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橋城

石橋城

石橋城又名龍尾城,即今天的下關。位於下關西洱河北岸,西起天生橋,東至大關邑村,由蒼山斜陽峰南坡向東延伸,城南有天然護城河——西洱河龍尾城遺址是南詔古城遺址,是南詔都城的南大門,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地理位置簡介


公元前姻四世紀,博南古道通往印度、緬甸,這裡是來往商賈的驛站。南詔流一后,建都太和城,龍尾城為古太和城的外城,南大門。西南各部族與南詔的往來,都要經過龍尾城,才能進入太和城。一條青石鋪築的古道,連接了里城外城,至今人來馬往。古城城牆,沿著洱海出水口的西洱河北岸延伸,黑龍橋橫跨河面,連接著南北兩岸。雄偉的龍尾關鼓樓,屠高臨下,軍事上易於防守,利於出擊,復沒鮮於仲通、李宓二十萬大軍的“天寶之戰”,就在龍尾城下西洱河南岸展開。現在古城牆已經倒塌,商聳的龍尾城門鼓樓,仍依然原地屹立。
如今,洱海北岸,原古城一帶,仍保持舊城面貌,一樓一底青瓦屋面的土牆樓房,鱗次櫛比連成一片。
石橋城
石橋城
西洱河南岸,正建成新興的城市。州、市領導機關,文化,教育、科技,衛生設施,商業、工廠在古戰場廢墟上崛起,工廠,除市屬二十餘家外,還有省、州屬企業數十家,都以輕工、紡織業為主。生產的產品,在滇西北市場佔有優勢,有的還進入省內外及國外市場,有名的“下關沱茶”,就產自這裡的茶廠。教育、文化、衛生事業,除了有分佈合理,滿足青少年和兒童入學的幼兒園,普通中、小學,還有各類中等專業學校數所,大專院校兩所;藏有數十萬冊至百萬冊的圖書館三所,電影院十餘家,醫院有中西醫專科十餘家外,還有大型綜合醫院四所,擁有上千個床位。賓館、飯店,每天接待南來北往的旅客,有數千床位可供下榻。構成滇西托公路樞紐的兩大公路——昆畹公路滇藏公路,在此匯聚后,又往西、往北而去。
市內街道交錯,寬敞,規則的人行道,遍植花木,交叉路口的街心花園,四季花紅時綠。西洱河水緩緩卷著綠波,穿城而過,整齊的河堤兩岸,圍著長廊,入夜,萬家燈火映入河中,遊人漫步在徐徐的夜風中,別是一番情趣。
離市區不到二公里的洱海公園,有水上汽艇陸上車輛可達,曲徑古亭,隱於綠蔭叢中,數百級的石階,從山下直達山頂。憑曲欄遠眺,美妙的蒼洱風光,一覽無遺。斜陽蜂下的蒼山公園,有碎石鋪的古道沿山而上,蒼翠的大青樹,古廟,跌落百尺的飛瀑,織成了又一幅自然奇景。站在數人圍抱的大青樹下,可遠瞰下關全景。
市區北面,有建予唐代蛇骨塔,市內平地隆起的土包——萬人墩,敘述著這個新興城市,悠久而古老的歷史。

南詔石橋城


大理市下關市區有一條河,名叫西洱河,河的北岸有座古城稱為“龍尾城(石橋城)”。唐朝樊綽編寫的《蠻書》有記載:“龍尾城,閣羅鳳所築。縈抱點蒼南麓數里,城門臨洱水下。河上橋長百餘步。”
閣羅鳳是南詔國第五代國王,唐玄宗天寶八年(749年)即位,唐代宗大曆十三年(778年)去世,在位30年。照此推算,龍尾城的歷史已有1200多年。築城的目的是為了拱衛南詔的首都太和城。龍尾城的地勢十分險要:“倚蒼山斜陽峰麓,扼洱河之尾,負山陰水,為郡南屏蔽。”範圍從天生橋(江風寺)起,到泰安橋附近,“以山為壁,以水為濠,內高外下,仰攻甚難也。”因此龍尾城又稱“龍尾關”,成為歷來“兵家必爭之地”。
閣羅鳳時代所築的龍尾城,只有南邊的一道土夯城牆,到黑龍橋口臨河建了一座小城,城門向南,面臨西洱河,派有重兵把守。此處是從南邊進入大理的唯一通道,也是茶馬古道北上的要衝。明軍傅友德攻破大理后,在龍尾城的原址築了一座磚土小城,周邊兩里,只有三道城門,無東門。現龍尾街、中丞街是這座城的中軸線,西門現名西門巷,南城門正對黑龍橋,城樓20世紀30年代初才被拆去。清道光、咸豐年間,曾三次對龍尾城加固修繕。
龍尾城清代劃歸太和縣,民國時期為大理縣玉洱鄉;1950年以後才與洱河南岸的市區合併為下關市,現為大理市下關鎮的關迤社區,常住居民有21446人,附近農村龍泉村有2704人。
下關發展成為滇西交通樞紐和商貿中心城市后,人口增加,市區擴大,現代建築不斷增多,但是龍尾城這一片區仍然保持著古城的輪廓和風貌。走過黑龍橋,進入龍尾街,多數鋪面顯得低矮、陳舊,都是百年以上的老房子。1925年大理髮生大地震,大理古城內的民居幾乎全部夷為平地,下關龍尾城的民房卻沒有倒塌,街道寬窄、房屋的布局結構仍保持原貌。龍尾街是爬坡而上,坡陡度約20度左右。以前民間俗稱“豆糠坡”,因賣糧食、豆糠集中在這段街上。地方人士覺得不雅,按諧音改為“壽康坡”。
壽康坡明顯的標誌是鼓樓,始建於明代,清末及1936年曾重修,1986年再次修葺,立有《重修龍尾城城樓碑記》。這座城樓往往被誤認為是龍尾城的北門城樓,實際位置是在城的中央。過底層通道正街名中丞街,左邊一條巷名大井巷,聚居著蘇氏家族。往北與紅土坡相接,是雲南出名廚的地方,民間盛行的“八大碗”筵席,正宗就是紅土坡的廚師理料操廚。大井巷和二井巷因井得名,這兩眼井最為古老。井為地下湧泉,每眼井分三塘,上塘為飲用水,中塘洗菜,下塘洗衣,約定成俗,千年無人違犯,反映出龍尾城人傳統習俗中的美德。
中丞街上段下關第二小學的前身玉龍書院,是大理古城四大書院之一(即大理“西雲書院”、鳳儀鳳鳴書院”、銀橋“桂香書院”、下關“玉龍書院”)。書院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清光緒末年改稱“大理府太和縣高等學堂”;民國年間改稱玉龍小學校。校內原有斗拱重檐、雕刻精美的“三滴水”門樓,三開間單檐歇山頂大殿“講堂”,近年才被拆毀。
從玉龍書院到玉龍小學,培養出龍尾城的幾代知識分子。例如明嘉靖年間進士趙汝濂,任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中丞街的街名含有紀念他的意義。清代馬恩溥,文淵閣直閣學士,在玉龍書院任教7年。清末的書法家王聯元,在書院任教多年,他的詩詞楹聯作品在大理名勝景點多有留存。西門巷的馬程九家中藏書達5萬多冊,被稱為“萬卷樓”。古籍之外有近現代著名雜誌《東方雜誌》等10多種,20世紀70年代北京中國書店派專人前來全部收購
玉龍小學校後面山坡有3處寺廟:文廟較大,地勢高,是俯瞰下關全市的最佳地點。廟前兩株大青樹與將軍洞的一株,是大理市區三株最古老的名木,樹齡都在500年以上。文廟的南邊是彌陀寺,再下是普濟寺,循小路經上村可到斜陽峰山腳的將軍洞,上方是靈瑞庵。這一圓圈內的寺廟相距不遠,林木蔥鬱,環境清幽,用半天時間就可游完。

民間故事


龍尾城公園營中村在“南天屏障”券門內(原為都天閣舊址),文昌宮對面有一形如老牛蹲伏的麻布石(原是立放),從各個角度觀察此石,有如坐卧起伏,又似仰望雲天,也像側身轉首,又好像聚精會神地傾聽龍泉巷潺潺流水和過往行人的說話,總之她像一條卷卧的老牛。(此石現已平放營中村照壁旁,又名營中盤石)
每當拂曉黎明或斜陽西沉的時候,營中村的老年人們,三三兩兩有在這裡站立石旁,眺望洱海,呼吸新鮮空氣的,有靠坐石上聊天,品嘗長煙桿草煙的。月白風清的夏晚這裡可算是孩童下石子圍棋、拋小石子遊戲的地方,那一群群兒童高喊著:“小石頭,大石頭,小把撤,小兵排。隔一格,點一豆,一把抓,拾起來!”等的童謠,真是熱鬧非凡。這裡還是老少的憩息之地,兒童們聽老人聊天講故事,吸取廣泛的知識及學習禮儀,老人們在孩子們幼稚的喧鬧聲中,好像回到童年,身心愉快不覺恢復少年時的精神,為此,這裡成了有益於健康的小憩之地。
關於這塊“大石頭”民間傳說各不一樣,廣為流傳的是:唐南詔時,從黑龍橋北頭至營頭村的道路,是屬官員們所行之路,他們為了舒適不梗腳,就在中丞街找到一塊巨石,解為石板,鋪在路中間,整條路鋪完竣工后,就還剩下現在的這塊“大石頭”。但據老人講故事說的是:古時候河北省趙縣要造一座天下第一大石拱橋,名為“趙州橋”,工匠魯班仙師得知,施展絕技法術,從各方調集石材,一夜之間就把石橋造起,他不願地方官民酬謝,一去不返。柴榮王爺推著五嶽獨輪車來檢驗石橋質量時,橋上一石被壓下一槽,至今名為:“車道溝仙跡”,最後查明被壓成石槽那塊石條,是大理調去的麻布石,便請張果老來大理運石補修,他來到大理選了兩塊牛形大石,施法把他們變成兩頭黃牛便於趕回,先把牛寄在龍尾城都天閣(現南天屏障券門內),待游罷大理各地風景名勝后,再騰雲趕回河北。誰料石頭變成了牛,就在這三四天時間內,竟跑到漾濞偷吃了田中幾壩穀子,被農夫發覺,砍下一條牛的頭,另一條牛積極幫助只剩牛身的那條牛逃跑,翻過蒼山跑到大理觀音堂南邊,無頭牛就死定不能動了!其它一條只好獨自逃回龍尾城,第二天張果老對牛偷穀子被砍去一條牛頭的全部情況了解后,感到自己為遊山玩水,造成農民田禾損失,無顏再選大石,也決定不再管這件事。從此趙州橋上的“車道溝仙跡”無石修補仍然存在。原選的大理麻布石的兩條石牛,有一條身在觀音堂南邊,頭在漾濞金牛村。另一條就是龍尾城公園營中村形如卧伏牛形的麻布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