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廟賦

屈原廟賦

《屈原廟賦》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賦作。此賦通過想象描寫了屈原的經歷,刻畫了屈原孤憤無奈、悲傷絕望的心情,不僅表達了作者對於屈原這位偉大詩人的景仰之情,同時也表達了他對國家命運的憂思,更是表達了他不屈服現實、勇於抗爭的決心與勇氣。全文熔敘事議論抒情為一爐,語言明暢,感情真摯,充盈著一股奮發向上的豪氣,被認為是發屈原之心的作品,其詞氣與屈原暗合。

作品原文


屈原廟賦
浮扁舟以適楚兮,過屈原之遺宮。覽江上之重山兮,曰惟子之故鄉。伊昔放逐兮,渡江濤而南遷。去家千里兮,生無所歸而死無以為墳。悲夫!人固有一死兮,處死之為難。徘徊江上欲去而未決兮,俯千仞之驚湍。賦懷沙以自傷兮,嗟子獨何以為心。忽終章之慘烈兮,逝將去此而沉吟。
“吾豈不能高舉而遠遊兮,又豈不能退默而深居?獨嗷嗷其怨慕兮,恐君臣之愈疏。生既不能力爭而強諫兮,死猶冀其感發而改行。苟宗國之顛覆兮,吾亦獨何愛於久生。托江神以告冤兮,馮夷教之以上訴。歷九關而見帝兮,帝亦悲傷而不能救。懷瑾佩蘭而無所歸兮,獨惸惸乎中浦。”
峽山高兮崔嵬,故居廢兮行人哀。子孫散兮安在,況復見兮高台。自子之逝今千載兮,世愈狹而難存。賢者畏譏而改度兮,隨俗變化斫方以為圓。黽勉於亂世而不能去兮,又或為之臣佐。變丹青於玉瑩兮,彼乃謂子為非智。
“惟高節之不可以企及兮,宜夫人之不吾與。違國去俗死而不顧兮,豈不足以免於後世?”
嗚呼!君子之道,豈必全兮。全身遠害,亦或然兮。嗟子區區,獨為其難兮。雖不適中,要以為賢兮。夫我何悲?子所安兮。

註釋譯文


註釋

1.屈原廟:亦稱屈子祠,位於汨羅城西北玉笥山頂。始建於漢代,重建於清代,現闢為屈原紀念館
2.扁(piān)舟:小舟。適楚:到楚地。
3.遺宮:即屈原的故居,在臨江的湖北秭歸,屈原死後被改建為廟,立像祭祀。
4.曰惟:句首語助詞。
5.伊:助詞。
6.處死:處理死的方式。
7.懷沙:屈原作品,《九章》第五篇,為屈原晚年所作。所謂“懷沙”,言懷抱沙石以自沉之意。
8.忽終章之慘烈:《懷沙》終章有這樣的句子:“世溷濁莫吾知,人心不可謂兮。知死不可讓,願勿愛兮。明告君子,吾將以為類兮。”
9.逝:發語詞。沉吟:猶豫不決。
10.退默:引退隱居。
11.怨慕:怨恨而思慕。
12.死猶冀其感發而改行:希望自己的死能感動君主使其從而改變作風。
13.宗國:本族的國家。屈原本楚國同姓貴族,故謂楚國的宗國。
14.馮(píng)夷:河神名。相傳為華陰人,溺於河,歿而為神。
15.歷九關而見帝:經過九重門而得見天帝。古人認為天有九重。
16.瑾:美玉。蘭:蘭草
17.惸(qióng)惸:憂思孤獨的樣子。惸,同“煢”,悲愁孤苦。中浦:水濱
18.崔嵬(wéi):形容山嶺高大。
19.畏譏而改度:害怕讒言譏彈而改變行為準則。
20.斫方以為圓:將方正砍成圓滑,改其本色隨俗取容。
21.黽(mǐn)勉:勉力,努力。去:離開,這裡指離開祖國。
22.變丹青於玉瑩:丹青之色本不易改變,如果改變的話,也是美如玉光。玉瑩,玉的光澤。
23.不吾與:“不與吾”的倒裝。與,讚許。
24.違國去俗:離開祖國,拋棄俗世。
25.區區:人少勢孤的意思。
26.要(yāo):總而言之。

譯文

小船浮波順流來到了楚地,經過屈原大夫生活過的遺居。我放眼眺望江上重疊的山巒,這便是你魂牽夢縈的故里。想當年,你再次被放逐南荒之地,曾渡過大江的洶湧巨浪。你離開家園跋涉千里,生無歸宿啊死無墓地。悲哀啊!人當然都不免一死,可是決定怎樣死卻很不容易。你獨自在江邊徘徊不已,想離開人間又未拿定主意。你俯首千丈峭壁,江中的激流讓人心驚膽悸。你吟成《懷沙》自傷懷抱,令人嘆息你為什麼獨抱著自沉的心意。詩的結尾陡然慘烈之極,你決心離開人世卻沉吟猶豫。
“難道我不能遠走高飛到國外遊歷?難道我不能激流勇退、潔身隱居?我獨自嗷嗷不停地傾訴對君王的怨慕,只恐怕君臣的關係更加疏離。生前既不能奮力爭辯直進忠言,死後仍期望君王受到感發改變行為。如果我的祖國已遭到顛覆,我也決心不吝惜生命而苟活下去。我拜託江神代我告怨,黃河神卻叫我向玉帝申訴。我一連闖過九重天門去見玉帝,玉帝也為我悲傷卻不能救助。我懷揣美玉、身佩香草而無處容身,只能在水濱孤獨憂傷。”
江峽上的山峰巍峨高大,屈原故居荒廢使行人悲哀。你的子孫後代都散失在哪裡?何況我又見到你故居殘敗的高台。你離開人世迄今已過千年,世道更加偏狹,人生更加艱難。賢良的人憂讒畏譏而改變做人的準則,隨世俗之風順應變化,摒棄方正而崇尚世故圓滑。人們在亂世中竭力掙扎,卻捨不得潔身退隱。有的竟然做了助紂為虐的大臣。你想把一幅色彩髒亂的圖畫改成美玉般潔白,人們就說你太不明智。
“只有高尚的節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那些小人當然不是我的同類。告別祖國,拋棄人世,義無反顧地赴死,難道這就不足以免受後人的非議指責?”
啊!君子之道,難道一定要這樣苛責求全嗎?保全生命,遠離禍害,或許也是正確的吧!我嘆息你專心一意,獨自去努力做力所能及的事。儘管你的言行過於激烈不夠適中,但要緊的是,你不愧是一位高尚賢良的君子。那麼,我還悲傷什麼?屈子啊,願你的靈魂安息吧!

創作背景


《屈原廟賦》是蘇軾青年時代創作的賦,當作於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其時蘇軾剛登進士不久,歸守母喪期滿,告別四川故鄉,與其父蘇洵取長江水道北赴汴京(今河南開封),途經湖北秭歸屈原廟,有感於國家命運,觸景生情寫下此賦。

作品鑒賞


賞析

此賦開篇交代了出峽適楚的行程以及造訪屈原故居的感受。屈原的故居在屈原死後被改建為屈原廟,但時過境遷,此時屈原廟已荒廢不堪。蘇軾目睹此景,百感交集,心潮澎湃。
接著文章刻畫了屈原孤憤、無奈、彷徨以及絕望的心態。屈原雖被放逐,然繫心於國事,徘徊江上不忍離去。賦吟《懷沙》詩章自傷懷抱。這些都是屈原內心的掙扎,他作為楚國的大夫,卻沒有盡到責任。儘管這些都不是他主觀上的原因所造成的,但是他沒有盡到責任這是一個事實,屈原感到的是懊悔,是自責,是無奈,是悲痛。最終這些情緒徹底壓垮了他。對於他而言,唯有一死才是解脫。這並不意味著他在逃避責任,而是在這個時候,他已經沒有承擔責任的可能了,只有通過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對於國家以及人民的懺悔。
蘇軾正是看到了屈原內心最為真實的情感,因此他在賦中為屈原代言:為了忠君報國,為了國家人民,不逃避不苟活,活著要力爭強諫,即使死了也希望自己的死能感動君主使其從而改變作風。對於屈原而言,是可以選擇逃避和苟活的,是可以把所有的責任完全推卸給那個不負責任,甚至是沒有責任的國君身上的,甚至像屈原這樣名滿天下的人,在任何一個國家都可以安身立命,甚至享受榮華富貴,但是屈原並沒有這樣做,因為他是一個至情至性之人,他對於楚國的愛是深入骨髓的愛,是超越生死的愛,是發自靈魂的愛,正是這種愛超越了千古,為一代又一代人所敬仰。屈原不是為了一個不爭氣的國君自殺的,他是為了楚國而死的,他是一個殉國者,一個殉道者,這是屈原作為一個偉大知識分子與歷代腐儒的不同之處。
接著作者寫了屈原寧願為國而死也不隨從流俗的決心。對於很多人而言,屈原的確是一個不合時宜的人。他完全沒有必要為了這樣一個國家去死,但是他就是去了,原因何在,因為這個國家不僅僅是一個政治形式,而是一種文化,一種精神。正如齊奧朗所言:“一個國家的偶像滅亡了,那麼這個國家就滅亡了。”偶像就是文化,就是精神。屈原悲傷的不是國破家亡,而是神器被毀,楚國就此不復存在了,這是令他感到絕望的根本之處。作為一個人,一個有良知的人,他是不能夠就此苟活於世的,是不能夠沒有靈魂、行屍走肉一般地活下去的。屈原是一個貴族,他有著無與倫比高貴的精神,這種精神是不能夠受到一絲一毫玷污的,同時越是高貴的靈魂越是脆弱,越是不堪一擊。
文章最後表明“君子之道”不必苛責求全,對屈原的精神表示肯定和讚賞。蘇軾通過一種跨越時空的、一種精神上的對話,完成了對於屈原精神的一次深刻的分析與理解,最後他終於明白,作為一個君子,所要思考的,所要接受的,不是利害,不是現實,不是生死,而是一種道,這種道類似於儒家所謂的“仁者”之道,類似於孟子所謂的“捨生取義”。有些人總是要為了某些東西做出犧牲,這種犧牲並不是為了能夠得到更多的東西、更好的東西,而是為了捍衛信仰,捍衛真理。屈原的死,是出於對自身的絕望,他只有通過這種方式進行抗爭,但是這種絕望不是徹底的絕望,死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為了喚醒更多麻木的靈魂。這就是屈原的希望。
《屈原廟賦》是採取“騷體賦”的形式寫成的,同《離騷》一樣,大量運用句尾助詞“兮”字,使文章唱嘆有致,哀婉纏綿而又悲壯遒勁,讀來使人有蕩氣迴腸之感。全賦熔敘事議論抒情為一爐,敘寫了江峽的崔嵬山峰、峭壁驚湍、江畔荒涼寂寞的屈原故居和屈原徘徊江上、怨慕楚王、思念故園的矛盾心情,抒發了作者追慕屈原高潔的人品,渴望匡時濟世的情感。這是作者與屈原靈魂的對話之作,不論在思想內涵或是藝術表現方面,都堪稱賦學史上獨樹一幟的作品。

評價

宋代理學家朱熹《楚辭集注·后語》:“獨公自蜀而東,道出屈原祠下,嘗為之賦,以詆揚雄而申原志,然亦不專用楚語。其輯之亂乃曰:‘君子之道,不必全兮。全身遠害,亦或然兮。嗟子區區,獨為其難兮。雖不適中,要以為賢兮。夫我何悲,子所安兮。’是為有發於原之心,而其詞氣亦若有冥會者。”
山東大學教授劉培《論蘇軾的辭賦創作》:“蘇軾入仕之初的辭賦有一股奮發向上的豪氣。嘉祐四年(1059)寫的《灧灝堆賦》《屈原廟賦》《昆陽城賦》,或議論用危求安之理,或旌表屈原的高風亮節,或反思興衰之跡、立身之道,均涌動著濟世的衝動。”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子。嘉祐進士。宋神宗時曾任祠部員外郎,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職,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詩“謗訕朝廷”罪貶謫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潁州等,官至禮部尚書。后又貶謫惠州儋州。北還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時追謚文忠。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在政治上屬於舊黨,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縱橫恣肆,明白暢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很有影響。擅長行書楷書。能畫竹,也喜作枯木怪石。詩文有《東坡七集》等。詞集有《東坡樂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