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蕷
草藥(山藥)
薯蕷,品略呈圓柱形,彎曲而稍扁,長15~30cm,直徑1、5~ 6cm。體重,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面白色,粉性。無臭,味淡、微酸,嚼之發粘。光山藥呈圓柱形,兩端平齊,長 9~18cm,直徑1、5~3cm。表面光滑,白色或黃白色。
山藥圖片
麩炒山藥補脾健胃
用於脾虛食少,泄瀉便溏,白帶過多
15~30克。
該品養陰能助濕,所以濕盛中滿、或有積滯、有實邪者不宜。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食用山藥一般無明顯禁忌症,但因其有收斂作用,所以患感冒、大便燥結者及腸胃積滯者忌用。
薯蕷[草藥(山藥)]
揀去雜質,用水浸泡至山藥中心部軟化為度,撈出稍晾,切片曬乾或烘乾。
炒山藥:先將麩皮均勻撒佈於熱鍋內,俟煙起,加入山藥片拌炒至淡黃色為度,取出,篩去麩皮,放涼(每山藥片100片,用麩皮10斤)。
《本草衍義》:山藥入葯,其法,冬月以布裹手,用竹刀子剮去皮,於屋檐下風徑處,盛竹篩中,不得見日色,一夕乾五分,俟全乾收之,惟風緊則干速。
對家兔腸運動的影響 龐國興等報道,生山藥、清炒、土炒、麩炒4種山藥泡製品煎劑對家兔離體腸管節律性活動有明顯作用。對腎上腺素產生緊張性降低時,給4種山藥煎劑卻能使腸管恢復節律,拮抗作用明顯。對乙醯膽鹼引起腸管緊張性增高時,給於4種山藥煎劑均未見腸管緊張性下降或明顯恢復節律性活動。4種山藥對腸作用差別。認為以清炒、生品、土炒略好。
在實驗性關節炎大鼠的研究中,山藥水提液能顯著抑制Cu2 + 對γ 球蛋白的變性作用,表明具有抗關節炎的作用。山藥水提液還可消除尿蛋白,對突變細胞具有抑制產生的作用。
1 補中益氣:鐵棍山藥因富含18種氨基酸和10餘種微量元素,及其它礦物質,所以有健脾胃、補肺腎、補中益氣、健脾補虛,固腎益精、益心安神等作用,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有“健脾補益、滋精固腎、治諸百病,療五勞七傷”之說。
2 消渴生津:該山藥有消渴生津之功效:中醫治療虛勞消渴(糖尿病)處方中常有山藥單味使用,或與其它藥物合用,效果更佳。
3 保健:由於鮮山藥富含多種維生素、氨基酸和礦物質,可以防治人體脂質代謝異常,以及動脈硬化,對維護胰島素正常功能也有一定作用,有增強人體免疫力,益心安神,寧咳定喘,延緩衰老等保健作用。
4 養顏:元代脾胃專家李杲說:“治皮膚乾燥以此物潤之。“李時珍寫到:“山藥能潤皮毛。“山藥對滋養皮膚,健美養顏有獨特療效。
5 控制進食慾望:山藥中富含大量蛋白質、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E、葡萄糖、粗蛋白氨基酸、膽汁鹼、尿囊素等;其中重要的營養成分薯蕷皂是合成女性荷爾蒙的先驅物質,滋陰補陽、增強新陳代謝的功效;而新鮮塊莖中含有的多糖蛋白成分的粘液質、消化酵素等,可預防心血管脂肪沉積,有助於胃腸的消化和吸收。
6 預防春困:山藥具有健脾益氣的作用,經常食用可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
【全家】為秋冬進補打基礎。秋冬進補前吃點山藥,更有利於補品的吸收。山藥為補中益氣葯,具有補益脾胃的作用,特別適合脾胃虛弱者進補前食用。將山藥、大棗20克、米(粳米、糯米各一半)熬成粥,就是很好的選擇。
【女性】益氣養血暖手腳。手腳發涼常對女性“情有獨鍾”。中醫認為,手腳冰涼與體質虛弱有密切關係,而山藥烏雞湯和龍眼山藥羹均具有很好的補中、益氣、養血作用,特別適合手腳發涼症患者。
【男性】防止“老胃病”複發。在“老胃病”病人中,有相當多屬於潰瘍病,而秋季是潰瘍病容易發生或複發的季節。現代藥理研究證實,山藥中所含尿囊素有助於胃黏膜的修復。可用鮮山藥製成山藥扁豆糕、或小米山藥糕,蒸熟后食用。
【老人】補中益氣防感冒。山藥具有健脾益氣的作用,因此,多汗、反覆感冒的氣虛患者在秋季應該適度增加山藥的攝入量。可以把山藥炒食、蒸食、拔絲,也可以與大米、小米、大棗一起煮粥食用。
山藥具有:
1 強壯養顏;
2 補虛抗衰;
3補氣養血;
4滋陰補陽;
5扶正祛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