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動脈瘤

股動脈瘤

股動脈瘤的發生率占周圍動脈瘤的半數以上,多見於股總動脈。分為真性動脈瘤假性動脈瘤。前者多發生於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常合併全身其他部位的動脈瘤。後者常見於外傷、醫源性損傷免疫系統疾病、感染等因素所致。臨床上可因動脈瘤內血栓形成或血栓脫落栓塞遠端動脈造成遠端肢體的急性缺血,常可致截肢,因此積極手術治療十分重要。

病因


1.創傷
股部的刀刺傷或槍彈傷可造成血管壁破裂或完全離斷,先在周圍軟組織中形成局限性、搏動性血腫,以後逐漸被增生的纖維組織所包圍,血塊液化吸收后形成假性動脈瘤;股部鈍挫傷、擠壓傷等間接創傷可使動脈管壁局部薄弱,在壓力作用下逐漸擴張形成動脈瘤,外傷性股動脈瘤患者年齡較輕,在20~40歲之間均為假性動脈瘤。
2.動脈粥樣硬化
患者年齡多在50歲以上,常伴有高血壓冠心病或多發性動脈瘤。動脈粥樣硬化的動脈壁內膜增厚,部分管壁退行性變、薄弱而膨出形成動脈瘤,一般為真性動脈瘤。
3.感染
可通過血流途徑如敗血症呼吸道感染細菌性心內膜炎或血管周圍局部化膿性感染的直接波及等內源性感染途徑和開放性創傷、醫源性感染等外源性途徑使滋養血管或血管壁產生小膿腫,造成動脈中膜薄弱而成瘤,感染性動脈瘤容易破裂。近年來,創傷逐漸成為感染性股動脈瘤的主要原因。
4.醫源性因素
隨著介入治療的廣泛開展,動脈插管損傷形成假性股動脈瘤的報道逐漸增加。此外血管重建手術的增多,因吻合口局部血腫、感染或吻合技術不精等原因引起吻合口局部或全部的薄弱、斷裂而逐漸形成吻合口假性動脈瘤亦有增多趨勢。
5.其他原因
如動脈中膜退行性變性、先天性動脈中層缺陷(如Marfan綜合征等)、自身免疫疾病亦可引起股動脈瘤,但較為少見。

臨床表現


腹股溝進行性增大的搏動性腫物為本病最常見癥狀,一般無痛或有輕度脹痛或跳痛,感染性動脈瘤可有持續性疼痛。瘤體壓迫股神經可有麻木、放射性疼痛;壓迫股靜脈可有下肢淺靜脈曲張踝關節腫脹嚴重時關節活動受限。瘤腔內大量血栓形成,阻塞血管或血栓脫落栓塞遠端動脈時,可產生遠端肢體缺血表現,如皮溫降低、皮膚蒼白、足背及脛后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趾端出現潰瘍及壞死。感染性股動脈瘤患者可同時有全身感染表現:發熱、軀體不適感、體重下降等。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血白細胞計數升高、血沉加快及血液培養細菌陽性等提示存在感染性動脈瘤。
2.其他輔助檢查
(1)超聲檢查 超聲可清楚地顯示動脈瘤的形態、結構、大小及腔內血栓情況,並能了解流速、流量等血流動力學信息,並可用於與動脈硬化閉塞症等疾病的鑒別。此外,利用其無創性,可用於篩檢是否合併其他部位的動脈瘤。
(2)CT掃描 有助於診斷,能顯示出動脈瘤大小、瘤壁是否鈣化及附壁血栓的情況以及顯示感染性動脈瘤周圍的液體或氣體,並可與非血管性腫瘤相鑒別。
(3)MRI檢查 無需造影劑便能顯示動脈瘤的大小、範圍、腔內血栓情況,清晰顯示動脈壁的各層結構,鑒別真性、假性動脈瘤。
(4)動脈造影 是確定診斷和制定手術方案的最重要手段,可精確了解動脈瘤及周圍血管的情況,特別是流入道和流出道的通暢情況,對動脈瘤切除、血管重建術式的選擇具有指導意義。此外,也有助於發現其他部位的動脈瘤。

診斷


1.病史
患者有周身動脈硬化的表現,或有局部損傷史、穿刺插管或手術史。
2.臨床表現
發現大腿內側、特別是股三角區的膨脹性搏動性腫物。結合壓迫癥狀及肢體缺血癥狀和體征可疑為本病。
3.輔助檢查
超聲多普勒、CT、動脈造影等檢查,可助於確診。

治療


1.動脈瘤切除、血管重建術
適用於瘤體不大與周圍結構粘連不重,切除后可行自體靜脈或人工血管移植術。血管移植首選自體大隱靜脈,人工血管常選用聚四氟乙烯PTFE)血管。
2.感染性動脈瘤切除,非解剖途徑的血管重建術
如經閉孔途徑的主-腘動脈旁路移植術等。

預后


股動脈瘤經手術治療后,近期與遠期療效均良好,有報道自體大隱靜脈或人工血管移植術后5年通暢率約為83%。少數患者因術前即有長段動脈栓塞,術后仍有肢體慢性缺血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