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忽雷

小忽雷

小忽雷,中國古代西北少數民族彈撥弦鳴樂器。因其發音忽忽若雷而得名。又稱龍首琵琶或二弦琵琶。民間流傳甚少。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有唐代製作的小忽雷一件,被譽為稀世珍寶。

簡介


名稱:小忽雷
製造年代:唐
規格:長46.8cm腹寬13.1cm
收藏地:故宮博物院
故宮博物院藏見於唐段安節《樂府雜錄》。曾被清康熙年間著名傳奇劇本《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所得,兩弦軫上刻有他的題詩,他還為此創作了一部《小忽雷》劇本。

歷史


小忽雷
小忽雷
20世紀60年代,劇作家馬少波和陸靜岩創作的《小忽雷》,敘述了唐代這樣一個故事:小忽雷是一件珍貴的樂器,相傳它一直深藏在帝王宮殿里,在一次戰亂中流落到民間,後來輾轉流傳,落到一個有才有志的青年梁厚本手裡。梁厚本準備把它作為結婚禮物,送給一位精通音律的姑娘鄭盈盈。就在這時,皇帝唐文宗在民間搜羅美女,鄭盈盈被迫入宮。鄭是個有氣節的少女,她不僅不屈從,還打了那個昏庸好色的皇帝。唐文宗盛怒之下,命令將鄭盈盈勒死,裝入木箱,投入御河,宮女們很同情她,便輕扣白綾,在木箱上留了出氣孔,鄭盈盈才免於一死。木箱順水飄出宮牆,被梁厚本救起,他們一起投向農民起義隊伍。
歷史較久遠。小忽雷是唐代出現的琵琶類型的彈弦樂器。早在公元4世紀時,印度西部的阿旃陀壁畫中,已有了琴身呈棒狀、梨形的琵琶。漢魏以來,西域樂人通過“絲綢之路”奔集中原獻藝定居,帶來了經由龜茲而傳入的西域曲項琵琶。小忽雷是唐代音樂家韓滉參考西域曲項琵琶的形式,創製而成的兩弦樂器,它和南詔的龍首琵琶較為近似。在我國的南詔(今雲南、四川南部,貴州西部一帶),曾流傳著一種龍首琵琶。《舊唐書·南蠻傳》(卷二二二下)載有:“唐貞元間(公元785年—804年)南詔樂器有龍首琵琶一,如龜茲制,而項長二尺六寸余,腹廣六寸,二龍相向為首,有軫柱各三,弦隨其數。”這種棒狀、梨形、龍首的琵琶,於貞元年間經四川成都傳入我國內地長安。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這件唐代韓滉所制的小忽雷,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歷史,它經歷代名人之手,在文獻中多有記述,曾輾轉於宮 廷、民間,歷盡滄桑,興盛衰廢與共,最終又回到人民的手裡。
據晚唐段安節《樂府雜錄》和北宋錢易《南部新書》所載,公元780年(建中元年),唐德宗李適登基皇位,當朝宰相(一說為鎮海節度使)韓滉出使四川,於駱谷偶得一堅實、貴重之奇木,請名匠製成二琴,名為大、小忽雷,奉獻皇帝李適。《南部新書》記此史實較詳:“韓晉公(即韓滉)在朝,奉使入蜀。至駱谷(在今陝西省咸陽地區周至縣西南)山椒,巨樹聳茂可愛,烏鳥之聲皆異。下馬,以探弓射其顛,枝柯墜於下,響震山谷,有金石之韻。使還,戒縣尹募樵夫伐之,取其干,載以歸。召良匠斫之,亦不知其名。堅緻如紫石,復金色線交結其間。匠曰:‘為胡琴槽,他木不可並。’遂為二琴,名大者曰“大忽雷”,小者曰“小忽 雷”。因便殿德皇言樂,(滉)遂獻大忽雷入禁中所有,小忽雷在親仁坊里。”
這件小忽雷,琴身全長45厘米,腹寬16厘米,由整塊硬木製作而成。當時匠師不知其名的樹榦,經後人考其忽雷,認為是“桫欏檀木”。概是今日民族樂器製作師俗稱的紫檀木。琴的下部雕鑿出橢圓形的腹腔,其上蒙以蟒皮,形成半梨形的共鳴箱。琴的上部為上窄下寬的琴頸,不設品位,正下方開有一個扁長形的出音孔,琴頭的頂端,雕刻著極為精緻的龍頭,在龍口裡還含著一粒活動的小圓珠。琴頭曲項的左側,裝有兩個用象牙製作的琴軫,軫柄呈六方錐形體,軫梢各系絲弦一條,弦下置琴馬。琴頸正面的山口下方,刻有篆書銀嵌“小忽雷”三字,琴頸背面刻有“臣滉手制恭獻建中辛酉春”楷書十一字。韓滉(公元723年—787年)是唐代有名的畫家,曾畫有著名的《文苑圖》、《五牛圖》傳世,他同時也是一位音樂家,酷愛彈奏七弦琴。建中辛酉是唐德宗李適當皇帝的第二年,即公元781
小忽雷
小忽雷
年。
從建中之初,經興元、貞元、永貞、元和、長慶,到寶曆二年的45年中,小忽雷一直藏於內府之中。到了唐文宗李昂時,有一宮人鄭女善彈小忽雷,才開始了它的興盛時期。《樂府雜錄》記述道:“文宗朝(公元827年—835年),有內人鄭中丞,善胡琴。內庫有二琵琶,號大、小忽雷。鄭嘗彈小忽雷,偶以匙頭脫,送崇仁坊南趙家修理。大約造樂器,悉在此坊,其中南、北二趙家最妙。”下文還談及舊吏梁厚本,正臨渭水河垂釣,忽見河中漂過一物,令家童接得岸來,原是一位被害女子和一件小忽雷。梁厚本遂納女子為妻,每至夜半時分,梁便輕輕奏起小忽雷。《小忽雷》一劇,大概就是取材於這個史實吧。太和九年(公元835年),宮廷內的一次殘殺,武宗李炎繼位,追怨文宗、嫉恨士良、殃及樂府,凡樂工、內侍受寵者,都要受到誅貶之罪,弄得樂府空蕩,小忽雷也不知流落何方?
光陰似箭,轉眼過去856年,到了清初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時,清代著名詩人孔尚任(號岸堂、東塘,1648年—1718年),才在北京的集市上偶然發現小忽雷。因所帶紋銀不足,遂脫下衣服典當,湊足銀兩方得。孔尚任是孔子六十四代孫,著有戲曲劇本《桃花扇》流傳於世。孔氏獲小忽雷后,歷時三載為其作了一番考證,並與當時著名作家顧彩合作編成一部傳奇劇《小忽雷傳奇》。孔尚任對當時的琵琶名家樊祾(關東人)大為稱頌,他在《小忽雷傳奇》卷首寫道:“鄆城樊花坡(即樊祾),彈琵琶得神解。偶示以小忽雷,入手撫弄,如逢故物。自製商調《梧桐雨》、《霜砧》二曲,碎撥零挑,觸人秋思。”清初詩人查嗣(王票)《孔東塘座上聽關東客彈小忽雷》中寫道:“涼州索響偏驕,忽墜遊絲轉綠腰。破柱驚雷呼客醒,滿堂風雨正蕭蕭” 。描寫樊祾彈奏技巧和小忽雷藝術魅力的詩詞,還有田雯的《小忽雷歌 》等。孔尚任自己也作有五絕兩首,分別刻在小忽雷的兩個象牙琴軫上。下軫首詠為:“古塞春風遠,空營夜月高。將軍多少恨,須是問檀槽。”上軫次詠為:“中丞唐女部,手底舊雙弦。內府歌筵罷,凄涼九百年。”
小忽雷
小忽雷
據清代文人桂馥(字未谷)的《晚學集》記述,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孔尚任去世后,其子攜琴入都,遺於道左,為王斗南得之。王氏在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之前,又將小忽雷贈與孔泗源。后又由嘉興的伊湯安處轉至桂林的親緣繼昌所藏。嘉慶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繼昌將小忽雷贈與山東諸城名士劉燕庭,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劉氏嫁女,小忽雷又作為嫁妝,歸華陽的卓海帆所有。宣統二年(1910年),安徽貴池學者劉世珩(1863年—1926年),由北京的卓家購得此琴后,將其齋名為“小忽雷閣”,邀請近代文學家林紓(1852年—1924年)作《枕雷圖記》,他自己也作 有《小忽雷傳奇跋》。劉世珩去世后,族人劉子鶴自稱與其有債務,將小忽雷拐騙到手,轉售英商。后又為浙江湖州南潯名收藏家劉晦之所有。20世紀50年代初,國家文物部門才從劉氏老人處,收購到這件流傳民間千餘年的古代樂器小忽雷,調撥給故宮博物院收藏。這件稀世珍品已被載入《中國樂器圖鑑》大型畫冊中。
忽雷在元代,又稱胡琴、二弦,是蒙古族於馬上彈奏的樂器。在《文獻通考》一書中,把它列入琵琶類,稱作“忽雷琵琶”。桂馥《晚學集》中說道:孔東塘有客樊祾能彈小忽雷,長於彈奏《秋宮》、《秋塞》兩曲,樊氏言:“忽雷本馬上樂,又名二弦琵琶,調多不傳,今但知黃鐘變調耳。”可惜的是,忽雷的曲譜早已失傳了。
到了清末民初,民間製作小忽雷漸多。據劉世珩孫劉重光先生回憶,“早年曾交匠人仿造小忽雷兩隻,琴上均鐫有‘仿製’兩字,以便識別。”20世紀30年代,上海著名的民族音樂團體大同樂會,為了提倡和發展民族音樂事業,在會長鄭覲文的倡導下,製作了我國古今各類樂器。由繆金林、羅松良等技藝高超者直接參與設計製作,其中就有一件小忽雷,形制與唐制忽雷有顯著不同,共鳴箱呈扁圓形,其上蒙以蟒皮,琴桿修長,琴首為方柱形,平頂,不加飾,張三弦,外觀與三弦有些相像。這支小忽雷曾參加了當時樂會組織的樂隊合奏。遺憾的是,這支小忽雷因戰火之亂未能流傳到今天。但這種形制的忽雷至今仍在江浙一帶流傳,用香紅木製作,用於江南絲竹等器樂演奏。並載入了《中國樂器圖鑑》大型畫冊中。

傳說


小忽雷
小忽雷
相傳公元781年,曾任唐朝檢校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相當於宰相)的大書畫家韓滉,在四川駱谷地方發現了一株奇樹,便命知縣派工匠砍伐下來。該樹木質堅硬,敲上去發出金石之聲,看樹紋有金色交織其間。於是,他請技藝高超的琴工制出兩張琴,名日大忽雷、小忽雷。這樣寶貴的琴,韓滉未敢私留,獻給了唐德宗。
公元835年,宮廷發生了“甘露之變”,宦官仇士良專權,縱禁兵血洗宮廷。從此,大、小忽雷即流落到民間。
此時,宮中有個姓鄭的女音樂家,因她是宮女中的藝官,人呼鄭中丞。她文化教養好,通經史,能詩善畫,會奏多種樂器,尤精於琵琶。她曾經彈過小忽雷,後來因小忽雷的匙頭壞了,被送到崇仁坊趙家去修理。一天,唐文宗聽鄭中丞彈琴,嫌曲調悲涼,龍顏不悅,命太監將她勒死。扔到河裡。當時有個叫梁厚本的宮中官吏正在河邊釣魚,忽見河上漂著一件東西,大約有六尺多長,兩人合抱那麼粗,用錦緞帛綢纏著。梁厚本忙命人撈上岸來,裡面原來是一口棺材。打開一看,內有一具女屍,面貌如生。解去脖子上的綢帛,口裡似乎還有氣,灌以米粥,竟蘇醒過來。她就是鄭中丞,後來成了梁厚本的小妾。
梁厚本聽鄭中丞講小忽雷在崇仁坊趙家,花了很多錢,終將小忽雷贖回。鄭中丞見到自己彈過的樂器,恍如隔世,萬分高興。但她白天不敢彈奏,只有在晚上才能輕輕彈奏撥。有時把小忽雷抱在懷裡,自言自語地說:“琴啊!琴啊!人們說‘偷生兒子畏人’,我和你是同樣的命運啊!”
有一天,天氣晴和,梁厚本和妻子在花下飲酒,鄭中丞在旁彈起小忽雷,梁厚本高興極了。想不到這時宮中黃門侍郎放鷂子從牆外經過,聽到了琵琶聲,他暗暗說道:“這曲子我在宮中聽過,這不是鄭中丞彈小忽雷嗎?鄭中丞已死,被拋到御河裡了,難道說這是她的鬼魂在泣訴嗎?黃門侍郎把這怪事告訴了皇帝。文宗得知鄭中丞還活著,又是驚喜又是後悔,後悔對鄭中丞的賜死太過分了。當聽說她現在已經給梁厚本作妾時,不但沒有責怪,反而給了他們夫妻很多賞賜。”
到了清代,著名戲曲家孔尚任於1698年在北京得到了小忽雷,十分欣喜,便和友人顧彩(顧天石)把鄭中丞與小忽雷的故事編成戲劇《小忽雷》,並在琵琶上題詩寄思古之幽情。後來,小忽雷輾轉流傳,到了本世紀初,一位名叫劉世珩的人刊印《小忽雷》傳奇而引起人們的注意,收藏小忽雷的收藏家就把這珍貴的琴送給了他。為此,他特地建了“小忽雷閣”,邀請大名鼎鼎的文學家林琴南等至閣中,聽高級樂師彈奏。事有湊巧,就在“小忽雷閣”聽琵琶的樂師中,有個人叫張瑞山,他說三十年前曾買到一把二弦琵琶,樣子很古老。取來一看,正是大忽雷。於是,張瑞山割愛,把大忽雷也送給了劉世珩。劉世珩把“小忽雷閣”改名為“雙忽雷閣”,又收集了所有關於大、小忽雷的記載、詩歌,編輯成《雙忽雷本事》一書,1911年在天津出版。

收藏現狀


小忽雷
小忽雷
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中國樂器博物館收藏小忽雷兩件,通體用老紅木製成,琴身全長分別為57厘米和65厘米,腹寬分別為15厘米和17厘米,共鳴箱正面蒙以蟒皮,琴首雕刻龍頭,軫頂鑲有骨飾,張兩條絲弦。製作精美,工藝考究。這兩件小忽雷,曾分別由我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先生和程硯秋先生珍藏。其中前者為清代製品。已被載入《中國樂器圖鑑》大型畫冊中。
1994年,上海市崇明縣文化館王霖先生,在《樂器》上發表《唐宮秘器大小忽雷覓蹤》長篇文章,詳盡地闡述了唐代韓滉所制的小忽雷千餘年的流向和有關陳文,證實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小忽雷確為韓滉所制,並澄清了昔日的一些不實傳聞。王霖先生認為:唐制小忽雷整體比例恰當,重心穩定,無相無品,按弦靈活方便,演奏得心應手,可運用多種演奏技巧。由於共鳴箱正面蒙皮,背為檀木,音色清越而具有較強的穿透力。他建議有關部門成立專門研究小組,探測其結構和音響奧秘,仿製出系列樂器,使聲部俱全,試以指彈或撥彈,試以獨奏或多種演奏形式。並望作曲家譜寫“忽雷曲”。拜讀王霖先生這篇覓蹤五載、心血結晶的大作之後,筆者非常欽佩他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嚴謹的治學作風,完全贊成他的觀點,全力支持他的建議。正像他在文章 結尾時寫道:“忽雷這件千年前的唐宮古樂器,必將以絢麗姿態在新時代樂苑中爭艷斗妍,溢彩流香。”

相關詞條


達布爾腰鈴光攏鐵琴短號排鍾奚琴基諾竹筒雙管竹葉笛

參考資料


2.http://info.guqu.net/pipawenxue/20070711065205_2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