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府城街道辦事處的結果 展開

府城街道辦事處

湖北省安陸市下轄街道辦事處

府城辦事處位於安陸市城區,是安陸市政府所在地,集政治、經濟、文化於一體。全區轄20個社區居民委員會,總人口12.9萬人,現有國土面積22平方公里。

府城街道辦事處位於圓通寺社區。轄20個社區居民委會:迎春、南大、府河、府東、鳳凰、中山、解放、北正、肖台、蒿橋、五一、護國、儒學、八角樓、圓通寺、光明、趙河、張巷、洪廟、河西。

府城地處府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漢丹鐵路漢十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316國道縱貫南北,安衛鐵路、安花公路橫穿東西,並與京廣鐵路、107國道相連接。

近年來,府城大力推進“三化”同步,項目建設、城市建設、新農村建設齊頭並進、競相出彩。堅持“工業強處、商貿富處”戰略,以招商引進、項目建設為重點,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客商紛至沓來,投資興業;積極融入全市“一區五園”大開發區戰略,加快推進工業園區建設,推動了全處整體經濟實力的壯大提升,經濟發展步入快車道,區域經濟凸現特色。2015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6.9億元,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8.6億元,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98億元,完成財稅收入1.07億元。

基本概況


府城街道辦事處位於安陸市城區,是安陸市委、市政府所在地,為全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東與安陸市開發區交界,南與南城辦事處相連,西與棠棣鎮煙店鎮相望,北與洑水鎮毗鄰。街道辦事處駐地為太白大道218號,歸圓通寺社區管轄,位於城北方向。
街道辦事處國土面積22平方公里,水域1235.08畝,耕地面積3815畝,盛產水稻小麥棉花、蔬菜及水產品等。礦產資源豐富,鐵、釩、銅、銀(金)、型沙、礦泉水等,其中最具開發利用價值的有礦泉水、型砂金泉寺發現的含鍶偏硅酸礦泉水,為玄武岩洞裂隙泉水,其偏硅酸含量高達76.2—91.4毫克/升。
府城地處涢水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位於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春暖、夏熱、秋涼、冬冷,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年平均氣溫11.5℃,年平均日照2182.7小時,無霜期246天。平均年降雨1117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459.6毫米。府河、槎山河、毛河等縱橫境內,涢水可通航。

歷史沿革


府城自三國時吳王從弟孫奐在此設“邸閣”開始建城,後為歷代州、郡、府治所。1931年民國時期設吉陽鎮。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始設城關鎮,轄北正、府河、迎春、中山、南大等5個街道辦事處。1958年9月設長春人民公社,轄城關鎮及所屬單位。1975年2月設城關人民公社,轄城關區及劉廟、城南、陳溝管理區。1979年春撤銷城關人民公社,成立城關鎮。1987年撤銷城關鎮,成立府城辦事處。2001年府城辦事處與原北城辦事處合併,成立新的府城辦事處。2009年設府城街道辦事處。

區域劃分


府城為安陸市中心城區部分,城鎮建設與市區建設融為一體。主要路街有解放大道碧涢路、德安路、太白大道、漢丹路等。有安陸市步行街、府東夜市一條街、紫金電子商品一條街、建材超市一條街等商貿經營中心。

人口


府城街道辦事處2015年底有43695戶,總人口12.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5149人。制定了《府城街道辦事處十三五發展規劃》。城區性質:安陸及周圍縣市經濟、政治、文化中心。發展規模為城區20萬常住人口

經濟社會發展


2015年,全年實現社會總產值105.1億元 (第一產業:3.3億元、第二產業:66.9億元、第三產業: 43.9億元)比上年增長19%;實現區內生產總值23.9億元,比上年增長17%。實現財政收入1.07億元,比上年增長11.2%。農民人均純收入16937元,比上年增加1134元;城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64元,比去年增加2314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6.9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8.6億元。府城經濟總量居全市之首,位列湖北省百強鄉鎮。
城區道路長度30公里,其中水泥硬化車行道30公里,人行道20公里,總面積16萬平方米;下水道40公里;綠化帶20萬平方米,綠化率15%;自來水廠3個,鋪設自來水管道30公里,日供水能力20萬噸,供水3.2萬戶,供水管網90公里;開挖下水道40公里;液化氣站1個,鋪設供氣管道20公里,管道供氣1.5萬戶;公園1處,園林綠化18處,面積達12萬平方米;公交線路9條,計程車300輛。
街道有客運站2個,分別為:安陸市長途客運站、安陸市短途客運站;過境鐵路13公里,有站點1個:安陸市火車站;陸路國道13公里,省道5公里,通村公路12公里,可通100%的自然村,村組公里硬化里程12公里,硬化率達100%。
域內現有高中4所,初中5所,小學13所,教學點1處,幼兒園26所,在職教師600人,在校學生9400人,其中中學生3200人,小學生6200人,在園幼兒300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小升初比例100%。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達98%,初中升學率達95%,9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95%。
傳統文化藝術形式有:書法、音樂、舞蹈、戲曲、雕塑、花木盆景、楚劇等;藝術團體有:安陸市新光歌舞團、安陸市盆景藝術協會、護國社區舞龍隊等;文化活動場所有:太白廣場、河濱公園、雙龍橋廣場以及各社區文化廣場等;社區書屋20個。
域內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4個、醫務人員194人,主要從事公共衛生服務等,下設社區醫療點8個,從業醫生135人。計劃生育率達90.89%,出生性別比115:100。
域內體育人口域內體育人口2萬2千人,2015年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30餘次,參加活動12000人次;體育活動場所有:太白廣場,河濱公園,雙龍橋廣場。兩個羽毛球館,三個乒乓球館等;傳統體育項目有:體育舞蹈太極拳太極劍五禽戲腰鼓秧歌舞龍,舞獅子,採蓮船象棋,圍棋等。
2015年,域內落實城市低保3964戶、6379人,農村低保659戶、747人。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7278人,保費214.4萬元。新農合參合率103%,平均住院補償率90%,府城衛生院成功創建省級示範國葯堂。投資300萬元建成1534㎡的府城便民服務中心,整閤府城計生辦、財政分局、人社服務中心、民政辦等4個部門、26人,設立服務窗口6個,實現了市、街道、社區便民服務中心三級聯網,增強了服務群眾能力,接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

主要工商業


域內工業以製造業為主。2015年,街道辦事處完成工業總產值669579萬元。主要工業門類有:糧機、服裝、鑄造、化工等。主要工業產品有:糧機、服裝等。
域內農業以蔬菜種植為主,農業生產總值32789萬元。主要農產品有:蔬菜、肉類;2015年,蔬菜產量5649噸;生豬出欄16000頭,家禽出籠150000隻,肉產量1615噸,禽蛋產量1890噸;全域糧食總產1649噸;油料總產145噸。
域內建成水庫1座(解放山水庫),總庫容達5000萬立方米;域內建成電灌站3處,總裝機容量55.5千瓦;農田有效灌溉面積1600畝,有效灌溉面積達95%。
服務行業。域內有中百倉儲、商業大廈、西亞和美等大型商業企業,鳳凰建材超市、鳳凰農資超市等專業批發市場。201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98億元,批發零售貿易業16.57億元,餐飲業7.67億元。服務業名店有朱氏連鎖美容美髮店等;旅行社7家,星級賓館5家,大型酒店13家,大型娛樂場所5家處。
近年來,為構建招商引資平台,府城全力建設府城工業園。成立工業園管委會,投入500餘萬元,完成園區平整、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拉開1110畝大園區建設格局。加強工業孵化園建設,已建成9棟45000㎡標準廠房和1棟綜合配套公寓用房。孵化園二期投資2億元,廠房及附屬樓正在建設之中,總建築面積20000平方米。

主要特產


府城為歷代要邑,是四周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各類手工藝品眾多,歷史上名產品有德安府布等;飲食呈南北交融而偏北方特點,名菜有狀元油等;傳統宴席有新親家席十大盤、十大碗等;名小吃有面窩、油饊、油子、米粑發糕、燒餅、剁粑等;府城自古出產名酒,涢酒為遠近聞名的佳釀;現代產品有神丹系列蛋品等。

文化傳承


府城為歷代州府治所,歷史上一直是經濟、政治、文化重鎮。府城人民自古以來,對內勤勞樸實、講究禮儀,對外百折不撓、堅貞不屈的風俗。革命戰爭年代,府城人民不畏強敵,英勇鬥爭,形成光榮的革命傳統。新中國成立后,府城的年輕人受現代科學文明的熏陶,移風易俗,破除陋習,使古老的民俗兼有與時代同步的特徵。改革開放后,府城人的生活方式發生很大變化,外地乃至國外的風俗,對府城民俗都產生一定影響,府城呈現優秀傳統民俗與新興民俗相融合的趨勢,健康文明、奮發向上的社會風氣初步形成。
府城方言民諺獨具特色、民間傳說豐富多彩。
龍舞》流傳於安陸各地,尤其是府城地區更為流行,正月初一至十五,各路神龍匯聚城區,各現神通,一展身手,歡度節日,恭賀喜慶,迎接吉祥。《龍舞》是一種群眾性的自娛自樂的舞蹈。龍身一般用竹、木作架,布或紙蒙成,龍身分節。舞蹈時,由一人持彩珠,戲龍作舞,舞的花樣十分豐富,有“龍盤頭”、“龍洗澡”、“龍翻身”等動作。

歷史遺跡


古安陸有“三台八景”,府城中原有“三台”即:鳳凰台、紫金台、碧霞台,至今遺址尚存,原“八景”中的鳳山春曉、南崗梧雨、司馬書室、櫻桃古渡、涢水晴波5景均在府城,但鳳山春曉、南崗梧雨、司馬書室、櫻桃古渡或僅存遺址,或逐漸消失,唯有涢水晴波,因解放山水利樞紐工程作用,蓄水區在府城邊,形成了一條長40公里、寬500米到1500米的深水河道,兩岸城鎮、山林、農田、屋舍如同畫廊,美輪美奐,超過了歷代。緊靠城區的涢水,修建了橡膠壩,形成了一個長5公里、寬1000米的人工湖,湖東是新落成的河濱公園,風景優美,是人們休閑佳處。湖西已列入規劃,將於近年建成公園,到時人工湖與兩岸公園將面積更大,風光更美。
原建於唐代浮雲樓,因唐代大詩人杜牧寫有《安陸浮雲樓寄湖州張郎中》詩、宋代安陸詩人鄭獬寫有《浮雲樓》詩而聞名遐邇。此樓亦將在原址恢復重建。
另有明代藩王府、明代建成的四狀元坊、清末民初的山陝會館、江西會館、紫金路小學內的漢東書院、北門橋、江家竹林等名勝古迹遺址,也列入重建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