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碩縣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下轄縣

和碩縣隸屬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碩,系蒙古和碩特部落名,意為“先遣部隊”。又名特吾里克(蒙古語,意為兔爾條,地多此灌木,故名)。1938年置設置局,1946年成立和碩縣,1954年隸屬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和碩縣屬暖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總面積12753.83平方公里,總人口66233人(2018年),擁有金沙灘旅遊度假區。

2021年5月,國務院關於同意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調整鐵門關市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焉耆回族自治縣博湖縣、和碩縣、若羌縣且末縣行政區劃的批複,將和碩縣的部分區域劃歸鐵門關市管轄。

歷史沿革


漢,為危須國地,魏晉時併入焉耆。
唐,境內有歌舒部,據說開元名將哥舒翰就是歌舒部落的頭領,原稱為哥舒汗。
明朝和清朝前期,為和碩特蒙古游牧帶。著名首領有固始汗和其侄子鄂齊爾圖汗。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厄魯特蒙古四部之一的和碩特部落東歸后,被清政府安置在今和靜縣和和碩縣境內。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和碩成立設治局,局治設在塔溫決肯,隸屬焉耆行政區。
民國三十年(1941年),局治遷至烏什塔拉。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成立和碩縣。
1950年,和碩縣治遷至清水河,4月和碩縣人民政府成立。
1954年,隸屬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1970年,將境內的躍進公社、光明公社和博斯騰湖劃出成立了博湖縣。
2020年1月2日,國務院關於同意將和碩縣部分區域劃歸鐵門關市管轄。
2000年,和碩縣轄1個鎮、5個鄉:特吾里克鎮、蘇哈特鄉、塔哈其鄉、曲惠鄉、烏什塔拉回族鄉、乃仁克爾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62970人,其中:特吾里克鎮13023人、烏什塔拉回族鄉10340人、曲惠鄉3844人、塔哈其鄉7266人、蘇哈特鄉2677人、那音克鄉1213人、清水河農場虛擬鄉6795人、包爾圖牧場虛擬鄉2803人、馬蘭村公安管區虛擬鄉3818人、兵團24團虛擬鄉9757人、兵團26團虛擬鄉1434人。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和碩縣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部,天山南麓,焉耆盆地東北部,北依天山。東鄰托克遜縣,南接尉犁縣,西與焉耆相連,西北與和靜相望,西南依博斯騰湖。

氣候

和碩縣屬暖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年平均氣溫8.6℃,極端最低氣溫-31.6℃;極端最高氣溫39.2℃。熱量適中,光照充足。
和碩縣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大,春季升溫快而不穩,秋季短暫而降溫迅速,多晴少雨,光照充足,空氣乾燥,風沙較多。屬焉耆盆地中溫帶區,日照充足,氣候溫和,≥10℃積溫3420—3580℃。

地形地貌

和碩縣中部平原地勢低平,由周圍山麓向湖傾斜的洪積沖積平原。
和碩縣地貌分屬天山山脈、塔里木盆地東部和昆崙山阿爾金山等三個地貌區。境內有高山、盆地、河流、湖泊、戈壁、沙漠和平原綠洲。山地佔48.9%,平原佔51.1%,沙漠占平原面積的29.6%。

水文

和碩縣有清水河、曲惠河、烏什塔拉河等河流。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2013年,和碩縣有辣椒、番茄、葡萄、蔬菜、瓜果等生物資源。
土地資源
和碩縣土地面積12892平方公里,其中山地6587.8平方公里,佔總面積的51%,平原6304.2平方公里,佔總面積的48.9%。現有土地面積1922.472萬畝,其中耕地34.33萬畝。
和碩縣水資源總量為2.1961億立方米。地表水主要是北部山區的冰雪融注的山溪江入清水河,烏什塔拉河、曲惠溝等三條河流。地下水比較豐富,蘊藏量較大。縣境南瀕中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博斯騰湖,總面積988平方公里,平均深度10米,盛產土著魚有扁吻魚塔里木裂腹魚。非土著魚主要有赤鱸(俗稱五道黑)、鯉魚、鯽魚等。博斯騰湖魚群豐富,產量很大,是新疆重點漁業基地之一。
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和碩縣山地面積佔全縣總面積的51.1%,地質構造有生成礦藏資源的基礎。境內礦產資源豐富,分佈廣闊。目前,發現和控明有鐵、錳、銅、鎢、金、銻、鉛、鉛鋅、煤、芒硝石鹽、磷、重晶石、黃鐵、非金屬大理岩、石灰岩、方解石石棉滑石石墨、花崗岩、建築用砂石、磚用粘土等23種,其中花崗岩有一定的工業儲量,其次是原鹽和芒硝達3000萬噸和1040萬噸;主要分佈在博斯騰湖東岸;儲一75萬噸和磷儲量121萬噸,分別分佈在榆樹溝和縣境東岸一帶。
花崗岩:又稱“花崗石”,俗稱“麻石”。分佈最廣的深成酸性岩,以灰白色和肉紅色為最常見。具有等粒狀結
構和塊狀構造。是堅固美觀的建築材料。本縣境內花崗岩儲量大、品種多,主要分佈在烏什塔拉鄉東南部的扎河布拉克和坎兒洞一帶,海拔1500米--1600米的丘陵地帶。目前花崗岩開發迅速崛起,開採加工企業已達8家。品種主要有“馬蘭紅”、“和碩紅”、“天山紅梅”、“金皇后”“"雙井紅”等,其中“和碩紅”特點是顏色非常紅潤,與石材市場上非常昂貴的“印度紅”非常接近。

行政區劃


和碩縣轄1個鎮、4個鄉、1個民族鄉。
名稱代碼轄區
特吾里克鎮652828100團結社區文化社區龍駒社區明珠社區石材社區
曲惠鄉652828201老城村榆樹園村冬都呼都格村
塔哈其鄉652828202阿爾文德爾文村古努恩布呼村祖魯門蘇勒村浩堯爾莫敦村賽爾恩莫敦村
蘇哈特鄉652828203蘇哈特村肖若恩托勒蓋村
乃仁克爾鄉652828204艾迪恩阿門村本布圖村包爾圖村
新塔熱鄉652828205新塔熱村則格德恩阿茨村布茨恩查干村
烏什塔拉回族鄉652828200塔拉村大莊子村沙梁灣村大撈壩村硝井子
清水河農場652828400
馬蘭公安管區652828402
兵團二十四團652828403
兵團二十六團652828404

人口民族


2016年末,縣域戶籍總戶數23523戶,總人口65965人。城鎮人口25784人,鄉村人口40181人。全縣人口出生率為12.61‰,死亡率為5.71‰,自然增長率為6.9‰。暫住人口38678人。
2013年,和碩縣總人口7.55萬人,主要以漢族、蒙古族、維吾爾族、回族等民族。
全縣有18個民族,19876戶,總人口6.4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1607人,非農業人口20254人,流動人口6769人;城鎮人口9725人;男性3.22萬人,女性2.97萬人;
少數民族19742人,其中:蒙古族5192人,維吾爾族8514人,回族5592人。

經濟


綜述

2013年,和碩縣完成生產總值18.8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0.2%。完成地方固定資產投資12.15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41.3%。完成地方財政收入1.5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25.4%。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06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7%。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10809元,同比2012年增加1659元。
到2014年11月,和碩縣完成生產總值27.5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1.2%。完成財政收入1.78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8.4%。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3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22%。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86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38%。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12209元,同比2013年增加1401元。
2016年全縣生產總值35.7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8.4%。其中:第一產業19.93億元,增長4.8%;第二產業4.72億元,同比增長10.4%,第三產業11.08億元,增長14.7%。三次產業比重為55.8:13.2:31。
2016年末,全縣共有註冊個體工商戶4266戶,從業人員7286人;企業786戶,從業人員4209人;農民專業合作社380戶,成員總數6168人。

第一產業

2013年和碩縣農牧民組織化程度分別達90%、65%、70%。特色農作物佔總播面積的27.3%。葡萄上架2.55萬畝。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2000餘萬元,配套貸款貼息資金664.5萬元,核發貸款9493.5萬元,建成標準化養殖小區3個、圈舍12.1萬平方米,輻射帶動農戶2000餘戶。流轉土地1萬餘畝。惠農補貼政策全面落實,發放各類補貼資金1.28億元。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3654人,實現勞務收入2298.9萬元。累計投入資金1.51億元,實施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項目23個。
2013年,和碩縣糧食作物面積6.77萬畝,棉花24萬畝,工業辣椒、番茄11.99萬畝,新增設施農業面積2100畝,特色經濟作物占農作物種植面積的35%。
2016年,和碩縣農牧業現代化提質增效,預計全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3.41億元,同比增長3.2%。其中,農業產值27.74億元,同比增長2.8%;林業產值0.33億元,同比增長101.1%;牧業產值4.57億元,同比增長2.2%;漁業產值0.01億元,同比增長1%;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0.76億元,同比增長6.4%。
2016年,各類農作物播種面積達67.7萬畝,其中:正播面積達64.93萬畝、復播面積2.77萬畝。糧食播種面積21.68萬畝,比去年減少2萬畝,其中小麥12.53萬畝,減少3.09萬畝,玉米8.44萬畝;經濟作物46.02萬畝,其中:油料3.64萬畝、薯類1.19萬畝、棉花4.13萬畝,減少9.11萬畝、蔬菜播種面積22.9萬畝,增加2.44萬畝,同比增長11.9%,其中:工業番茄8.74萬畝,同比增長24.8%,工業辣椒10.06萬畝,同比增長10.5%。其它作物種植面積11.6萬畝(主要為:葫蘆籽3.26萬畝、打瓜籽1.14萬畝、白瓜籽3.42萬畝)。
糧食總產量13.04萬噸,其中:小麥5.44萬噸,棉花總產量0.47萬噸;蔬菜總產量123.7萬噸,其中:工業番茄產量65.33萬噸,同比增長23.2%、工業辣椒產量32.28萬噸,同比增長4.87%。
各類牲畜存欄29.72萬(頭)只,牲畜出欄數23.59萬(頭)只,能繁殖的母畜18.2萬頭(只);家禽存欄90.39萬羽,出欄79.95萬羽;肉產量9151噸,奶產量1665噸,禽蛋產量9960噸。
林果業種植面積為7975.87公頃,其中葡萄面積6709.6公頃,占林果總面積的84.12%,水果總產量18621噸,其中葡萄13763噸,佔總產量的73.9%。2016年全縣荒山荒(沙)地造林合格面積2760公頃,其中人工造林93.33公頃,無林地和疏林地新封2666.67公頃。參加義務植樹2.3萬人,完成義務植樹面積0.45萬畝,植樹339.8萬株
農業機械總動力19.24萬千瓦,增長3.44%;拖拉機4748台,同比增長2.2%;各類配套農機具8391台,同比增長1.4%。農機購置補貼資金1023.7萬元,同比增長51.9%,補貼機具327台。全縣完成農田水利建設投資4222萬元;高標準節水面積56.81萬畝,機井數量1473眼。設施農業佔地面積27675畝

第二產業

2013年,和碩縣規劃編製項目114個,其中投資10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50個,完成項目投資7.93億元。
到2014年11月,和碩縣實現工業增加值2.3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20.9%。投入資金8482萬元,實施重點企業技改項目6個,幫助企業融資2.45億元,完成招商引資項目39個,落實到位資金20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32.9%。
2016年,全縣重點工業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以上)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6.05億元;實現增加值1.5億元,同比下降4%;實現銷售收入6.58億元,實現出口交貨值1.78億元,同比下降9.5%,實收資本3.9億元,資產總額17.88億元,平均用工人數1049人。
全社會用電量36385.8萬千瓦時,同比下降19.46%。其中第一產業15713.45萬千瓦時,同比下降5.04%;第二產業7318.35萬千瓦時,同比下降55.1%;第三產業9975.76萬千瓦時,同比增長9.01%;城鄉居民用電3378.28萬千瓦時,同比增長6.32%。2016年12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綜合能源消費量為累計數23761.27噸標準煤(2000萬元以上)

第三產業

2013年,和碩縣接待遊客32.96萬人次,同比2012年增長20.4%。旅遊業收入達6350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25.4%。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5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4.1%。和碩縣金融機構存款餘額達19.14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0%。貸款餘額達6.5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9.2%。
到2014年11月,和碩縣累計接待遊客38.2萬人次,同比2013年增長15.8%。實現旅遊總收入7700萬元,同比2013年增長21.2%。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6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5%。存貸款餘額達22.6億元、10.8億元,同比2013年分別增長13%、44.3%。
2016年,全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9億元,同比增長17.96%。其中:城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億元,同比增長17.2%,鄉村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0.49億元,同比增長21.4%。城鎮鄉村實現同步增長。限額以上批發業實現商品銷售額1.74億元,同比增長81.9%
2016全年完成郵政業務總量780.2萬元,同比增長2%;電信業務總量8167.75萬元,同比增長4.66%;年末固定電話用戶為1.34萬戶,行動電話總用戶達到8.87萬戶,其中:3G、4G電話用戶達5.63萬戶;網際網路路寬頻用戶2.23萬戶。
2016年,全縣旅遊總收入10469.9萬元,同比增長12.57%,旅遊總人數50.6萬人次,同比增長9.05%。其中:各旅遊景區接待人數24.255萬人次,同比增長14.7%;其中金沙灘景區累計接待遊客14.1萬人次,同比增長4%;門票收入315萬元,同比下降16%。全縣旅遊酒店26家(其中三星級飯店1家),農家樂20家(其中四星級2家,三星級9家)。

文化


和碩縣舉辦“班禪敖包”節,蒙古語班禪是大智。
“和碩特”祭敖包:這裡的和碩特人相沿成習,每年農曆的“三月十六”開始本年的首次祭敖包。
和碩特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勞動和生活實踐中,吸取了蒙古其他各部以及漢、藏等民族的文化,形成了自己絢麗多
彩的文化傳統,豐富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寶庫。
我國的蒙古族現使用著兩種文字,一種是居住在內蒙古自治區和黑龍江、吉林、遼寧、甘肅、青海等地的蒙古族所使用的“胡都木文”,這種文字是13世紀在回鶻文字母的基礎上創製的,另一種是居住在新疆地區的蒙古族所使用的“托忒文”,“托忒”是“清楚”、“明了”之意,“托忒”文是衛拉特蒙古高僧扎亞雅班迪達於1648年在回鶻式蒙文(胡都木文)基礎上創製的,它至今通用於新疆蒙古族中,這就是我國蒙古族使用兩種文字的由來,蒙古語屬阿爾泰語系的蒙古語族,分內蒙古、衛拉特和巴爾虎不亞特三種語言,新疆衛拉特蒙古講衛拉特方言。扎雅班迪達在創製托忒文時採取了衛拉特蒙古人的日常方言,密切了書面語與口語之間的關係,因此,托忒文是能夠比較清楚地表達衛拉特方言的語言,使文字更接近口語。
托忒文蒙古文有32個字母,其中母音字母7個,輔音字母25個,以加圈、加點及其他改變字形的辦法使一個字母只有表示一個音,專設表示長母音的附加符號,使長元分明,字母在調首、調中、調末的寫法有所不同,沒有大寫和小寫的區別,印刷體和書寫體很近似,字母上下連書,行款從左向右。
扎雅班迪達創製的托忒文在傳播我國少數民族的宗教、醫藥、天文、歷史、文學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據傳,扎雅班迪達同他的學生用托忒文翻譯了200餘部著作,這些著作中大部分為喇嘛教的經典,也有一部分是科學、歷史、文學的著作,如《金光明經》、《賢劫經》、《明鑒》以及醫學著作《居悉》,又稱《四部醫典》。

飲食

烤全羊肉
和碩縣特產
和碩縣特產
烤全羊是有名的名貴菜肴之一,一般選用兩歲羊宰殺剝皮、去蹄、去內臟,在拌有洋蔥、姜、鹽的水中稍微腌制,再用蛋黃、鹽水、薑黃、孜然粉、精製麵粉調成糊塗抹在全羊外表,然後放在烘熱的饢炕中,封口燜烤一小時左右即成。烤好的羊遍體金黃油潤鮮亮,皮脆肉嫩、味道鮮美,食用者圍坐在篝火旁,主人操刀層層削取,把烤熟部分敬獻給來賓,隨烤隨吃,佐以酒品,載歌載舞,富有草原游牧民生活的情趣。
手抓肉
手抓肉是蒙古族牧民自古以來游牧生活的傳統食品,也是牧民招待貴客的高規格的禮儀食品,做手抓肉並不難,把
殺死剝皮的整羊有安排地劈成幾大塊,洗凈后投入開水鍋內煮,待肉微有血絲即撈出,裝在盤子里,在肉的上面放上幾把蒙古刀,一手抓肉,一手抓刀,邊割邊吃。席間,主人向您敬上雙杯酒,給你獻上祝酒歌,草原牧歌和民歌,表示對客人的歡迎和尊敬。
烤餅
蒙古族家中,幾乎都會烤一種巨型烤餅,蒙古語稱為“海生包爾斯克”,通常鍋有多大,餅就有多大,一般要用2-3公斤麵粉。
和碩縣特產
和碩縣特產
這種餅用發麵,但不放鹼,和面時放牛奶酥油,或奶皮子和少許的鹽,面和好后稍燙一下,然後用手壓成圓形,放在尖底鐵鍋里用文火烤,等一烤成焦黃色后,再扣過來烤,烤好的餅便成凹形的大圓餅。形似一個尖底的大鐵鍋,是蒙古人喝奶茶時離不開的主食。
烏粗陶魯尕
“烏粗陶魯尕”蒙古語意為羊頭和羊尾脊髓薦骨,即清煮手抓羊肉,是蒙古族婚禮和接待尊貴客人時上的菜肴,“烏粗陶魯尕”烹制保持原始工藝,把新宰制凈的羊肉放進鍋中清燉,有時只放胡椒、薑片,不放食鹽。肉燉至七八成熟時撈出,裝在精緻的大盤子里,端上,連帶羊頭和羊尾,再在盤邊擱一把蒙古刀向客人敬獻。
蒙古族奶製品
盛夏之季來到牧場作客,整個草原都飄溢著誘人的奶香,蒙古族牧民拿出豐富的奶製品,讓你一飽口福。牧民製作奶製品的方法獨特有趣,把擠出的鮮牛奶放入大鍋加溫,將乳白色的奶皮子取出略加發酵,再加水和少許鹽用手揉,分離出水和蛋白質,即成金燦燦的酥油,酥油是牧民的上等食品,百公斤鮮奶只能提出四五公斤酥油、用酥油拌在奶茶中製成酥油茶香濃可口。把取過酥油的奶子,倒入牛皮或馬皮製作的口袋中,使其發酵成為酸奶子食用。另外,還有奶豆腐,乳酪等奶製品,吃起來香甜可口。
奶酒
蒙古奶酒色清味甘,性溫補,含酒精濃度一般不超過30度,這種蒙古奶酒之所以好喝,因為它是奶子的精華,製作奶酒不用鮮奶,而用脫脂的酸奶或製作奶豆腐及其它乳製品剩下的奶漿,平時將奶漿貯存於木桶或皮口袋裡,置於適當的溫度下,經常用木杵攪動,使其充分發酵,然後將奶漿盛入大口鍋內,鍋上加一個形如蒸籠的木桶,裡面吊一個雙耳瓦罐或者鋼精鍋,四周掩實,再用尖底小鍋盛冰水,放在木桶上,用火猛蒸,奶酒凝於鍋底,蒸氣水隨筒流出,滴下來的就是奶酒,每年七、八、九月,正是牧區奶酒飄香的季節,在蒙古族牧民的蒙古包里都備有大桶的奶酒,以供日常自用和待客。
烤羊肉串
和碩縣特產
和碩縣特產
烤羊肉串用新鮮羊腿肉,切成薄片,依次穿在長約30公分的鐵釺上,有大串和小串之分,每串間帶一片肥羊肉。烤爐是一個鐵皮長槽,鐵皮槽分上下兩層,中間隔板有無數通風圓孔,一埠進風,燃料為炭火。將羊肉串排在烤爐鐵皮槽子上,邊烤邊撒細鹽、孜然和辣椒面,兩面翻烤幾分鐘便可食用。烤羊肉串孜然味夾雜香辣味,無油膩感,食后回味無窮。

人文景觀

漢代危須國古城遺址
漢代危須國古城遺址位於和碩縣曲惠鄉政府所在地東約300米處,遺址為黃土夯築。西南角殘留土墩,長寬約3.6米,高約2.4米。城為長方形,曾出土過彩陶罐、串球、開元通寶等文物。據黃文弼先生《塔里木盆地考古紀》中記載,此為漢危須國都遺址。現為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蘭城
蘭城位於烏什塔拉回族民族鄉沙梁灣村東南約1公里處。古城長265米,寬250米,略呈正方形,分南北兩重,為黃土夯築,多處以土坯修補。城內灰坑、挖坑遍布陶片、碎骨、石磨碟片。陶片為泥質,灰、紅兩色。城周有壕寬約20餘米。1984年,從地表採集的文物有塑造的人面型(深目高鼻)、獸頭型、山羊角型陶器耳柄,還有碎骨、大小石球、石雕、陶花、陶拍和刻有文字、花紋的陶罐等。據民國19年鍾廣生著《新疆志稿》中記載,此城是唐代所設置的張三守捉城遺址。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四十里大墩烽燧
四十里大墩烽燧位於和碩縣烏什塔拉回族民族鄉馬蘭村附近,台基呈方形,下寬上窄,長7米,底寬4米,頂寬2.5米、高6米。此台一層土一層紅柳、梧桐木夯築而成,地表無遺物。四周均為開闊地,站在台頂可視五六十里路。為漢代烽燧
馬蘭影視城
馬蘭影視城位於314國首曲惠鄉與烏會塔拉鄉中段北側,矗立著一座核爆炸模擬托塔,是1999年5月為拍攝由陳國星執導,李雪健、李幼斌主演的新中國成立五十周年獻禮片---《橫空出世》而耗巨資修建,是一處理想的旅遊景點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深山古廟
深山古廟和碩縣那音克鄉金絲特避暑山莊往北約40公里處,有一於民國34年(1945)建造的喇嘛廟,廟殿面積170平方米,主建築為土木結構,經堂分上下兩層,坐北朝南,呈長方形。廟內橫樑雕紋精緻,有供人朝拜的佛像及大量經文藏書。周圍風景秀麗,離廟不遠有一獨特葯泉,治眼病特別有效。每月七、八、十五、三十日,周圍群眾要去廟裡燒香、磕頭、拜佛。
甘珠爾庫熱喇嘛廟
甘珠爾庫熱喇嘛廟在和碩縣城以南10公裡布茨草原上,有一座建於1986年6月的喇嘛廟,廟宇恢宏氣派,廟內風格獨特。1999年8月,托忒蒙文創始人扎雅·班迪達全身黃銅塑像從青海塔爾寺運抵該廟,並舉行了隆重的揭幕儀式。該銅像高2.5米,重100餘公斤。該廟是布茨草原上的一顆明珠。

英雄的後裔

和碩自古以來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區,地處中部天山南簏、焉耆盆地,博斯騰湖北岸,與尉犁、博湖、和靜、托克遜各縣接壤,境內有兵團農二師二十四團、二十六團,巴州清水河農場等駐縣單位,縣內行政區劃設有蘇哈特鄉、塔哈其鄉、曲惠鄉、烏什塔拉鄉、那音克鄉、新塔熱鄉和特吾里克鎮。縣域總面積12892平方公里,共有21個民族,總人口6.31萬人,其中蒙古族5400多人,維吾爾族8800多人,漢族43000多人,回族5600多人,其他民族400多人,縱觀和碩幾十年來歷史,有過輝煌,有過挫折,但總的趨勢是向前發展的。

交通


2013年,和碩縣距烏魯木齊市387公里,距庫爾勒市104公里。和碩縣建設中的南疆鐵路吐魯番—庫爾勒複線,全長320公里,並在和碩縣境內建立了3個火車站。
截止2016年底,全縣境內公路里程1161公里,其中:國道116公里;省道85公里;縣鄉公路總里程960.054公里,其中:縣道104.759公里,鄉道312.049公里,村道301.026公里,專用公路242.22公里;境內鐵路143公里。

社會


教育事業

2016年,全縣有各類學校22所,其中:高級中學1所、初中2所、小學9所,幼兒園10所。共有教學班318個,其中:高級中學25個,初中49個、小學168個,幼兒園76個。
全縣在校及在園學生總人數10036人。其中:女4756人,少數民族4567人。其中:高級中學1039人(其中:女508人,少數民族354人);初中1764人(其中:女819人,少數民702人);小學4819人(其中:女2285人,少數民2317人);幼兒園2414人(其中:女1144人,少數民1194人);
全縣教職工總人數1106人,其中:女920人,少數民族566人。其中高級中學132人、初中225人、小學616人、幼兒園133人。
全縣學校佔地面積626709.64平方米。其中高級中學84480平方米、初中166780平方米、小學289428.64平方米、幼兒園86021平方米。
學齡兒童入學率為100%,其中女童入學率100%;初中階段毛入學率100%;高中階段毛入學率85.3%,專科及以上上線率94%。

文化事業

截至2013年,和碩縣共有文化館1所,公共圖書館1座,專業藝術表演團體1個,2013年舉辦各類演出場次550場。有線電視人口覆蓋率為98.5%,廣播人口覆蓋率98.7%。

醫療衛生

2016年,全縣共有醫療機構67家(其中:醫院3家、鄉鎮衛生院7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服務站6家,村衛生室26家,婦幼保健院1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家,衛生監督所1個,個體醫療機構22家),單采血漿站1個,擁有(編製)病床數317張。全縣衛生人員總數443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75人,註冊護士167人,藥師(士)22人,技師27人,其他132人,鄉村醫生52人;在衛生專業技術人員中兼任衛生防疫人員數19人。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14.31‰;嬰兒死亡率8.18‰,產婦住院分娩比例達99.59%。

社會保障

2016年末,全縣參加養老、失業、工傷、生育、城鎮職工醫療、城鎮居民醫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7種保險繳費人數共計56078人。其中:養老保險6603人、失業保險5163人、工傷保險6830人、生育保險6112人、城鎮職工醫療保險12521人、城鎮居民醫療保險7400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11449人。征繳各類社會保險金額11934萬元,享受各類社會保險待遇23517人,支付各類社會保險待遇16196萬元。
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30638人,參合率達99.42%,共籌集資金1969.27萬元,其中:財政補助1601.61萬元,農牧民個人繳費376.66萬元;支出醫療保險費1868.16萬元,累計受益人次85011人次。
全縣發放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940人,累計保障2.33萬人次,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734.16萬元;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2198人,累計保障2.64萬人次,發放生活保障金605萬元;城鄉大病救助4991人次,救助金410.32萬元。

城市建設

到2014年11月,和碩縣投入資金4996萬元城鎮化率達49.3%。拆除違法建築面積3038平方米。投入資金1800餘萬元,完成污水處理提標工程。投入資金1396萬元,完成農村電網升級改造工程。建設農村道路2條34.3公里。

旅遊


金沙灘旅遊度假區
金沙灘旅遊度假區位於博斯騰湖東北岸,到這裡的人們彷彿置身於南金沙灘旅遊度假區海之濱,放眼望去,一望無際的博斯騰湖,煙波浩淼,具有大海的神韻。平湖萬頃,水天相連。銀沙細勻柔軟,湖水清澈見底,水質為二級。湖底坡度為1.7%,沙灘海岸線長2000米、寬160米,是一處得天獨厚的湖泊型天然浴場。金沙灘被譽為“新疆夏威夷”。乘艇游至湖中,北望高山巍峨、冰盔雪甲,南眺沙山起伏,沙水共處,神秘莫測。碧水悠悠、漁船點點,陽光、沙灘、海浪,一派柔情,堪稱一絕,不遠處分佈著許多平疇綠浪的蘆葦盪,那裡是水鳥的樂園,蘆葦叢中水道縱橫交錯,綠波蕩漾,水鳥翻飛鳴唱,儼然一幅“草長平湖白鴛飛”的山水風景畫。
四十里大墩烽燧
位於和碩縣烏什塔拉回族民族鄉馬蘭村附近,台基呈方形,下寬上窄,長7米,底寬4米,頂寬2.5米、高6米。此台一層土一層紅柳、梧桐木夯築而成,地表無遺物。四周均為開闊地,站在台頂可視五六十里路。為漢代烽燧。
蘭城景區
位於烏什塔拉回族民族鄉沙梁灣村東南約1公里處。古城長265米,寬250米,略呈正方形,分南北兩重,為黃土夯築,多處以土坯修補。城內灰坑、挖坑遍布陶片、碎骨、石磨碟片。陶片為泥質,灰、紅兩色。城周有壕寬約20餘米。1984年,從地表採集的文物有塑造的人面型(深目高鼻)、獸頭型、山羊角型陶器耳柄,還有碎骨、大小石球、石雕、陶花、陶拍和刻有文字、花紋的陶罐等。據民國19年鍾廣生著《新疆志稿》中記載,此城是唐代所設置的張三守捉城遺址。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金絲特避暑山莊
和碩縣景觀
和碩縣景觀
金絲特避暑山莊在和碩縣北紅山地帶的一個水草豐美的山間小盆地里。沿著崎嶇的山路前行40公里左右,就可達到高山牧場,牧場草地如毯,牛羊成群,喇嘛廟的鼓聲悠揚深遠,北坡的松林、蘑菇、雪蓮花如神農耕耘,揚鞭縱馬在草原上,如入人間仙境。在這裡,遊人還可以盡情的享受到和碩特蒙古人古樸而濃烈的風情。一年一度的那達慕盛會更是熱鬧非凡,有醇香的奶酒、鮮美的手抓肉,還有古老悠揚的和碩特絕唱,夏日有日吾樂賓館接待遊人。
紅蝶谷
和碩縣曲惠鄉有一條曲惠溝,山口有一個神秘的山谷,谷內天山雪水涓涓流淌,百年古樹--榆、桑、杏、核桃、沙
棘或倔強或蔥鬱,參差披拂,枝葉婆娑。每到5月中旬,桑葚成熟,黑紫色、白色的的果穗引來許多踏青的遊客。5月中旬到6月短短的十幾天時間裡,有成千上萬隻紅色的蝴蝶在谷內飛舞,谷內一片火紅,這就是聞名遐邇的“紅蝶谷”。

獲得榮譽


2020年6月30日,和碩縣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