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寺
位於陝西省西安市的寺院
敦煌寺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西北10公里處。初創於西晉(280—289年),始建者竺法護。《法華經》的最早漢譯就從這裡誕生。該寺是西安目前留存下來的最古老寺院,對研究早期佛教具有重大歷史價值。至隋、金時擴建整修有加,金皇統年間、明正統、成化年間曾多次修葺,“文革”後期亦曾重建。據康熙御碑文記載,敦煌寺現存傳承法系屬黃教格魯派道場,其祖師為宗喀巴大師。該寺現存主要佛教建築殘破不堪,寺內主要地面仍被工廠佔用,難以舉行正常的宗教活動。佛塔一座,為“敦煌磚塔”,高七級,磚表土心,不能登臨,竺法護,人稱“敦煌菩薩”,此塔是竺法護在此譯經的見證。寺內另有碑該二塊。敦煌寺現任主持劉興隆,陝西省西安人,1996年出家。
該寺始建於西晉太康七年,即公元286年,為陝西現存最古老的寺院。
據南朝梁代(502-557)僧佑所著《出三藏記集》記載,“太康七年八月十日,敦煌月氏菩薩沙門法護手執胡經,口宣出《正法華經》二十七品。”“元康元年,長安孫伯虎以四月十五日寫素解。”此處尚未說明翻譯《法華經》的具體地點。梁代慧皎的《高僧傳》中記載,竺法護“立寺於長安青門外,精勤行道,於是,德化遐布,聲蓋四遠,僧徒數千,咸所宗事”。這裡卻沒有說《法華經》就是於此翻譯而出。唐代著名佛教史學家道宣在《妙法蓮花經弘通序》中說:“西晉惠帝永康年中,長安青門敦煌菩薩竺法護者,初翻此經,名《正法華》。”《佛祖統記》卷37中說:“晉武太康七年,竺法護來長安青門《正法華》及《涅盤》藏等經210部。”竺法護原籍月氏,本名支法護。出生於敦煌,8歲時出家,拜外國沙門竺高座為師,遂改為師姓,名竺法護。據說他每日誦經萬言,過目不忘。后隨師遊歷西域各國,遍通各國語言。當時,中國內地大乘經典十分缺少,竺法護“乃慨然發憤,志弘大道”。於是攜帶大量經典,來到長安。因其世居敦煌,人稱“敦煌菩薩”。所以,他在長安青門外立的佛寺也稱敦煌寺。綜合以上資料,可證明,敦煌寺為譯經大師竺法護於公元286年建立。
此前,竺法護曾於西晉太始二年(公元266年)十一月八日至十二月三十日在長安青門內白馬寺翻譯《須真天子經》2卷,傳言者為安文惠、帛元信,筆受者為聶承遠、張玄泊、孫休達。此為梁代僧佑的《出三藏記集》所載,應為真實史實。如此,則竺法護先是在長安青門內白馬寺翻譯佛經,后又在青門外另立一寺,此即敦煌寺。至於白馬寺為何時所建,就不得而知了。但它肯定早於公元266年,也就是說,長安的白馬寺最遲也是在三國(公元220至280年)以前建立的。該寺與洛陽白馬寺是什麼關係,尚無明確的歷史資料說明。估計與東漢時期的“白馬馱經”有關,如此,則該寺的創建應在東漢,甚至以前。史料明確記載早期在長安建寺的還有帛法祖。據梁代慧皎的《高僧傳》記載,晉惠帝(290-306年在位)末期之前,帛法祖“於長安造築精舍,以講習為業,白黑宗稟,幾且千人”。但具體何時不太清楚。其弟死於303年,享年57歲,則生於246年。據此帛法祖則生於246年以前。史載其年少出家,估計在長安建寺在3世紀60年代。該寺建於何處,現亦不得而知。史載竺法護曾在長安西寺譯經,西寺應位於長安城西邊,是否為帛法祖建立的那座精舍,尚不敢斷定。根據以上資料,長安最早佛寺應是青門內的白馬寺,其次是青門外的敦煌寺和帛法祖所建的不知具體位置和名稱的精舍。由於白馬寺、長安西寺早已無存,所以,現存陝西最早的佛寺便只有敦煌寺了。
敦煌寺在中國佛教史上據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敦煌菩薩竺法護在此翻譯出《法華》、《光贊般若》、《漸備一切智經》、《彌勒成佛經》等重要經典,他一生共翻譯佛經154部,322卷。有的資料則說是175部,354卷,或210部394卷。此前中國的佛經翻譯都是零星的、小規模的。可以說,竺法護是中國佛教史上第一位大規模翻譯佛經的人,敦煌寺則是中國佛教史上第一個大規模翻譯佛經的場所。梁代僧佑說:“經法所以廣流中華者,護之力也。”
據寺內碑文《聖嚴寺併入廣仁寺管理記》記載,隋代曾重修該寺。金代皇統五年(1145)政公法師重建。金代大定二年(1162),賜寺額“聖嚴禪寺”,故又以“聖嚴”名之。明代正統年間(1436-1449),寺中住持和尚了庵法師和他的弟子性福法師相繼增修。明成化十一年(1475),性慧法師、覺成法師再次擴建。當地信士張宗器將寺院附近三十畝良田捐獻給敦煌寺,作為寺僧常供之產。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和弘治十六年(1503)又有兩次重修。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敕建廣仁寺於原唐長安城西北隅,作為達賴和班禪進京途中的住錫之地。寺內一切軌制均尊藏傳佛教,迎請喇嘛住持,傳習藏地密法。此時,敦煌寺住持為修習藏地密法的尚經巴喇嘛,他認為同廣仁寺法味相同,便以敦煌寺所有地產盡歸廣仁寺管理,從此敦煌寺便成為廣仁寺的下院。清同治(1862-1874)初年的戰亂中,寺宇曾遭嚴重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