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建芳
南京大學研究所副教授
2000年9月至2003年8月,在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人類學專業從事博士階段的學習,獲法學博士學位。
2011年8月——2012年6月,赴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任弗里曼項目訪問學者和伊利諾伊大學人類學系副研究員;
2003年9月至今,任教於南京大學社會學院社會文化人類學研究所。
出版圖書:
書名 | 作者 | 作品時間 | 出版社 |
人神之間 | 褚建芳 | 2005年11月1日 |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褚建芳作品
學術譯著:
1.《努爾人:對一個尼羅特人群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的描述》,商務印書館2014年修訂譯本。
2.《努爾人——對尼羅河畔一個人群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的描述》(第一譯者,華夏出版社2002);
5.《社會學》(吉登斯著,合譯者之一),30萬字,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版;
6.“南方人類學”(編譯,獨立完成),《人文世界》(華夏出版社),2001年(1),第244-251頁;
學術論文:
1.“芒市傣族村寨的業力論信仰、道德財富觀與社會秩序”,《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社版),2016年第2期,73~79。
2.“懂人話:芒市傣族村寨的生活倫理、傳統教化與社會控制”,《開放時代》2014年第6期,194~204。
4.“個人與社會:雲南省芒市傣族村寨的生活倫理、儀式實踐與社會結構”,《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4卷(2014年)第1期,53~59。
5.“兼跨神聖和凡俗的社會整合儀式”,《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4年第2期(此文系對“芒市傣族的‘咋尬’儀式及其年齡群體與社會生活”的轉載)。
6.“芒市傣族的‘咋尬’儀式及其年齡群體與社會生活”,《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社版)2013年第5期,96~104。
7.“製造傳統:關於傣族潑水節及其相關新年話語的研究”,《開放時代》2010年第2期,101~115。
8.“邊民、跨界族群與漢語人類學——圍繞雲南傣族研究的思考”,《中國人類學評論》第16輯(2010),92~102。
9.“民族認同:族群、地方與其他”,《社會理論論叢》,第四輯(2009),88~120。
10.“‘示人以弱’露真情:從我在田野中的第一次落淚得到的感悟”,《北冥有魚:人類學家的田野故事》,商務印書館,2014,77~81。
11.“田野工作:從犯錯中成長”,《北冥有魚:人類學家的田野故事》,商務印書館,2014,200~202。
12.“花藍瑤社會組織——社區研究的範例”,載於馬戎等(2008)編《費孝通與中國社會學人類學》,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808~821。
13.“經濟人類學與關於經濟的人類學:當代經濟人類學的學科定位及其與中國研究的互為主體性”,載於王建民、湯芸(2008)主編《學科重建以來的中國人類學》,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38~260。
14.“桃李不言自成蹊——記田汝康先生”,《中國人類學評論》第2輯(2007),159~168。
15.“巫術信仰中的文化邏輯”,《中華讀書報》(社科版)2007。
16.“《花藍瑤社會組織》——社區研究的範例”,《年度學術》2006,3~20。
17.“芒市傣族的‘擺’與交換”,《重歸魁閣》,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77~293。
18.“《漂泊中的永恆——人類學田野調查筆記》書評”,《人文世界:中國社會文化人類學年刊》第1卷,華夏出版社2001年版,270~275。
20.“《文化模式》書評”,《西方人類學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237~52。
21.“《努爾人》書評”,《西方人類學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253~61。
22.“《野性的思維》書評”,《西方人類學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370~84。
1.2011,獲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校區東亞與太平洋研究中心弗里曼基金。
3.2002年,《努爾人:對尼羅河畔一個人群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的描述》(譯著)獲河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校內獎勵;
4.2001年,《傣族的擺》獲北京大學中流與喜馬拉雅基金會研究獎助學金;
5.1998年,《中國人的氣節心理初探》獲中國社會心理學會第三屆學術研討會三等獎。
3.南京大學985工程哲學社會科學基地項目“漢語言文字與民族認同”子課題“漢語言文學與民族認同理論研究”,已完成。
4.“全球化、民族認同與中國研究”,2007年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已完成。
1.2016.10.28-10.30,桂林陽朔:“跨學科沙龍:現代化背景下傳統村落的存續”研討會,中山大學旅遊學院。
2.2016.10.21-10.23,蘇州吳江:“紀念費孝通教授‘江村調查’80周年學術研討會”,吳江區七都鎮群學書院。
3.2016.09.23-09.25,重慶:“第十五屆人類學高級論壇”,西南大學。
5.2015.09.19-09.20,北京:“中國民族學會第八次會員代表大會暨‘民族與國家’學術研討會”,中央民族大學。
6.2015.07.01-07.02,南京:“全球化時代的田野工作與民族志國際學術工作坊”,南京大學。
7.2015.01.09,上海:“第三屆‘長三角人類學共同體’新銳論壇”,華東師範大學。
9.2014.04.25-26,“’宗教與文化’國際學術交流研討會”,南京大學。
10.2014.07.19-21,“北大人類學論壇”,北京大學。
12.2012.02.27-02.29,美國愛荷華州得梅因市:應邀赴美國德雷克大學訪問,並作題為“Making Traditions, Competing for Identities:China and Her Ethnic Members in the Modern World”的全校演講(Drake University,Des Moines.Feb.27th)。
13.2012.02.27-02.29,美國愛荷華州得梅因市(Des Moines):應邀赴美國德雷克大學訪問,並作題為“People Who Have Not Known Human’s Words: The Dai People’s Personhood and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的同行圓桌演講(Drake University,Des Moines,Feb.28th)。
14.2011.08—2012.06,美國伊利諾伊州厄巴納-香檳市(Urbana-Champaign):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東亞與太平洋研究中心弗里曼項目訪問學者
15.2011.08—2012.08,美國伊利諾伊大學人類學系副研究員
16.2011.10.07-10.08,美國泰學會2011年度年會(The2011Council on Thai Study Meeting),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18.2010.01.09-01.11,北京:“蒙養山學社西南研究十年階段性研討會暨社員歡聚會”,北京大學。
19.2010.12.11.-12.12,杭州:“人類學新視野里的文化與藝術”學術研討會”,杭州。
21.2008.10.23-10.27,南京:“南京大學社會學系建系二十周年慶祝大會暨‘中國社會與中國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南京大學。
22.2005.02.25-02.27,南京:“人類學與當代中國社會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南京大學。
23.2004.07.06-07.11,北京:“第36屆世界社會學大會”,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
24.2004.10.14-10.19,北京:“當代人類學與文化歷史”專題研討會,北京,。
26.2002.11.08-11.10,昆明:“雲南芒市田野調查”報告,雲南大學。
27.2002.03-2002.11,中國芒市、緬甸南坎、緬甸姐告,“中緬邊境經濟文化狀況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