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愛國主義的結果 展開
- 個人或集體對“祖國”的一種積極和支持的態度
- 電影《極震區》片尾曲
愛國主義
個人或集體對“祖國”的一種積極和支持的態度
愛國主義是指個人或集體對祖國的一種積極和支持的態度,揭示了個人對祖國的依存關係,是人們對自己家園以及民族和文化的歸屬感、認同感、尊嚴感與榮譽感的統一。集中表現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為保衛祖國和爭取祖國的獨立富強而獻身的奮鬥精神。不僅體現在政治、法律、道德、藝術、宗教等各種意識形態和整個上層建築之中,而且滲透到社會生活各個方面,成為影響民族和國家命運的重要因素。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併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愛國主義(patriotism)是指個人或集體對“祖國”的一種積極和支持的態度。這裡的“祖國”可以是一個區域或者城市,但是愛國主義一般用於某個國家或者聯邦。愛國即熱愛祖國,而祖國的直接體現是同胞,國家的直接體現是政權,祖國與國家不是一回事。公民應該熱愛自己的祖國,國家應該效忠自己的公民。這就是孫中山、何子淵等革命先驅推翻滿清王朝,建立中華民國,但依然被尊為愛國者的根本原因。易姓改號,謂之亡國;文化滅絕,謂之亡天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文化不滅,則中華不滅。愛國,即愛文化,也就是守護中華傳統文化。
愛國主義
無產階級的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相統一,是從本國人民和世界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出發的。它對個人同國家和民族的關係起調節作用。愛國主義是共產主義道德重要規範之一。它要求人們把對祖國的熱愛變成自己的行動,要求熱愛社會主義制度,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人類因為生存的需要,形成社會,藉助群體的力量方便獲取生活資源和獲得保護。人們對所生活的族群所提供的舒適、寧靜、豐富、優越與安全感產生依戀和榮耀的情感。為了使生產和生活利益得到保障,人們自發地維護這個族群的完整性。這就是最樸素的民族主義。
愛國主義應當是自發的,源於基本的利益觀和良知,它彷彿溶化在人們的血液中,無法根本清除。由於幾乎每個人都具有這種潛能,統治者很敏感地察覺到這是一股強勁的力量,不能降服之就可能被之降服,所以長期以來,民族主義都被統治者所小心駕馭,統治者千方百計地將自己演繹成民族主義的核心價值符號。民族主義洪流就象漩渦,而統治者則總是企圖扮演漩渦的中心。在後極權時代,由於信息的壟斷,民族主義情緒比以往更易於控制,統治者通過壟斷的傳媒、教育,對民眾的情緒進行操控。在這個“計劃思維”的時代,人們的一顰一笑、一喜一怒都被人算計、被人設計,表面上人們發自內心的情感實質上早落在那些人預先設定的模範當中了。
愛國主義有消極的一面。由於“什麼才是愛國”人人看法不同,所以愛國一詞顯得頗為主觀,因此人們對“愛國”行為的定義極具爭議。當中最顯著的例子,莫過於有政客把愛國主義當作是攻擊對手的手段之一,指控對方是不愛國的人。也有人嘗試把愛國標準化、表現單一化;其中安布羅斯·比爾斯稱“愛國主義是一堆易燃的垃圾,任何想照亮自己名字的人只要朝它丟根火柴就可以了。”18世紀的英國作家塞繆爾·約翰遜說話把愛國主義視為:“愛國主義是流氓無賴們最後的藏身之地”。這被另一些人認為是歪曲了愛國主義的本質--不止把愛國變成了一種盲目的信仰,這些行為更無助民主的發展,因為社會的精力都虛耗於愛國的爭論之中。
愛國主義道德規範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相比其他國家的人,你對同胞的道德責任更大。愛國主義中的利他主義是有選擇性的。對愛國主義道德規範的批評大多集中在它的道德偏向上,保羅·剛伯格(Paul Gomberg)曾拿愛國主義和種族主義比較。但是有一種觀點認為每個人對所有人類的道德責任都一樣。這被稱為世界大同主義。
在歐盟,像哈貝馬斯(habermas)這樣的思考者倡導一種以歐洲為整體的愛國主義,但是不幸的是歐洲的愛國主義大多局限在一國內,並常常帶有懷疑整體歐洲的特點。
一些把宗教的位置放在母國之上的信教者經常招致愛國主義者的懷疑和敵意。舉個例子,作為教會得力助手的哥倫布騎士團把愛國主義當作其四項美德之一。而穆斯林則把高於國家的忠誠獻給伊斯蘭教會。其他團體發現很難在宗教信仰和愛國行為之間找平衡點。耶和華見證人(基督教的一派)和門諾會則選擇堅決抵制任何顯示愛國主義象徵的活動。
愛國主義的擁護者則把它所代表的道德規範當作一種美德。在哲學家阿拉斯戴爾(Alasdair MacIntyre)的著作《愛國主義是美德嗎?》。
在某些國家裡,政客們會利用愛國情緒來反駁他們的政敵,隱約或者明顯地指責政敵背叛國家。小眾可能會拒絕大眾覺得理所當然的愛國主義忠誠。他們可能會覺得自己被排除在政黨之外所以也沒有理由為它自豪。澳大利亞關於"對歷史的黑臂章回顧"就是這種衝突的例子。保守派首相約翰·霍華德(John Howard)—他當然把自己當成百分百的澳大利亞愛國者—在1996年說:“(原文)對我國從1788年以來的歷史回顧中發現我們的歷史不過是一個令人羞恥的故事,其中包含了帝國主義,資源濫采,種族主義,性別主義和其他各種形式的歧視”。
差異論
愛國主義是道德規範中最重要的一條內容。愛國主義中的利他主義是有選擇性的。在不同的國家,人們的看法和做法是不一樣的。對愛國主義道德規範的批評大多集中在它的道德偏向上,保羅剛伯格(Paul Gomberg)曾拿愛國主義和種族主義比較。但是世界大同主義認為,每個人對所有人類的道德責任都一樣。
愛國主義表達了對某一特殊公民或者政黨的價值偏好。泛世者並不認同這種特殊的偏好。他們選擇一種更加寬闊的價值體系作為替代。在歐盟,像哈貝馬斯(Habermas)這樣的思考者倡導一種以歐洲為整體的愛國主義。
宗教衝突
在美國境內經常遭受這種懷疑的是天主教會和穆斯林教會。在美英兩國,天主教會對教皇忠誠甚於對國家的忠誠。因此,作為教會得力助手的哥倫布騎士團把愛國主義當做其四項美德之一。
愛國主義的擁護者則把它所代表的道德規範當做一種美德。在哲學家阿拉斯戴爾(Alasdair MacIntyre)的著作《愛國主義是美德嗎?》中,他指出一個時代對道德概念的原則建立在對來源地等偶然特性的盲目崇拜上(意指非理性),因此也就拒絕愛國主義可以選擇這一觀點。他認為應該建立一種可以替代的道德概念,這種概念可以和愛國主義同時相存。查爾斯(Charles Blattberg)在《從多元主義政治到愛國主義政治》中也闡述了類似的愛國主義觀念。
世界主義是一種社會理想,認為全人類都屬於同一精神共同體,是與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相對立的思想。世界主義不見得推崇某種形式的世界政府,僅僅是指國家之間和民族之間更具包容性的道德、經濟和政治關係。
世界主義者確信,所有的人都有責任去培育和改善、並且盡全力去豐富總體人性。這個理想與普天之下皆兄弟的思想息息相關,人類是一個整體,必須團結一致、彼此扶持。民族國家之間的關係應該是霍布斯所說的自然國家,為了避免衝突和不公,彼此之間應該建立社會契約。
中國中心主義
認為中國是世界的中心的一種概念,是古代中國的一種世界觀。近代以來這也被認為是很多民族都具有的種族主義的表現。
應當明確愛國主義方向
在政治方面,中國中心主義是中國歷代王朝對外關係的核心。漢族聚居的區域為世界中央,而華夏之外的民族被稱為“化外之民”或者“蠻夷”(史稱“四夷”,即東夷、南蠻、西戎、北狄)。中國的皇帝是天子,中國的皇朝是“天朝”或“上國”,而其他民族和中國的關係是貢國和屬國的關係,其首領只能被稱為王。在東亞歷史中,很少有能挑戰中國在東亞外交的統治地位的例子。中國佔據統治地位的東亞外交系統在清朝末期逐漸衰落,致清末由於一系列對外戰爭的失敗導致中國中心主義論點受到了極大的挑戰,這一狀況導致了1861年開始的洋務運動以及之後的戊戌變法,而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為了打破美蘇的外交壁壘,中國則轉向了周恩來提出的求同存異平等互助性質的外交方針,但隨著九十年代中共為延續其自身統治合法性而引發的民族主義思潮,使得中國中心主義再次抬頭。
中國自清末開始和西方國家差距越來越大,令中國人質疑中國文化的優越性,有學者主張全盤西化,中國民族主義也從強調中國的優越演變為五四運動時候的爭取國家平等、尊嚴和權利。近代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官方也就不再強調中國中心主義,反而是承認中國的落後和“一窮二白”而爭取積極與外國發展經濟合作和平等的外交關係。
在一些東亞國家和民族個性的形成過程中,和中國的關係佔據了重要地位。被中國統治千年的越南的名字,源自中文的“百越之南”,是以和中國南部之間的地理位置來命名的。
在文化方面,中國中心主義表現為因為中華民族歷史悠久,長期是文明中心,對鄰近國家和民族的發展影響巨大,所以該觀念持有者認為其他國家、民族的文化次於中國。
西方中心主義
西方文化優於、高於非西方文化;或者認為人類的歷史圍繞西方文化展開;或者認為西方文化特徵、價值或理想帶有某種普遍性,從而代表非西方未來發展方向,所有這些,都帶有西方中心論的色彩。它的最極端、粗劣也令人反感的形式是種族優越論。它的最溫和的、使人覺察不到的,也“科學化”、概念化的形式是現代化理論,認為西方文化在其特殊的歷史環境下發展出來的特殊的社會現象、制度裝置、價值觀念、生活取向,具有普遍意義。西方文化在世界範圍內的擴張,它的成功,更強化著這種普通性的意識。因此,西方中心論是一種西方人與生俱來的有色眼鏡,它本質上是西方的“看法”——只要處於這種文化中,便不自覺地擁有這種“看法”。正像人類學家告訴我們的,文化都是自我中心的,在文化接觸的初期,每一種文化都認為自己高於對方;只是在持久的文化衝突中,得勢的一方的這種觀念才能保持下來。文化自我中心現象在中西文化第一次接觸中,在中國文化中的表現甚至比西方文化還要厲害。據希羅多德記載,當希臘人第一次碰到波斯人,便發現波斯人是有主子的,而希臘人是自由的,並因此引發了西方歷史上第一次文化優越論,也是西方中心論的第一種形式。而當亞里士多德建議他的學生亞歷山大大帝對馬其頓人用對付奴隸的辦法、對希臘人用對付自由人的辦法來管理而遭拒絕時,這也可以說是西方優越的第一次受挫。近代以後,啟蒙主義早期對中國文化的建立在貧乏的了解之上的想象曾經產生了對中國的熱情。這種熱情在黑格爾那裡完全消失了。
黑格爾是西方中心論的經典形態。東方文化沒有歷史,因為在那裡理性處於沉睡狀態,而真正的歷史是從希臘開始的,因為理性開始走向自我實現。理性順著自我實現的道路,從希臘、基督教、啟蒙主義直至普魯士國家,達到其頂峰。西方文化是歷史的中心,這是黑格爾的表面命題;西方文化體現的理性特徵,是歷史的動力與目標,這才是黑格爾的實質命題。如果說理論科學中國必須從西方學習,在這種情況下,不說西方中心,也是不真誠的。西方中心論顯示西方人的文化優越感。科學,只有在西方才達到典型的發展,民主制度、資本主義、現代化、合理性等等(這些概念本身既是描述詞,又是價值詞),這些普遍性的價值,只有在西方才得到充分發展。相反,非西方社會,一般表現為專制主義、非理性、愚昧、巫術,等等。西方中心論體現對非西方文化的蔑視。那些直接了當地表達文化優越感、蔑視非西方的人的觀點,是不能忍受的。我們一般稱作西方中心論的,乃是這樣一種直陳的態度。然而,這樣一種(如黑格爾那樣)直言的、坦率的、挑釁性的西方中心主義,只是西方中心論的皮毛。真正的西方中心論是一種概念設定式的西方中心論,西方與東方被安排在高低不同的概念等級中,而這些概念所表示的,無往不是西方文化中的發展最完善的特徵。以理性來對比,東方處於沉睡階段,或未發展階段,西方處於實現或滲透一切的階段;以科學為例,東方處於經驗階段,西方處於理論階段。同樣可以那出來“比”的還有民主、自由、人權等等。因此,西方中心論是西方人以自己的價值觀、世界觀用於東方社會時的一種自然表達。它本質上體現西方的觀點或立場。它是由西方文化看待世界的方式,或這個文化的概念結構所規定的。使用這一套概念工具,採取西方的立場,其本身就是西方中心論的。
但是,二戰以後,西方中心論也開始受到了挑戰。英國史學家巴勒克拉夫在其1955年的論文集《處於變動世界中的史學》中。最先明確提出了“全球史觀”來反對“西方中心論”。他認為,主要從西歐觀點來解釋歷史已經不夠了,應該從歐洲和西方跳出。將視線投射到所有的地區和時代,這樣才能公正地評價各個時代和世界各地區一切民族的建樹。此後。美國歷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兩卷本《全球通史》、美國史學家W.H.麥克尼爾的《世界史》、美國歷史學家I.沃勒斯坦的多卷本著作《現代世界體系》等繼承和發展了這一觀點。
在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學術界也大都承認“西方中心論”。但到後期,由於中國民族主義情緒的發展,中國試圖打破“西方中心論”,推崇“全球史觀”。
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的愛國主義教育雕塑
愛國主義隱含了一層道德規範:就其本身而言,它暗示“祖國”(無論是何種定義)是道德的標準或價值。“我的國家不一定總是正確的”這句名言便是此種信仰的極端體現,一切皆以愛國主義的道德和價值為準。(這句名言可能來自於對美國海軍軍官斯蒂芬迪凱特或內戰將領卡爾·舒爾茨的誤引)。此外,愛國主義還暗示著個體應將國家利益置於個人和團體利益之上。在戰爭時期,這種犧牲會擴大至獻出自己的生命。為祖國戰死沙場便是一種愛國主義的體現。
歷史地形成的忠誠和熱愛自己祖國的思想和感情。隨著社會經濟生活條件的發展和變化,在不同歷史時期和不同的階級有著不同的具體內容。愛國主義要求人們把對祖國的熱愛變成自己的行動,努力為祖國和人民的利益而工作;堅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反對民族自卑感和盲目的民族優越感;同國際主義相聯繫,既是一個愛國主義者,又是一個堅定的國際主義者。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和崇高美德,也是中國各民族大團結的政治基礎和道德基礎。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中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這是我們民族賴以存在、發展的情感紐帶與精神支柱。堅持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之一。在現階段,愛國主義最基本、最本質、最重要的表現,就在於不遺餘力地鞏固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為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構建和諧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作出自己的貢獻。
個人愛國主義是一種自願的情緒。愛國者忠於愛國主義的某一價值,比如對國旗的尊重。
政府推行的官方愛國主義含有高度象徵化和儀式化的內容。這些內容的陳述對愛國主義的推行有著邏輯性的關聯,並通過對政治團體利益的表述來得到合法性。國家紀念碑、陣亡將士紀念日等等都是典型的例子。官方愛國主義通常有著嚴格的儀式,比如對起降國旗的規定、致敬禮和忠誠的形式。
個人
個人愛國主義是一種感性、自願的愛國主義。這種類型的愛國者有著某種確定的愛國觀,如對國旗保持尊敬;不僅如此,他們經常堅持認為,所有的公民,都應該具有與其本人相同的愛國觀,而不允許有例外。這種愛國主義在結構上與其它的價值觀理念——運動相似,其政治上的表現為,力圖讓其本人的價值觀得到更好的法律支持。
官方
官方愛國主義是具有高度象徵性的正式內容的愛國主義,不管在什麼情況下,所有政府總會促進之。它是國家自身的邏輯推論,其法理基礎是“國家為政治社會的公共福利的表現”。國家紀念碑、退伍軍人節、偉人/歷史事件紀念節等,都是官方愛國主義的典型例子。政府可能會出於各種原因,發動一些愛國主義運動,來提升公民對國家與國家標誌物的認同。
官方愛國主義
愛國主義極度依賴於標誌性的行為,如:升國旗、唱國歌、參加大型集會、在車駕上貼上愛國的標籤等各種在公眾場合宣告對國家的忠誠的行為。在戰時,符號愛國主義常用於提升士氣、增加戰時的努力。而在和平時期,愛國主義並不能像戰時那樣方便的衡量對國家的貢獻,但並不為愛國者所拋棄。例如,在平日的政府場所向國旗敬禮的行為,被視為是與在戰場上向國旗敬禮同等愛國程度的行為。
普通
歷史上的確有一些人為了他國而戰鬥,有時是為了他們的獨立。比如馬貴斯拉法葉,杜什科希丘什科和普拉斯基等參加了美國革命戰爭,西歐人菲荷里尼為了希臘獨立而戰鬥,他就是著名的拜倫爵士。那麼拉法葉是美國的愛國者,還是菲荷里尼是希臘的愛國者呢?阿拉斯戴爾會說他們兩個都不是。這些人都是理想主義者而非愛國主義者。從這個角度看,拉法葉不過是投身於美國革命所蘊含的政治自由理念,而非對美國懷有特殊的愛國之情。阿拉斯戴爾認為愛國主義只能是本國人們的選擇,而不是那些熱愛這個國家的信念的他國人的選擇。
社團
陝西省愛國主義志願者協會(英文名:Shaanxi Patriotic Volunteers Association 縮寫為:SXPVA),是一個向社會人群,特別是青少年,傳達愛國主義思想、幫助青少年建立正確的人生觀、社會觀和正確價值取向的社會公益組織,由愛國企業家、進步黨團員及社會進步青年發起。2014年9月定名為“陝西省愛國主義志願者協會”,2015年6月通過陝西省民政廳、宣傳部審查並批複,由省級相關部門(民政、宣傳、組織、統戰等部門)聯合主管;2015年9月18日登記註冊,是全國唯一的具有鮮明政治覺悟的民間公益組織。
1,愛祖國的大好河山;
2,愛自己的骨肉同胞;
3,愛祖國的燦爛文化;
4,愛自己的國家。
1,熱愛祖國,矢志不渝
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3,維護統一,反對分裂
4,同仇敵愾,抗禦外侮。
1,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繼往開來的精神支柱
2,愛國主義是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紐帶
3,愛國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動力
4,愛國主義是個人實現人生價值的力量源泉。
改革開放特別是進入新世紀新階段以來,我國所處的國內外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愛國主義有了更加符合實際、更加有利於凝聚人心、鼓舞士氣和團結最大多數人的新內涵。2004年,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指出:“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過程中,已經結成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有各民主黨派和個人民團體參加的,包括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的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這個統一戰線將繼續鞏固和發展。”這一闡述明確了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的範圍,為認識和把握新時期愛國主義提供了基本依據。
可以愛國主義包含以下兩個一致性:
1. 愛國主義與愛社會主義具有一致性
2. 愛國主義與擁護國家統一有一致性
集體的習慣,其力量更大於個人的習慣。因此如果有一個有良好道德風氣的社會環境,是最有利於培訓好的社會公民的。———— (英國)培根
一個人的生命是短暫的,而我的事業卻無限的長久,個人儘管遭到不幸和許多痛苦,但是我們的勞動融合在集體的勝利里,這幸福有我的一份。只要我活一天,我一定為黨為人民工作一天。什麼是最大的幸福?毫不利己,專門利人。———— 艾潤生
愛國主義是一種生動的集體責任感———— 奧爾丁頓
要永遠覺得祖國的土地是穩固地在你腳下,要與集體一起生活,要記住,是集體教育了你。那一天你若和集體脫離,那便是末路的開始。————奧斯特洛夫斯基
誰若認為自己是聖人,是埋沒了的天才,誰若與集體脫離,誰的命運就要悲哀。集體什麼時候都能提高你,並且使你兩腳站得穩。———— 奧斯特洛夫斯基
一個人的生命是短暫的,而我們的事業都是無限長久的。個人盡可以遭到許多不幸,許多痛苦,但是只要我們的勞動融合到集體的勝利里,那幸福也就有我的一份。只要我活著一天,我事實上為黨為人民工作一天。————巴金
人才問題,並不取決於每個人有多大的能力,而取決於能否把他們組成一個集體,能否以總體的力量來取勝。———— 德田虎雄
只有用集體的力量才能夠解釋那直到現在還是不能超越的神話和史詩的深刻的美————高爾基
愛國主義是一種生動的集體責任感———— 奧爾丁頓
友誼,以互相尊重為基礎的崇高美好的友誼,深切的同情,對別人的成就決不惡意嫉妒,對自己培養一種集體利益高於一切的意識。———— 奧斯特洛夫斯基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周恩來
我死國生,我死猶榮,身雖死精神長生,成功成仁,實現大同。—— 趙博生
英雄非無淚,不灑敵人前。男兒七尺軀,願為祖國捐。——陳輝
祖國如有難,汝應作前鋒。 —— 陳毅
愛國主義是無賴最後的避難所。——塞繆爾·約翰遜(Samuel Johnson1 )
每當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出現重大危機的時候,愛國主義的破旗就又散發出臭味來。——列寧
愛國主義就是積極地為了微不足道的原因殺人並被殺。——伯特蘭·羅素
愛國主義是超越於原則之上的對於不動產的一種專橫的崇拜。——-喬治·簡納森
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來
人民不僅有權愛國,而且愛國是個義務,是一種光榮。——徐特立
除非你把愛國主義從人類中驅逐出去,否則你將永遠不會擁有一個寧靜的世界。愛國主義是一種有害的、精神錯亂的白痴形式。愛國主義就是讓你確信這個國家比所有其他的國家都要出色,只因為你生在這裡。——喬治·肖伯納
愛國主義:一堆隨時可以被任何野心家所點燃,去照亮他的名字的易燃垃圾。——安卜羅斯·皮爾斯
當愛國主義涉入認知領域時,是一個應該被扔出門外的混小子。——阿瑟·叔本華
那些沒有自尊的人仍然可以是愛國的,他們可以為少數犧牲多數。他們熱愛他們墳墓的泥土,但他們對那種可以使他們的肉體生機勃勃的精神卻毫無同情心。愛國主義是他們腦袋裡的蛆。——亨利·戴維·梭羅
民族主義是我們的亂倫模式,是我們的偶像崇拜,是我們的瘋狂。“愛國主義”是它的迷信崇拜。不必說,我所謂的“愛國主義”態度將自己的國家置於人道之上,置於正義與真理的原則之上。——埃里克·弗羅姆
要讓我們愛我們的國家,我們的國家應該可愛才行。——愛德蒙·柏克
真正的愛國主義不排斥對於其他人的愛國主義的理解。——伊麗莎白女王二世
異議是愛國的最高形式——托馬斯·傑弗遜
我是你的,我的祖國!都是你的,我的這心、這靈魂;假如我不愛你,我的祖國,我能愛哪一個人? ——裴多菲
只有熱愛祖國,痛心祖國所受的嚴重苦難,憎恨敵人,這才給了我們參加鬥爭和取得勝利的力量。——阿托爾斯泰
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卻有國界。 ——(俄)巴甫洛夫
有這麼一群人,在日本叫法西斯,在德國叫納粹,在中國叫愛國者! ——王朔
愛國者的責任就是保護國家不受政府侵犯。——托馬斯·潘恩
對祖國來說,沒有比一切都滿意的愛國者更可怕的敵人了。——涅克拉索夫
爭你們個人的自由,便是為國家爭自由!爭你們自己的人格,便是為國家爭人格!自由平等的國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起來的!——胡適
人權才是一個國家最大的面子。……一個政權如果關起門來都不能維護自己本國普通公民的權利,它有什麼資格在國際舞台上維護這個國家的權利,它的合法性就會遭到質疑。——張思之
惡國家甚於無國家;……我們愛的是國家為人民謀幸福的國家,不是人民為國家做犧牲的國家。——陳獨秀
凡是不愛自己國家的人,什麼都不會愛——拜倫
黃金誠然是寶貴的,但是生氣勃勃、勇敢的愛國者卻比黃金更寶貴。 ——林肯
最高的道德是什麼?那就是愛國心。——拿破崙
愛國是文明人的首要美德。 ——(法)拿破崙
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固定下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列寧
為祖國而死,那是最美的命運啊! ——大仲馬
誰不屬於自己的祖國,那麼他也就不屬於人類。 ——(俄)別林斯基
縱使世界給我珍寶和榮譽,我也不願離開我的祖國。因為縱使我的祖國在恥辱之中,我還是喜歡、熱愛、祝福我的祖國。 ——(匈)裴多菲
愛祖國高於一切。 ——(波蘭)肖邦
國家是大家的,愛國是每個人的本分。——陶行知
歸來報命日,恢復我神州——吉鴻昌《無題》
為了中華民族的繁榮富強,我要獻出全部學識智慧。——錢偉長
可知“媽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離開你的襁褓太久了,母親!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請叫兒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母親!我要回來,母親!——聞一多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艾青
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魯迅
我是炎黃子孫,理所當然地要把學到的知識全部奉獻給我親愛的祖國。——李四光
國既不國,家何能存!——楊靖宇
我們為祖國服務,也不能都採用同一方式,每個人應該按照資稟,各盡所能。——歌德
輕金錢,重義務,誠信果毅,嫉惡好善,愛鄉愛國。——陳嘉庚
我們波蘭人,當國家遭到奴役的時候,是無權離開自己祖國的。——居里夫人
愛祖國,為祖國的前途而奮鬥,是時代賦予我們的神聖職責。——蘇步青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