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灶窯址

1961年於福建發現的窯址

磁灶窯址位於福建省泉州之南的古鎮晉江市磁灶鎮。是宋元時期泉州重要的陶瓷外銷窯口。於1956年被發現。各窯址都出土了大批瓷器和窯具。

窯址多分佈於梅溪兩岸,計有26處。窯址多分佈於梅溪兩岸,其中南朝窯址1處,唐、五代窯址6處,宋、元窯址12處、清代窯址7處,和最有代表性的金交椅山窯址,其年代為五代至南宋時期,出土有多種器形的青瓷和醬黑器。

磁灶窯產品在日本和東南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國均有發現,從而證實磁灶閩南地區生產外銷陶瓷的重要窯場。磁灶窯址為研究磁灶窯的發展歷史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1961年,福建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正文


磁灶窯址
磁灶窯址

概述


磁灶一帶多低山丘陵,盛產瓷土,長期歷經採掘,遺跡累累。有梅溪自西北向東流至晉江泉州灣,逶延曲折,構成“五塢十八曲”的地勢,
南朝窯址1處,位於下官路村雙溪口小山坡上,遺物散布範圍約3600平方米,遺址破壞嚴重。該窯年代早到南朝晚期,至唐代仍延續燒制。
唐、五代窯址6處,分佈於下灶村虎仔山、後山、老鼠石,下官路村後壁山、狗仔山,嶺畔村童子山(2號窯)。範圍都不大,破壞較嚴重。
宋、元窯址12處,分佈於嶺畔村蜘蛛山、土尾庵、童子山(1號窯)、山坪,磁灶村許山、宮仔山、頂山尾、大樹威,前埔村曾竹山、金交椅山、溪墘山及現屬南安市官橋鎮下洋村的斗溫山。窯址多依山傍溪,堆積層較厚(最厚達4.5米),屬多次堆積,窯床互有疊壓。窯址範圍都較大,遺物較多,如曾竹山窯址有8條窯床露於地表,遺物散布範圍約1.6萬平方米。
清代窯址7處,分佈於下官路村銅鑼山,洋宅村路山尾,下灶村宮後山、寨邊山、窯尾草埔,磁灶村下尾湖、瓮灶崎。窯址範圍不大,破壞嚴重。

歷史


南朝至唐五代時期,產品為灰白胎,質地粗松厚重,施青綠、黃褐釉,器形有盤口壺、雙系或四系罐、盤、缽、瓮、燈盞、缸、釜等,採用托座疊燒工藝燒成。
宋元是磁灶窯生產的鼎盛時期,產品種類繁多,胎骨灰白而薄,不甚細密,若瓷若陶,器形有軍持、瓶、碗、執壺、壺、罐、盤、碟、燈盞、注子、硯滴、爐、薰爐、盆、洗、盒以及雕塑人物等。釉色主要有青、綠、黃、黑,部分器物在上釉前,先敷一層化妝土。裝飾技法有模印、堆貼、剔刻、刻劃、彩繪等。花紋有折枝花、梅花菊花纏枝花蓮花牡丹鳳凰麒麟孔雀、龍、魚藻、捲雲等。其中綠釉釉下彩器物極富特色:綠釉器多系淋色釉二次焙燒而成,常見“返銀”現象,且銹入釉;釉下彩系在胚胎上彩繪鐵鏽褐色花紋后,再罩以青釉或黃釉,不少瓷盆內題寫詩句,如“三月當濂禁火神,滿頭風碎踏青人。桃花也笑風塵客,不插一枝空過春。”“七十有叄春,年來尚當先。山河無寸草,天地是何人。”器物的製作,一般採用輪制,也有相當部分模製,其中瓶、軍持、執壺均分段模製,然後粘接而成。從發掘清理的窯跡看,宋元窯爐是龍窯結構,採用匣缽、托座等窯具裝燒。為了追求產品的質量和數量,當時磁灶窯場進行一定分工,不同作坊分別生產某一專門品種,如金交椅窯主要燒制執壺,溪墘山窯燒制碗,童子山1號窯燒制小碟,曾竹山窯燒制小口瓶,斗溫山窯燒制小口罐。這從一個側面反映當時商品生產的專業分工和競爭意識。
清代產品有青釉缸、瓷缽、壺等瓷器和瓮、缸之類粗陶器。
最有代表性的是金交椅山窯址,2002年、2003年進行全面發掘,面積約1550平方米,揭露、清理龍窯遺跡4座,作坊遺跡1處,根據地層和遺跡的相互關係以及出土陶瓷器分析,年代為五代至南宋時期,出土有青瓷和醬黑器,器形有碗、盤、碟、瓶、壺、罐、爐、燈、水注、執壺等。

出土


磁灶窯於1956年發現,以後歷經多次調查。1973年2至3月,福建省博物館等單位對窯址進行局部試掘:蜘蛛山宋、元窯址試掘面積35平方米;童子山五代、宋初窯址試掘面積15平方米。1980年,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對窯址進行全面調查,並對其中的溪口山、蜘蛛山、土尾庵、童子山窯址進行局部試掘。1995年10月,福建省博物館對土尾庵宋、元窯址又進行搶救性發掘,揭露龍窯基址一段,出土大批瓷器和窯具。歷次調查和發掘材料,揭示了磁灶窯的發展歷史狀況。
磁灶生產的瓷器在日本和東南亞各地均有發現:日本的橫濱、長野、福岡、京都等地出土有磁灶童子山所產黃釉下鐵繪花紋盆,蜘蛛山窯所產綠釉剔花器、龜形硯滴等。菲律賓曾發現磁灶土尾庵所燒制的雙龍搶珠、纏枝牡丹花紋飾、綠釉軍持和黑釉軍持、印紋碟、黑釉碟、黑釉刻花爐、燈盞等,蜘蛛山窯的印紋碟、軍持、綠釉龜形硯滴等。

榮耀


1961年,福建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