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果法師

佛教教師

正果法師(1913~1987年)四川省自貢市人。俗姓張。十九歲,從中江縣壽寧寺廣渠和尚剃度。二十一歲,受戒於成都文殊院。先後就學於重慶華岩寺天台教理院和重慶北碚漢藏教理院。在漢藏教理院曾從太虛習佛六年。畢業后,留校任教。1954年,任三時學會研究室主任。又應中國佛學院之聘,主講佛學

人物生平


民國
民國二十三年(一九三四年),正果二十二歲,於成都文殊院受具足戒,之後到重慶華嚴寺,進入該寺所設的「天台教理院」受學,學習《天台教觀》。民國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年),考入重慶北碚的「漢藏教理院」。初入本科,民國二十九年(一九四〇年)畢業,繼而升入研究班受學兩年,民國三十一年(一九四二年)畢業。在校六年,先後受學於法尊、法舫、印順雪松等名師。他曾依法尊法師學《菩提道次第廣論》、聽法舫法師講《俱舍論》,以及聽雪松法師講《阿含經》,於佛學紮下堅實的根基。他以在院時成績優良,戒行端正,畢業後為院長法尊法師所留,聘他在學院任教。民國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外省籍教師都複員還鄉,漢藏教理院的重擔,就落在法尊與正果兩個人身上。法尊對正果十分倚重,請他擔任教務主任,主持教務工作。
民國三十五年(一九四六年),太虛大師離開重慶複員返都,在南京負起整理中國佛教的責任。民國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年)三月,在上海玉佛寺以腦溢血逝世,使重慶的漢藏教理院受到極大的震撼。因為太虛大師的示寂,教理院失去了支持,全院責任落在法尊法師和正果身上。他二人除了維持教學外,當時以內戰期間,局勢混亂,物價飛漲,維持一個上百人的僧侶學院,真是艱難萬分。一九四九年,國共內戰蔓延到西南,院內有些人主張把學院遷到海外,正果與法尊法師力排眾議,把學院留下來。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翌年法尊法師應邀到北京,主持設在北海公園內的「菩提學會」。年餘后正果也應邀到京,與法尊法師同在菩提學會,主持藏文經典的翻譯工作。而重慶的漢藏教理院,則交給西南軍政委員會管理。一九五四年,中國佛教協會秘書長趙朴初居士,推薦正果法師到北京「三時學會」,擔在研究室主任。北京的三時學會,成立於民國十六年(一九二七年),他的前身是「法相研究會」,創立人是韓清凈朱芾煌、陳善勝(後來出家法名凈嚴)、徐森玉、饒風璜、韓哲武等居士。民國十六年(一九二七年),在法相研究會的基礎上,改組為「三時學會」。成立之初,有會員百餘人,由韓清凈當選為會長,朱芾煌當選為副會長。三時學會的內部組織,分為總務、研講、修持、刻印四部。分工合作,推動會務。特別是在刻印經典這一方面,以在《金藏》中影印出的《宋藏遺珍》,線裝本一百二十冊,最為珍貴。

個人履歷


正果法師到三時學會的時候,學會的全盛時代已經過去,但仍不失為一個頗具規模的學術研究機構。正果在會中的工作,是指導僧侶和居士研究法相唯識學,對此工作,他作的勝任愉會。一九五六年,中國佛教協會成立「中國佛學院」,院址設在北京的法源源寺內。由法尊法師出任兼任副院長,正果也受聘為學院教授。中國佛學院,是隸屬於中國佛教協會的一所全國性的佛教學院,設有本科及專修科二班,正果法師後來並擔任學院教務主任。
正果法師在中國佛學院任教期間,編寫了一本《佛教基本知識》的講義,全書三十餘萬言,做為學院教材。繼之又窮數年之力,撰寫了《辨了不了義論講義》,亦達三十多萬言。《辨了不了義論》一書,是西藏宗教改革家宗喀巴大師的著述,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重要論典,後來由法尊法師譯為漢文。正果在這本論典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把它詮釋出來,為佛學研究者指出了方向,可惜這本書尚未出版,即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散佚了。
一九五七年,中國佛教協會舉行第二屆全國代表大會,正果以代表身份參加,併當選為理事。一九六二年,當選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但主要工作仍在佛學院任教。一九六六年,「十年浩劫」開始,佛教首當其衝,各級佛教協會被迫停止活動,寺院被封閉,經像法器遭到破壞,僧侶全是「牛鬼蛇神」,是紅衛兵鬥爭的對象。佛教僧俗人物中,愈是名氣大、地位高,所受的衝擊也愈大。像中國佛協副會長、有名巨贊法師,曾經系獄多年;另一位副會長能海大師,被批鬥致死。與正果同由四川到北京的法尊法師,他也在佛學院任教,他在晚年所寫的〈法尊法師自述〉一文中,說到他在文化大革命時的遭遇∶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中,佛學院解后,我被打成黑幫,參加體力勞動。一九七二年,解除黑幫名義,恢復自由。一九七三年後,患心臟病,眷病至今。(法尊作於一九七九年八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