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連捷

李連捷

李連捷(1908 06.17 - 1992 01.11),河北省玉田縣人。生於1908年6月17日,卒於1992年1月11日,享年84歲。土壤學家、農業教育家,中國土壤學學科創始人之一。

人物簡介


著名土壤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連捷於1927年考入山東齊魯大學醫學院;
1928年,轉入北平燕京大學理學院,先攻讀生物學,后改學地質地理學,
1932年畢業,獲理學學士學位;同年,應聘於北平中央地質調查所;
1940年,被派往美國考察水土保持並深造于田納西大學農學院;
1941年獲得理學碩士學位后,入伊利諾大學農學院繼續深造;
1944年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后,應美國軍事製圖局之聘到美國聯邦地質調查所軍事地質組工作。
李連捷回國后,被聘為中央地質調查所研究員,並與侯光炯、馬溶之、熊毅、李慶逵等人共同發起成立了中國土壤學會,他當選為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
1947年被聘為國立北京大學農學院教授,與陳華癸創立了中國第一個土壤肥料學系,並在陳華癸之後擔任系主任;
1949年後,歷任北京農業大學土壤農業化學系教授(1956年被評為一級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研究院副院長、中國農業遙感培訓及應用中心主任;
1955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首批院士(學部委員);還曾兼任中國科學院新疆綜合考察隊隊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土壤學會副理事長等職。

人物履歷


李連捷,1908年6月17日出生於河北省玉田縣的一個農民家庭。 1927年在北京匯文中學畢業后,考入山東齊魯大學醫學院。1928年,日本侵略軍出兵侵佔濟南,造成濟南慘案。李連捷被迫離開濟南,轉入燕京大學理學院學習生物學和地質地理學,1932年畢業,獲理學士學位。同年,被聘為中央地質調查所調查員,曾協同美國土壤專家梭頗(J.Thorp)到全國許多省份進行土壤、地質等調查,發表論著9篇。
1940年,李連捷獲中華文化基金獎,被派往美國考察水土保持並深造。1941年,在美國田納西大學農學院獲理學碩士學位,並於當年秋季轉入伊利諾斯大學農學院,邊學習邊研究有關土壤發育速度的課題。他以印第安人在1800年前用“卑羅軟黃土(Peorian loess)”營造的墓地為時代標誌,並根據碳酸鈣、小於0.2微米粘粒的移動、鹽基交換、無機碳總量等土壤參數在土壤剖面中的變化,來計算土壤發育的速度。這項工作受到美國有關方面的重視,作為伊利諾斯大學農學系的論文發表。1944年,李連捷獲哲學博士學位后,應美國軍事製圖局之聘到美國聯邦地質調查所軍事地質組工作,專門從事土壤地理分佈與行軍條件,土壤學在工程應用等方面的研究與製圖。在美國期間,他進行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參觀訪問了二十幾個州的農業院校、試驗場和水土保持站,足跡遍及大半個美國。
李連捷經過對中國、美國主要農業區的土壤、地質的實地考察和研究,在土壤學、土壤地理、土壤製圖、土地資源的分級與評價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礎和造詣,本可留在美國工作,但他思念著正在遭受日本侵略軍鐵蹄蹂躪的災難深重的祖國,謝絕了美國朋友真誠的挽留,於1945年6月毅然踏上了歸國的旅途。
回國后,李連捷為了科學,為了民主,經多方奔走與聯絡,與同事熊毅、侯光炯、李慶逵、馬溶之等,並聯合中央地質調查所土壤室、中央農業實驗所的土壤工作者發起成立了中國土壤學會,藉以團結全國土壤科技工作者,振興祖國的土壤科學。當時參加學會的有六七十人,李連捷當選為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
1947年,李連捷應北京大學農學院之聘,任土壤學教授、土壤系主任。1949年北京農業大學(今中國農業大學)成立后,任土壤農化教研組主任,為我國土壤科學培養人才。
1951年,他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派遣,兩次去西藏考察,為開拓世界屋脊的農牧業立下了汗馬功勞。1954年,他當選為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195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生物地學部委員(院士),1956年受聘為高等教育部一級教授。
在五六十年代,他多次會同北京市和全國的農業科技人員組成綜合考察隊,到北京山區、新疆、東北、西北、黃河后套海南島等地進行科學考察。在工作中,他十分重視理論聯繫實際,關心土壤學為農業生產服務,不但取得了寶貴的資料,而且結合當地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的實際,提出規劃和設計,以及開發和治理的具體實施方案。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后不久,當時已經年近花甲的李連捷隨北京農業大學遷出北京,下放到陝西省甘泉縣清泉溝
1973年,李連捷由農村返回北京,就立即著手翻譯《土壤地理的微形態特徵》一書,後去河北省曲周縣參加治理鹽鹼地工作。1976年他又到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縣進行草山的開發治理研究。由於這項研究取得了明顯的效益,1982年榮獲農業部頒發的“技術改進一等獎”。
1978年,他出席了全國科學大會,榮獲“科學大會獎”。會後,他參加了以李慶逵教授為團長的中國土壤學會代表團赴加拿大埃德蒙頓出席第十一屆國際土壤學大會,並於會後到加拿大東部十多個省考察。同年,又代表農業部赴義大利與聯合國糧農組織協商在我國籌建農業遙感與應用培訓中心,力促遙感這項新技術在推動我國農業生產上發揮作用。經多方努力,該中心於1979年在北京農業大學成立。李連捷出任中心主任。在短短几年的時間裡,中心舉辦了20期培訓班,除為我國培訓了500多名農業遙感的應用人才外,還完成了國家水土保持、土壤監測、作物估產、草場監測等科研項目。
80年代末,李連捷已年逾八旬,仍在孜孜不倦地指導眾多研究生。40載的教學生涯,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土壤科技人才,其中不少已成為專家、教授和領導幹部。
李連捷深受學生的尊敬,不僅因為他學識淵博,堅持理論聯繫實際,而且因為他為人耿直,敢于堅持真理。他堅決反對“識時務者為俊傑”的處世哲學。對學術問題和社會問題,他都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決不趨炎附勢,推波助瀾。1979年,社會上盛行開會之風,大會小會比比皆是。對此,他以全國政協委員的身份投書報社,闡述“清談誤國”的道理。他的這一行動,受到許多人的讚揚和支持。
進入90年代后,他雖患有多種疾病,多次住院治療,但仍不顧年老體弱和家人、學生的阻攔,去外地視察工作或開會。這位耄耄之年的學者,每天手拿放大鏡伏案揮筆修改論文,撰寫書稿,編寫教材,同時還孜孜不倦地研究以土壤特性為依據的土壤系統分類學,希望促進我國土壤分類學數量化和科學化,並躋身於世界先進水平之列。
李連捷在擔任中國土壤學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以後,又當選為歷屆理事會的副理事長、顧問。他是第二、三、四、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一屆國務院學位評議委員會評議組成員;《土壤學報》編委;《土壤譯報》主編。對於社會工作,他總是兢兢業業,認真負責。1986年和1987年,他先後榮獲北京市科協和中國土壤學會頒發的榮譽證,表彰他為科學事業作出的卓越貢獻。
1992年1月11日李連捷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84歲。

科學研究


提出土壤分類

30年代前後,我國的地學和生物學等自然科學還處在研究各自分類系統問題的階段,土壤學也不例外。土壤分類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問題,土壤學在我國起步較晚,對土壤分類研究較少,而受蘇、美影響較深。面對這樣的現實,李連捷深信探索和實踐是解決科學問題的主要途徑。他積極參加野外調查,以便積累經驗,增長實際知識,進而為中國的土壤分類作出貢獻。
早在1932年,李連捷作為北平中央地質調查所調查員,參加了隴海路西北考察團,赴渭河流域為隴海鐵路西延,修建潼關至蘭州段而進行地質、土壤及農業環境資源的調查。當時正值關中大旱,霍亂病流行,到處新冢累累。在死亡線上掙扎的饑民的悲慘情景激起他強烈的憂國憂民的責任感。他不顧個人安危,堅持在疫病流行區完成調查工作。這次秦川之行,邁出了他考察祖國河山的第一步。關中歸來后,1933年又應平民教育會的邀請到河北省定縣作詳細的土壤調查和分類研究,並繪製成圖。1934年,他又赴江蘇、安徽、浙江等長江下游近百個縣進行土壤調查。這期間,他往返於大江南北,徒步萬里,採集土樣近千個,對太湖流域長江三角洲進行了土壤成因及地貌的分析,還繪製了十萬分之一的水稻土分布圖。
1935年,李連捷和他的同事以及地質調查所的美籍土壤學總技師梭頗一起到兩湖、江西等地調查長江兩岸及湘贛支流谷地紅壤的發生和分佈。這是對我國這一地區最早的土壤調查。在對紅壤和水稻土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許多新的土壤類型。當時正值土壤科學由簡單的機械論向土壤發生學過渡的階段,他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國內土壤學界的重視。
1936年,李連捷赴山西五台山山地、汾河河谷等地考察土壤。後來再度與梭頗合作,深入到福建沿海、兩廣等地進行細緻的、長期的土壤調查。他們在廣西協助建立了省土壤調查所,培訓工作人員,出版了3冊土壤專報。在土壤分類方面。他們提出紅壤的分類、黑色石灰土的階段發育類型、水稻土的類型及石灰粉對緩解土壤酸鹼度和板結等問題的作用,同時也發現了廣西水土流失嚴重。
1939年,李連捷和熊毅、侯學煜3人在貴州進行了為期1年的土壤調查。當時貴州省農業生產水平低下,人民生活極為貧困。他們在調查后寫成《貴州中南部之土壤》一書,論述了該地土壤的發生分類。並對該省農林事業的發展提出了見解。可惜,由於時代限制,研究成果未能帶來任何經濟效益。
李連捷於30年代在柳州調查時發現了黑色石灰土的發生進而演變為紅壤所經歷的各個階段。1940年,他再度深入廣西,又發現了不同色澤的石灰岩母質演變為各種石灰土所經歷的各個階段。
通過長期的實地調查,李連捷發現華南數省水土流失嚴重。不論是沿海低地還是內陸山地,由於森林的破壞,土地利用的不當,造成水土流失。其中最為突出的是不毛的丘陵地區,徑流和河流都因載沙過多,致使河道淤塞。這種現象在降水量為1000—2000毫米的華南數省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他把這種現象稱之為“陸沉”。
在上述調查的基礎上,李連捷對紅壤、黃壤的形成與第四紀地質及水文的關係提出了見解,撰寫了3冊有關廣西、貴州土壤的著作,並首次就土壤分類提出了3個土綱,即:自型土綱(Automorphic)、水型土綱(Hydromorphic)和復成土綱(Metamorphic)。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他赴西藏、新疆、青海進行綜合考察;深入海南島、雷州半島等沿海調查橡膠宜林地;去察北考察防護林帶;到東北、西北規劃軍墾農場;直到1985年,他已年近八旬,還帶領研究生爬上北京昌平南口的山地,進行土壤和地貌的考察;1987年他再度西去新疆;1988年又南去大別山,……半個多世紀以來,他的足跡遍布大江南北,汗水灑落在高原和大山之巔。他考察過上萬個土壤剖面,行程達30餘萬公里。長期的實踐,使他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進而升華為理論。但他並不滿足於已經取得的成績,仍有“晚年盛世人不老,夢境猶希踏崑崙”的雄心。
為西藏引進內地作物西藏和平解放后,為了開發邊疆,鞏固國防,建設繁榮富強的新西藏,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決定選派一批優秀的科技人員,包括農業、地質、醫藥、社會和語言等方面,組成工作隊,赴西藏進行科學考察和生產開發。李連捷被任命為西藏工作隊農業組組長。
進藏初期,李連捷和他的工作隊遇到重重困難。首先是交通困難。由昌都到拉薩要翻越5000米以上的山樑18個。由於高山缺氧,人馬總是氣喘吁吁地行進在崎嶇的山路上,好似置身於雲霧之中。有時又得利用滑溜鐵索過江。其次是惡劣的氣候。除了正常情況下的“一日分寒暑,十里異葛裘”外,還經常受到“風雲突變,雨雪交加”的襲擊。他們住帳篷,吃夾生飯和野果野菜,邊行進,邊調查,由昌都到拉薩,竟走了48天。
進藏后,工作組考察了青藏高原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農牧業生產,並採集了許多標本和樣品,幫助兵站建立農場,為他們提供種子和技術。在拉薩,李連捷和同事們還為駐藏部隊舉辦農牧培訓班,建立八一農業試驗站,指導幹部戰士進行生產和科研。獸醫人員還籌辦了獸醫班和血清廠。在工作隊和駐藏部隊的共同努力下,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很大成績。他們試種的黑麥畝產達400公斤,引進的苜蓿等豆科牧草深受廣大牧民的歡迎。內地的冬小麥、元白菜;大白菜、蘿蔔也在高原上安了家,世界屋脊上首次結出了西瓜。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喚醒了西藏這塊沉睡多年的土地,開創了那裡有史以來的農業科研工作。
從1951年到1953年,他曾兩次赴西藏考察。后因積勞成疾,方繞道印度、香港返回北京。
西藏之行是李連捷人生歷史上珍貴的一頁。每當他回憶起這段經歷時,他總是認為,雖然歷盡了艱險,但看到了奇景,開闊了眼界,磨鍊了意志,完成了黨和政府的重託,為改善西藏人民的生活做出了自己的努力,這是值得的。

開創土壤科學

多年來,李連捷始終堅持科研為生產服務的方向,他以其具體的科研活動,闖出了土壤學、土壤地理學為工農業服務的新路,既促進了學科發展,又為國民經濟的繁榮作出了貢獻。
1951年,輕工業部為了加速華北地區經濟發展,計劃建立一個日產千噸的甜菜糖廠。他應邀與化學工程專家陳陶心一起,先後在當時的察哈爾、綏遠和山西3省進行了為期3個多月的考察。他們就土壤、氣候對甜菜含糖量的影響;與製糖有關的其它原料的數量和質量;以及生產、生活用水和交通運輸等問題進行了廣泛的調查研究和綜合分析,確定了廠址。
1956年,他率領由150人組成的中國科學院新疆考察隊,對新疆的土壤、氣候、植被、地質、地貌、農學、畜牧、水利等進行了考察。經過調查,證明阿爾泰地區有豐富的水源,可以引用額爾齊斯河水灌溉北疆的草地。后因在這一問題上與考察隊中的蘇聯專家發生意見分歧,考察隊沒有取得預期的成果。
1963年,李連捷又同南京大學地質專家肖楠森等一行十餘人到黃河后套調查,了解到那裡雖有良田百萬畝,但由於沒有灌溉和排水系統,農民爭搶壓鹽,造成鹽斑成片分佈,水稻田內雜草、蘆葦叢生,產量極低,針對這種情況,李連捷等建議將全河套70萬畝鹽鹼土農田,按其鹽漬化程度分為四大地段,進行系統排灌,分段治理,並以東端烏梁素海低地作為總排水樞紐,進一步深挖,以利流水暢通下瀉。這個方案的實施意義重大,既可引黃灌溉,又可排水,治理了鹽鹼就可以因地制宜種植作物,對支援包頭鋼鐵公司的生產和職工生活起到重要的作用。
1964年,李連捷在北京市科委和科協領導下,組織該市的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師生近百人,對北京山區進行了綜合考察。針對懷柔縣山地水源未能在農業上利用,降水隨地流失的情況,他建議引水截流,在干河床上鑿淺井,使麥田得到充足的水源進行灌溉。在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則建議修建水平梯田和禁止在坡度25度以上的坡地上耕種。他還親自率人在琉璃廟鄉種植了數十畝小麥做示範,第二年全縣就種上了數萬畝,即使地處該縣最北部的喇叭溝門鄉,也第一次有了小麥田,從而結束了當地農民從未種過細糧的歷史。考察隊還對山區的胡桃、板栗、草藥等資源進行了調查,推動了當地農林牧副業的全面發展。
1974年,年逾花甲的李連捷又與北京農業大學的師生一起投入綜合治理河北省曲周縣鹽鹼地的工作。根據“鹽隨水來隨水去”的原理,制定了一套以淺井深溝為主體工程,即井組溝網結合,農林水並舉的綜合治理工程技術,僅在三四年內,就將昔日的鹽鹼荒地治理成米糧倉,這一成就引起了國內外人士的關注。
1976年,他又應邀到湖南城步苗族自治縣進行草山的開發治理研究。大南山地處湘桂交界,是荒涼的山地森林草地,發展農牧業受到限制。李連捷一到這裡,就跋山涉水實地考察了3個多月,每天步行七八十里,查看那裡的草、土、岩石及生態環境。根據調查,李連捷決定一方面引種優質牧草,另一方面實行“條帶墾植”,即山頂和山腳地帶保持原貌,而在山半腰處沿等高線開墾水平梯田,並沿梯田周圍植樹,形成水土保持林帶。他還將從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引進的50多種優質牧草在這裡試種,經過篩選,從中找出5種適合於當地生長的質好、適口性和再生能力都很強的品種如苜蓿百脈根、三葉草等。經過幾年努力,大南山牧場終於翻了身,改變了連續25年的虧損現象:1980年人工草場投產後,當年保本;1981年盈利5萬元,1982年盈利10萬元,1983年盈利20萬元。
南山草場的開發利用研究,為我國華南黃壤地區山地合理開發利用摸索出寶貴的經驗。因而於1982年,他榮獲農牧漁業部頒發的技術改進一等獎。
1975年,南山普降大雪,李連捷冒雪調查了十幾天。有人問他為的啥?他以一首七律詩答曰:“問君何事到南山?路滑坡陡百草寒。踏雪尋梅非我願,緣木求魚索自然。敢將冬茅化鮮乳,不讓寸草空仰天。歲暮晚年爭朝夕,白髮蒼蒼益壯年。”

簡歷


李連捷
李連捷
1908年6月17日 出生於河北省玉田縣
1927年 考入山東齊魯大學醫學院。
1928—1932年 轉入燕京大學理學院攻讀生物學和地質地理學,獲理學士學位。
1932—1940年 在中央地質調查所任調查員、技師。
1940—1941年 赴美留學、考察。在田納西大學農學院獲理學碩士學位。
1941—1944年 在伊利諾斯大學農學院學習,獲哲學博士學位。
1944—1945年 被美國聯邦地質調查局聘為專家。
1945—1947年 任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研究員。
1945年 當選為中國土壤學會第一屆理事長。
1947—1949年 在北京大學農學院任教授,土壤系主任。
1949年 以後任北京農業大學教授,先後兼任北京農業大學研究院副院長、遙感所名譽所長。
1951年 當選為北京土壤學會第一屆理事長。
1955年 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地學部委員。被農業部聘為農業科學研究工作協調委員會委員。
1956—1957年 兼任中國科學院新疆綜合考察隊隊長。
1964—1966年 兼任北京山區綜合考察隊隊長。
1979年 兼任全國農業遙感應用及培訓中心主任。
1981年 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第一屆成員。
1988年 兼任中國科學院黃土高原綜合考察隊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第三屆學術委員會委員。
1992年1月11日 在北京病逝。

主要論著


1 李連捷.渭河斷谷之地文.中國地質學會會志,1933,13:375—385.(英譯本:Li Lianjie. A Physiographical Study of Weihe Graben. Proceedings of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1933,13:375—385.)
2 周昌芸,李連捷,陳恩鳳.江蘇省句容縣土壤調查報告.土壤專報,1934(8):1—45.
3 周昌芸,張乃鳳、李連捷.渭河流域之土壤.土壤專報,1935(9):1—43.
4侯光炯朱蓮青,李連捷.河北定縣之土壤.土壤專報,1935(13).(英譯本:Hou Guong Jiong,Zhu Lian Qing,Li Lian Jie. Soils of Dingxian Hebei Province. Soil Bull .No.13,1935.)
5 李連捷.廣西邕寧之土壤.土壤專報,1936(16).(英譯本:LiLianJie. Soils of Yungning Guangxi Province.Soil Bull .No.16,1936.)
6 李連捷.廣西南寧盆地紅壤之分佈及其地文意義.中國地質學會會志,1936,15:1—15.(英譯本:Li Lianjie. Physiographical Significance of Distribution of Red Earth in Nanning Basin. Proceedings of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1936,15:1-15.)
7 李連捷.江西黎川之土壤.土壤季刊,1940,1(1):27—35.
8 李連捷.廣西柳江縣土壤概要.土壤專報,1940(20):1—30.(英譯本:Li Lianjie. Soils of Liu jiangxian Guangxi Province. Soil Bull.1940(20).)
9 李連捷,熊毅侯學煜.貴州省中南部土壤.土壤專報,1940(21):1—70.(英譯本:Li Lianjie,Xiong Ye,Hou Xueyu. Soils of South Central Guizhou Province. Soil Bull.1940(21):1—70.)
10 李連捷.美國伊利諾州印第安人墓地黃土母質土壤發育的速度.伊利諾大學農學系論文,1943.(Li Lianjie.Rate of Soil Development of Indian Moundon Peorian Loessin Northern Illinois State. Printed in 1943,by Agronomy Department of Illinois University.)
11 李連捷,何金海.嘉陵江流域之土壤侵蝕及防淤問題.土壤季刊,1946,5(2):102—110.
12 李連捷,阿列克森,吉斯金.估計土壤中和相關物質碳酸鹽含量的簡易方法.美國土壤科學,1947,63(5):451—454.(Li Lianjie,Erickson E A,Gieseking J E. A Convenient Method for Estimating carbonates in Soils and Related Materials. Soil Science,1947,63(6):451—454.)
13 李連捷,鄭丕堯,賈慎修.青海柴達木盆地和大河壩地區綜合考察及地理分區.北京:科學出版社,1951.
14 李連捷,鄭丕堯,庄巧生.西藏農業考察.北京:科學出版社,1954.
15 李連捷.西藏高原自然區域.地理學報,1954,20(3).
16 李連捷.西藏高原自然條件的發展與自然區域的形成.北京農業大學學報,1956,1(1).
17 李連捷.關於新構造運動和它的實際意義.中國第四紀地質討論會論文集,1957.
18 李連捷.土壤學在第四紀歷史研究中的意義.第四紀地質研究,1958,1.
19 李連捷,辛德惠.內蒙河套地區灌溉農業的發展和鹽土改良分區.中國農業科學,1964(4):14—21.
20 李連捷.土壤地理學當前的任務和發展前途.土壤農業區劃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中南土壤研究室,1964.
21 李連捷.築好綠色長城,保障農業發展.三北林網討論會論文集,中國林業科學院,1980.
22 李連捷.我國紅黃壤地區土地綜合利用改良問題.全國紅黃壤綜合利用改良研究工作討論會論文集,1980.
23 李連捷.從土壤科學發展動態中吸取教訓.土壤通報,19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