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雞
以西瓜、雛雞為主材的孔府菜
西瓜雞又名一卵孵雙鳳,是一道傳統名菜,屬於魯菜孔府菜,為孔府名廚首創,用西瓜制菜始於清宮。此菜是用西瓜和雛雞加乾貝、口蘑等配料烹制而成,其口味清鮮,營養豐富,頗有特色。
孔祥柯品嘗后極為讚賞,便問廚師此菜何名?廚師答:“西瓜雞”,孔祥柯認為該菜製法別緻,滋味鮮美,但名稱不雅,後來他就將此菜更名為一卵孵雙鳳,即以西瓜為卵,兩雞為鳳,從此該菜便成為孔府菜中的上品。此菜品補虛養身,氣血雙補,健脾開胃。
西瓜雞實質是清蒸雞。天熱,吃清蒸雞最是得體。菜館里做西瓜雞處理西瓜很講究,瓜要大小適中,頂端處橫向切開,將瓜瓤挖盡,在西瓜表皮上刻花,冠雲峰、虎丘劍池、寒山寺鐘樓等等,全看廚師本領。主圖上下再刻上回紋花邊,愈顯古色古香。將清蒸好的童子雞裝入西瓜皮囊中,蓋上瓜蓋,便可上桌。理論上講,西瓜之清涼會滲入雞中,實則不大可能。但暑熱之中,酒桌上能看到綠油油又雕刻精美的西瓜殼,更重要的是從西瓜中舀湯,夾雞肉,吃起來感覺會很好。
西瓜雞
補虛養身,氣血雙補,健脾開胃,營養不良。
此菜雞酥爛味美,食時爽口,是夏令佳肴。咸鮮味。
橢圓形西瓜一個(約2500克),小雛雞2隻(約800克)。
料酒10克,精鹽3克,西瓜汁50克,白油20克。
海參
2.將玉蘭片、海參、冬菇、火腿切成長片,除火腿外,都用沸水氽過撈出。雛雞宰殺后,去毛,去五臟,擇洗乾淨,用刀將兩隻雞的大骨、翅膀及腿的明骨去掉(保留環骨),再剁去雞爪尖、翅尖,放入盆中,加入料酒、精鹽、味精、白油、西瓜汁、玉蘭片、海參、冬菇、蔥薑絲,拌勻,腌至入味。
3.將西瓜放入大瓷盆內,然後把腌好的雞連同配料一起裝入西瓜裡面(兩隻雞頭及翅膀要稍露在西瓜開口中),再蓋上切割下來的瓜蓋,用竹籤別住(瓜蓋面朝上)上籠用旺火蒸至雞爛時取出,去掉竹籤,露出兩隻雞頭(鳳頭)即成。
①雛雞必須選用培育2個月左右的仔母雞。將雞宰殺后,先人開水鍋中略焯,清水洗凈,去除血水污物。
②西瓜要圓而大,
③掌握好火候,不要蒸得過爛。也可以先將其它配料煮熟,再倒入西瓜內,這樣只需蒸30分鐘即可。
此是孔府名菜,清香味美,鮮嫩香醇,以瓜當卵,以雞喻鳳。
雞:雞肉肉質細嫩,滋味鮮美,並富有營養,有滋補養身的作用。雞肉中蛋白質的含量比例很高,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雞肉含有對人體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中國人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祖國醫學還認為,雞肉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
冬菇
海參:海參含膽固醇低,脂肪含量相對少,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食物,對高血壓、冠心病、肝炎等病人及老年人堪稱食療佳品,常食對治病強身很有益處;海參含有硫酸軟骨素,有助於人體生長發育,能夠延緩肌肉衰老,增強機體的免疫力;海參微量元素釩的含量居各種食物之首,可以參與血液中鐵的輸送,增強造血功能;美國的研究學者從海參中萃取出一種特殊物質--海參毒素,這種化合物能夠有效抑制多種黴菌及某些人類癌細胞的生長和轉移;食用海參對再生障礙性貧血、糖尿病、胃潰瘍等均有良效。
冬菇:冬菇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冬菇嫩滑香甜,干菇美味可口,香氣橫溢,烹、煮、炸、炒皆宜,葷素佐配均能成為佳肴。冬菇還是防治感冒、降低膽固醇、防治肝硬化和具有抗癌作用的保健食品。
玉蘭片:玉蘭片含有蛋白質、維生素、粗纖維、碳水化合物以及鈣、磷、鐵、糖等多種營養物質。
乾貝:乾貝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A、鈣、鉀、鐵、鎂、硒等營養元素,乾貝含豐富的谷氨酸鈉,味道極鮮,與新鮮扇貝相比,腥味大減。
玉蘭片在魯菜中,雞菜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名品眾多,製法多樣,而其中的“一卵孵雙鳳”就別具特色。相傳,這道菜是由孔府廚師張兆增創造的。
孔府在中國封建社會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家庭,不僅是各級官員,就是皇帝也經常光顧,迎來送往的級別都很高,所以,孔府的廚師都是高水平的廚師,可以說,相當於皇宮的御廚。張兆增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在烹調技術方面的造詣頗深,而且善於創新,在孔府內廚擔任主灶廚師時,為七十五代“衍聖公”孔祥珂宴賓饗客增添了很多光彩。
孔祥珂愛吃雞,張兆增善於做雞,並且花樣翻新,孔祥珂一直很滿意。可是有一年夏天,大概是孔祥珂對於往常的那些雞菜吃得有些膩了,於是就傳話廚房,要把菜肴製作的清氣一點,這話可難壞了張兆增,因為雞菜一般都是熱吃,加之要使其酥爛,必須用燒、燉、炸、蒸等法,製作的菜肴大多醇厚味濃,不適合夏季食用。但是,既然“衍聖公”傳話,廚房當然要想辦法的。
有一天,張兆增偶到府外辦事,見大街上擺滿了賣西瓜的攤子。也算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張師傅見到西瓜,眉頭一挑,喜上額角,當即買了兩個滾圓的大西瓜。回到廚房,他揀了兩隻體形較小的雛雞殺了,加工乾淨后,又將西瓜有蒂的一頭切下一層約2厘米厚的蓋,把瓜瓤去凈,將兩隻小嫩雞塞於瓜殼內,入鍋內蒸至熟透時取出,去掉瓜蓋,一股清香撲鼻而來。張師傅急忙將雛雞取出,品嘗其味,果然有一種特別清香的味道。
重新製作時,張兆增又在瓜內添加了一些可使菜味增鮮的海味,乾貝、鮑魚、海米之類。當天午宴,張兆增將製作好的新菜奉獻上桌,孔祥珂舉箸品嘗,頓覺甘爽無比,清香鮮嫩,胃口大開,遂詢問菜名,當聽到是“西瓜雞”時,“衍聖公”很不以為然。孔祥珂認為,如此美味,應當有個高雅的名字。於是趁興思覓,仔細揣摩:瓜內塞雞,猶如鳳出卵巢,叫做“一卵孵雙鳳”可謂恰到好處。
此菜上桌后,打開頂蓋,兩隻雞首各居一邊,恰似雙鳳伸頸露頭,躍躍欲出之狀。而“鳳”在中國曆來就被視為吉祥之物,故有“瑞鳥”之稱,古代神話中也總是把鳳渲染成能給人間帶來福壽的吉祥之物。“一卵孵雙鳳”不僅名字雅氣,而且寓意吉祥。將西瓜之清香融入雛雞鮮嫩之中,使菜品降低了醇厚濃腴的口味,突出了清爽、新穎、鮮嫩,具有香而不膩的特點,非常符合科學的飲食觀念。“一卵孵雙鳳”從此成為魯菜中歷傳不衰的名貴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