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初
北京市建華實驗學校董事長
李金初,男,生於1939年。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全國先進教育工作者,北京市中學模範校長,北京市人民政府教學成果獎獲得者,北京市海淀區有突出貢獻的專業技術拔尖人才.1964年7月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數學系數學專業。
1974年任北京十一學校副校長.1987年任北京十一學校校長至2007年。同時兼任: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管理分會副理事長,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管理分會初中教育委員會名譽理事長,北京教育學院兼職教授,北京市海淀區教育學會副會長。在國家,省市級刊物上發表了幾十篇理論,實踐文章,著有《改革,選擇和發展——我的辦學思想與實踐》一書.
李金初校長是學者型,研究型的管理專家。長期致力於基礎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研究,從國家經濟運行體制,科學技術發展水平尤其是信息技術,網路技術飛速發展對教育方式的改變,當代最新的生理學,心理學研究成果對人認識的深化等角度探索進行新的辦學體制和育人模式的改革.1988年,學校進行了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建立了科學,民主,高效,嚴格的管理機制.1992年5月,在全國率先提出並實踐了公辦學校的"五自主"辦學體制改革新思路,即:"自主籌集日常辦學經費,自主招生,自主用人,自主工資分配,自主教育教學改革".並進一步概括為"學校國有,校長承辦,經費自籌,辦學自主"的體改模式,簡稱作"國有民辦制",1996年被批准為北京市辦學體制改革試點校。為實施高水平的素質教育?成功地進行了綜合活動課,分層教學等育人模式改革,使學校獲得了快速的,高水平的發展,取得了良好的辦學質量和社會聲譽,學校由一所普通的中學發展成為頗具特色,辦學成績享譽京城內外的基礎教育改革名校,辦學體制改革,育人模式改革在市區乃至全國都產生了較大的影響.2000年9月21日,海淀區舉辦"首屆校長教育思想研討會——李金初校長辦學思想研討",十一學校的改革獲得了與會500多位市內外領導,專家,校長的高度評價。認為學校在李金初校長"改革,選擇與發展"的辦學思想指導下,用成功的實踐回答了我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在窮國辦大教育的今天,"國有民辦制"實驗是基礎教育改革的成功探索.
十一學校顧問、建華學校董事長 李金初
2007年7月,李金初校長從十一學校校長的崗位上退下來,擔任十一學校的顧問、建華學校董事長。傾注了李校長畢生心血的十一學校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一所普通中學成長為享譽京城內外的名校,為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提供了一個實踐案例。李校長以“本人平生無大志,只想辦好一所學校”為人生志向,長期致力於中國基礎教育事業,尤其對於社會轉型期中國基礎教育學校的辦學體制和育人模式進行了很多創新性的實驗,積累了豐富的辦學實踐經驗,形成了自己的辦學思想。基本辦學理念——“改革、選擇、發展、和諧”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李金初逐漸形成了“改革、選擇、發展、和諧”的基本辦學理念。他認為,改革是發展的動力,改革給學校帶來了活力,實現了快速的發展。發展是改革的出發點和歸宿。教育改革,就是擴大教育的選擇性空間。發展才是硬道理,離開了發展,任何改革都是毫無意義的。選擇是機制,是實現改革的途徑、辦法,教育要允許選擇。允許選擇,是教育民主和人權的表現。和諧是可持續發展的保障。一個和諧的校園,尤其是學生、教師和學校的和諧發展,才是其得以長久健康地發展的重要因素。在大力推進辦學體制和育人模式等多項改革的同時,他以一個教育實踐家的高瞻遠矚的視野,把學校的改革落腳到實現學生髮展、教師發展和學校發展上。
2000年9月21日,海淀區舉辦“首屆校長教育思想研討會——李金初校長辦學思想研討”舉行。作為一位基礎教育領域的實踐家,李校長對學校德育、教學、管理工作、師資隊伍、學校文化建設等等都有自己的思考和獨到的見解,逐步形成在這個具有時代性、實踐性、創新性、開放性、發展性的基本辦學理念的指導下,他在德育上注重理解與溝通,推進德育的人性化和個性化;在教學上關注對話與交流,激發學生對問題的興趣和對解決問題的追求,構建主體性優質課堂;在管理上追求效率與和諧,轉變管理觀念,推進科學化、民主化、市場化和人本化,創立“民主舉薦-組織考察-校長選任”的幹部任用新機制;在文化上提倡民主與包容,構建“改革、創新、民主、包容”的新文化…… 確立學校基本辦學價值觀 李金初同志提出,實施素質教育,從根本上就是要構建一種新的育人模式。因此,在“國有民辦”制的平台上,他以“創造適合學生髮展的教育,辦人民滿意的學校”為基本辦學價值觀,進行了多項育人模式的改革實驗。
在李校長的帶領下,1993年,十一學校的“綜合活動課”新型課程實驗,成果獲北京市“八五教科研優秀成果獎”,為國家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提供了實踐基礎;1994年,十一學校廣泛實行分層次教學實驗,革新課堂組織形式,成果獲北京市“胡楚南教學獎”;1996年,十一進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推進素質教育”實驗,成果獲北京市人民政府首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1999年,學校進行高中理科實驗班課程改革實驗,尤其是高中“四環節”教學模式改革,提出還學生讀書權、思考權、討論權、主動發展權,學生每周5個半天上課,4個半天自學自研或合作學習。實驗獲得了全面成功,實現了實施素質教育與取得優秀升學成績的和諧統一。
2004年,在他的直接領導下,十一學校進行了“中學六年一貫·二四課程改革實驗”,首次提出“四年制”高中的課程改革設想,並正在探索實施,為正在進行的高中課改,提供更多的實踐經驗和參考模式。在李校長的帶領下,北京市十一學校從一所普通中學校躍居為北京市高中示範校。先後獲得“全國民主管理先進學校”、“北京市師德建設先進集體”、“北京市教育科研先進校”、“北京市科技教育示範校”、“北京市德育先進集體”、“北京市體育模範學校”、“北京市藝術教育金帆獎”、“北京市電化教育先進校”等榮譽稱號。改革,讓十一學校均獲得了超常發展:學校硬體設備領先一流,自籌辦學經費5億餘元,新建校舍14.9萬平方米,為國家節省財政撥款1億多元,極大地支持了薄弱校的建設。不僅如此,學校的辦學規模不斷擴大,現有114個教學班,5600多名學生;辦學質量逐年提高,並取得了學生全面發展的育人成果,得到家長和社會的讚譽。2005年和2006年連續兩年,十一學校高考文、理科均列海淀區第二名,跨入北京市前十名,高考本科率99.15%,重點率88.7%。各學科競賽成績均進入北京市前五名。學校金帆管弦樂團和金帆合唱團多次獲得全國一等獎。
做教育科研強校的專家型校長
作為一位立足教育實踐改革的專家型校長,李金初同志十分重視教育科研在學校發展中的地位。1999年,李校長確立了“教育科研是立校之本、發展之本,堅定地走科研興校之路”的策略,並在學校教代會上形成決議。2004年又制定了“教科研強校戰略”。為確保教科研工作的順利實施,十一成立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所現有1位博士、2位特級、3位研究生任專職科研員。在學校承擔的多項國家級、市區級課題研究中,李金初都親任課題組組長,深入課題研究的實踐一線,進行具體指導。十一學校率領全國17所中小學,獨立承擔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五”特別委託規劃項目《現代學校文化建設與素質教育研究》課題,成為全國中學首創。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李金初對中國基礎教育的很多問題都進行過深入地思考,科研成果豐碩。他所撰寫的《公辦學校體制改革的形式探索》、《構建新世紀的育人大廈》、《改革 選擇 發展 和諧》、《學校文化建設:學校發展的精神動力》、《建設“培養-研究型學校》等多篇論文先後在《教育研究》、《人民教育》、《中國教育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學刊》等專業核心報刊上發表。在他的帶領下,十一學校多次獲市區級教育科研工作先進學校的稱號,李金初本人也以突出的科研成果獲教育科研先進工作者稱號,成為立足基礎教育實踐改革的專家型校長。教師發展與學校發展同步進行 在任中學校長的20年時間裡,李金初同志始終把師資隊伍建設放在學校發展的中心環節。他提出了“師德高品位、專業高學識、能力多方位、研究高水平”到“研究型教師”的師資隊伍建設目標,十分重視教師的專業成長。1994年,十一學校率先在全國與北京師範大學合作試行“研究生課程班”的培訓模式。李校長堅持“學校發展與教師發展同步”的原則,提出要讓學校成為“教師施展才華的舞台,專業成長的空間,通向幸福生活的家園”。學校成立了人力資源部,推進人力資源和人力資本的管理,確立對內培養和對外招聘兩線同步進行的人才發展之路,推出新的工資分配製度,實行期權工資。 2006年,面對進入基礎教育領域的博士人才的優勢資源,李校長又提出在中學建立博士后工作站的大膽設想。2006年6月,人事部批准十一學校在“構建‘培養-研究型學校’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的項目中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員,搭建了教師教育家或教育家教師成長的實踐平台。在他的帶領和推動下,如今的十一學校的師資隊伍水平堪稱北京一流,這支隊伍中有特級教師18人,博士25人,碩士99人。中國基礎教育規律的探路者 面對國際化、信息化對教育的挑戰,面對社會轉型期對人才的發展需求,面對素質教育在實施中的困境與問題,李校長把思考的觸角伸向了未來。在對當前基礎教育實踐現狀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李校長從學校教育功能以及其背後承載的不同價值取向的視角,首次提出了“輸送型”、“培養型”和“培養-研究型”三種類型的學校,並基於對中國基礎教育基本規律的探索以及促進優秀教師快速成長的責任與使命,將十一學校的未來發展目標定位於“培養-研究型”學校的建設。走近李金初校長,人們常常被他執著的精神、活躍而深邃的思維和崇尚改革的勇氣所感染。他說:“我們的歷史使命、我們心中最重要的追求不僅僅是能為北大、清華等名牌院校輸送更多的優秀畢業生,而是要通觀全局,站在更高層次上,即從辦學體制、育人模式的創新變革上,為推動中國基礎教育的發展作出更重要、更有價值的貢獻。”這就是李金初同志——一位普通的中學校長的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