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濕熱

中醫病證名

脾胃濕熱,中醫病證名。是指濕熱蘊結脾胃,脾失健運胃失納降而形成的證候。本證可因飲食不調,膏粱厚味,釀成濕熱,內蘊脾胃而引起,亦可因感受濕熱交阻於中焦而致病。常見於泄瀉、痢疾濕阻、黃疸、水腫、鼓脹等疾病中。

簡介


● 英文名稱:Spleen-Stomach Dampness-Heat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基礎理論—病機

病因


可因飲食不調,膏粱厚味,釀成濕熱,內蘊脾胃而引起,亦可因感受濕熱交阻於中焦而致病。

辯證要點


本證以脾運失健和濕熱內阻癥狀並見為辨證要點。

臨床表現


脘腹脹滿,肢體睏倦,尿少色黃,大便溏泄不爽,納少厭食,噁心嘔吐,或面目肌膚髮黃,色澤鮮紅如橘子色,皮膚髮癢;或身熱起伏,汗出不解;舌紅苔黃膩,脈濡數。

症情分析


脾主運化,其氣主升,胃主受納,以和降為順。濕熱蘊結中焦,納運失司,升降失常,故脘腹痞悶,納呆嘔惡;熱勢急迫,且濕又為陰邪,易阻氣機,故便溏而不爽。脾主肌肉四肢,濕性重著,脾為濕困,流注肢體,故肢體困重。濕遏熱伏,鬱蒸於內,故身熱不揚,汗出不解,口渴多飲,小便短黃。濕熱蘊結脾胃,熏蒸肝膽,疏泄失權,膽汁不循常道而外溢肌膚,則見身目鮮黃,皮膚髮癢。舌質紅,苔黃膩,脈濡數,為濕熱內蘊之徵。

治法


清利濕熱。

常用中藥


黃連、黃芩、梔子茵陳豬苓茯苓澤瀉車前草、滑石、通草薏苡仁等。

方劑


甘露消毒丹。

其他療法


1、針灸治療
(1)刺法
針刺少商曲池、委中,或舌下青筋、黑筋處出血。治霍亂、絞腸痧。
(2)體針
取中脘,內關,是三里穴,吐甚加合谷,再甚加天概,腹痛加公孫穴,用瀉法,治霍亂。
2、飲食療法
飲食宜忌忌食生冷、瓜果、油膩、甘肥之物,宜食清淡易消化之物。
(1)荷葉粥白米50g常法煮粥,臨熟將鮮荷葉一張洗凈蓋粥上,溫火燜少許時,揭去荷葉,粥成淡綠色,調勻服之。能清暑生津。
(2)大田螺0-20個養於清水中漂去泥,取出螺肉,加入少許黃酒拌和,再放入清水中燉熟飲湯,每日1次,能清利濕熱,通小便。
(3)冬瓜湯冬瓜500g煮湯三大碗,分服,能清熱利濕。西瓜絞汁頻飲,能清暑利尿。
(4)綠豆30g,煎湯頻飲,能除署熱,利小便。

常見病


1、濕阻
此由脾胃功能失調,運化失職,濕從內生,外濕侵犯,內濕與外濕互結化熱而成濕阻,症見口苦粘膩,脈滿數,治療應清熱化濕,方用連朴飲(《霍亂論》)或甘露消毒丹(《溫熱經緯》)。
2、黃疸
多因酒食過度,水谷相併,積於脾胃,復為風濕所搏,熱氣鬱蒸,所以發黃為疸。症見目黃身黃,頭重身困,噁心嘔吐,胸脘痞滿。苔膩,脈濡數,治療宜清熱化濕,化濁,方選茵陳蒿湯(《傷寒論》)及甘露消毒丹(《溫熱經緯》)之類。
水腫
3、因水濕內侵,濕蘊於中,脾為濕困,濕邪化熱,濕熱交蒸,膀胱輸化無權導致水腫,症見遍身浮腫,胸腹痞悶,小便短赤,大便乾結,苔黃,脈沉數,治當分利濕熱,方宜八正散加減(《和劑局方》)。
4、鼓脹
因濕熱互結於脾胃,濁水停聚而引起,兼見煩熱口苦,渴不欲飲,小便赤澀,大便秘結,或有面目皮膚髮黃,苔黃膩或灰黑,脈弦數,治療上應清熱利濕,攻下逐水,方選中滿分消丸(《蘭室秘藏》)加減。

預防調護


1、注意飲食、飲水衛生,夏月不能過於貪涼,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消除潮濕。夏令時,宜用鮮藿香、鮮佩蘭、鮮荷葉、焦麥芽等適量煎湯作飲料,以芳香化濁、醒腳和中,預防濕阻病的發生。
2、霍亂吐瀉交作,邪氣未清時不能進食,吐瀉巳止,應逐漸恢復飲食,宜進流質、半流質清淡之食物。
3、本證之臌脹病,腹大堅滿脹痛,患者宜取半卧位,宜進低鹽或無鹽飲食,忌食煎炸、堅硬粗糙、辛辣的食物,以半流質、無渣飲食為宜,少量多餐、晚餐少進,宜進營養豐富的食物。如需服用逐水藥物時,以清晨空腹為宜。服藥后注意大小便的次數、量及顏色。臌脹病人尚須定期測量體重、腹圍,以了解病情的變化。

轉歸預后


脾胃濕熱證的病理演變大致有三,濕熱久留不去,傷及陰分,造成脾胃不足或胃陰虧虛證;濕熱熏蒸肝膽,使肝膽為濕熱所困,疏泄失職,出現黃疸等病;濕熱有脾胃影響胃腸,形成胃腸熱結證。

古籍摘選


● 此因脾胃濕熱所乘,飲酒厚味痰火之人多有此疾。腎雖藏精,其精本於脾胃,飲食生化而輸於腎。若脾胃受傷,濕熱內郁,使中氣淆而不清,則所輸皆濁氣,邪火擾動,水不得而安靜。(《醫方集解》)

名詞解釋


● 濕熱內蘊中焦,阻礙脾胃氣機,納運失司,升降失常的病理變化。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脾胃濕熱,指濕熱內蘊,中焦氣機升降失常,脾濕胃熱互相蘊蒸的病機。症見脘腹痞滿,嘔惡,不思飲食,厭惡油膩,身熱,口苦,體倦身重,渴不多飲,尿少而黃,甚至面目皮膚髮黃如橘子色,舌苔黃膩,脈濡數。

脾胃生理功能

● 人出生后,生命過程的維持及其所需要精氣血津液等營養物質的產生,均依賴於脾胃運化所化生的水谷精微。
● 脾主運化,脾氣將飲食水谷轉化為水谷精微物質,並將其吸收、轉輸到全身臟腑。脾喜燥潔而惡濕濁。

分類

● 脾胃濕熱內蘊,多由外感濕熱之邪;或嗜食肥甘厚膩,飲酒無度,釀成濕熱,內蘊脾胃所致;或本為脾氣虛弱,濕邪中阻,濕郁化熱。
● 濕熱阻滯中焦,納運失健,氣機阻滯,因而出現脘腹痞悶,納呆食少,噁心嘔吐;濕熱蘊脾,上蒸於口,則有口中黏膩,渴不多飲;濕熱下注,阻礙氣機,大腸傳導失司,故見便溏而不爽;濕熱交結,熱蒸於內,濕泛肌膚,阻礙經氣,導致氣化不利,因此肢體困重,小便短黃;濕遏熱伏,蘊蒸於內,出現身熱不揚;濕熱之邪黏滯纏綿,可見汗岀熱不解;若濕熱蘊結脾胃,熏蒸肝膽,疏泄失權,膽汁不循常道而泛溢肌膚,就會有面目發黃色鮮明;濕熱行於皮里,則見皮膚髮癢;舌質紅,苔黃膩,脈濡數或滑數,均為濕熱內蘊之徵。
● 脾胃濕熱治以清熱利濕為主,常用方劑為加減正氣散,主要用藥有藿香、厚朴、杏仁、茯苓皮、陳皮、神曲、麥芽、茵陳蒿、大腹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