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蟾逸夫舞台

天蟾逸夫舞台

天蟾逸夫舞徠台是上海歷時最為長久、最具規模的戲劇演出場所,前身為天蟾舞台,有“遠東第一大劇場”之譽。

名稱演變


在這之前還叫過新新舞台、醒舞台、競舞台、迎仙新新舞台等名字。“天蟾”取神話月精蟾蜍折食月中桂枝的典故,蘊含有壓倒丹桂第一台(當時的另一家知名舞台)的意思。1930年,“天蟾”之名號移至地處今福州路雲南路的大新舞台。“天蟾”得名以來,南北名伶巨匠對這魅力無窮的舞台情有獨鍾。本世紀內,歷代菊壇大師競相粉墨登場於此,以至梨園有“不進天蟾不成名”之說。

劇院情況


觀眾廳有兩層,共有座位928座,樓下812座,樓上116座,座椅舒適寬暢,為尋求高品位的視聽效果,對觀眾席位視角的聚光效應、板牆設計用料的聲學性能,均逐一推敲優化,並配備冷暖中央空調。舞台兩側裝有電子顯示屏,演出時顯示字幕,以方便觀眾看戲。
現就該劇院情況介紹如下:
一、舞台
1.寬14米,深14米,高16米,台框高7.4米,演出區可擴展至196平方米,兩側輔台為125平方米。
2.有複式平衡吊杆(手動)32道,間距30-40厘米,舞台前端樂池可升降。
3徠.配備升降貨梯,便於劇團搬運道具、布景。
4.協助裝台人員(舞台監督1人、燈光1人、音響1人)
二、燈光
1.電容量500安培、硅路200
2.燈光控制台為英國STRANDLIGHTING萊克530i電腦控制台
3.燈具型號數量見附件
4.燈控硅箱位於燈光控制室內
三、服裝間
1.服裝室1間
2.服裝室位於舞台演出區後部
四、化妝室
1.設有化妝室4間(2大2小)
2.2間小型化妝室可容納6位主要演員
3.2間大型化妝室可容納15位演員
五、道具室
1.道具室位於舞台演出區後部
2.演出時遷換道具路線為上場門-下場門-後台道具室

發展歷史


上海天蟾舞台作為京劇演出場所,不管是對於上海京劇的發展還是中國京劇的繁榮,都具有歷史性的意義。“京角兒不進天蟾不成名”雖然只是梨園行里的一句諺語,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確實透射出了天蟾舞台在中國京劇演出史上的重要地位和造就一代代京劇大家的卓越貢獻。
天蟾舞台有“新天蟾”和“老天蟾”之分,原為場團合一機構。
“老天蟾”為1912年4月4月開業的新新舞台。新新舞台位於九江路湖北路口(今華僑商店原址),原是上海第一家遊樂場所“樓外樓”的一部份。
1912年黃楚九、經潤三、孫玉聲聯合將其改建其劇場,命名新新舞台。開台之日,特邀請北京名伶譚鑫培、孫怡雲、諸如香等來祝賀演出。次年,因出讓他人,更名醒舞台,班底演員有蓋春來、趙君玉、李吉瑞、溫小培、李春利等人。
1914年4月,南市九畝地新舞台演出班底人員從肇明戲院遷至此地,易名競舞台。次年,原迎仙茶園的班底團也遷入,一度又改稱為迎仙新新舞台。
1916年2月,前任丹桂第一台老闆許少卿另立門戶,向永安公司租賃位於九江路的一處舞台,租期長達15年。借用“月精蟾蜍折食月中桂枝”的典故,改名為天蟾舞台,意在壓倒丹桂第一台,是為天蟾舞台之稱謂的首度出現。許少卿后,“天蟾”的第二任老闆是“江北大亨”顧竹軒,他是黃金榮的徒弟,因為在兄弟中排行第四,人稱“顧四”。由於手下亡命之徒甚多,動輒便演出全武行。顧竹軒做了“天蟾”舞台的老闆之後,使盡威逼利誘的手段攬來許多的滬上名角,脅迫他們低價簽約在“天蟾”舞台演出。而在眾多名角中,最為出名的便是麒麟童周信芳。在此後的十五年中,先後以常春恆、李桂春、周信芳為台柱,長期演出《狸貓換太子》《封神榜》等連台本戲,生意一直不錯。
“新天蟾”的前身為大新舞台。大新舞台始建於1925年,由英籍建築師丁和脫蘭設計,座西南朝東北,建築為四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屋頂呈拱形覆蓋整個場內觀眾廳。觀眾席分設四層,共有座位3917個,座席之多為當時上海新式劇場之最。
“大新舞台”於1926年2月6日開張,首期演出的名角有李吉瑞、荀慧生高慶奎、白玉昆等。不久后,周信芳、蓋叫天等名角也先後在此登台唱戲。
大新舞台曾於1928年擴建,改名上海舞台,晚上演戲,白天放電影,此後還曾更名為天聲舞台。
1929年,因永安公司房屋翻造,加上顧竹軒經營的“天蟾舞台”關門倒閉,“老天蟾”的招牌和班底團遷入到大新舞台,“大新舞台”改稱為“天蟾舞台”。
時人為了區別,以此時為界,以前在九江路的稱為“老天蟾”,后在福州路的為“新天蟾”。在此後的若干年內,天蟾舞台以周信芳為台柱子,多演連如本戲,北京名角也常在此獻演,逐漸地,天蟾舞台成為京劇演出的重要場所。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11月,上海遭日軍攻佔淪陷。一時間,夜夜笙歌的十里洋場沒有了昔日的歌舞昇平。而戰爭時期的天蟾舞台,也漸漸門庭冷落。
1932年春,梅蘭芳舉家遷到上海思南路定居。為了鼓舞全民抗日鬥志,他與葉恭綽等合編了《抗金兵》一劇,並於1933年在天蟾舞台首演。接著,他把《易鞋記》改編為《生死恨》,並於1936年首演。這兩齣戲上演期間,萬人空巷,場場爆滿。
抗戰勝利后,上海又逐漸恢復了昔日繁盛的景象。當時上海劇壇異常繁榮,南北名角雲集,好戲迭出。梅蘭芳的《貴妃醉酒》和程硯秋的《鎖麟囊》,幾乎每演必滿。
1944年,關外名老生唐韻笙在天蟾舞台連演半年的《鐵籠山》,場場滿座,傳為佳話。
1946年,天蟾舞台搞了一次“十大頭牌聯合演出”的活動,程硯秋、譚富英葉盛章葉盛蘭李少春馬富祿袁世海李世芳李玉茹等當紅名角協力演出。當時無論達官貴人、名媛淑女,還是地痞閑客均濟濟一堂,演出場景盛況空前。
解放后,天蟾舞台由軍管會接管。1954年起,天蟾舞台歸上海市文化局歸轄,同年8月,班底團脫離“天蟾”獨立,場團分開,成立天蟾實驗京劇團,是為新民京劇團前身。
“文革”開始后,天蟾舞台易名勞動劇場,直到1986年元旦恢復“天蟾”原名。
1984年,天蟾舞台的八根大柱中有一根突然發生傾斜,於是劇場從1984年5月開始停演,準備翻新或重建。當時由於資金缺乏,翻建計劃一再擱置。
1989年,在當時市政府領導的倡議下,天蟾舞台劃歸上海京劇院,由上海市政府投資,香港邵逸夫爵士等熱心京劇藝術的人士捐助進行改建,並命名為天蟾京劇中心逸夫舞台。
1994年4月28日,舞台落成開幕。在開幕祝賀演出中,北京、天津、上海及香港等地的京昆名角梅葆玖譚元壽馬長禮李世濟葉少蘭劉長瑜等雲集上海,各自獻演拿手好戲。
重建后的“天蟾逸夫舞台”是一座以京劇演出為中心的的現代化戲曲演出場所,共有928個座位。劇場的燈光、音響、吊杆等設備全部由計算機控制操作,並設有中英文字幕電子顯示屏。開台十年,逸夫舞台以京劇演出為主,其他戲曲劇種演出為輔,平均每年演出達四百多場,始終保持著上海演出界演出場次第一名。
2004年,上海市委宣傳部和上海文廣集團聯合出資,在逸夫舞台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全面翻新,這也是1994年重建以來第一次大的整修,讓承載著十年風雨的逸夫舞台煥然一新。
2007年,為配合黃浦區政府福州路的沿街綜合整治,逸夫舞台的正門再次進行整修。現如今的逸夫舞台正門配有數字滾屏,及時的提供演出信息,從而方便觀眾,達到更快捷的宣傳效果。
從當年“京角兒不進天蟾不成名”到如今的“看戲曲到天蟾逸夫”,“天蟾”經歷了近一百年的滄桑變幻。從“失落的文明”中走來,雖然幾經折轉,但台上的皮黃依舊,台下的掌聲仍然,在觀眾的掌聲和叫好聲里,記載了一個世紀京劇舞台的興衰榮辱——所以回望,是因為我們應該記住“天蟾”。

交通


地址:上海市福州路701號[200001]
交通路線:乘坐到人民廣場的車都可以逸夫舞台。
地鐵1、2、8號線至人民廣場站,14號口出來直行至第一個紅綠燈右轉,再直走即可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