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遠大製藥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製藥行業領先企業
武漢遠大製藥集團有限公司創建於1939年太行山革命根據地,其前身為八路軍衛生材料廠,曾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做出巨大貢獻,毛主席親筆題詞:“製藥療傷,不怕封鎖,是戰勝敵人的條件之一。”經過70多年的發展,公司已成為中外合資醫藥企業、國家戰備儲備急救用藥和麻醉品定點企業。產品涵蓋原料葯、原料中間體、醫藥製劑、生物製藥、食品添加劑等多類別、多品種,銷往亞、歐、美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年銷售收入13億元、年出口創匯2500萬美元。
經過60多年的發展,武漢遠大製藥已成為頗具現代化規模的中外合資醫藥企業,註冊資本8500萬元,佔地面積300畝,建築面積9.6萬平方米。公司主營醫藥製劑、醫藥原料及中間體等產品,年銷售收入4億元,年出口創匯1500萬美元,擁有年生產液體製劑2億支、固體製劑40多億片、原料葯4000多噸的能力,是國家戰備儲備急救用藥和麻醉品定點企業。
武漢遠大製藥遵循“提供好產品修鍊高境界”的核心價值觀,堅持原料、製劑“二元結構”的發展方向,產品開發重點涉足心血管、眼科、保肝護肝、抗生素類及特色原料等領域。
企業具有一支專業化的科研隊伍,科技開發走向市場化、產業化,每年投入1000多萬元用於新產品開發,先後自行研製出國家二類新葯3個、四類新葯9個,另有多個新葯產品在註冊中。公司現在已形成了以諾佳系列為核心的抗菌類,以欣維寧為先導的心血管類,以更昔洛韋、白內停為拳頭眼科類,以及諾寧系列肝病用藥等新特產品群,產品銷往亞、歐、美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國家科技部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
“做百年葯業,還原於社會”,武漢遠大製藥用道義和使命鑄就起自己獨具特色的發展軌跡:在贏得自身發展的同時,始終不忘藥品生產企業的社會效益和公眾責任。60多年來,企業以救死扶傷、健康民生為使命,獨這生產了許多“救命葯”、“急需葯”,為鞏固國防、建設國家勇擔道義。
奮進中的武漢遠大製藥正以“高於同行業的平均速度”持續發展,力爭3年內做成湖北省化學製藥的龍頭企業。
武漢遠大製藥集團有限公司建立有完善的三級質量保證體系和健全的質量管理網路,並由質量管理委員會直接領導。按照GMP關於機構設置的要求,設立有品質管理部和質檢中心主管全公司質量管理和檢驗工作,質量保證QA負責全公司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工作,質量檢驗QC負責藥品生產全過程的質量檢驗工作。
獨立的品質管理部行使著對產品質量的監督管理職能。質量管理人員負責原輔材料從供應商質量審計到產品出廠全過程的質量監督,堅持做好公司產品質量的市場跟蹤和用戶訪問。質檢中心負責全公司的檢驗工作,配備了與生產規模、能力相適應的先進檢驗儀器和設備,與生產車間分離,負責標準溶液的配製、進廠原輔料、中間體、成品的檢驗、留樣觀察等。
公司建立有完善的保障藥品質量的文件化管理體系,遵循“一切行為有標準、一切行為有記錄、一切行為有監控、一切行為可追溯”原則,嚴格按GMP要求組織生產,定期對車間進行GMP自檢,並對發現的“缺陷”項目制訂整改措施進行整改;每月由專人填寫生產車間《GMP現場考核評價表》。
公司本著“規範過程式控制制,追求質量完善”的質量方針,不斷提高生產及質量管理水平,進一步強化質量意識,讓人民群眾用到安全有效的放心藥品。
70多年來,多種創新產品誕生在遠大醫藥的旗下,曾先後首家研製了胰島素、白內停、依諾沙星系列產品、安絡血、腎上腺素、牛磺酸、替羅非班、硫普羅寧小針等新產品,至今已形成了以諾佳系列為核心的抗菌類藥物,以欣維寧為先導的心血管類藥物,以白內停、晶明為拳頭產品的眼科類藥物,以諾寧系列為重點的肝病用藥,以奧可安為先導的口腔用藥,以及以腎上腺素類原料葯為代表的特色原料葯等新特產品群,昂首跨入國家科技部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的行列。
武漢遠大製藥集團有限公司
根據今後5年戰略規劃,跨越發展中的遠大醫藥正以高於業內速度遞增,力爭5年內做成中部地區一流的化學製藥企業。
1939年春,我八路軍野戰衛生部在太行山區山西潞城市西白免鄉南村創立衛生材料廠,她見證著武葯的誕生,銘刻著先輩的足跡。
1940年,八路軍衛生材料廠與129師製藥所合併於安樂庄,定名為第十八集團軍野戰衛生部衛生材料廠,毛主席為衛生材料廠親筆題詞:“製藥療傷,不怕封鎖,是戰勝敵人的條件之一。”朱德總司令也寄望全並的衛生材料廠:“加緊團結,努力生產,多造藥品,輸送前線,打大勝仗。”
當年,前線很多戰士瘧疾發燒,軍工戰士根據衛生部部長錢信忠指示,利用當地豐富的柴胡資源,以重蒸餾法提取有效成份試製柴胡注射液。一九四三年五月,《新華日報》(太行版)發表了題為《醫學界的新貢獻——利華製藥廠發明柴胡注射液》的報道,稱之為封鎖線的一大創舉,成為我國最早有關中藥西製成功的史料記載。
1947年夏,衛生材料廠隨劉鄧大軍轉戰南下,於1949年秋進駐武漢,1957年7月移交地方,定名為武漢製藥廠。1955年,遷入漢江之濱陳家墩。
1953年7月,根據周總理的指示,武葯開始研製胰島素,1956年投產,其技術指標超過前蘇聯同期標準。
1958年——1960年,為打破國際上對中國的經濟封鎖,武葯試製成功新產品共59種,投入生產12種。其中正腎上腺素、副腎素、安絡血、胃復康二巰基丙醇成為全國唯一的產品;安乃近、氯黴素成為優質產品;胰島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為全國一流產品。
1960年,武葯國內生產的二巰丙醇,“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兄弟”的生命立下頭功。武葯類似的“救命葯”還有正腎上腺素、副腎素、硫酸鈉、速尿等注射液。
1960年初,武葯率先研製成功甲硝羥乙唑,同年十月正式生產。六十年代製劑原料開始出口。
1966年,胃舒寧片出口外銷,1969年甲硝唑原料葯出口創匯。
1976年武葯獨家研製的白內停滴眼液用於臨床,1977年4月其原料葯和製劑放大生產,1978年上市以來深受白內障患者信賴,突破銷售量3億支大關。曾於1982年榮獲“國家質量銀質獎”。
八十年代末,武葯成功研製第四代喹諾酮藥物——依諾沙星,成為我國實行《新葯審批法》后的第一個抗生素二類新葯。在此基礎上,迄今已開發出諾佳系列——依諾沙星原料及其製劑產品輸液、小針、粉針、片劑、膠囊、滴眼液。
1991年武葯被審定為國家二級企業,1992年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
1994年武葯改製為武漢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更名為武漢諾佳葯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武葯獲武漢市高新技術企業。
2002年中國遠大集團進入武葯,股本金增至8500萬元。
2004年武葯成功研製的國家火炬計劃項目、二類新葯欣維寧(鹽酸替羅非班氯化鈉注射液)在國內率先上市,目前全國已有近300家醫院臨床應用,5000多例病人接受治療,成為目前急性冠脈綜合征介入治療的保駕藥品。
2005年武葯榮獲國家科技部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湖北省優秀民營企業”。
2006年武葯榮獲“武漢市五一勞動獎狀”。
2005年8月武葯成為中外合資企業。
2007年4月,武漢遠大製藥集團攜手國際奧比斯飛機眼科醫院防盲治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