書六韜中就記載著騎士能跨越溝壑險阻二絕塵,可見這時候的中原騎兵並不是沒有馬鐙就不能作戰,從出土的墓葬和隨身武器可知以及戰國到漢代筆畫可知,騎兵作戰均有用到叉刺的長桿兵器。並且這時已有專用的馬甲出現(用於保護戰馬的防具),從出土的兵馬俑可以看出當時秦軍已是採用車、步、騎混合編隊,鞍馬俑以持弓為主,戴小帽,穿緊腰窄袖袍,披短甲,足蹬短皮靴,裝束便於騎射。
這一時期兵法中也有了對騎兵使用的論述。《孫臏兵法》就曾說“險則多其騎”。
兩漢時代:
進入兩漢時代,迎來了中國騎兵發展的黃金時代,因為對匈奴等游牧民族作戰的需要,騎兵迅速壯大,軍隊作戰從以前的車騎並重轉變為騎兵取代車兵,騎兵成為決定勝負的力量。
漢代騎兵
漢代騎兵
說到漢代騎兵的發展就該說匈奴騎兵,匈奴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全族均為能騎善射之士。漢初,匈奴已號稱“控弦之士”三十萬,時刻威脅著漢朝的北部。匈奴人是典型的亞洲式輕騎兵,他們作為游牧民族,從小生長在馬背上,長於騎射,他們馬術精良,射術奇佳,只穿輕便的皮甲十分靈活。漢的晃錯曾在《言兵事疏》中說匈奴有三大長處為漢軍所不及:其一,上下山阪,出入溪澗,中國之馬弗與也;其二,險道傾厭,且馳且射,中國之騎弗與也;其三,風雨罷勞,譏渴不困,中國之人弗與也。這也就指明了騎兵較之車兵的較大優勢,車兵只能在平原之上才能發揮威力,而騎兵在較狹小的地形也能做戰,比車兵更為機動靈活。到了漢朝時為了改變對匈奴作戰的不利被動局面,漢朝大力發展騎兵,至武帝時已能運用十餘萬騎兵主動出擊,對匈奴作戰歷時數十年,漢的名將衛青,霍去病等多次率數萬騎兵,採用迂迴包抄,深入敵後等戰法大破匈奴。其公元前119年武帝以衛青,霍去病二人各帶五萬騎出擊,以步卒數十萬,馬十餘萬匹轉運輜重。霍去病部深入匈奴兩千餘里,大破敵軍狼居胥山(在今蒙古)而還,傳為佳話(英雄業績真是令人神往呀!)。
這一時代一個重要成就就是官馬制度的確立,漢為了對抗匈奴,發展騎兵,建立了飼馬的制度。漢文景時期頒行“馬復令”用免役的辦法鼓勵民間養馬。並在中央和地方設立專管的馬政機構。中央任命太僕(就是弼馬溫了)管理,在地方設有馬丞負責。這些官員負責馬匹的飼養以備軍用。從漢初至武帝時即有廄馬四十餘萬匹。由於漢朝對匈奴作戰需要消耗大量的馬匹,這一制度保障了漢軍的馬匹供應。
在漢代騎兵發展壯大,成為軍隊的主力軍種,取代戰車的位置。兵種內漢代已經有了輕騎兵重騎兵之分。輕騎兵基本無甲,武器以弓箭為主,配備較矮小的戰馬,重騎兵著甲,武器為戟,矛,環首刀等近戰武器,配備高大的馬匹用於衝鋒陷陣。漢代隨著冶鍊技術的提高出現了更適於馬上作戰的環柄長鐵刀,(就是環首刀了)刀脊厚,刃鋒利適於劈砍,成為騎兵的重要武器。一般來說漢代的騎兵主要武器有:矛、刀、戟、弓、弩(臂張弩)等。這一時期騎兵作為機動兵力的戰術也得以發展,漢軍在與匈奴作戰中就經常採用了長距離奔襲迂迴包抄的戰術。
三國,晉,南北朝時代:
這是一個戰亂的時代,戰爭十分頻繁,特別在十六國,南北朝時期大量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騎兵的運用達到了更高峰,交戰各方(主要是北方)都大規模的使用騎兵,騎兵成為戰場上的最重要的兵種,我國的騎兵也發展到了重騎兵的時代。
這一時期總的來說北方的軍力較南方強,北方各國多為少數民族政權,最初的軍隊均為騎兵,發展後步兵漸漸增多,但軍隊的主力仍為騎兵,作戰時動用相當多的騎兵參戰。如前秦苻堅南下動用了騎兵二十七萬;北魏太武帝侵宋時以騎兵六十萬渡淮,直逼長江;梁魏鍾離之戰中魏軍八十萬中有騎兵二十四萬。可以說這一時期騎兵戰的規模遠遠超過了前代。
而這時期一大重要發展就是馬鐙的發明,我國最早的馬鐙在西晉中出土,可以說我國最晚在晉代就有了馬鐙。馬鐙可以說是一項劃時代的發明。軍事上,馬鐙的出現使騎兵的近距離格鬥戰相對更容易,且有利於騎兵的長距離行軍。能更有效的發揮出騎兵機動性好,衝擊力強的優點。當時的重騎兵人馬均披鎧甲-甲騎具裝。防護力很好對步兵而言有極大的衝擊力。當時重騎兵的防護力很強,騎兵武器除了弓箭外長兵器大量使用穿透力更好的騎兵用長矛即“槊”(也叫“矛+肖”),而戟逐步被淘汰,成為一種禮儀用的擺設。而短刀也成為騎兵的部分制式武器,與前代的環首刀相比,這一時期的刀,刀體加寬,刀頭由斜方形改為前銳后斜,更適於實戰。
註:馬鐙又被西方馬文化研究界稱為“中國靴子”。
隋、唐、五代時代:
這一時期,騎兵已經確立了在軍中的地位,在這一時代騎步並重,各國的騎兵規模雖不及南北朝時期,但是騎兵仍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受到較大的重視。
唐朝以武功開國,太宗李世民本人就善於使用騎兵,他著名的六匹坐騎被稱為昭陵六駿。所以唐(特別是唐初)對騎兵的建設也是很重視的。唐從起兵始就建設完善自己的馬政建設,以備軍用。唐在邊地多置監牧,屬太僕管理,監牧馬五千以上為上監,三千為中監,以下為下監,置牧監使,對各監牧每年還要進行考課,自唐貞觀至麟德四十年間,所養官馬達七十餘萬匹,置八坊四十八監,占田地一千多頃。
這一時期,騎兵裝備戰術發展並不大,但是已不象南北朝時代那樣注重於重甲騎兵,軍中雖仍有甲騎,但是以中型騎兵為主(馬無甲人重甲)。主要發揮騎兵,作為機動兵力的優勢,對抗敵國。
宋、遼、西夏、金時代:
這一時期,大量的北方游牧民族雄起,成為漢族朝的威脅,這些少數民族軍隊的精銳主要為騎兵,騎兵的發展也再度轉入高潮。
在後唐,五代時期崛起的少數民族西北的產馬地區,基本掉失,所以宋無論是通過在邊地買馬,換馬,(用物資)或設置監牧等方法,始終都不能滿足需要,加上糟糕的官僚制度更加劇這一現象。
在北方先後建立的少數民族政權都有較強大的武力。軍隊中以騎兵為主力作戰。遼金的軍隊都很講究騎兵的機動作戰,,一般軍中的正兵均配有數匹戰馬,(遼軍一名正軍有馬三匹)機動力很強,如遼宋早年的的幽州之戰中,遼軍就憑藉當地平坦的地形和騎兵的機動力,先後將宋將曹彬,潘美各個擊敗,但也有大量初宋軍隊擊敗遼軍精銳的記載,從宋太祖去世后宋遼攻勢相對轉換。金兵也長於騎兵善於野戰,史稱“金之初起天下之強莫過於此”,金國有著名的拐子馬,在作戰時步軍為正兵,以拐子馬作兩翼突擊,;另有鐵浮屠立威戰場,在平原上對宋軍作戰有著很大的優勢。
宋軍騎兵相對其他東方國家少得多,重裝騎兵也有建制,並且戰鬥力彪悍。
這一時代的騎兵,各國均還有重騎部隊,如遼國,兵制中就要求正軍自視其力,裝備多馬和鐵或者皮馬甲,精銳的皮室軍更是典型的重裝騎兵具裝甲騎,初建時軍三千,到後來發展到號稱三十萬。西夏的騎兵“平夏鐵鷂子”(它的步兵叫“橫山步跋子”)就以“乘善馬披重甲”戰鬥力強著稱。金國的女真騎兵普遍著重甲,精銳更是上馬批馬甲和兩層防身重甲,下馬批多套重甲步戰。
蒙古時代:
這一時代,蒙古騎兵在敵人眼中成了恐怖的象徵,蒙古人把騎兵戰術推到了冷兵器時代的頂峰。長距離奔襲,迂迴,包抄等騎兵的優勢被發揮到了極限。
蒙古人實行百戶、千戶制全民皆兵,軍官世襲。他們“上馬則備戰鬥,下馬則屯聚牧養”戰時自備武器裝備出征。蒙古軍隊更重視的是軍紀和訓練,巔峰時期軍隊批甲率高,關於南宋時期蒙軍的訓練,詳情可見<黑韃事略>這本書。
明清及以後時代:
內蒙古軍區騎兵第一營訓練中
內蒙古軍區騎兵第一營訓練中
明清以後火器得到了大力的發展,隨著專門的火器部隊和炮兵的出現,騎兵的地位逐漸下降,明以後很少有作為主要戰略力量的騎兵存在,就不再多說了。
明代的騎兵主要和其他兵種配合作戰,並配有火器。名將戚繼光設立了車營就是一種步、車、騎配合作戰的方式。明孫承宗的《車營扣答合編》中也對這種戰術進行了進一步研究。還發展出了先以火器轟擊繼以騎兵衝擊步兵跟進的戰法。
到了清朝,清朝以弓馬開國,其開國時的女真,蒙古騎兵就是傳統上的騎兵,直到機槍,戰壕組成的陣地戰出現,基本上喪失了在軍中的地位,逐步退出軍事舞台。只到其後繼者裝甲機械化部隊的出現,騎兵成為了一種歷史,只在某些慶典禮儀場合使用。人民解放軍的騎兵部隊最多的時候有十萬人之多,只保留了兩個營和幾個連的兵力。現有內蒙古騎兵第一營和第二營,第二營下屬3個騎兵連、軍馬所、衛生所。

發展


騎馬作戰的軍隊或士兵。
騎兵是陸軍中乘馬執行任務的部隊、分隊。既能乘馬作戰,又能徒步作戰。通常擔負正面突擊、迂迴包 圍、追擊、奔襲等任務。其行動輕捷,受地形、氣象影響較小。歷史上騎兵曾經是陸軍的主要作戰兵種。在外國,17世紀30年代戰爭時,參戰國軍隊中一般都有40%一50%的人員是騎兵。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德、法、俄國均編有騎兵集團軍。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蘇軍曾有17個騎兵軍,八十多個騎兵師。中國歷史上騎兵的極盛時期是元朝,騎兵部隊主要裝備有弓箭、馬刀、標槍、戰斧等。中華民國時期,騎兵最多時達二十多個師。中國人民解放軍騎兵自1928年4月建立第一支騎兵分隊起到解放戰爭後期,全軍發展至12個騎兵師,只在邊防部隊中保留少量騎兵分隊。
騎兵是一支有組織的快速部隊,他們能快速的打擊對手,也能在戰況不利時迅速撤退,脫離戰場(除非和他們交戰的也是支移動力極高的快速部隊)。
波蘭騎兵
波蘭騎兵
騎兵是由一群經過長期訓練,能在馬背上作戰的士兵組合而成的。由於速度快,騎兵通常都是擔任偵察任務,或是在敵方部隊剛成軍與集結時,進行連打帶跑的游擊擾敵工作。雖然在古埃及文明後期,就有許多戰士是騎在馬上用各種兵器攻擊對手,但今天我們印象中騎馬作戰的騎兵則多是在18世紀後期出現的新形態騎兵。在拿破崙時代,騎兵轉變成一種優秀的精英部隊,並且和傳統步兵聯合成一體,部署在戰場上擔任作戰時的主力部隊。在美國南北戰爭中,甚至在整個19世紀的中後期,騎兵更加廣泛的應用在戰場上。但到了連發的來福槍出現取代了早期單發的火槍后,騎馬的戰鬥部隊在面對步兵時,逐漸顯得毫無招架餘地。
1917年到1922年間的蘇俄內戰,則是騎兵部隊擔任戰爭主力的告別秀。隨著十月革命勝利,國內外的敵人勾結起來形成強大的勢力,這支看似古老的軍種卻再度“迴光返照”般出現了兩次世界大戰間隙的蘇俄內戰時期。在謝苗·米哈伊洛維奇·布瓊尼這位蓄著誇張大鬍子的蘇軍早期傳奇統帥率領下,蘇俄紅軍騎兵迅速取得了對於白軍和外國干涉軍的一系列勝利,最終完成了屬於自己的千秋絕唱。隨著技術裝備的發展,特別是軍隊摩托化、機械化的發展,騎兵逐漸失去了原有的兵種地位。當代,許多國家的軍隊只保留了少量的騎兵,主要用於執行巡邏、警戒和運輸等任務。有的國家把乘駱駝和大象的部隊也稱為騎兵。
美軍還把搭乘戰鬥偵察車輛或乘直升機,實施偵察任務的部隊、分隊稱裝甲騎兵或空中騎兵。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和武器裝備廣泛運用於戰場,騎兵逐漸喪失了原有的兵種地位。一些國家只保留少量騎兵,主要用於執行巡邏、偵察、警戒等任務。
相關內容
《史記·樊酈滕灌列傳》:“楚騎來眾,漢王乃擇軍中可為騎將者,皆推故秦騎士重泉人李必、駱甲習騎兵,今為校尉,可為騎將。”
清 張問陶《題沉硯畦射獵圖》詩:“縛袴還思作騎兵,顛狂不是書生派。”
楊朔《鐵騎兵》:“一連活動在左雲附近的八路軍騎兵冒著風雪,朝南轉移。”
騎兵的逐漸消失
騎兵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個兵種,繼1960年美國軍隊與世界各國陸續撤銷騎兵這一建制后,開始在兵種舞台上漸漸消失了。中國軍隊經過數次大裁軍,僅餘下數支騎兵連。騎兵,已成為一種兵種的標本,而騎兵部隊也開始成為一種神秘與傳奇的象徵。
中國人民解放軍騎兵在歷史上最多時達到十萬騎士,1985年我軍由摩托化和機械化取代了騾馬化,騎兵作為一個兵種消失,全軍僅象徵性地保留了兩個騎兵營和幾個騎兵連。1928年4月,我軍第一支騎兵部隊—— 西北工農革命軍騎兵隊正式成立。到解放戰爭時期,我軍騎兵部隊最多時達到12個騎兵師。

歷史事件


和林是元朝嶺北行省駐地。洪武五年(1372)正月,朱元璋命魏國公徐達為征虜大將軍,由木憐道出發,赴和林為中路軍;曹國公李文忠為副將軍,由帖里幹道出發為東路軍;宋國公馮勝為右副將軍,由納憐道出發為西路軍,合騎兵15萬,三道並進,出征漠北。騎兵15萬,用於後勤運輸保障的馬匹更當倍之。
因此,此次出征所用馬匹至少在30萬匹以上,規模之壯,在洪武一朝空前絕後。
久經沙場的擴廓利用明軍勝兵易驕的心理,誘敵深入。
徐達冒進於擴廓與賀宗哲聯軍的伏擊圈中,“驟與之戰不利,死者一數萬。”
同樣,明軍則損失慘重。
據《草木子余錄》 載,“分三路出討漠北,大敗,死者前後約四十萬”。
相對於人員,戰馬損失應該更加慘重。
根據《明史》記載,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明朝清點全國兵馬數,計官兵1204923人,馬僅45080匹,可見嶺北之戰后明朝軍馬的缺少。
“與虜戰失利,斂兵守塞”只能用步兵固壘。“馬悉數不過二萬,若逢十萬之騎,雖古名將,亦難於野戰。所以必欲知己,筭我馬數如是。縱有步軍,但可夾馬以助聲勢,若欲追北擒寇,則不能矣。”
其結果是步兵的戰略投送能力遠遠弱於騎兵。
“明軍自是希出塞矣”。
明軍騎兵的嚴重缺失讓朱元璋繼承元朝最後一個行省的計劃嚴重受挫。“
按此和林之偏師也,我軍鮮利,高皇蓋數悔之。”最後只能在漠南設置諸多衛所,借地利屯田牧馬助軍資,以圖反攻嶺北
項羽在中國騎兵發展史上的作用
秦末楚漢時代的起義軍領袖西楚霸王項羽是歷史上最早提出用利用騎兵的高速衝擊力打閃擊戰的人,在無馬鐙的時代項羽就想到了後世騎兵戰術主流的突擊戰術,這在軍史上是相當超前的,用騎兵突擊打亂敵軍陣腳,步兵緊跟騎兵的步伐殲滅被突散並落單的敵軍,這種步騎協同作戰的思想在當時是前所未有的。正是由於項羽在與劉邦的戰爭中大規模使用騎兵給劉邦造成了多次慘烈的打擊,才使劉邦認識到騎兵的力量並下定決心組建騎兵部隊,儘管這第一隻騎兵部隊的主帥灌嬰起用秦國降將李必、駱甲為校尉訓練騎兵,但戰術上依然是在模仿項羽的騎兵戰術。這也間接性的為後世漢帝國擁有強大的騎兵部隊打下了基礎。

歐洲騎兵


歐洲中古世紀的戰爭形態須看時代與地域而定,但一般來說,在百年戰爭之前,戰爭的規模都極小,絕大部分都是領主之間的「小衝突(skirmish)」,即使是在十字軍東征時,歐洲騎士仍非列陣出擊,所以十字軍東征除了第一次東征正好佔了伊斯蘭教帝國內亂的便宜,所以成功以外,其它次東征皆以慘敗而回。不過歐洲重甲騎士的個人戰鬥力極高,所以應付農民暴動是綽綽有餘的,直到具有懂得集體行動的職業傭兵興起,這才開始沒落,而火槍則是最後一推。
重甲騎兵身上的重甲具有極高的防護力,但重甲也是騎士的負擔,雖然騎士們身著重甲可以攀牆爬竿翻跟斗(法國騎士的資格鑒定考試就包括全身穿上重甲,佩戴武器,爬過城牆),可是騎士們一旦失去戰馬,步行距離不會太長,尤其是在泥濘中行走時,更是倍加艱辛,結果徒然耗費體力。阿尚弧會戰時的情況就是如此,結果成為法軍慘敗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