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生
王劍生
王劍生,男,作家、書法家。山東省菏澤市藝術館研究館員,菏澤市小提琴學會會長菏澤市少兒書畫院院長。出版過小說《化蝶》,《王劍生硬筆楷書字帖》和《王劍生書法作品集》、《王劍生百首古體詩詞·書法集》等。多次獲得過全國書法美術大獎。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菏澤市藝術館研究館員,菏澤市小說家協會副會長,菏澤市小提琴協會會長,菏澤市少兒書畫院院長。
其作品風格獨特,語言幽默,文字冼練,擅長白描手法,多以文藝界小人物為主人公,與調侃滑稽戲之中,揭示人物命運。回味無窮,餘音繞梁。
王劍生
1998年,山東省五地市書畫大賽一等獎;
1999年,獲山東省紀念五四青年節書畫大賽一等獎;
1999年,獲中國藝術博覽會金獎;
2000年,獲“希望杯”全國師生書畫大賽金獎;
2003年,獲“全國優秀輔導教師”稱號;
2004年,獲山東省美術、書法、攝影群星獎銅獎;
2005年,獲山東省美術、書法、攝影群星獎銅獎;
2006年,獲全國第二屆林交會全國書畫名家書畫展銀獎;
因為愛,所以愛
——王劍生短篇小說集《化蝶》序
“因為愛,所以愛。”用這句歌詞,來形容王劍生先生對文學創作的態度,我以為是最恰當不過的了。因為,“態度決定一切”。王劍生先生之於文學創作的執著,不是一句話兩句話就能說得清的。所以,這句頗具意味的歌詞,放在這裡恰如其分。這是他的性格使然。他對書法創作是這樣,對文學創作亦如此。他給人的印象就是這樣:文質彬彬,不擅言辭,但肚子里有“貨”——書法頻頻獲獎,並出版了兩部作品集;小說也寫得有滋有味。
劍生先生的小說立意含蓄,平中見奇,技巧精活,行文洗鍊樸素,精到而又傳神。儘管其作品里的主人公,多是一些市井小人物,故事情節亦不複雜。但就是這些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人物,經過劍生先生活靈活現地刻畫,給人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即使一口氣讀完整個集子,讀者也不會感到疲憊。因為他的作品短小精悍。你可以一篇一篇地閱讀,欣賞;也可以一口氣讀下去,然後坐下來慢慢咀嚼,回味。
劍生先生對佛洛伊德關於文學創作的闡述領悟很深。佛洛伊德認為,文學形式必須富有戲劇性、富有幻想或想象,生動而具體。他在自傳中寫道:“藝術家就像一個患有精神病的人那樣,從一個他所不滿意的現實中退縮下來,鑽進他自己的想象力所創造的世界中。但藝術家不同於精神病患者,因為藝術家知道如何去尋找那條回去的路,而再度地把握著現實。”他認為,作家和藝術家進行創作的時候,可以像做夢那樣,採取凝縮、改裝、轉移、倒置、集錦等方式進行構思,使文學作品帶有浪漫性、戲劇性、象徵性。但是創作的對象和內容,也像做夢的對象和內容一樣,是來自現實生活的。
劍生先生善於觀察生活,體味生活,記錄生活。一件十分普通的小事,一旦到了他的筆下,便成了極好的創作素材。他的小說在謀篇布局、語言運用、人物刻畫、環境描寫等方面,處處顯露出幽默、冷峻、新鮮的藝術特色。
劍生先生不拘泥於一般的寫作方式。筆記體小說、散文體小說、微型小說,他都大膽進行嘗試。他靈活運用民族傳統的寫作技法,以其特有的筆觸,給讀者編織了一個個或輕鬆、或凝重,或單純、或複雜的市井故事。他就像一個國畫高手,何處該用白描,何處該用重彩,何處該留白,全都瞭然於胸。《墨客》里的老黃,《黑色》里的二狗,《舞痴》里的老牛,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構成了他小說中栩栩如生的藝術群體。
《墨客》反映了一位平庸文人的生存狀態。一位再婚的三流作家老黃,五年裡居然拿不出一篇象樣的作品。在省級刊物發了一篇小說,還是別人給掛的名;幫助老婆做家務也不夠格。“他也不是沒努力過,可做過幾次飯,不是不熟,就是給少糊了鍋。”相比之下,他那漂亮的老婆可就厲害多了,工作之餘還兼做推銷化妝品生意,並且“生意就像滾雪球似地愈滾愈大。”
這樣的反差,註定醞釀著悲劇。老黃在一次次的家庭戰爭中敗下陣來。為了讓老婆看得起,只得“玩火”搞起了傳銷。結果,把自己給玩進了局子。不過,這並不是故事的結局。讀後使人感慨良多。
《極樂鳥》是劍生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在這篇小說中,他著重揭示了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人甘心墮落,沉湎於行樂?”儘管作者作了回答,把原因歸結於“精神空虛”。但他自己對這個答案亦不十分的滿意。他於是把回味的餘地,留給了讀者。讓讀者自己去解讀,去揣摩,去尋找更深刻的社會原因。
還有《舞痴》里的老牛,一個跳芭蕾舞出身的文藝工作者。平時舉手投足,他給人的印象都是魔魔道道的。一次偶然的出差,卻離奇地失蹤了。故事一波三折。老牛最後的結局和歸宿懸而未決,成了疑問。
在這裡,對人物的命運,作者決不急於提供答案,而情願駐留於不倦的試煉中。他似乎並不為澄清生活的模糊性而擔憂。相形之下,他倒更在乎小說創作的純粹。他像一株淡雅的菊,以自己的生存狀態,將自己的生命情懷絲絲縷縷、靜靜地、滲透到各個角落,滲透在自己的文字里。
或許,這就是劍生先生作品的魅力所在;也是一個心靈自由舞蹈者的藝術追求和理想宣言。
自由!比生命還要寶貴的元素。在當今物慾橫流利欲熏心的時代,要保持一顆心靈的自由是多麼艱難。必須潔身自愛必須忍受寂寞必須享受物質的清貧。時光飛逝,總有一天,我們會化塵為土。
托爾斯泰曾告戒列昂尼德·奧希波維奇:“請您記住,一切一切都會消逝,金錢、寶座都會消逝。一切都會發生變化,我們也好,我們的重孫也好,都將不會存在,連我們的骨頭都剩不下。但是,如果我們的作品中有一丁點真正的藝術,他們就會永垂不朽。”這“丁點真正的藝術”,不正是心靈自由舞蹈者的力量源泉嗎?
“因為愛,所以愛。”願劍生先生以筆為裙,伴著真善美的旋律,讓心靈自由地舞蹈。舞出一個屬於自己的天地,舞出一個樸素尊貴的藝術人生。
(作者系中國當代藝術協會名譽會長,中國文化名人研究會副會長,作家、詩人、書法家)
——王劍生《多寶塔》臨帖作品賞析 張興彥
袁枚詩云:“選詩如選色,總覺動心難。”那一刻
,我知道我動心了,為了那沉寂心中多年的故事,也因為劍生先生那誠摯的為人和精美的書法。初識王劍生,是在十年前一個飄雪的冬天。我隨劍生先生等一批書畫家一起,參加了由地區文化局等單位開展的“三下鄉”活動,只是當時我們的身份不同,我是電視記者,劍生先生是書法家。我的任務是採訪,劍生先生一行的任務是為農民兄弟書寫春聯、現場作畫。同去的書畫家中,劍生先生溫文爾雅。其書法作品亦呈飄逸、俊朗之態,頗具君子風範,深受農民兄弟的歡迎。為滿足大家的需求,劍生先生竟在寒風中,一口氣寫了一上午。吃中飯時,我發現,他被凍得麻木的手,握筷子的姿勢都有些變形了。我對劍生先生的敬意由此產生。劍生先生現為菏澤市藝術館副研究館員,菏澤市少兒書畫院院長,山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他曾在《青春》、《牡丹文學》等刊物上,發表過《墨客》、《三次艷遇》等許多小說作品。劍生先生喜歡讀《文心雕龍》,抄寫禪詩,“文章者,蓋情性之風標,神明之律呂也。蘊思含毫,游心內運,放言落紙,氣韻天成;莫不稟以生靈,遷乎愛嗜,吟詠風謠,流連哀思者,謂之文”。(肖繹《金樓子·立言篇》)這是劍生先生書法追求的理想目標和終極關懷。劍生先生質樸、坦誠,做事認真、穩重,沒有一般文人的矯作和酸腐。追求嚴肅而精深是劍生先生從藝的態度。凡是躁動與不安的情緒與他無緣。
幾年前,他和吳林先生、趙曼麗女士等幾個志同道合的同志一起,創辦了菏澤市少兒書畫院,為全市少兒美術、書法教育工作作出了卓越貢獻。特別是2007年3月4日,菏澤市少兒書畫院初選的80名小選手,參加了由文化部辦公廳、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美術學院等單位聯合舉辦的中國首屆“讓每個孩子成功”少兒才藝、美術比賽全國總決賽,其中有36名選手獲得了總決賽資格。我市入選比例和組團規模位居全國第一。獲獎比例居全國首位;少兒書畫院還被組委會評為“優秀組織獎”,王劍生、吳林、趙曼麗三人分獲優秀園丁獎。可以說,這是書畫院自創辦以來,最值得炫耀的一件事。在那之後不久,劍生先生幾易其稿,出版了《王劍生硬筆楷書字帖》。
字帖的與眾不同之處有兩個,一是以兒童喜歡的語言形式,把各種運筆方式,書寫規範編成了童謠,易學易記;二是《序言》並非出自名家名人之手,而是由一位普通學生家長寫就。既別具特色,又大大出乎人們的預料。而僅僅一個月不到,劍生先生又告訴我說,他的毛筆楷書臨習字帖《多寶塔》即將出版,囑我寫篇評論文章。聽著電話那頭真誠、親切、平實的語氣,我的心裡好一陣激動,我驚嘆於他的勤奮。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裡,居然還有人為了藝術而如此痴迷,於是,我忍不住大聲說:“老兄,你太有才了!”的確,劍生先生不只有才,同時更能耐得住寂寞。繁忙的工作之餘,他幾乎每天都抽出時間臨帖、練字。把書法視若生命載體的他,每日都體味著其中水墨的平淡。這種近乎簡單幾何線條拼組出的是無盡之玄冥,又恰似一張無限延伸的絲網,先生端坐其中,獨自游弋編織黑白的夢想。目下藝術需要靜氣,用豐厚的學養去滋潤書法,這應該是學習藝術的人必不可少的功課,由是才能具有寬廣的視野和包容的胸懷、淡薄的心境。
這無疑也是一種涵泳心靈的極佳方式。為藝術精神的自由獨立,靈魂的放逐找到了正確的航向,真的猶如參禪悟道,通過對自然的“瞭然自悟,廓徹靈明”,以求得“清凈無為,妙圓真心。”藝術生命的激情時涌時現,它不會被現實處境所降服,而往往積鬱為一個獨立的排外的精神世界。一如莊周的夢蝶,文與可的身與竹化,達到了物我合一的至高境界。激情的迸發可以衝破一切外界的阻礙,實現心與物的統一。劍生先生在書寫時力圖釋放生命的激情,用書法來詮釋他的生存方式和精神狀態。“空山無人,水流花開”,是一種虛靜超脫,卻不乏機智而理性的色彩。二者切實達到圓融統一。劍生先生通過努力奮鬥,對待視為生命的藝術一如既往,精益求精,在當今書壇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並日益彰顯,為人矚目。實屬不易。
書法是中國的國粹,被視作“凝固的旋律,無言的詩篇。”它是以漢字為基礎,用毛筆書寫的,具有四維特徵的抽象符號藝術,它體現了萬事萬物的“對立統一”這個基本規律,又反映了人作為主體的精神、氣質、學識和修養。審視書法作品應主要從四個層次:筆墨基礎、視覺效果、美學情趣、文化內涵。若只做到一、二層次,是字匠的寫字;同時做到三、四層次,而且達到較高水準,才可以稱之為書法作品。而書法作者一般可分為功利型和表現型兩類。功利型書家有較強的掌控能力和對傳統書法的理解能力,對字的結構、點畫的觀察細緻入微,而用筆技巧亦熟練自如。他們的作品更具繼承性,傳統書法的形、神、韻在這裡再現。相對而言,表現型的書家則以表現自我個性為主,有前瞻性、探索性。很明顯,劍生先生無疑屬於前者。
劍生之書,初學鍾繇、王羲之,在這些傳世名帖中涵泳良久,漸有所得。其楷書點畫敦實,筆鋒多內斂而不露;結體端莊、結構穩健、氣質優雅,筆勢飄逸有致、靈動多姿,盡顯活潑、蘊藉、清雅、溫潤的書風。其作品深得專家的好評,並為他帶來諸多榮譽,先後捧回了山東省五地市書畫大賽一等獎、山東省紀念五四青年節書畫大賽一等獎、中國藝術博覽會金獎、“希望杯”全國師生書畫大展金獎等獎項。 《多寶塔》是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的代表作。後人學書,尤其是學習楷書,均以此帖為臨習範本。提到顏真卿,不能不啰嗦幾句。顏真卿,字清臣,琅邪臨沂(山東臨沂)人,是中唐時期的書法創新代表人物。其楷書端莊雄偉,氣勢開張。行書遒勁舒和,神彩飛動。他的書法,既有以往書風中的氣韻法度,又不為古法所束縛,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規,自成一格,稱為“顏體”。可以說,在中國書法史上佔有特殊地位,惟一能和大書法家王羲之互相抗衡,先後輝映的,就是顏真卿了。顏真卿所留下的碑帖很多,據說流傳下來的有130多種。為後人重視的楷書有楷書《多寶塔》、《東方畫贊碑》、《麻姑仙壇記》、《郭家廟碑》,《顏勤禮碑》等,這些碑刻楷書,有個性,有特點,有正面不拘,庄而不險的氣勢。
不過,流傳下來的《多寶塔》屬於碑跡,是由人刻上去的。其字跡之於真正的顏體原帖是有出入的,有誇張的嫌疑。體現在書法上就是,過於豐腴。學習書法的人都知道,碑與帖的風格是有很大不同的。碑尚骨,帖尚韻;碑雄強,帖秀美;碑沉著渾厚,帖風韻流美;碑骨力洞達,帖筋絡分明。兩相交替,能做到氣質互補。而臨習《多寶塔》,沒有一定功力的人,一般是很難掌握的。劍生先生憑藉多年的臨帖基本功,充分消化、吸收了傳統書學中的養分,將《多寶塔》的氣韻、法度瞭然於胸,真正做到了“意在筆先,字居心后。”因之,你從整幅臨摹作品中,絲毫看不出有刻意雕琢的痕迹。綜觀全篇佳構,可謂氣、韻、神俱佳,如果用一個字形容,那就是——爽!此“爽”非熟俗乃大雅之極也。先生食《勤禮碑》、吞《多寶塔》二帖之古法,從容淡泊,融其心聲而吐新。先生喜讀文學、哲學、美學,苦心經營著書法世界里的這個精神家園。讀其作品,可以領略出其讀詩文美學領悟後轉化的線條痕迹。其書作行氣平和,線條簡凈,多得古人筆意。觀其筆勢,如涓涓流水,似淙淙小溪,從茂林深山間緩緩流出,愜意而暢達。又如美妙的音符,在黑白世界里流淌出動人的旋律,化為心靈的傾訴,似聽曲、如詠歌,似從魏晉明清時光隧道中揚出,天籟佳樂,攝人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