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丕介
原香港中文大學教授
張丕介(1905~1970),字聖和,山東省館陶縣人,土地經濟學家、教育家,香港中文大學教授。
1926年,張丕介任國民黨中央黨部聯絡員、山東省黨部改組委員兼宣傳部長。后在德國福萊堡大學留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抗日戰爭爆發后,歷任教育部農業教育委員會專任委員、西北農學院院務委員、貴州大學農學院院長等職。1949年赴香港定居,與錢穆、唐君毅等人創辦新亞書院。歷任新亞書院總務長、經濟學系主任、新聞學系主任、商學及社會學院院長,併兼任歷屆校務委員會委員等職,合計在香港任教達二十年之久。1970年病逝於香港,享年66歲。
主要著作計有:《墾殖政策》、《土地經濟學導論》、《經濟學講座》、《中國之土地問題》、《中國人口問題》、《中國經濟社會背景》;譯有:《國民經濟學原理》、《農業經營學》、《人口學》、《論國民經濟學》。
張丕介先生
抗日戰事起,隨教育部遷至四川,任教育部農業教育委員會專任委員。教育部在陝西省創設西北農學院時,奉派參與籌設工作,擔任院務委員。國立西北農學院正式成立后,留任教授兼訓導長及經濟學系主任。一九三八年,該院改組,即返四川重慶。次年夏季,張氏與蕭錚、湯惠蓀等組織「華西墾殖公司」。從一九四〇年至抗戰勝利之期間,一直任教於中央政治學校,並曾於一九四一年,擔任農林廳墾務局西北調查團團長,到河西走廊一帶,調查可墾荒地;一九四三年由國立貴州大學借聘,任農學院院長,併兼農業經濟系主任及農場場長。
一九四九年,大陸局勢逆轉,輾轉赴香港定居,與徐復觀創辦《民主評論》。同年的秋天,與錢穆、唐君毅等創辦“亞洲文商專科夜間學校”。次年春天,改組為“新亞書院”,錢穆任院長,張氏任總務長兼經濟學系主任。一九五九年,新亞書院改為專上書院。一九六三年,香港政府合併新亞、聯合、崇基三所書院,組成“香港中文大學”。張氏歷任新亞書院總務長、經濟學系主任、新聞學系主任、商學及社會學院院長,併兼任歷屆校務委員會委員等職,合計在香港任教達二十年之久。一九七〇年病逝於香港,享年六十六歲。
新亞書院
1935年,31歲的張丕介獲德國福萊堡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后回國,先後任南通學院農業經濟系教授、中央政治學校地政系主任等職。回國任教后,張丕介注重土地改革問題研究,並多方試驗。1940年代初,國內一班地政研究者成立了中國地政學會和中國地政研究所,張丕介任秘書長。
後來的台灣土地改革即由中國地政學會和中國地政研究所策劃及主持,而土地改革方案,則是張丕介等人積十年之努力研究所得,並獲廣泛採納。張丕介逝世后,徐復觀為其撰寫的墓誌銘中寫道:“后十餘年,台灣有土地改革之舉,其基實奠自君。”香港樹仁大學經濟系榮休教授宋敘五總結,張丕介等人提出的土改政策核心在於“耕者有其田”政策。政府首先曉諭民眾,今後唯有耕者有其田,政府不再允許佃農和地主存在,由政府徵購地主土地。佃農可分期償還土地購買價,如願意也可提早償還成為自耕農。後來的實踐證明,台灣的土地改革非常成功。
新亞書院社員大會合照(1957年)
新亞草創時,除了出任經濟系主任,張丕介還身兼新亞的大管家——總務長一職。用宋敘五的話說,錢、唐都是理想家,張丕介則是實行家。張丕介後來在《粉筆生涯二十年》一書中回憶:“新亞書院的誕生,可以說是少數書生的冒險,教育理想和社會需要,是她的先天基礎。但是她自始就缺乏應有的物質條件。於是她的窮成了她的最大特點,也成了她生存與發展的最大危險。最初四年的情形特別壞,有時壞到使人幾乎絕望的地步。”
張丕介先生
有了口號,要付諸實行,這一次將這三個口號變為現實的也是張丕介先生。當時,張先生已卸下總務長的兼職,出任章則委員會主席,為學校制訂各類章則,作為一切行政措施的依據,將錢穆的“行政制度化”要求落到實處。為了達成錢穆“學術研究化的要求”,張丕介創辦了《新亞書院學術年刊》。張丕介還是1958年5月創刊的《新亞生活雙周刊》的創辦人和首任主編。該刊物名為《新亞生活》,就是為了響應錢穆“生活藝術化”的號召。至今,該刊還由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