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使館舊址

比利時使館舊址

比利時使館舊址位於台基廠十字路口東北角,現為紫金賓館。這座鄉村別墅式的建築就是尾隨英法在東交民巷地區設立的比利時使館舊址。

簡介


比利時使館舊址始設於同治五年(1866年)。現存建築年代不詳,其主樓地上三層,地下一層,立面用磚砌出三個仿階梯式山牆和由雉碟組成的山花,為英國都鐸式風格。
主樓前是一座大水池,四棟宅邸配樓在主樓前作東西對稱布置。
主樓立面作階梯式三角山花,是仿歐洲古典風格而建。但比利時使館建築上的"階梯式"山牆已經不同,它純粹已變成一種人為的裝飾,只不過是在懷舊幻想因素驅使下,以舊風格所啟發的某些想象而表達出對昔日盛世的依戀之情。

建築特點


從總體上講均屬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歐美流行的折衷主義風格。

歷史沿革


東交民巷的由來

東交民巷誕生於13世紀末馬可·波羅訪華的那個時期。當時,江南的糧食通過大運河運抵元大都,就在這裡卸放,這條小巷就被稱為江米巷。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是一條衚衕。衚衕西起天安門廣場東路,東至崇文門內大街,全長近3公里,是老北京最長的一條衚衕。東交民巷在舊中國時為使館區。
元朝時,東交民巷和廣場西側的西交民巷是連在一起的一條衚衕,名叫“江米巷”。由於當時這條衚衕有元代控制漕運米糧進京的稅務所和海關,因而成為南糧北運的咽喉要地,因而得名江米巷。元大都時,皇城的東牆外,有一條水路,1292年開鑿通惠河連接南北大運河,當時的運糧船直接停泊在城外的船板衚衕一帶,人們就地卸糧售賣,於是形成了糧食買賣一條街。南人叫糯米,北人叫江米。時間一長人們就乾脆叫它江米巷了。北京衚衕的名字多很實用,見了名字就知道它的含義。如今人們之所以還留戀北京的老衚衕,十有八九和這有關。永樂十八年朱棣遷都北京。從此江米巷就成了城裡的一條長街。
明代時修建棋盤界,將原來的江米巷截斷成為東江米巷西江米巷。在東江米巷設有六部中的禮部以及鴻臚寺會同館但主要只接待來自安南、蒙古、朝鮮、緬甸等四個藩屬國的使節,因此會同館又被稱作“四夷館”。到了清代,會同館改名四譯館,並修改政策只允許外國使節在這裡居住四十天。

使館的誕生

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戰敗后,根據清政府與英、法、美、俄簽訂的《天津條約》中相關條款規定1861年3月英國公使正式入住東江米巷的淳親王府(當時名為梁公府,系康熙皇帝第七子鐵帽子醇王允佑的府邸);法國公使正式入住安郡王府(當時名為純公府,系努爾哈赤之孫安郡王岳樂的府邸);美國公使進駐美國公民Dr S.SWilliam位於東江米巷的私宅;而俄國公使則入住清初在這裡修建的東正教教堂俄羅斯館。
隨後各國公使館均選擇東交民巷一帶作為館址,到1900年義和團運動之前這裡有法國、日本、美國、德國、比利時荷蘭等多國使館,義和團運動爆發后,這裡因為洋人糜集而被作為攻擊的重點,曾有童謠念道“吃面不擱醋,炮打西什庫;吃面不擱醬,炮打交民巷”,前者指的是位於北京西皇城根的西什庫教堂,後者即指東交民巷。1900年義和團運動之後,根據《辛丑條約》的規定東江米巷改名Legation Street(使館街),其在中方繪製的地圖中則正式更名為東交民巷,成為由各個使館自行管理的使館區,清政府在這條街上的衙署,僅保留了吏、戶、禮三部和宗人府,其餘盡數遷出。隨後在這裡出現了英國滙豐銀行、麥加利銀行,俄國俄華道勝銀行,日本的橫濱正金銀行,德國德華銀行,法國東方匯理銀行等外資銀行,還開辦了法國郵局、醫院等設施,並出現了大量西式建築。這塊使館區在辛亥革命后一直保留。直到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除德國義大利等軸心國外交官移交給國民政府

新中國后的狀況

1949年以後這裡仍被作為使館區,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民主德國、匈牙利、緬甸等國的使館沿用了這裡舊有的建築,直到1959年遷往朝陽門外三里屯的第一使館區。文化大革命期間,這裡由於其歷史的特殊性,再次收到衝擊,街名被改為“反帝路”,很多西式風格的建築遭到破壞,1980年代以來,隨著北京城市建設的發展,東交民巷的建築亦受到衝擊,滙豐銀行怡和洋行、俄羅斯館的舊址因拓寬馬路被拆除;德華銀行於1992年被拆除;日本使館舊址被北京市政府佔據;街上還興建了很多高層建築和現代建築,整條街的風貌遭到了極大的破壞。現今東交民巷是北京市文物保護街區。受到文物部門的保護。

歷史意義


比利時使館同英、法、俄、德、意、奧、日、荷使館一樣,是列強挾制與勾結清政府,壓迫中國人民,推行對華侵略的大本營。列強侵佔北京以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激起中國人民極大的憤怒。這種憤怒終於在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以義和團攻打外國使館和教堂的方式爆發了,與其他使館不相鄰的比利時和奧、意、荷四國使館首當其衝。義和團在繼當年舊曆五月二十五日攻克了奧、荷使館之後,又於二十七日攻克了比利時和義大利兩國使館。後來義和團運動在中外反動勢力的合力鎮壓下慘遭失敗。
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列強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退還了攻佔的各國使館與教堂,將東交民巷地區闢為列強專用的使館區,用庚子賠款讓列強重修再建使館、教堂。除西班牙外,包括比利時在內的列強十餘國均肆意擴大其使館的地盤,於其內修建兵營,出租地產,建造由洋人經營的銀行、郵電、商業行館。這些帶有昔日屈辱印記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時期的建築保留至今,提醒人們不要忘記歷史的教訓,同時也是研究歷史的重要實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