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五九
中國當代藝術家協會總顧問
李五九,筆名九歌,法號廣龍居士。男,漢族,1959年出生於北京,國家一級美術師、軍旅畫家,現任中國當代藝術家協會總顧問,是當代中國具有極高藝術造詣的畫馬大師。
江邊鋪紙,臉盆蘸墨,水桶潤筆,你見過這樣的作畫方式嗎? 2014年10月6日,由文化部主辦的“萬馬奔騰·中國夢”文化活動在漢口江灘舉行,李五九先生在一張100米長的長卷上現場作畫,完成作品《萬馬奔騰》。
萬馬奔騰中國夢
李五九1959年出生於北京,軍旅畫家,現任中國當代藝術家協會總顧問,以畫馬見長。50多年來,他一直在畫馬,注重表現馬的精神和氣韻。他告訴記者,《萬馬奔騰》是他首次完成百米長卷,而且是在一天時間內。此前,他曾在8小時內完成一幅60米長的奔馬畫卷。“中國畫中,馬和人最難畫。一般情況下,畫家畫這樣一幅長卷至少需要一年時間。一天畫完這樣一張畫,對畫家的繪畫功底、體能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李五九稱,他與馬有緣,曾夢想當騎兵的他,當過兵,騎過馬,養過馬,還解剖過20匹馬,對馬的姿態和身體結構可謂了如指掌。“希望《萬馬奔騰》能振奮民族精神,激勵大家實現‘中國夢’”。
李五九說,《萬馬奔騰》將申請吉尼斯世界紀錄,他還將在全國多個城市巡迴作畫,並將所有作品連接成一張更大的長卷。
六駿英姿
1976年在吉林省舒蘭縣插隊知青,1978年參軍,1979年考入襄陽學院美術系,先後在中央美術學院,清華美術學院多次進修。1981年參加工作,加入先後在湖北省襄陽市公安局,湖北省公安廳工作,曾任湖北省公安廳文藝局副局長,同年,加入襄陽美協。2000年至今潛心進行藝術繪畫創作。
合影
合影
五九先生四歲起開始畫馬,從此與馬結緣一畫就是五十年---那是一個動亂的年代,出身中共世家的他,父輩們被打成了右派、反革命、走資派,於是開始流浪的五九、六三(兄弟倆的名字)在義父家寄養,
當他四歲時就經常和義父去喂馬,還用樹枝在地上和木炭在牆上描畫。大些隨義父喂馬,由於小孩子天生喜歡動物,經常把自己的食物喂馬常常遭到義父的申斥,後來長大些就去放馬,在那個動亂的年代這是他們唯一的樂趣和遊戲。每天與馬打交道使他深深的愛上了馬,他養馬、騎馬、畫馬,一畫就是50年。
李九五作品
駿馬在中國歷史上一直被看作是民族尊嚴、國力強盛和英雄業績的象徵。它所具有的蓬勃的生命力和一往無前的氣勢,更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所以駿馬一直是歷代畫家筆下的重要題材,李五九先生就是當代中國具有極高藝術造詣的畫馬大師。李五九在前人畫馬的經驗基礎上,將自身左手運筆技法巧妙地融於中國水墨,在光影的變幻中採用潑墨與線條的交融,以調整墨色的濃、淡、干、濕、焦,只寥寥數筆,卻是筆定龍蛇,使畫出的馬給人一種奔騰向前、勢不可擋的氣勢,體現出了馬的勇猛、力量和速度感、立體感。五九先生創作的寫意馬,傳承傳統又大膽創新,畫中駿馬矯健的神態和奔跑疾速的雄姿,給人們豐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既有力的感覺,又有動的節奏。他畫馬奔騰的身軀和飄動的馬鬃、馬尾,體現一種奔騰向前的力量,表現了中國人民奮發向上、豪邁進取的精神。
五九先生酷愛畫馬,可稱畫馬一絕。其作品氣勢磅礴,豪放灑脫。尤其擅長畫“大寫意馬”,傳承傳統又大膽創新。五九先生善畫野馬,他畫馬的一大特點是喝酒後更加出彩,馬的張揚、威武、自由奔放,充分表現了他自身的個性和品格,他的畫不媚不俗,充滿活力和精神氣質,有氣勢有霸氣,如果說悲鴻先生的馬以筆墨和精神見長,那五九先生的馬也傳承了大師的遺風,在他畫馬50年中,其中有20年臨摹悲鴻先生馬的經歷。相較於徐悲鴻先生的作品,五九先生的作品更有霸氣和張力,這也許得益於他的個性,我相信一個中規中矩的人寫狂草恐怕很有難度,畫馬更是這樣,五九先生出身於中共高層家族,然而他卻流浪民間,度過了青春歲月,性格成長中有雙重的優勢,有藝術家的憤世嫉俗又有江湖俠義和豪氣,每當酒後都會運筆如飛,他從不打稿也不看樣,他不但能正畫反畫還可以倒著畫,不但左右手畫還可以用頭當筆用發蘸墨,有時可以用身體來畫,因為馬在他的心中在他的靈魂中,他就像一個瘋子,完全達到了忘我的境地,如果說好畫家是用心畫畫,那麼他就是用命畫畫,他把靈魂傾注在了畫上。
他對藝術的看法與眾不同,在他看來藝術既不是貴族的奢飾品也不是大眾的消費品,他認為真正的藝術是人類共同的語言,他認為好的東西是相通的,一幅畫沒有精神沒有氣質,不能打動人、沒有美感就不是好畫,不在於你畫的是否很像馬,最像的是攝影和寫實,好的藝術品應該是,一眼看上去很舒服很有美感。他說:三流的藝術是大眾喜歡而專家不喜歡;二流的藝術是專家喜歡而大眾不喜歡;一流的藝術是大眾和專家都喜歡。
五九先生不但藝術造詣高超,而且還是國內知名的策劃大師,他與國內國際的許多著名人物、專家學者多有交往。曾在國內知名學者、國學大師:季羨林、文懷沙;藝術家:吳冠中、靳尚誼門下學習;在與經濟學家于光遠、厲以寧;書畫家韓美林、啟功、沈鵬等交往當中受益頗多。並與中科院、社科院的科學家們也有較多的聯繫。
在國畫領域專項畫馬的人並不多,立志把馬畫到極致的人更是了了,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徐悲鴻先生這座不可逾越的高山,可以說徐悲鴻先生的馬已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地,有著里程碑的作用,有人說他的馬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很多人望而卻步,五九先生不這麼看,他認為:1、悲鴻先生的馬是登峰造極的,但畢竟那個年代照相和攝像手段較落後,馬在高速奔跑時是很難肉眼觀察清楚的,幾乎是看不到腿和蹄子的,如今不同觀察手段很多;2、過去是中國畫和西洋畫結合的初始今天兩者已經高度融合,國畫系的學生也離不開寫生和素描,因此從結構上說可能比悲鴻先生更精準;3、過去中國馬的品種少大多是矮種馬,現在是阿拉伯馬、汗血寶馬、大宛馬等很多英俊的馬都引進了中國,在客觀上超越悲鴻先生是有可能的。當在北京宋庄畫馬時有人送他外號“二悲鴻”時他並不高興,他說別人是怕悲鴻先生這座大山難以逾越不畫馬,而我恰恰就是為跨越這座巔峰而畫馬,我畫的年頭已經超越了他,我已經畫了五十年了,雖然為翻越這座高山我只剩半條命了,可悲鴻先生53歲就走了,無非我再畫十年、二十年,我就是要用一生翻越這座高峰,如果我不能吾寧死。2003年中國美術館重新裝修開展慶典和中國油畫誕生100周年活動慶典上悲鴻先生的夫人廖靖文女士和張仃老先生看了五九先生畫馬的冊頁共同贊道:有悲鴻神韻;有悲鴻遺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