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兗州城樓

唐代詩人杜甫創作詩篇

《登兗州城樓》是唐代詩人杜甫早期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此詩首聯兩句點出登樓;頷聯兩句寫登樓縱目所見遠景;頸聯兩句寫登樓縱目時所見古迹;尾聯兩句總結,古意承上兩句來,臨眺與上縱目照應,憑高懷古,不免躊躇惆悵。全詩結構謹嚴,格律工穩,故前人多取以為式。

作品賞析


文學賞析

首聯點出登樓的緣由和時間。“趨庭”用《論語·季氏》孔丘的兒子“鯉趨而過庭”的故事,指明是因探親來到兗州,藉此機會登城樓“縱目”觀賞。“初”字確指這是首次登樓。
頷聯寫“縱目”所見形勢。渤海、泰山,都在青州境內。兗、青、徐等州均在山東、江蘇一帶。“浮雲”、“平野”四字,用烘托法表現兗與鄰州都位於遼闊平野之中,浮雲籠罩,難以分辨。“連”“入”二字從地理角度加以定向,兗州往東與海“連”接,往西伸“入”楚地。不但壯觀,且傳神。
頸聯寫縱目所見勝跡,並引起懷古之情。“在”“余”二字從歷史角度進行選點,秦碑、魯殿在“孤嶂”“荒城”中經受歷史長河之沖刷,一存一殘,箇中原因是很能引起人們對傳統文化的反思的。
尾聯是全詩的總結。“古意”承頸聯“秦碑”來。“多”說明深廣。它包含兩層意思。其一詩人自指,意為詩人向來懷古情深,其一指兗州,是說早在東漢開始兗州建置前,它就以古迹眾多聞名。這就是杜甫登樓遠眺,會生起懷古情思的原因。“臨眺”與頷聯“縱目”相照應。“獨”字很能表現杜甫不忍離去時的“獨”特感受。前人解釋:“曰‘從來’則平昔懷抱可知;曰‘獨’則登樓者未必皆知”(趙汸)。很能道出尾聯的深沉含意。此詩是杜甫現存最早的一首五律詩。此詩已初次顯露出他的藝術才華。明代李夢陽把“迭景者意必二”作為“律詩三昧”之一。
此詩雖屬旅遊題材,但詩人從縱橫兩方面,即地理和歷史的角度,分別進行觀覽與思考,從而表達出登樓臨眺時觸動的個人感受,是頗具特色的。詩人一方面廣覽祖國的山海壯觀,一方面回顧前朝的歷史勝跡,而更多的是由臨眺而勾引起的懷“古”意識。在藝術上此詩一、二、三聯均運用了工整的對句。“東郡”“南樓”、“趨庭”“縱目”、“浮雲”“平野”、“海岱”“青徐”、“孤嶂”“荒城”、“秦碑”“魯殿”,都是實寫。尾聯才由“臨眺”引出思“古”之“意”,則帶有虛寫的意味。而二、三聯“連”“入”“在”“余”四字,通過對仗,將海岱連接,平野延伸,秦碑雖存,魯殿已殘等自然景觀與歷史勝跡,在動態中分別表現出來。尾聯“多”、“獨”二字尤能傳達作者深沉歷史反思與個人獨特感受。無怪乎葉石林評論說:“詩人以一字為工”,“惟老杜變化開闔,出奇無窮”。

名家點評

元·趙汸:公祖審言《登襄陽城》詩云:“旅客三秋至,層城四望開。楚山橫地出,漢水接天回。冠蓋非新里,章華只舊台。習池風景異,歸路滿塵埃。”公此詩實本於其祖。……三四宏闊,俯仰千里。五六微婉,上下千年。曰“從來”則平昔懷抱可知。曰“獨”則登樓者未必皆知。(《杜詩詳註》)……“孤嶂”、“荒城”一聯感慨深矣。時方承平,故雖哀而不傷。張綎註:凡詩體欲其宏,而思欲其密。廣大精微,此詩兼之矣。考公作此詩時,年甫十五,而所作已如此,其得之天者,良不偶也。(《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元·方回:此詩中兩聯似皆言景,然後聯感慨,言秦、魯俱亡,以“古意”二字結之,即東坡用《蘭亭》意也。(《瀛奎律髓》)
明·高棅:劉云:俯仰感慨語,何地無之(“浮雲”二句下)。(《唐詩品彙》)……三、四氣象宏闊,俯仰千里;五、六凄婉,上下千年,良為慨嘆。秦王好大喜功,魯恭好宮室,言之以諷,可謂哀而不傷矣。公詩實出其祖審言《登襄陽城》,氣魄相似。(《批點唐詩正聲》)
明·趙子常:曰“從來”則平昔抱懷可見,曰“獨”則同登樓者未必知之。(《唐詩廣選》)
明·李夢陽:疊景者意必二,闊大者半必細,此最律詩三昧。如“浮雲連海岱,平野入青徐。孤嶂秦碑在,荒城魯殿余”,前景寓目,後景感懷也。如“詔從三殿去,碑到百蠻開,野館濃花發,春帆細雨來”,前半闊大,後半工細也。唐法律甚嚴惟杜,變化莫測亦惟杜。(《唐音癸簽》)
清·黃生:前半,登樓之景;後半,懷古之情。共驅使名勝古迹,能作第一種語。此與《岳陽樓》詩,並足凌轢干古。(《杜工部詩說》)……凡起調高則收處宜平落以遺其聲;起調平則收處宜振起以激其響。七句“從來”二字是振起之法也。碑已不在,殿已無餘,此臨眺時所以懷古情深也。本不在,言“在”;本無餘,而說有“余”,此詩家之妙旨;言“在”,而實不在;言“余”,而實無餘。此讀者之善會。(《唐詩摘鈔》)
清·馮班:不讓乃袓。(《瀛奎律髓匯評》)
清·陸貽典:此與審言《登襄城》一律。(《瀛奎律髓匯評》)
清·查慎行:此杜陵少作也,深穩已若此。五、六每句首尾下字極工密,所謂“詩律細”也。(《瀛奎律髓匯評》)
清·紀昀:此工部少年之作,句句謹嚴。中年以後,神明變化,不可方物矣。以“縱目”領起中四句,即從“秦碑”、“魯殿”脫卸出“古意”作結,運法細而無跡。……晚唐詩多以中四句言景,而首尾言情。虛谷欲力破此習,故屢提倡此說。馮氏譏之,未嘗不是。但未悉其矯枉之苦心,而徒與庄論耳。(《瀛奎律髓匯評》)
清·張謙宜:此等詩在集中不多得。其胸中尚無隱憂,身處俱是樂境,故天趣足而象氣佳,此後則不能如此已。三、四用力字在腰,五、六用力字在尾,此便是句法變換處,不然便是駢砌手。(《繭齋詩談》)
清·梁詩正:安雅妥貼,杜律中最近人者,故後人多摹此派。(《唐宋詩醇》)
清·劉鳳誥:《登兗州城樓詩》,公十五歲時作,時公父閑為兗州司馬,故有“東郡趨庭”句,《壯遊》詩所謂“往歲十四五,出遊瀚墨場,”要是公當家運世風正盛之際雲爾。詩之雄傑,與《登岳陽樓》並堪千古。然是時郭子儀將兵五萬屯奉天備吐蕃,白元光、李抱玉各出兵擊賊,故“戎馬關山北”一語,不勝隻身飄泊之感,蓋《兗》無事而弔古,《岳》即景以傷今,情緒殊判然也。(《杜詩話》)
清·浦起龍:三、四,橫說,緊承“縱目”;五、六,豎說,轉出“古意”。末句仍繳還“登”字,與“縱目”應。局勢開拓。結構謹嚴。(《讀杜心解》)
清·楊倫:此集中第一首律詩,氣象宏闊,感慨遙深,公少作已不同如此。三、四承上“縱目”字寫景;五、六起下“古意”字感懷,章法方不呆板。(《杜詩鏡銓》)
清·焦袁熹:此詩每句第一字皆乎,可知昔賢亦不堪檢點到此等處。(《此木軒唐五言律詩讀本》)
清·施重光:安雅妥帖,杜律中最近人者。(《唐詩近體》)
清·吳北江:此公少作,固已蹴踏初唐請公。(《唐宋詩舉要》)

創作背景


《登兗州城樓》這首詩和《望岳》同是杜甫第一次游齊趙時所作,約作於開元二十四年(736年),作者當時二十九歲時,到兗州省視父親而登詠兗州南樓。

作者簡介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男,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出生於河南鞏縣,原籍湖北襄陽。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後遊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後,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志,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先後輾轉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繫蒼生,胸懷國事。杜甫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別”等名作。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大曆五年(770年)冬,病逝,享年五十九歲。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