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田鎮
湖南省岳陽市岳陽縣下轄鎮
公田鎮地處岳陽縣東部,處湘、鄂、贛三省邊界,扼岳陽、平江、臨湘、通城四縣一市19個鄉鎮要衝,S306線、榮公線、楊白線交匯,新牆河繞鎮區而過,素有岳陽縣“東大門”之稱。總面積146.47平方千米,鎮人民政府駐公田。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公田鎮常住人口為33186人。
原公田鎮
民國時期,分別隸屬楊林、大峰鄉。
1949年,為3區大峰、楊林鄉。
1958年,隸屬鐵山公社。
1961年,為公田區公田公社。
1984年,改為建制鎮。
1995年3月,撤區並鄉,原公田區大塅鄉、公田鎮合併為公田鎮。
原甘田鄉
甘田鄉舊時屬岳州府,原名永寧鄉。
民國初期,更名為甘田。
1958年,更名為甘田鄉人民公社。
1995年,撤區並鄉后改名為甘田鄉。
撤併后
2015年12月,撤銷甘田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公田鎮。
2011年末,原公田鎮轄2個社區、23個行政村:老街、新街、公田、河東、黃田、栗山、媳嶺、芳山、小湄、龍山、馬元、東淇、板橋、大山、熊山、饒港、青隱、塘田、彭昌、禎祥、全福、向佳、晏沖、楊塅、長安,另轄3個村級單位:雙港、大塅、梅樹洞林場。
2011年,原甘田鄉轄15個行政村:港口、戴家、視田、東升、高橋、石姑、飛雲、一心、李段、羊樓、傘把、五星、瀏泗、甘田、橫鋪,下設206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公田鎮轄2個社區、13個行政村:公田社區、新街社區、向佳村、長安村、饒港村、鐵山村、大塅村、東淇村、塘田村、港口村、東新村、橫鋪村、飛雲村、五龍橋村、甘田村。
● 位置境域
2011年末,原公田鎮總人口27428人,8664戶,其中男性14174人,佔51.7%,女性13254人,佔48.3%,城鎮常住人口1702人,18歲以下4341人,佔15.83%;18—35歲7344人,佔26.87%;36—60歲11216人,佔40.89%;60歲以上4527人,佔16.51%。2011年,人口出生率11.92‰,人口死亡率6.13‰;人口自然增長率5.79‰。東西最大距離10千米。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313人。
2011年末,原甘田鄉總人口17358人,4945戶,其中男性9095人,佔52.4%,女性8263人,佔47.6%,城鎮常住人口472人,18歲以下2986人,佔17.2%;18—35歲4516人,佔26.02%;36—60歲7000人,佔40.33%;60歲以上2856人,佔16.45%。2011年,人口出生率11.12‰,人口死亡率5.59‰,人口自然增長率5.53‰。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166人。
截至2019年末,公田鎮戶籍人口為46485人。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公田鎮常住人口為33186人。
綜述
2019年,公田鎮有工業企業43個,其中規模以上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1個。
農業
2011年,原公田鎮實現農業總產值1.6億元,占生產總值的25.8%。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54萬噸。主要經濟作物為油菜、馬鈴薯,2011年,油菜種植面積466.6公頃,產量0.08萬噸,馬鈴薯種植面積113.3公頃,產量0.06萬噸。畜牧業以豬、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出欄4.9萬頭。 ![公田鎮](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e/d/med8140f690187fe97ae460056cfe8b9e.jpg)
![公田鎮](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e/d/med8140f690187fe97ae460056cfe8b9e.jpg)
公田鎮
工業
2011年,原公田鎮實現工業總產值4.58億元,比上年增長26%;規模工業完成總產值3.7億元,比上年增長27.9%。2011年,共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9億元,比上年增長49.3%。
商業
2011年,原公田鎮完成社會商品銷售總額12000萬元,比上年增長16%;集市貿易成交額4200萬元,比上年增長11%。有商業網點245個,從業人員568人。
金融業
2011年,原公田鎮各類存款餘額10800萬元,比上年增長12%。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原公田鎮有幼兒園6所,在園幼兒827人,專任教師38人;中心小學4所,在校學生1285人,專任教師9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初中在校學生555人,專任教師4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為100%。
文體事業
2011年末,原公田鎮有鎮文化站、廣播電視站各1處,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23處,各類圖書室18個,藏書2.7萬餘冊,1995年成立鐵山詩聯社,有愛好者50人。2011年,有線電視用戶0.3萬戶,入戶率48%。
2011年末,原公田鎮有學校體育場3個(標準場地1個,運動場2個)。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原公田鎮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1個,門診部(所)2個;有床位120張,每萬人擁有病床43張;固定資產總值18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91名,其中執業醫師31人,執業助理醫師10人,註冊護士50人。平均每千人擁有專業衛生人員3.25人。
社會保障
2011年,原公田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1戶,人數101人,支出20.8萬元,月人均172元,比上年增長16.7%。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60戶,人數792人,支出53.3萬元,月人均56元,比上年增長16%。有敬老院1家,集中供養農村五保戶36人,支出12萬元,比上年增長30%,農村五保戶分散供養174人,支出26.1萬元,比上年增長25%。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82人,撫恤事業費支出64.8萬元,比上年增長28.6%。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2.4萬人,參保率93%,城市醫療救助288人次,共支出1.4萬元。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178人,參加企業基本養老保險8人。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原公田鎮有郵政局1處,代辦所26處,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8個,固定電話用戶0.26萬戶,行動電話用戶0.8萬戶,網際網路用戶652戶。
基礎設施
● 給排水
2000年,原公田鎮建成公田鎮自來水廠,有成套凈化設備,年供水12萬立方米。
● 供電
1979年建成公田鎮35千伏變電站,2008年建成110千伏變電站。
● 園林綠化
2011年末,原公田鎮建設有花壇1個,綠化帶2100米,綠化面積1.8萬平方米。
公田鎮境內有省道S306線、縣道榮公線等2條公路幹線交匯。
● 地名由來
公田鎮因舊時有人在本地置有公益田產,後人相沿成習,故稱“公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