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木砍花法
原木砍花法
原木砍花法是中國勞動人民發明的古老的食用菌栽培方法,簡稱砍花法;原木砍花法的形成,有許多傳說,以吳三公發明說,史料考證最有根據。具體做法,用一把“砍花斧”,將原木伐倒,在樹皮上剁上斧痕,空氣中的天然香菇、木耳孢子在斧痕上萌發,在樹皮內形成菌絲,經2年以上的培菌管理,形成香菇、木耳子實體,這種生產香菇的技術就是原木砍花法栽培技術,包含非常深刻的科學涵義。
吳三公發明說
菇神吳三公
香菇培植的初始階段非常粗放,山民們在菇木上胡亂砍一些刀痕,能長出香菇就感心滿意足。可聰明細心的三公卻發覺菇木樹種不同,被砍的刀痕深淺、大小、位置、方向不同,出菇的數量、大小就都不一樣,有的刀痕甚至於不出菇。為此,他選擇出一些容易出菇的樹種,用不同的刀法,按不同方向、深淺等要求規範有序地砍出刀痕進行對比,從中得出許多經驗。菇木上整齊的、白如霜花的刀痕,被三公稱為“花”,砍花的手法自然被稱為“砍花法”。為了能讓後人記住自己總結出的經驗,吳三公還將砍花法編成諺語,流傳至今。這些帶有地方俗語的諺語非常通俗好記:“砍花無鬼(伎倆),看檣開嘴;櫧柴大粒米,烏榆砍米碎,銀粟、火香龍翻邊。”這裡講的是不同樹種應該砍出的“花式”。而下一首諺語則是對砍花手法的總結:“砍花老鴉叮,做花還未精;砍花如水槽,香菇保不牢;若砍戴帽花,力氣白白化;砍的兩邊伏,不愁沒香菇。”
砍花法的誕生,使香菇生產發生歷史性的轉折,生產區域不斷擴大,從業農戶不斷增加。至宋嘉熙(1237-1240)之後,砍花法已從慶元流傳到周邊的景寧和龍泉一帶,並且湧現出了許多以栽培香菇為業的菇民。明洪武元年(1368年),香菇栽培技術成為皇封專利后,產區進一步擴展到閩、桂、贛、皖、川、滇、陝、湘、貴等省,並通過史料傳播、僧侶交往等渠道,砍花法漂洋過海,遠播日本。數十種地方志對砍花法作了記載,日本人把這種栽培方式稱之為“鉈目法”。
砍花法從發明應用於生產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作為一項栽培技術,砍花法的延續時間之長,覆蓋面之廣,史料之豐富,這在世界農業科學史上是罕見的。砍花法的偉大成就,就在於它使深山老林中的“朽木”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開創了森林菌類產品利用之先河。
如今,新的香菇栽培技術已經取代了砍花法這一古老的栽培技術,但對砍花法的研究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砍花法是我國勞動人民在認識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中的一項偉大創舉,它是中華農業文化史上的一座豐碑,必將永載史冊。
駱氏五兄弟發明說
菇神廟
這個傳說有一定的歷史根據。我曾查閱成書於公元前239年的《呂氏春秋》,其中有“味之美者越駱之菌”的記載。“越”即越國,“駱”應該就是駱氏家族,“菌”即香蕈。而查詢世界各地的香菇產銷地,惟有地處越國的浙江處州人稱香菇為香蕈,由此是否可以推斷龍泉香菇有文字可考的栽培史已近2300年。
中國最原始的香菇種植法——原木砍花香菇,不斷總結髮展,形成這樣幾個過程:“踏檣”、“做檣”、“砍花”、“遮衣”、“開衣”、“當旺”、“驚蕈”、“烘焙”。衡量一個菇民是否經驗豐富,首先看他是否會“踏檣”,也就是會不會勘察適合種菇的山場。“踏檣”有許多講究,首先是山場的朝向,陰坡陽坡對香菇生長有影響;其次是山密不密,即林木的“鬱閉度”,因為菇木保持水分需要遮陽,防止腐爛又要通風,地面還要保持一定的濕度才有利於菌絲的生長。這些都是直接影響產量的重要因素。再次就是樹種的選擇。菇木以甜楮、栲櫧、楓等殼斗科植物為最好,其他樹種對產量和質量都有一定影響。另外山場林木質量也很重要,胸徑大於12厘米的立木要多,這樣可伐菇木出材率才高。傳統工藝採取的是擇伐的方式來經營林木,一般胸徑在12厘米以下的樹木原則上是不允許砍伐的,因為要考慮菇木的鬱閉遮陽和山場的養蓄輪作。這樣不僅不會破壞森林植被,還在客觀上促進了森林的更新。這可以說是一種與自然和諧的耕作方式,非常符合我們今天的林木採伐操作規程。可謂青山長在,永續利用。
踏檣,費時費力又費錢,為了找到一處滿意的山場,菇民們需要結夥而行,四處奔波尋找。一首踏檣歌描繪了當年菇民天南地北辛苦奔忙的情景:
第一踏檣去菇山 朋友夥計共商量
收拾行李並伙食 又帶路程及批章
第二踏檣出了門 便向別人問路程
處州十縣有人做 問到別省尋山林
第三踏檣到衢州 江山安吉一路游
玉山常山都到過 開化休寧無山頭……
歌謠的內容不僅反映了踏檣的菇民四處奔波足跡幾乎遍及南方半個中國的情形,也告知了後人適應踏檣的地域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