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當代文學專題研究
2002年溫儒敏所著的文學教材
《中國現當代文學專題研究》是現當代文學研究性課程的配套教材。這門課是為已經學過"中國現代文學史"基礎課的同學設計的。
《中國現當代文學專題研究》共16課,涵括了現代和當代兩大部分。基礎課主要學習有相對穩定性的知識,這種專題課則要深入一步,就一些比較集中的課題,讓大家了解現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趨向,包括一些有爭議的問題,同時通過對課題中某些方面的重點分析,引發對不同研究角度與方法的探討,從而拓展我們批評和鑒賞的眼界,學習如何評論作家作品與文學現象。也許還有一個很實際的目標,那就是引起同學們對某一研究課題的興趣,或者可以從中找到做畢業論文的題目。
前言
第一講 魯迅研究四題
一、如何看待魯迅在傳統批判中的偏激?
二、魯迅的國民性批判是否醜化了中國人?
三、魯迅對文化轉型的思考有哪些值得我們今天重新關注?
第二講 關於郭沫若的兩極閱讀現象
一、如何消除經典閱讀中的歷史隔膜?
二、知人論詩讀《女神》
三、郭沫若研究概況
第三講茅盾研究中的“矛盾”
一、茅盾研究概況
二、茅盾的文學主張
三、《子夜》分析
四、茅盾的藝術風格
第四講 老舍創作的視點與“京昧”
一、如何理解老舍“市民世界”的文化反思
二、《駱駝祥子》對城市文明病與人性關係的探討
三、老舍作品的“京味”與幽默
第五講 曹禺與現代話劇藝術的成熟
一、曹禺研究概況
二、曹禺話劇的詩意特徵
三、曹禺話劇藝術的其他幾個特徵
四、對幾個有爭議的戲劇人物的藝術剖析
一、關於“京派”
二、沈從文的文學理想與城鄉對照的兩個文學世界
三、介紹一些關於沈從文研究的主要著作
第七講 張愛玲的《傳奇》與“張愛玲熱”
一、《傳奇》的評析
二、張愛玲的藝術“創新”與“襲舊”
三、“張愛玲熱”與張愛玲研究狀況
一、新詩發展的歷史輪廓
二、九葉詩派的聚集、資源與藝術成就
三、穆旦詩歌的藝術創新及其文學史地位
第九講 現代散文五家
一、周作人的“言志”散文
三、郁達夫的行旅散文
第十講 趙樹理評價問題與農村寫作
一、“趙樹理方向”是怎樣構建出來的
二、在褒貶毀譽之間
三、對趙樹理的再評價
第十一講“樣板戲”及對它的評價
一、如何看待江青對樣板戲的作用
二、專業工作者和觀眾對“樣板戲”的影響
三、“樣板戲”的藝術成就
第十二講 朦朧詩及其敘述
一、朦朧詩的“朦朧”引起的論爭及其意義
二、朦朧詩的文學史敘述
三、朦朧詩的發展和變異
一、汪曾祺小說的審美世界
二、汪曾祺的小說對當代小說文體的意義
第十四講 王安憶與女性寫作
一、女性寫作:對一種文學現象的整體描述
二、女性寫作的三次高潮
三、王安憶的寫作描述
第十五講 王朔現象與大眾文化
一、王朔現象帶給批評界的挑戰與爭論
二、社會轉型與大眾文化的勃興
三、王朔作品的大眾文化特徵
四、如何閱讀與評價王朔作品
第十六講 余華與先鋒小說的變化
一、余華與先鋒小說的悲劇性命運
二、余華在細雨中無聲的呼喊
三、先鋒小說家的“勝利大逃亡”
《中國現當代文學專題研究》是一門帶有研究性質的課程,共16講,涵括了現代和當代兩大部分。這門課是為已經學過“中國現代文學史”和“中國當代文學史”基礎課的同學設計的。
這十六講並非對現當代文學的全面評述,但選題也是有教學上的考慮,即通過重點作家作品的分析,以點帶面,將“文學現象”的考察“帶”起來。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也應當“以點帶面”,充分運用以往學習過的文學史知識,從文流發展變化的歷史聯繫和特定的歷史文化氛圍中,去討論某一文學現象產生的原由,去評判作家作品的得失。對於當下發生的文學,如果我們學會運用相應的文學史眼光去考察,儘可能從文學歷史發展的坐標中來衡定其得失地位,也可能是有利於增加理解的深度的。當然,推展開來看,這種帶研究性的學術訓練,多少也就可能使我們的文學感悟力,以及分析概括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了。即使我們所從事的是文學以外的其他的工作,這種由初步學術訓練而帶來的眼界的拓展與能力的提高,對我們仍可能是獲益匪淺,畢生受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