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務鄉

德州市慶雲縣下轄鄉

嚴務鄉,隸屬於山東省德州市慶雲縣,地處慶雲縣北部。截至2018年末,嚴務鄉戶籍人口25254人。

1958年9月,成立嚴務公社。1984年5月,撤公社設嚴務鄉。截至2020年6月,嚴務鄉下轄22個行政村。

截至2018年末,嚴務鄉有工業企業21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1家;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2家。

歷史沿革


原為河北省慶雲縣一公社,舊時期為慶雲四大鎮之一。1958年為人民公社(鄉)駐地至今。1965年3月12日國務院【國內字75號】批複,將河北省慶雲縣的建制連同慶雲縣所屬四女寺減河右岸的嚴家務、東郎塢、尚堂、大靳、中丁、楊和尚等十四公社劃歸山東省。嚴務遂成為山東省一鄉鎮。
1984年5月,撤公社設嚴務鄉。

嚴務概況

地形圖
地形圖
舊稱“嚴家務”,今簡稱為嚴務。山東省慶雲縣嚴務鄉地處慶雲縣城北20公里。山東、河北兩省交界處,全鄉22個行政村,總面積58.9平方公里,人口2.2萬人。嚴務鄉交通便利,戰備路穿越全境,鄉境內有35千伏變電站1座,工業有重點企業39家。
每逢農曆二、七日為集市。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嚴務鄉地處慶雲縣北部,東與濱州市無棣縣接壤,東南與徐園子為鄰,南連常家鎮,西鄰河北,北接崔口鎮。區域面積59.53平方千米。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嚴務鄉下轄22個行政村。
嚴務(嚴務鄉鄉政府所在地)前庄科村後庄科村張辛村馮橋村東左耳村鄧黃邱村刁黃邱村撒黃邱村黃邱馬村蔣黃邱村大黃邱村關家村守義村王黃村柴林庄村坡徐村小武村單屯村大淀村小淀村姜屯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嚴務鄉轄區總人口2346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563人,城鎮化率4.8%。總人口中,男性12300人,佔52.41%;女性11168人,佔47.59%;14歲以下3285人,佔16%;15—64歲129.7人,佔55%;65歲以上6571人,佔28%。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2902人,佔97.59%;有回族1個少數民族,共566人,佔2.41%,人口出生率7.05‰,人口死亡率7.35‰,人口自然增長率-0.98‰。
截至2018年末,嚴務鄉戶籍人口25254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嚴務鄉財政總收入1407億元,比上年增長2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0.56億元,比上年增長25%。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76萬元,增值稅4271萬元,企業所得稅2083萬元。人均財政收入5938元,比上年增長40%。

農業

2011年,嚴務鄉有耕地面積4000畝,人均1.1畝,農業總產值達4500萬元,農業增加值佔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7%。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生產糧食1.3萬噸,人均96.8千克,其中小麥0.7萬噸,玉米0.5萬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1.5萬頭,年末存欄1.7萬頭;羊飼養量0.35萬隻,年末存欄0.43萬隻;家禽飼養量92.42萬羽,出產淡水產品260噸。

工業

2011年,嚴務鄉有工業企業45家,職工520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6.34億元,比上年增長15.6%。以建材生產、服裝加工、建築材料為主,工業生產總值達5.2億元,工業增加值佔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34%。

商業

2011年末,嚴務鄉有商業網點62個,職工1200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6.5萬元,比上年增長11.23%;城鄉集貿市場6個,年成交額3000萬元。外貿產品生產企業2家,出口總額2160萬美元,比上年增加1200萬美元,主要產品有牛肉串、服裝,銷往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

文化


村名傳說

傳說一“燕王掃北”
“嚴務”名稱由來和“燕王掃北”的故事大有關係。這也是比較普遍的觀點。
朱元璋第四子朱棣,鎮守北平。朱元璋長子朱標早死,朱元璋歿,根據傳長不傳嫡的傳統,朱標長子朱允炆繼皇帝位,是為“建文帝”。他聽從齊泰黃子澄等大臣建議,大力削藩,剝奪分封各地叔父們的兵權。燕王遂以討齊、黃為名,起兵反抗,號稱“靖難”。建文帝派兵平叛。於是在河北和山東一帶進行了長達三、四年之久的大戰,史稱“靖難之戰”,即民間流傳的“燕王歸北”。但燕王發動的“靖難”戰爭是不義之戰,遭到各地官民的強烈抵抗,軍隊連受挫折,引起燕王極大憤怒。遂下令每攻一地,便屠其城,赤其地,殘忍屠殺百姓,即所謂“燕王憤甚,燕京以南,所過為墟,屠戮無遺”。
百姓無力抵抗殺戮,只得寄希望於上天佑護:燕王“靖難"之舉不得民心,屠戮暴行定會受上天懲處,於是民間就有了許多和“燕王掃北”有關的傳說,其一就和嚴務名稱由來有關。
傳說燕王軍隊一路屠殺,行進到嚴務地界,突然天降大霧,人面對面看不清對方五官。官兵遵令屠殺百姓,一場混戰持續了好幾個時辰。大霧來得快,去得也快,屠殺一結束,大霧就散了,眼前情形卻著實驚駭:被殺的竟然全是官兵!橫屍遍野!原來他們是在自相殘殺!燕王驚愕,以為激怒了上天,這是上天示警,遂令軍隊急速南進……本地百姓因大霧逃過一劫,感激上天佑護,於是,燕王和大霧就有了聯繫,也就有了“燕霧”,取其諧音,就稱作了嚴務。
又一說,是當地嚴、崔、王等姓百姓為感大霧之恩,取村名為“嚴家霧”。後來又將霧上“雨”字頭省掉,遂成“嚴家務”。今簡稱嚴務。
傳說二“嚴嵩選陵”
嚴務鄉里無一戶嚴姓人家,稱其“嚴家務”,是諧音所致,嚴務原為嚴家墓,後為吉利故,慣稱其為嚴家務!說到嚴家墓,卻和明朝那個權傾朝野的奸臣嚴嵩有關。
嚴嵩,明弘治進土。因擅寫焚化祭天的“青詞”,得明世宗嘉靖帝寵幸,后升任首輔,獨攬國政,史稱“青詞宰相”。
嚴嵩權大勢廣,備享人世富貴、榮耀恩寵,妄想把這一切帶走,死後繼續享用,於是遍尋風水寶地,選中了嚴務地界,遂在此興土木,建陵墓,是為“嚴家墓”……
然人世浮華轉眼即逝,奸佞之徒末日來臨。嚴嵩之子嚴世蕃作惡多端,終於嘉靖四十三年被捕下獄,次年問斬!嚴嵩的罪惡一併清算,削職為民,盡抄家產,就連費盡心思選建的陵墓,也被挖掘,夷為平地……
嚴家墓地區為良田,周圍百姓遂於此耕種,漸成村落。開始,村落就稱作“嚴家墓”,人們為了吉利,也因為諧音,慢慢就喊成了嚴家務。到了近代,嚴家務成為鄉級行政單位,遂更名簡稱為嚴務。
明-嚴嵩-慶雲賦:惟靈璧之丕嘆兮,憾神坤以通乾罡。歷萬古之錘鍊兮,含自然以極造化。奇五嶽之神韻兮,混千面集於奇峰。比穹蒼而襲雲兮,拈顓頊以搖營室。體嵯峨之玲瓏兮,待諧宙而繞香霧。觀慶雲之毓魂兮,升碧石以接北辰。擊磬鼓以鎮誥兮,聽秋水之謂晨風。隨即信步輕易,浮念慶雲;神之所遺,緣出泗水;開山啟道,始鎮吳江;石間橋洞,百千之數;待遇九河,千泉泄玉;峰底舉燧,孔洞生煙;禮樂錚錚,和與清陽;慶為天同,比及流雲。

交通


2011年,嚴務鄉有慶崔路穿境而過,境內多條道路可通慶雲、無棣,轄區內有嚴務、東左耳兩處公交站點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嚴務鄉有幼兒園16所,在園幼兒800人,專任教師%6人;小學7所,在校生1500人,專任教師11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800人,專任教師11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文體事業

2011年末,嚴務鄉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22個;各類文化專業戶30戶;各類圖書室18個,藏書15餘萬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達人,學校體育場2個,看台設座椅800張。8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8%,廣播電視站1個,有線電視用戶1.7萬戶,入戶率達78%。

科技事業

2011年末,嚴務鄉有市級高新技術企業2家,各級科技人才66人,承擔國家級重點新產品1個,省級高新技術產品2個。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嚴務鄉有鄉衛生院1個,門診部(所)22個;病床15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2.36張,固定資產總值33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20名,其中執業醫師22人,執業助理醫師43人,註冊護士55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9萬人次。22個村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嚴務鄉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52戶,人數1013人,支出103.2萬元,比上年增長27%,月人均85元,比上年增長13%。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87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59.7萬元,比上年增長52.96%。敬老院床位20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198人,社區服務設施20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13個,其他社區服務設施6個;社區日間照料床位數4張,五項社會保險(不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合計80萬元,比上年增長15%,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1萬人,參保率達98%。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嚴務鄉有郵政支局1處,代辦所18處,業務總量400萬元,其中計費190萬元。報紙、期刊累計發行1.1萬份(冊)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6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2萬門,固定電話用戶1.2萬戶,電話普及率達到95%;行動電話用戶1.3戶;網際網路用戶8000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1000萬元。

旅遊


歷史遺跡

鐵梁寺:位於縣城東北23公里,嚴務村東北3里的廢墟處。據傳說是大禹治水時所用的定海神針埋在該寺的地內,(亦稱鐵梁)而得寺名。在百年前鐵梁還露出地面。相傳唐代所建,寺院龐大,佔地面積約10餘畝,僧人有10名。在明代,該寺的僧人胡作非為,引起民憤滅之,寺院毀壞。
王母廟:位於縣城東北23公里,後庄科村東南角。該廟明代所建,廟宇秀麗壯觀,佔地約600平方米。供奉西王母,僧人數名。清初時,白蓮教的馬開山師傅在此處傳道,進行反清復明,為便利活動,立每年農曆三月三日為廟會,八極拳創始人神槍吳鍾設擂台,會聚天下武林豪傑。非常繁華。同時,白蓮教的王師傅在南臨沂也利用三月三廟會,進行反清復明活動,故稱“南臨會”,相對此廟會被叫成“北臨會”。1934年,4月18日(農曆三月初五)中共津南特委在北臨會上發動了震動津南魯北的馬頰河大罷工。
觀音廟:位於慶雲縣城東北13公里,嚴務鄉五黃邱村之間。據傳:唐代所建,廟宇整齊壯觀,大殿周圍方圓60餘米。供奉觀音菩薩等神像。在清代,立每年農曆二月十九日為廟會。1929年,此廟被國民黨改為學堂。
烽火台:古代邊疆戍兵用烽燧(即烽火)報警而建築的高土台,稱烽火台。因燒煙常用狼糞,又名狼煙台(即現在的邊防哨所)。縣境內的三大陳村北一里許,歪柳樹村北一里處,楊和尚寺村南門外,嚴家務村西北處都有烽火台的遺址。
蔣耀奎碑:民國二十三年立,在刁黃邱。
嚴務鄉位於慶雲縣北部,面積58.9平方公里,轄15個行政村(社區),2.3萬人,東與濱州市接壤,西與河北省滄州市搭界,馬頰河、漳衛新河橫穿境內,風景秀麗的慶雲水庫位於境內,是震撼中外、聞名古今的八極拳的發祥地。
嚴務鄉交通便利,距離國道205線10公里,距離無棣港50公里,鄉村公路四通八達,具有獨特的土地優勢和勞動力優勢,形成了針織、低壓電器、彈簧加工、建築材料等支柱產業。轄區內擁有500畝的民營創業園區,經過規劃建設,初步達到了“四通一平”(水、電、路、訊和場地平整)的標準,藉助優惠的招商引資政策,現已成為魯冀交界地區的招商引資政策凹地和投資興業寶地。
嚴務鄉特色農業蓬勃發展,形成了蔣黃邱、王皇肉鴨養殖、鄧黃邱、東左耳肉雞養殖、姜屯、後庄科肉牛養殖、小武村生豬養殖等一大批養殖專業村。圍繞風景秀麗的慶雲水庫,嚴務鄉建成了“千畝立體種養示範區”,進行魚、林、藕混養,把昔日的“十八苦村”改造成地肥水美、物豐林廣的魯北“白洋淀”。伴隨著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和紅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建設,這片熱土將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代表人物


吳鍾,字弘聲(1733--1823)回族,生於雍正十年二月初三寅時,山東省慶雲縣嚴務鄉後庄科村人,據清同治十二年(1874)直隸滄縣羅疃《八極拳譜》記載:“八極拳乃河南(嵩山)少林寺所傳也。清雍正至嘉慶年間,滄縣後庄科村(清雍嘉年間,滄縣轄後庄科村,1964年10月後庄科劃歸山東省,即現今山東省慶雲縣,嚴務鄉後庄科村)有吳鍾者,喜拳術好交遊,凡聞技擊過人者,必師事之技擊術,因此技藝大進。
蔣臨照(1824-1869)字普齋,號玉衡,清邑癢生,今慶雲縣嚴務鄉蔣黃邱村人。咸豐元年(1851)入行武。三年,出師揚州。因與太平軍作戰有戰績,官累遷至游擊、德州營副將、廣西義寧協副將。同治元年(1862),以總兵記名,加提督銜。四年,補授天津鎮總兵,即奉命帶神機營出師南方。撤回后赴任天津總兵。當捻軍入陝之時,調補山西太原鎮總兵,辦理河防事宜,因防剿有方,以提督記名。六年告病回籍。七年,病癒,奉命辦理直東、津南軍務。八年,事畢,懇請終養,逝世於任所。
蔣英先(1882—1948),慶雲縣嚴務鄉蔣黃邱村人。行二,初名炳奎,繼名攖,字英先,一字纓跣。家境饒富,自幼外出求學,受進步思潮影響,致力於民主革命,是同盟會早期會員。於天津第一中校畢業后考入北洋高等工業學校,畢業后歷任安徽蠶桑講習所所長、漢粵川鐵路總所秘書等職。1915年,馬龍潭擁被授為“陸軍中將”,以東邊鎮守使身份駐防鳳城(屬奉系軍)。應馬氏之邀,蔣英先赴東北,被任命為奉天東邊鎮守使署參謀長,授陸軍步兵上校,賞四等文虎章,不久晉陸軍少將軍銜。1926年,出任直隸蠡縣縣長。1929年,任吉林伊蘭鎮守使署參議。同年,張學良將軍為收回中東路主權,中俄交戰,蔣英先任邊防司令部總參議。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蔣英先隨李杜將軍組織抗日自衛軍,誓死抗日,在哈爾濱、方正、依蘭密山等地抗擊日軍。次年2月3日,與日軍在哈爾濱展開大戰,戰鬥持續到2月5日凌晨,在敵軍強攻下,自衛軍損失嚴重,彈盡援絕,防地相繼失守,於2月5日撤離哈爾濱,退守依蘭。1933年1月,轉戰14個月後,自衛軍失敗,隨李杜將軍北走蘇聯,歷游波蘭、瑞士、義大利及德法諸國,環遊亞歐兩洲,於同年秋歸國,倡修《慶雲蔣氏族譜》,親自題寫譜名並作序。自此退出軍界,卜居安徽蚌埠,以書畫自娛,並僱員從事書畫經營,為蚌埠第一大畫廊,榜其室曰“墨華齋”。
張本忠(1932—2005),慶雲縣嚴務鄉柴林庄人。1959年畢業於滄州師範學院中文系,一生耕耘杏壇,先後執教於縣一中、三中、四中,桃李滿蹊。1982年退休后鄉居,直至謝世。
本忠先生妍雅博學,藝兼多能,工書法,精絲竹,擅演藝,青年時代即有才子之譽。自幼聰穎過人,早在學生時期,就對書法產生了濃厚興趣,從楷書入手,臨柳仿歐,譽滿鄉里。其後精研魏碑,在《鄭文公》、《龍門二十品》的基礎上,參以已意,形成了端莊厚重、樸拙大氣的風格,一時鄉間店鋪以請其題寫店招為榮。中年以後,轉入對行書和章草的研究,經數年刻苦砥礪,手有所摹,心有所悟,其草書藝術漸臻精妙。其章法有列無行,筆勢頓挫百轉,錯落有致,或如群山奔涌,或如怪雲飛馳,或如飛流直下,大氣凜然,酣暢淋漓。其凝重古樸、奇姿橫生的結體,參差豪縱、率意有趣的章法,剛勁有力的線條,勁健如鐵的用筆,都與先生性格、氣質和志趣相契合。觀先生之書,如聆聽無聲之音樂,已進入物我兩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