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魏

清代魏元泰製作的風箏

風箏魏是天津著名風箏藝人魏元泰製作的風箏,傳統手工藝術珍品,民間傳統節日文化習俗。故稱風箏魏。魏元泰生於清同治十一年,父親魏長清是鞋行手藝,當過店員,做過攤販。他生有三個兒子,魏元泰是老三,曾讀書於私塾,因家計困難退學,十六歲到蔣記扎采鋪當學徒,學做風箏,四年期滿,由他父親給他張羅開設了一個扎采鋪,起名叫長清齋,從此他就以製做風箏為業。

基本介紹


風箏魏
風箏魏
風箏魏是天津著名風箏藝人魏元泰製作的風箏,故稱風箏魏。魏元泰自 幼在一家扎彩鋪當學徒,他對製作風箏產生濃厚興趣。為了提高扎風箏的造詣,他反覆研究飛禽和飛蟲的飛翔姿態以及它們的身軀各部位的比例關係,並應用於風箏的製作。以前的風箏,以硬翅為主,造型簡單,色彩也比較單調,為整體式。他扎的風箏可以拆展摺疊,一尺多長的大風箏,摺疊后可放在一個小信封里,便於收藏和攜帶。他研製的平板式、弓子式、立體式、串式和袖珍式風箏近200餘種。在著色上富於民族特色,並吸收了古建築彩繪上使用的退暈法以及冷暖對比色調,使之更加適合高空放飛的特點。1914年,他帶著風箏,參加了巴拿馬萬國博覽會,榮獲了銀牌獎章和證書。後來魏元泰的侄子魏慎行,侄孫魏永昌繼承了他的事業,都在天津工藝美術廠工作,擔任工藝師,並培養了許多徒弟,他們設計的新樣品,在國內外享有盛名。

起源發展


風箏,古稱“紙鳶”或“紙鷂”,最早起源於中國。相傳,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曾利用風箏進行測量、傳信,甚至試圖利用風箏載人飛翔。五代時期,太監李鄴於皇宮中製作紙鳶,在頭部放置一枚竹笛,“使風入竹,聲如箏鳴”。“風箏”也因此而得名。
最初風箏只是宮廷貴族的玩具,宋元以後,風箏逐漸普及於民間,明清時期更是廣為流傳。天津是中國著名的風箏之鄉,天津風箏由原產於中國的毛竹、絹、紙、礦物顏料等天然材料加工而成,製作技術歷史悠久,工藝精湛。在清代的楊柳青年畫《十美圖放風箏》中可以看到,在當時,天津就已經有串燈、盤鷹、唐僧取經、蝴蝶等十種風箏了。
風箏藝人魏元泰
風箏藝人魏元泰
清末民初年間,天津的風箏作坊和風箏藝人數不勝數,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當時天津市面上出售的風箏畫工普遍比較粗糙,骨架都是用紙捻來扎接,不能拆裝摺疊,存放十分不便。喜歡風箏的文人們藉助於清末時期天津文化經濟繁榮、手工業發達的有利條件,對民間風箏製作工藝進行了革新。
以朱竹軒為代表的幾位天津文人對風箏進行了研究改進。改進之一是用絲線代替紙捻,這樣風箏就顯得美觀漂亮了。第二個改進是用翎毛管銜接骨架,把風箏的身軀、翅膀、頭連接起來,這樣在不放飛時可以拆下來存放。第三個改進的辦法就是風箏的頭都是用模子扣的,很有立體感。
天津風箏種類繁多,但以軟翅為主。軟翅風箏僅在翅膀上沿有骨架支撐,下面是軟性的布或絹等材料,適合製作禽鳥或者昆蟲,如鷹、蝴蝶、燕子仙鶴鳳凰蜻蜓等等。還可以很多小的軟翅排列在一起,組成一個大風箏。例如用很多蝴蝶圍繞著花叢而組成“百花齊放”,用很多鳥圍繞著風凰組成“百烏朝鳳”等。
民國年間,天津風箏最為傑出的一個代表人物就是魏元泰。魏元泰生於1872年,由於家境貧困,年少輟學,十六歲到扎彩鋪當學徒,學得了一手扎風箏的好手藝。學徒期滿后,由父親給他張羅開了一間扎彩鋪,起名“魏記長清齋扎彩鋪”,從此他就以做風箏為業。
魏元泰師法前人、不斷創新,在傳統風箏工藝基礎上進行改革,形成了造型多變、彩繪逼真、飛行平穩、特技精湛和便於攜帶的五大獨特的藝術風格,他的風箏技藝在天津可謂是一枝獨秀,獨領風騷,“風箏魏”這一稱號也開始聞名於坊間里巷。魏元泰還有一手沒有流傳下來的絕活,外間少有人知道。
風箏魏的革新里還有一個絕活叫蒲綳。就是拿蒲草做成弓弦,擱在風箏上發出聲響。這個絕活只有他能做,沒能傳下來。
1912年,魏元泰的十一件作品被當時的北洋政府農商部選送美國舊金山,參加在那裡舉辦的巴拿馬太平洋地區萬國博覽會並獲得獎牌,為國家爭得了榮譽,這也是中國風箏藝人第一次將中國的風箏放飛到世界的天空。

歷史傳承


風箏魏的發展經久不衰,在魏元泰第二代傳人魏慎行,第三代傳人魏永昌、魏永珍,第四代傳人魏國秋的繼承和不斷創新下,風箏魏的風箏已經達到了1000多個品種。後來,風箏魏的風箏多次出訪美國、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成為天津與世界各國民間文化交流的信使和紐帶。飛機的發明者美國萊特兄弟的後代也因風箏而與風箏魏結緣。
天津有許多民間風箏隊,經常組織放飛活動、參加比賽,進行交流,切磋技藝;同時,放風箏已經成了很多天津人日常生活休閑娛樂的方式之一。在春秋兩季的清晨和傍晚,特別是在節假日里,天津大大小小的廣場、公園都可以看到許多風箏愛好者放風箏,多姿多彩、形態各異的風箏在天空中競相飛舞。

背景介紹


風箏魏
風箏魏
天津簡稱津,意為天子渡過的地方,別名津沽、津門等。
天津始於隋朝大運河的開通。在南運河北運河的交會處、現在的金鋼橋三岔河口地方,史稱“三會海口”,是天津最早的發祥地。唐中葉以後,天津成為南方糧、綢北運的水陸碼頭。金代直沽設“直沽寨”,元朝設“海津鎮”,是軍事重鎮和漕糧轉運中心。
明朝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到2004年,天津建城已有600周年。
建文二年(1400年),朱棣率兵經直沽渡河南下奪取政權,1403年改元永樂,天津這個名稱出現於永樂初年。天津作為軍事重地,於永樂二年(1404年)正式設衛,翌年設天津左衛,轉年又增設天津右衛。清順治九年(1652年),三衛合一,歸併於天津衛。
1860年天津被闢為通商口岸后,西方列強紛紛在天津設立租界,天津成為中國北方開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國“洋務”運動的基地。由天津開始的軍事近代化,以及鐵路、電報、電話、郵政、採礦、近代教育、司法等方面建設,均開全國之先河,天津成為當時中國第二大工商業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貿中心。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天津作為直轄市,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進一步鞏固了中國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基地和商貿中心的地位。改革開放以來,天津的港口優勢不斷增強,對外交往進一步擴大。進入新世紀,天津已經成為現代化的國際港口大都市和中國北方重要的經濟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