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仁湯
中醫方劑名
三仁湯,中醫方劑名。為祛濕劑,具有宣暢氣機,清利濕熱之功效。主治濕溫初起及暑溫夾濕之濕重於熱證。頭痛惡寒,身重疼痛,肢體倦怠,面色淡黃,胸悶不飢,午後身熱,苔白不渴,脈弦細而濡。臨床常用於治療腸傷寒、胃腸炎、腎盂腎炎、布氏桿菌病、腎小球腎炎以及關節炎等屬濕重於熱者。
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通草滑竹倫,水用甘瀾揚百遍,濕瘟初起法堪遵。
1、現代用法:水煎服。
2、古代用法:甘瀾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日三服。
宣暢氣機,清利濕熱。
濕溫初起及暑溫夾濕之濕重於熱證。頭痛惡寒,身重疼痛,肢體倦怠,面色淡黃,胸悶不飢,午後身熱,苔白不渴,脈弦細而濡。
本方是治療濕溫初起,邪在氣分,濕重於熱的常用方劑。究其病因,一為外感時令濕熱之邪;一為濕飲內停,再感外邪,內外合邪,釀成濕溫。誠如薛生白所言:“太陰內傷,濕飲停聚,客邪再至,內外相引,故病濕熱”(《溫熱經緯》)。衛陽為濕邪遏阻,則見頭痛惡寒;濕性重濁,故身重疼痛、肢體倦怠;濕熱蘊於脾胃,運化失司,氣機不暢,則見胸悶不飢;濕為陰邪,旺於申酉,邪正交爭,故午後身熱。其證頗多疑似,每易誤治,故吳瑭於《溫病條辨》中明示“三戒”:一者,不可見其頭痛惡寒,以為傷寒而汗之,汗傷心陽,則神昏耳聾,甚則目瞑不欲言;二者,不可見其中滿不飢,以為停滯而下之,下傷脾胃,濕邪乘勢下注,則為洞泄;三者,不可見其午後身熱,以為陰虛而用柔葯潤之,濕為膠滯陰邪,再加柔潤陰葯,兩陰相合,則有錮結不解之勢。故治療之法,惟宜宣暢氣機、清熱利濕。方中杏仁宣利上焦肺氣,氣行則濕化;白蔻仁芳香化濕,行氣寬中,暢中焦之脾氣;薏苡仁甘淡性寒,滲濕利水而健脾,使濕熱從下焦而去。三仁合用,三焦分消,是為君葯。滑石、通草、竹葉甘寒淡滲,加強君葯利濕清熱之功,是為臣葯。半夏、厚朴行氣化濕,散結除滿,是為佐葯。
綜觀全方,體現了宣上、暢中、滲下,三焦分消的配伍特點,氣暢濕行,暑解熱清,三焦通暢,諸症自除。
本方主治屬濕溫初起,濕重於熱之證。臨床應用以頭痛惡寒,身重疼痛,午後身熱,苔白不渴為辨證要點。
舌苔黃膩,熱重於濕者則不宜使用。
附方1 藿朴夏苓湯
用法:水煎服。
功用:解表化濕。
主治:濕溫初起。身熱惡寒,肢體倦怠,胸悶口膩,舌苔薄白,脈濡緩。
出處:《感證輯要》引《醫原》
附方2黃芩滑石湯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熱利濕。
主治:濕溫邪在中焦,發熱身痛,汗出熱解,繼而復熱,渴不多飲,或競不渴,舌苔淡黃而滑,脈緩。
出處:《溫病條辨》
藿朴夏苓湯、黃芩滑石湯與三仁湯皆為治療濕溫之常用方。其中藿朴夏苓湯以三仁、二苓配伍藿香、淡豆豉化氣利濕兼以疏表,故主治濕溫初起,表證較明顯者;三仁湯以三仁配伍滑石、淡竹葉於化氣利濕之中佐以祛暑清熱,故主洽濕溫初起,濕重熱輕之證;黃芩滑石湯以黃芩配伍滑石、二苓,清熱與利濕並用,故主治濕溫邪在中焦,濕熱並重之證。
1.、原書主治《溫病條辨》卷1:“頭痛惡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脈弦細而濡,面色淡黃,胸悶不飢,午後身熱,狀若陰虛,病難速已,名曰濕溫。汗之則神昏耳聾,甚則目瞑不欲言,下之則洞泄,潤之則病深不解,長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湯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