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鞘嶺
隴中高原和河西走廊的天然分界
烏鞘(shāo)嶺位於甘肅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中部,屬祁連山脈北支冷龍嶺的東南端。為隴中高原和河西走廊的天然分界。也是半乾旱區向乾旱區過渡的分界線,也是東亞季風到達的最西端。東西長約17公里,南北寬約10公里,主峰海拔3562米,年均氣溫-2.2℃,志書對烏鞘嶺有"盛夏飛雪,寒氣砭骨"的記述,是古絲綢之路上河西走廊通往長安的重要關隘。
烏鞘嶺
烏鞘嶺
自古以來,烏鞘嶺為河西走廊的門戶和咽喉,古絲綢之路要衝,系軍事要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蘭新鐵路、甘新公路(312國道)都從烏鞘嶺翻山而過。
登嶺遠望,只見烏鞘嶺像一條巨龍,頭西尾東,西高東低,披雲裹霧,蜿蜒曲折。南部的馬牙雪山峻奇神秘,玉質銀齒,直插雲天。清澈湍急的金強河像一條潔白的哈達,飄然而出於山根,滾滾朝東,折向南去,匯入黃河。北面的雷公山高聳入雲,牛頭山雲霧繚繞,兩山並肩而立,各展雄姿。向西望,古浪峽壁立千仞,關隘天成,懸岩危石,天開一線。烏鞘嶺四面山河如畫,景色奇麗。
這裡不僅有天蒼蒼野茫茫的草原風光,而且豐美的水草還為畜牧業生產提供了優越條件。司馬遷所著的《史記》中,首次提到古西戎之地“畜牧為天下饒”。班固所著的《漢書》記載:“地廣人稀,水草宜畜牧,故涼州之畜為天下饒。”天祝由於有著得天獨厚的大草原,所以自古畜牧就頗為發達。《五涼志》載:“番族依深山而居,不植五穀,唯事畜牧。”曾出現過“牛羊塞道”的繁榮盛況。
古長城
漢霍去病將軍率軍出隴西,擊匈奴,收河西,把河西納入西漢版圖,修築令居(今永登縣西北)以西長城,經庄浪河谷跨越烏鞘嶺。漢長城在天祝境內可見的有三處,均為夯土板築,經千年的風雨侵蝕,多已成土埂。沿長城有多處烽燧,多倒塌,現僅存一座。
立於古烽燧下,朔風獵獵,昭示著倉桑變遷。風起處細聽,金戈鐵馬如在耳邊。漢將軍揮戈驅馬踏破烏鞘嶺關隘,直搗匈奴,烏鞘嶺長城就是這段歷史的見證。它頗有八達嶺長城的氣勢,雖然是夯土牆,而且已經風化、倒塌,但留下的殘垣斷壁,仍可見舊時的宏偉景象。這裡的長城是萬里長城中海拔最高的一段。由於極端惡劣的自然環境和落後的生產工具等條件,當年在烏鞘嶺上修築長城的艱難程度可想而知。烏鞘嶺是青藏高原、黃土高原的交匯地,多砂石、少土,更少黃土。築長城所需的黃土大多從外地運來。到了明代,漢長城已經倒塌。明朝廷再次修築新長城。烏鞘嶺上的明長城在馬牙山的映襯下十分醒目,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安門古城
在烏鞘嶺東西兩邊山腳下,分別有兩座古城,嶺北為安遠,嶺南為安門。安門古城依嶺邊地形而建,東西長130米,南北寬100米,城門向南,現存殘牆已成為兩米高的土埂,建於漢代。安門古城緊靠漢長城邊,向西過河就是金強驛。漢代這一帶長城之外為羌族居住,在這裡設城是為守護長城的軍隊所設的住所。歷史上東西往來的商旅征夫及遊子使者,均需在這裡交驗文書,方可通過。是內地和河西地區的安全屏障。
烏鞘嶺
據考證,唐代在涼州設六府,其中之一的洪地府就設在安遠。安遠古城西北方可可口達坂下,有一城稱番城,還可以辨其輪廓,為吐蕃所築。向西過可可口經抓喜秀龍通青海,兩城相距10公里,應是當時兩軍對壘的地方。番城毀於何時無從考證。安遠古城,宋為安遠砦,明為安遠驛,清為堡,有駐軍。宋代時,駐軍於離安門古城10公里的馬營城,安遠古城遂被廢棄,元、明、清各朝均未啟用。烏鞘嶺下的兩座古城,以烏鞘嶺為戰略關隘,在歷史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安遠古城現僅存一面殘牆,牆高5米,寬3米,南北長180米,可見當時的規模。
斬龍壕
沿著312國道過烏鞘嶺,會在其上看到一條蜿蜒幾十公里的壕溝。有人傳說是周懶王,也有人說是劉伯溫斬龍脈的遺跡。但沒有確切的歷史記載。
過烏鞘嶺十公里,即為龍溝堡。龍溝堡是以它的東南方的龍溝山和龍溝河(通稱龍溝)而得名的。從天祝境內向西延伸的龍溝大山像一條百里長龍和烏鞘嶺及冷龍嶺相連,按舊時說法,頗有龍脈,故有斬龍脈一說。
烏鞘嶺
由此推斷,傳說中的烏鞘嶺“斬龍壕”可能是古代的雁塞、塹壕、土壟或塞的建築,起防禦敵人及划疆界的作用。《漢書·匈奴傳》記載:“起塞以來,百有餘年,非皆以土垣也。或因山岩石、木柴僵落、溪谷水門,稍稍平之,卒徒築治,功費久遠,不可勝計。”這一記述可以印證上述看法。
烏鞘嶺歷來是經營河西的屏障,嶺南的安門村和嶺北的安遠鎮歷來是戍兵扼守、“兩面相御”的營地。同時它的地理、地形、氣候十分複雜。周圍的馬牙雪山、雷公山兩山均高於烏鞘嶺海拔1000多米,終年積雪,嚴寒甚烈,寒氣常侵烏鞘嶺,形成東西壁立的高山嚴寒氣帶。《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第577卷說:“烏鞘嶺雖盛夏風起,飛雪瀰漫,寒氣砭骨。”
從許多歷史名人途經烏鞘嶺時留下的文字中也能看出。祁韻士於清嘉慶十年(1805)盛夏過烏鞘嶺時記道:度烏梢嶺,峻甚,地氣極寒。方士淦《東歸日記》寫道:道光八年(1828),“五月二十九日……唯過烏梢嶺極高寒,山多嵐障。”林則徐在《荷戈紀程》中說:道光二十二年(1842),“八月十二日,……又五里烏梢嶺,嶺不甚峻,惟其地氣甚寒。西面山外之山,即雪山也。是日度嶺,雖穿皮衣,卻不甚(勝)寒。”
馮竣光《西行日記》:光緒三年(1877)年,“八月二十一日,二十二里鎮羌驛尖。忽陰雲四起,飛雪數點,擁裘御酒,體猶寒悚。以經緯度測之,此處平地高與六盤山頂等,秋行冬令,地氣然也。飯畢五里水泉墩。又五里登烏梢嶺,嶺為往來孔道,平曠易登陟。十里至山巔。”《行都司志》:“嶺北接古浪界,長二十里,盛夏風起,飛雪瀰漫。今山上有土屋數椽。極目群山,迤邐相接,直趨關外。嶺端積雪皓皓奪目,極西有大山特起,高聳天際,疑即雪山矣。五里下嶺,十五里安遠,有堡城,地居萬山中,通一線之路。”
清代楊惟昶的一首《烏嶺參天》,更是道盡了烏鞘嶺的奇崛和偉岸:
萬山環繞獨居崇,俯視岩岩擬岱嵩。
蜀道如天應遜險,匡廬入漢未稱雄。
雷霆伏地鳴幽籟,星斗懸崖御大空。
回首更疑天路近,恍然身在白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