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三先生

宋初三先生

宋初三先生是指孫緮、石介、胡瑗三人。是宋朝理學承范仲淹,開張載兩周理學的過渡人物。

基本簡介


孫緮 石介 還有胡瑗,在宋朝初年倡導守道尊王,都曾在泰山求學,任教於太學。是宋朝理學承范仲淹,開張載兩周理學的過渡人物。
石介
石介(1005~1045) 宋代散文家。字守道。兗州奉符(今山東泰安)人。曾居徂徠山(泰安城東南)下,時人尊稱徂徠先生。26歲時,舉進士,歷任鄆州觀察推官、南京留守推官等職,後為國子監直講、太子中允、直集賢院。為國子直講時,正值呂夷簡罷相,仁宗進用韓琦、范仲淹、富弼杜衍等人,他喜而作《慶曆聖德頌》,歌頌朝廷退□進賢,不指名地斥權臣夏竦為"大□"。因懼禍而求出,為濮州通判,未赴而去世。但夏竦仍借事誣石介詐死,奏發棺驗屍。其事雖因杜衍及眾士保奏而免,但累及妻子,20年後才得昭雪。
石介與歐陽修蔡襄等同年登科,歐陽修對他的詩文都比較推重。他曾極力提倡古文,尊崇韓愈。曾撰《讀<原道>》、《尊韓》和 《與士建中秀才書》等文闡述道統。他認為道成於孔子,繼之者則是孟軻揚雄王通、韓愈。對於當代作家,他最推崇的有柳開、孫復等。又曾著《怪說》,激烈指斥楊億為首的西□體詩"淫巧侈麗,淫華纂組",影響很大。
關於石介的文章,歐陽修曾評為"博辯雄偉,憂思深遠"(《徂徠先生墓誌銘》)。《明禁》、《是非辨》、《復古制》、《辨惑》以及《怪說》、《原亂》諸篇,雖不免粗疏,但長於排比,富有氣勢。又如《送祖擇之序》一類文章,也寫得頗有情致。詩歌亦有佳作,如《寄叔文》寫道:"報君自說心如石,憂國人言鬢欲絲。"頗有真情實感。
胡瑗
字翼之。泰州海陵(今江蘇泰州)人。因居安定,世稱安定先生。慶曆二年至嘉祐元年(1042~1056)歷任太子中舍、光祿寺丞、天章閣侍講等。后以太常博士致仕,歸老於家。胡瑗與孫復、石介並稱宋初三先生,是宋代理學醞釀時期的重要人物。胡瑗精通儒家經術,以“聖賢自期許”,講“明體達用之學”。認為儒家的綱常名教是萬世不變的“體”,而儒家的詩書典籍是垂法後世的“文”;把體、文付諸實際,可以“潤澤斯民,歸於皇極”,達到民安國治、維護封建統治的目的,這是“用”。他的“明體達用之學”,對宋代理學有較大影響。胡瑗講學分經義、治事二齋,治事包括講武、水利、算術、曆法等,表現了重視經世治用的特點。宋仁宗慶曆中,朝廷興太學,“詔下蘇、湖取其法,著為令於太學”。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在歷史上起過重要作用。著有《周易口義》、《洪範口義》,均入《四庫全書》;另有《論語說》、《春秋口義》。
提出性情論,倡性善論,尊經,尊王。
孫緮 992~1057
字明緮,晉州平陽(今臨汾)人。學於泰山,研《春秋》,任教太學,攘斥佛老,倡尊王(即鼓吹宋為正統,遼為蠻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