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平

山西財經大學黨委常委

郝平,男,1968年11月生,山西大同人,歷史學博士,現任山西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人物經歷


工作經歷

郝平
郝平
現任山西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山西大學旅遊研究中心主任,山西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區域社會史研究中心副主任。曾任山西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兼任山西省歷史學會副會長、秘書長;中國災害防禦協會災害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山西晉祠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山西長城保護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城市史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近代社會史研究會常務理事等。山西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山西省高等學校中青年拔尖創新人才,山西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日本東京國際大學訪問學者。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史、區域社會史、明清社會經濟史、災荒史研究。
職務任免
2021年9月29日,山西大學新一屆(第五屆)黨委、紀委領導班子選舉產生,郝平當選黨委常委。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論文
1、山西“丁戊奇荒”述略,《山西大學學報》,1999年第1期。
2、試論綜合大學的通才教育,《山西大學學報》,1999年第3期,第二作者。
3、近代士人職業流動述略,《平頂山師專學報》,2000年第1期,第二作者。
4、近代女子職業發展與婦女解放運動,《山西大學學報》,2000年第一期,第二作者。
5、山西“丁戊奇荒”的人口亡失情況,《山西大學學報》, 2001年第六期。
6、山西“丁戊奇荒”社會史析論,行龍主編:《近代山西社會研究:走向田野與社會》,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2月版。
7、也談山西“丁戊奇荒”之原因,王先明主編:《鄉村社會文化與權力結構的變遷》,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8、山西“丁戊奇荒”併發性災害,《晉陽學刊》, 2003年第1期。
9、山西“丁戊奇荒”的時限和地域,《中國農史》,2003年第2期。
10、跨區域研究的區域社會史——區域社會史比較研究中青年學者學術討論會綜述,《清史研究》,2005年第2期,第二。
11、淺析山西“丁戊奇荒”的受災強度,行龍主編:《多學科視野中的山西區域社會史研究》,商務印書館,2005年6月版。
12、旱災與民眾心態——從丁戊奇荒中山西民眾的行為看其心態,侯甬堅主編:《西部地區歷史環境與文明的演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商務印書館,2005年12月版,第二作者。
13、論太行山區根據地的生產自救,《山西大學學報》,2005年第5期。
14、《退想齋日記》所見抗戰時期淪陷區民眾生活,《史林》,2005年第4期。
15、龍祠水利與地方社會變遷,《華南研究資料中心通訊》,第43期。
16、傳說、信仰與洪洞鄉村社會——兼及大槐樹移民的文化認同,《歷史檔案》2006年第3期,又收入李長莉左玉河主編:《近代中國社會與民間文化》(國際會議論文集),社科文獻出版社,2007年版。
17、近代太原縣的災害與基層社會,李文海等主編:《天有凶年:清代災荒與中國社會》,三聯書店,2007年1月版。
18、丁戊奇荒中永濟災情與社會應對,行龍主編:《環境史視野下的近代山西社會》,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19、罌粟與毒品:一個鄉紳眼中的民國山西煙禍,《民國研究》,總第12輯,2007年秋季號。
20、晚清賑災的經驗研究及其理性關懷(書評),《讀書》,2008年第6期。
21、丁戊奇荒時期的山西糧價,《史林》,2008年第5期;又收入鄭起東、史建雲主編:《晚清以降的經濟與社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版。
22、中國近代社會史課程的教學設計與實踐,教育理論與實踐(學科版),2008年第11期。
23、如何研究山西的區域社會史?,中華讀書報, (2008-06-04) 第二作者。
24、中國社會史研究:下一步怎麼走,如何突破?,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9.2.12
25、明代大同地區的移民、屯墾與環境,安介生主編:《邊界、邊地與邊民——明清時期北方邊塞地區部族分佈與地理生態基礎研究》,齊魯書社,2009年9月版。
26、從歷史中的災荒到災荒中的歷史——從社會史角度推進災荒史研究,《山西大學學報》2010年第1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歷史學》2010年第6期全文轉載)。
27、力禁“花田”重農桑——李用清“丁戊”救荒活動考察,《古今農業》2010年第2期,又收入歐陽恩良主編:《近代中國社會流動與社會控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
28、. 水土保持:大泉山典型的塑造,《當代中國史研究》,2011年第2期(《新華文摘》2011年第20期全文轉載)。
29、碑刻所見1695年臨汾大地震,《晉陽學刊》,2011年第2期。
30、丁戊奇荒之晉豫比較——以豫為中心的考察,《開封大學學報》,2011年第3期。
32、山西革命根據地接生方法的改進,《中華醫史雜誌》,2011年第4期。
33、“劫富濟貧”與“保富安貧”——光緒初年大飢荒中山西官員救荒思想的分歧與爭論,《山西檔案》,2011年第6期,又收入高嵐、黎德化主編:《華南災荒與社會變遷:第八屆中國災害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11版。
34、山西柳林縣集體化時期梯田建設考察,《當代中國史研究》,2012年第2期。
35、山西省農村調查報告:山西省P縣の農村,《東京學芸大學紀要》(日本),2012年第63集。
36、集體化時代水利社會史研究的時代意義,《光明日報》,2012年5月31日(《新華文摘》2012年第18期全文轉載)。
37、走進“丁戊奇荒”的歷史現場,《中華讀書報》,2012年06月27日。
38、太行太岳革命根據地煤礦業發展,《抗日戰爭研究》,2012年第3期。
39、嬗變與堅守:近代社會轉型期晉中的民間宗教活動——以《退想齋日記》為中心,《世界宗教研究》2012年第6期。
40、嘉慶二十年平陸地震后的朝廷與地方官——以《明清宮藏地震檔案》為中心,社會科學戰線,2013年第9期。
41、明蒙軍事衝突背景下山西關廂城修築運動考論,史林 2013年第6期。
42、1928-1929年山西旱災與救濟略論,歷史教學,2013年第11期。
43、晚清民國晉中地區社會經濟生活初探——基於晉中地區契約文書的考察,山西大學學報,2014年第4期。
44、勒價抑買還是族內救濟?——基於清代晉西北地區親族間土地買賣契的考察,山西檔案,2015年第2期。
45、集體化時期山西省平遙縣道備村年終結算制度,長安大學學報,2015年第2期。
46、抗戰的山西與山西的抗戰——論山西抗日戰爭史研究的歷史、現實與趨勢,福建論壇,2015年第10期。
47、小談清代山西民間契約的搜集整理,博覽群書,2015年第11期。
48、解放戰爭時期老區土改與鄉村社會變化——以太行解放區為中心的考察,軍事歷史研究,2016年第4期。
49、太行太岳革命根據地的醫療衛生建設與改造,福建論壇,2016年第9期。
50、太行、太岳革命根據地糧食危機及應對,安徽史學,2016年第6期。
51、從家庭糾紛之訟看清前期地方官的司法審判——以《牧愛堂》相關案例的考察,福建論壇,2017年第1期。
著作
出版圖書出版社時間
多學科視野下的華北災荒與社會變遷研究》(主編)北嶽出版社2010年7月版
《丁戊奇荒:光緒初年山西災荒與救濟研究》(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5月版
《大地震與明清山西鄉村社會變遷》(專著)人民出版社2014年9月版
《中國抗日戰爭全景錄山西卷》(編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9月版
《戰爭往事:沁河流域的動蕩歲月》(專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7月版
古籍整理
1、《三國志譯註》,商務印書館,2015年9月版。
2、《和順縣誌》校注,商務印書館,2015年11月版。
3、《牧愛堂編》點較,商務印書館,2017年4月版。
主持項目
1、明清以來山西煤區社會可持續發展研究,2004-2006年省、市自治區研究項目(0405702),已結項。
2、明清以來晉南地區生態環境與地域社會變遷研究,2005-2007年高等學校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0509027),已結項。
3、山西農業水資源的高效利用與可持續發展——基於近代山西農村社會用水問題的調查與研究,2005山西省軟科學項目(0510171),已結項。
4、明清以來山西生態環境變遷研究,2005-2007年省、市自治區研究項目(0505304),已結項。
5、嘉慶<牧愛堂編>核本整理點校,全國高校古籍整理研究項目(0803004),已結項。
6、“丁戊奇荒”與近代山西社會救助,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項目(20093009),已結項。
7、大地震與明清山西鄉村社會變遷,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規劃項目(09YJA770038),已結項。
8、清代山西民間契約文書輯錄,清史編纂委員會項目(200910121003001),已結項。
9、山西近代災荒史,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項目(20011308),已結項。
10、清代山西民間文書搜集整理與研究,山西省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12312),已結項。
11、清代山西地震災害研究,山西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支持計劃(201205703),已結項。
12、中國近代史學科實踐型教學體系的建立,山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重點項目(2012002),已結項。
13、古籍《和順縣誌》整理點校,企事業委託項(01020213110022),已結項。
14、民國山西民間契約文書搜集整理與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4BZS048),20萬元。
15、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背景下中國史研究生培養模式創新研究,山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項目,2萬元。
16、金元以來太行山地區關公文化與民間信仰研究:基於高平市現存關帝廟的田野調查,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後期資助重大項目,20萬元。
參與項目
1、“明清以來山西人口資源環境與農村社會變遷”,國家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04BZS033),已結項。
2、“集體化時代山西地方文獻整理與研究”,山西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項目(20056001),已結項。
3、“集體化時代農村社會基層檔案分類與初步研究”,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06JA770026),已結項。
4、“山西洪洞根祖文化品牌戰略研究”,山西省社科研究規劃項目(SSKLZDKT2007006),已結項。
5、“水文化與地方社會--明清以來晉水流域的產業,信仰與制度”, 2008年度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項目(20083008),已結項。
6、“論晉商文化對山西社會的影響”,企事業委託項目(0808062),已結項。
7、“集體化時期農村技術發展與鄉村社會化變遷——一晉水流域為中心的田野與社會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項目(10YJC770077)。
8、“人口、資源、環境與社會變遷”,山西省高等教育強校工程優秀創新項目(1005724)。
9、“農村基層檔案搜集整理研究”,山西省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11252)。
10、“當代中國農村基層檔案資料搜集、整理與出版”,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12&ZD147),子課題負責人。
11、“制度、技術與集體化時期山西農村社會研究”,國家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15BZS126)。
12、“明清山西關帝廟碑刻資料收集整理與研究”,國家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16BZS112)。

獲得榮譽

山西省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 獲獎1

2015山西省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 ·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 獲獎

2014年度山西省百部(篇)工程一等獎 獲獎1

20152014年度山西省百部(篇)工程一等獎 ·工程一等獎 獲獎

2011年度山西省百部(篇)工程一等獎 獲獎1

20122011年度山西省百部(篇)工程一等獎 ·工程一等獎 獲獎

山西省第七次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獲獎1

2012山西省第七次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獲獎

山西省第六次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優秀獎 獲獎1

2010山西省第六次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優秀獎 ·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優秀獎 獲獎

山西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獲獎1

2007山西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山西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獲獎

山西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百部(篇)工程三等獎 獲獎1

20072006年度山西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百部(篇)工程三等獎 ·獲2006年度山西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百部(篇)工程”三等獎 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