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

碑帖

過去俗稱“黑老虎”,它是一種既有文化歷史內涵,又有藝術品位和工藝加工的藝術品。前輩為了記述前朝重要事情和隆重慶典等,把文學形式和書法家的手跡經過名匠刻手,刻鑿在懸崖和石碑上,因此碑石就有多重性的藝術內容,還經過裱裝成軸或冊頁,這樣就成了碑帖(bēi tiè)。

碑帖是碑和帖的合稱,實際“碑”指的是石刻的拓本,“帖”指的是將古人著名的墨跡,刻在木板上或石上彙集而成。在印刷術發展的前期,碑的拓本和帖的拓本都是傳播文化的重要手段。以後人們為了學習書法,或作歷史資料都要學習這些文字資料。

詞語概念


基本信息

詞目:碑帖
拼音:bēi tiè
注音:ㄅㄟ ㄊㄧㄝ ˋ
英文:a rubbing from a stone inscription
詞義:石碑的拓本

引證解釋

指石刻、木刻文字的拓本或印本,可供學習書法用。
明 曹昭《格古要論·古墨跡論上》:“用紙加於碑帖上。向明處以遊絲筆圈卻字畫,填以濃墨,謂之響搨。”清 錢泳《履園叢話·藝能·書》:“第一等有絕頂天資可以比擬 松雪、華亭之用筆者,則令其讀經史,學碑帖,游名山大川,看古人墨跡,為傳世之學。”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每天晚上他由書房歸來,必須在祖父屋裡背些《昭明文選》、《龍文鞭影》之類的文章,偶爾還要臨摹碑帖,對些乾澀的聰明對子。”

簡介


碑帖
碑帖
碑帖
碑和帖是關於刻石文字的兩個概念。碑是豎石,帖是橫石(也有用木刻的)。從內容講,碑是記敘當代的人或事,以志紀念。帖一般是將古代名人墨跡(書札、詩文等)摹勒上石。
碑帖都是刻石,在有紙、墨以後人們便用椎拓方法將銘文拓下來,這樣容易閱讀清楚,保存方便,流傳益廣。這裡講的碑帖,就指碑帖拓本。
歷代碑帖是一座寶庫,其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宗教哲學、風俗民情、文學藝術,可與史籍互相補證。現存於故宮的先秦時代的10個石鼓是石刻文字之祖。碑帖留下了自古至今無數名家的書跡,呈現出各種字體,各家流派的書法風格,實為中國書法之淵藪。
故宮博物院收藏各個時代碑帖數以萬計,小部分是清宮舊藏,大部分是近五十年搜集入藏的。一批著名的鑒藏家如朱文鈞、馬衡張伯英、吳兆璜、陳叔通、張彥生等相繼將珍藏贈歸故宮博物院,聚集了一批遞藏有序的善本(宋拓、明拓和孤本)。
1899年以來,在河南省安陽市西北五里小屯村殷墟出土了殷王占卜記事用的龜甲和獸骨,總計有十萬餘片。刻寫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被稱作甲骨文,目前已發現的甲骨文字,約有五千多個。
殷墟甲骨刻辭是殷王占卜記事的實錄,其內容包含了殷王社會活動和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是研究殷代歷史豐富可靠的史料寶庫。
故宮博物院所藏殷墟刻辭甲骨,來自撥交、徵集和捐贈,約四千餘片,著錄於《殷虛書契續編》、《卜辭通纂》、《殷契佚存》、《殷契拾掇》、《殷契拾掇二篇》、《甲骨文合集》等書。

基本含義


碑帖
碑帖
碑帖, “碑”和“帖”,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將歌功頌德、立傳、紀事的文字,先按字的點畫墨道兩側,鉤摹在石上,成“空心字”,或是直接用紅色顏料寫在石上,即書丹上石,然後再經鐫刻而立於某紀念處的稱“碑”,古代碑石上的字為書法名家、高手所書,字跡可供後人取法。將碑石上的字用薄紙、焦墨捶拓下來再經裝裱的稱為“拓本”,通常也稱為“碑”。
“帖”原是指書法家的墨跡真筆。為傳播、學習需要,宋代以後出現將彙集的名家真跡,經鉤勒上石或上棗木板,經鐫刻捶拓,這樣的匯帖刻本,也稱“帖”,如著名的有“淳化閣帖”、“寶晉齋法帖”。“碑帖”已合為一辭,用來泛指供學習書法取法的範本。----《古代碑帖鑒賞》 費聲騫
“碑帖”常放在一起合稱,其實“碑”主要指漢、魏、唐碑,按照類型來分,則有墓碑、廟碑、造像和摩崖等;“帖”則是指書人的書札或詩稿等。因為古代沒有照相技術,只能依靠拓本流傳,隨著印刷術的提高,碑帖拓本專屬收藏,流通漸少,因而所謂的碑帖收藏,實際上是指拓本(或拓片)收藏。
碑帖,過去俗稱“黑老虎”,它既是一種有文化歷史內涵,又有藝術品位和工藝加工三者相結合的藝術品。
我們的前輩為了記述前朝重要事清和隆重慶典等,把文學形式和書法家的手跡經過名匠刻手,刻鑿在懸崖和石碑上,因此碑石就有多重性的藝術內容,還經過裱裝成軸或冊頁,這樣就成了碑帖。碑帖是碑和帖的合稱,實際“碑”指的是石刻的拓本,“帖”指的是將古人著名的墨跡,刻在木板上可石上彙集而成。在印刷術發展的前期,碑的拓本和帖的拓本都是傳播文化的重要手段。以後人們為了學習書法,或作歷史資料都要學習這些文字資料。為此,這些“碑帖”就有真實性、時間性、工藝性和藝術性。由於文化商品能在市場流通,也就有經濟的價值,所以鑒賞就成為重要手段。
碑帖
碑帖
認識古代留下的各種拓本,重要的是對原石的鑒別,由於原碑石被毀,因此,僅存的原拓本或孤本,就會價值連城。據史料記載,明代黃庭堅曾有記孔廟碑的“貞觀刻”,以千兩黃金所購得。這說明了虞世南孔子廟堂碑》的價值。然而到以後翻刻的“成武本”、“西安本”,翻刻本的質量不及原拓本。 1920年,大收藏家羅振玉公開出售由他鑒定的明拓本《西安本廟堂碑》,價值140塊大洋,張叔末藏《成武本廟堂碑》值120塊大洋。
由於價值規律的作用,真正學習鑒賞碑帖,成為許多收藏者的興趣,從對碑帖的整體認識來說,鑒賞也是由表及裡,有各個不同的側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拓本的裝潢,各種舊拓本特別是古拓本,有不同時期的式樣,因此,“經折裝”、“蝴蝶裝”、“線裝”等都反映出材料和裱裝時代特徵,再是對拓本紙張和拓本具體的墨色和效果,這則是對材料和技法的客觀分析了。
南宋以後,碑帖的制偽高手越來越從拓法上和刻石上下功夫。所以進一步鑒別出書法的風格、用筆等,這就成了鑒賞中的主要依據。再有鑒別碑帖的輔助依據,即題籤、印鑒、題跋等這些文字,都能幫助我們鑒定真偽。

傳拓方法


用墨把石刻和古器物上的文字及花紋拓在紙上的技術。是保存文物資料、提供臨寫楷模的重要方法。傳拓技術,在中國已有 1000 多年的歷史。許多已散失毀壞的碑刻,因有拓本傳世,才能見到原碑刻的內容及風采,如漢西嶽華山廟碑,在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AD)地震時被毀,傳世拓本遂為珍品;唐柳公權書宋拓神策軍碑,因原碑已佚,僅有一冊拓本傳世,就成為孤本。傳拓可將石刻、古器物銘文和細微的花紋清晰地拓出來,以彌補照相技術的不足。
碑帖傳拓方法主要有擦墨拓、撲墨拓兩大類,還有蠟墨拓、鑲拓、響拓等。

擦墨拓法

主要工具是細毛氈捲成的擦子。擦子要卷緊縫密,手抓合適為宜,將氈卷下端切齊烙平,把濕紙鋪在碑石上,用棕刷拂平並用力刷,使紙緊覆凹處,再用鬃制打刷有順序地砸一遍,如石刻堅固,紙上需墊毛氈,用木錘塗敲,使筆道細微處清晰,切不可用木錘重擊。待紙干后,用筆在拓板上蘸墨,用擦子把墨汁揉勻,並往紙上擦墨,勿浸透紙背,使碑文黑白分明,擦墨三遍即成。

撲墨拓法

傳拓用的撲子用白布或綢緞包棉花和油紙做成,內襯布兩層,一頭綁紮成蒜頭型,按所拓碑刻、器物的需要,可捆紮成大、中、小三種撲子。把撲包噴水潮潤,用筆蘸墨汁刷在拓板上,用撲子揉勻,如用雙撲子,可先在下面撲子上蘸墨,然後兩撲子對拍把墨汁揉均,再往半干紙上撲墨,第一遍墨必須均勻,撲三四遍墨見黑而有光即可。傳拓摩崖石刻等,因摩崖崖面粗糙,可用白布包穀糠、頭髮、砂粉、鋸末等做成撲子,將雙撲子蘸墨揉勻后再拓凸凹不平的摩崖刻字。陝西省西安碑林傳拓工作者,用馬尾鬃製成羅底,然後內襯氈子、舊毛料做成羅底撲子,只用單個羅底撲子和一塊拓板,拓出的碑刻拓片效果也很好。

碑與帖的區別


碑的稱謂最早始於漢。據清代《說文》學家王筠的考證,最早的碑有3種用途,即宮中之碑,豎立於宮前以測日影;祠廟之碑,立於宗廟中以拴牲畜;墓冢之碑,天子、諸侯和大夫下葬時用於牽引棺木入墓穴。由於這些實用的目的,最早的3種碑上都是沒有文字圖案的。
帖最早指書寫在帛或紙上的墨跡原作。後來寫得優秀的墨跡難以流傳,於是把它們刻在木頭、石頭上,可以多次拓制,這樣就把刻於木石上的這些原來的墨跡作品及其拓本統稱為帖。認真概括起來,碑、帖有以下幾方面的區別:
1.製作目的不同 最初的碑沒有文字,後來為托頑金之堅以期永垂後世,在碑上增加了文字,並且從最初的隨意刻畫到莊重嚴整、一絲不苟,其主要目的是追述世系、記敘生平、歌功頌德,而不是傳揚書法,所以書者可以是名家,也可以不是名家。唐以前的碑多不署書者姓名,可以看出碑是重內容而輕書寫的。刻帖的目的是傳播書法,為書法研習者提供歷代名家法書的複製品,所以書法的優劣是它的選擇標準。只要是名家的書作精品,即便是隻言片語的一張便條,也照樣收入,很少顧及內容。
2.書體不同 碑的歷史悠久,所用書體在隋以前都是莊重肅穆的篆、隸、楷書。直至唐太宗御筆親灑,才開始有行書入碑。草書刻碑除升天太子碑外,絕少有。而刻帖一事始自趙宋,多數是詩文簡札,所以行、草書及小楷居多。
3.形制不同 碑是豎立在地面上的石刻,多數是長方形,也有圓頂、尖頂的,雖然有一面字的,但也有兩面以至於四面刻字的。豐碑巨碣動輒丈余高,氣勢宏偉。帖因為多取材於簡札、書信、手卷,故高度一般在一尺上下,長則一尺至三四尺,呈橫式,多為石板狀,只在正面刻字。另外,帖有木刻的,碑則絕少。
4.製作方法不同 南朝梁以前,碑一般是書丹上石,即由書寫者用硃筆直接把字寫在磨平的碑石上,再經鐫刻。刻碑者往往可以因循刀法的方便而使字的筆畫有風格上的變化,即與原書丹之字略有出入,還有的碑刻甚至未經書丹而直接奏刀。其字融入了刻工的藝術情趣,有極濃的金石味道,非毛筆書寫所能體現,實際上是書者與刻者的共同創造。而刻帖都是摹勒上石,就是先將墨跡上的字用透明的紙以墨摹下來,然後用硃色從背面依字勾勒;再拓印上石,最後刻,比碑多出兩道工序。雖然程序複雜,但刻帖要求忠於原作,儘力畢肖,每道工序均不得攙入己意,所以精品帖本可以達到亂真的水平。

鑒偽法


偽刻:
偽刻是假造者根據書本上的資料,杜撰成文,書寫刻成的叫偽刻。偽刻因為是沒有根據的杜撰,更不如翻刻,毫無價值可言。偽刻為了騙取人們的信任,往往謊稱某月某地出土。有的以拓片騙人,有的乾脆連石刻一起出售。如漢《營陵置禮碑》、《張飛立馬銘》、《陶宏景墓誌》等就是這類偽刻。漢碑偽作,明代已經不少,且書法面貌酷似,沒有一定經驗的人,很容易信偽為真。
清中葉以來考據學很盛行,後來定海方若又著《校碑隨筆》一書,專論名碑字畫損泐年代,如漢《廬江太守衡方碑》,碑內“將”字未損,為明末清初時拓。北魏《馬鳴寺碑》尚未斷裂是道光以前拓本。作偽的就依其說,將原碑損壞字或斷裂處,在碑上嵌蠟填補以充舊拓。故凡舊拓帖發現在考據處顯得筆力軟弱可疑的,或者發現紙墨不夠年代,絕色不正路的,都要引起注意,非經仔細研究,萬不能隨便論斷。
古代碑帖作偽有重刻和翻刻法、偽刻法、嵌蠟填補、染色充舊、題記作偽、影印和鋅版、刮、補、塗墨、套配、印章、墨氣和裝潢作偽等手段。
重刻和翻刻即原物已毀或早已失傳,因而重刻的叫重刻本。這種本因為原石不存在,拓本又極稀少,或已成為孤本,或者根本就沒有傳下來,因此重刻本的價值不可低估。但重刻本往往不只一種,也有先後、優劣之分。如秦《嶧山碑》傳說為魏武推倒,邑人火焚而不傳。杜甫嘗有云:“嶧山之碑野火焚,棗木傳刻肥失真”,則可見唐時已有摹本,惜今也不傳。今所傳者,唯宋淳化四年八月鄭文寶以南徐鉉摹本,重刻於長安。嗣後以長安本為祖本轉為摹刻的有紹興、浦江、江寧、青社、蜀中、鄒縣等地。
另一種原因尚有人間,因路遠推拓不便,或因年代遠字跡模糊缺損,碑商依舊拓重刻冒充原石的叫做翻刻本。翻刻本大都倉促刻成,刻工又多半是文盲,字畫錯謬很多,而且原碑尚在,因此沒有什麼價值。這類刻本乾隆、嘉慶以後種類很多,有石刻、木刻、灰漆、泥牆刻等。其中尤以瓦灰拌生漆或泥土製版翻刻的最多,因本輕利重翻刻便易,較木石刻的更為粗劣,而流通上市的也最多。翻刻本的名目上至秦漢,大至四山摩崖,無所不有。雕版一次往往只拓四五十份,也有拓十幾份的。版即損壞的。因此初拓還比較逼真,到後來就面目全非了。
造假的辨別方法:
一、牆泥本。這種方式是將原拓本拓在牆上,然後刻出來再用宣紙拓寫,這樣生產出的碑帖並非從原碑上拓下,而是從牆上拓下來的。拓好后,作假者再將紙張做舊並按舊拓本出售。
辨別方法:真正的老碑由於年代久遠,在經歷風吹雨打后被風化、腐蝕,碑身上會出現一片一片剝落的石花,這些石花高低不平,分佈並無規律。而大部分牆泥本完成後為了製造出石頭風化后高低不平的效果,通常將石灰撒在牆上偽造風化點。如果碑帖的風化點十分均勻,那藏家可要多留個心眼兒,沒準這件東西是假的。
真的石花向內凹,碑帖上會出現白色的痕迹,也就是俗稱的陰文。而撒出來的風化點往外突出,反映在碑帖上是黑點,也就是陽文,這個方式可以有效地分辨原拓和仿拓。另外,老碑經過常年的風化,有時會出現裂痕,這種裂痕在原拓本上十分自然,而仿製品上的裂痕則有明顯的修飾痕迹。
二、木刻本。這種用木頭雕刻原拓本的方式一般以對聯居多。
辨別方法:木刻本的紙特別薄,凹口稜角很尖,看上去特別楞。
三、原石刻本。若原碑已毀,再找一塊大小差不多的石頭,將原拓本重新刻在石頭上。
辨別方法:這種方法刻出的文字很容易因為技術不嫻熟出現誤差,筆畫的粗細與原拓本有出入。
四、翻刻本。先在原碑上糊滿石膏,將石膏取下后,在石膏表面再糊另一層石膏,第二層石膏取下即成翻刻本。由於原拓本應為陰文,所以需要將第一次變成陽文的石膏再翻刻一次。
辨別方法:經過來回幾次套模、翻刻,點、撇、鉤、尖等筆畫均比原版清瘦,石花的大小多少有些出入。

價值鑒定


決定碑拓價值首先是書家創作水平高低,即便是無名書家,如果屬於某一歷史階段的代表性書作,往往也頗有價值。北魏時期書家大都不留姓名,但並不影響其藝術價值。其次是刻工手段,最具代表性的如唐代褚遂良《大雁塔聖教序》,便是由名震一時的刻工萬文韶來完成,最大程度上保留了運筆神韻。再次是拓工手藝,包括所用紙張好壞、錘拓優劣以及用墨考究程度,如果任何一方面處理不當,則影響拓本神韻。根據前人經驗,碑帖拓本鑒別首先從紙墨來衡量。古拓有南北之別,北紙厚,紙紋橫向,質地松,不易受墨,因而北墨色青而淡,不和油蠟,總體上色淡而紋皺;南紙細密,墨用油煙和蠟,色澤純黑,且面有浮光。如果是偽品,以手指揩抹,必然皆黑。因為古紙存有特殊性能,表裡不一,雖面黃而里白常新,不易變色,造假者常裡外一致,看起來較好,其實必偽無疑。一般說來,經過千百次的錘鍊,不斷損壞刀口,走樣變形,所以拓本是愈早愈好,未經刷裱的比已裝裱的要好,整幅的毫無疑問要比割裱成冊的要好。
決定拓本價值的還有年代長短因素,可以通過校勘拓本著錄查核。碑帖年代通常有三個,即書寫年代、刻碑年代、拓本年代,前二者基本上時間相隔不是太長,通常所指稱的碑帖年代指拓本年代,可以根據碑帖本身的題記和收藏印章來判定,如果經名家收藏且有切實可信的印鑒則價值更高。在這之前必須弄清摹本、重刻本、翻刻本、偽刻本、補刻本、祖本等概念。重刻本是相對原刻本而言的,凡確知一書重刻於某本,方可稱為重刻本,然而情況複雜,與初刻本相關,沒有確切的把握,不能隨便判定重刻本,因為重刻與翻刻意義相近,容易混淆。重刻本就是將經過校勘的底本重新雕刻,其行款版式可與原底本相同,也可以不同。翻刻雖也是重刻,但翻刻則是依底本原式照翻,非但行款字數一仍其舊,甚至諱字、刻工姓氏也照樣翻雕。所以在運用重刻本稱謂時,一方面要注意是重刻某本,一方面還要注意是否為翻刻。造假者根據書本上的資料杜撰成文,進而書寫鐫刻乃偽刻,毫無價值可言。書籍或碑帖最早的刻本或拓本,為以後各本所從出者即為祖本。如果屬於祖本、孤本、珍本、善本,一旦流傳有序,自然價格不菲。從一般意義上講,物以稀為貴,其中孤本、珍本價值最高。如今漢魏碑刻之類,明拓、清初拓本為善本,唐碑宋拓、明拓為善本,不論何碑,只要清代出土的初拓皆為善本,有題籤、題跋、收藏印記的亦為善本。

收藏品


碑帖
碑帖
作為一個古老的收藏品種,在火爆的藝術品市場中並不起眼,現今在很多人的收藏意識中,皆是“收藏=市場=增值”這樣的公式。魯迅生前便廣泛收集碑帖,好像從來未變成商品銷售,隨著時間的推移,各種珍貴拓本已難得一見。市場中流通的大多數拓本一般都是通過翻刻、填蠟、填墨等辦法製成的,上手須慎重。在嘉德、翰海公司的拍賣中,《李思訓碑》拍得拓片4400元,《爭座位帖》拓片6600元,《朝侯小子殘碑》7700元,《乙瑛碑》拓片13200元,《爨寶子碑》拓片16500元,單件成交較高的是《龍門二十品》,拍得11萬元。2003年,上海博物館斥巨資收購宋拓《淳化閣帖》價格不菲,只是個案存在,卻引發相當大的爭議。碑拓拍賣出現“黑馬”,翰海拍賣三國《王基殘碑》拓本以34.1萬元成交,上海嘉泰《戲魚堂法帖》得82.5萬元。相對於油畫和書畫來說,介入碑帖收藏的投資方太少,投資活力不明顯,主要以研究者和書畫家等為主。也許碑拓真的只是一種收藏,一種帶有深重文化情結的收藏,而不是最佳投資市場。
由於價值規律的作用,真正學習鑒賞碑帖,成為許多收藏者的興趣,從對碑帖的整體認識來說,鑒賞也是由表及裡,有各個不同的側面。首先 映入眼帘的是拓本的裝潢,各種舊拓本特別是古拓本,有不同時期的式 樣,因此,“經折裝”、“蝴蝶裝”、 “線裝”等都反映出材料和裱裝時代特徵,再是對拓本紙張和拓本具體的墨色和效 果,這則是對材料和技法的客觀分析了。
南宋以後,碑帖的制偽高手越來越從拓法上和刻石上下功夫。所以進一步鑒別出書法的風格、用筆等,這就 成了鑒賞中的主要依據。再有鑒別碑帖的輔助依據,即題籤、印鑒、題跋等這些文字,都能幫助我們鑒定真偽

輔助學習工具


有書法愛好應用應廣大愛好者的需要,將歷代碑帖收集並存儲在手機端,對碑帖進行了字體分解,標記了米字格,這樣可以很方便地在手機上研究和學習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