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雙舫

盧雙舫

盧雙舫,1962年6月生,中共黨員,博士、博士生導師、黑龍江省特聘教授,黑龍江省重點學科“礦產普查與勘探”的學科帶頭人、黑龍江省優秀中青年專家、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跨世紀學術帶頭人、黑龍江省傑出青年基金和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基金獲得者、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為黑龍江省除院士之外的首批7名中央直接掌握和聯繫的專家之一。現任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非常規油氣與新能源研究院院長。

個人履歷


1983年,江漢石油學院(現長江大學石油地質專業學士畢業;
1983年——1986年,大慶石油學院(現東北石油大學)碩士畢業后留校任教;
1993年,北京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博士畢業,
1988年赴澳大利亞Cutin工大和2000年赴美國A&m大學訪問進修。
2012年12月6日——,任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非常規油氣與新能源研究院院長。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油氣地球化學和油氣地質學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在天然氣富集主控因素剖析及資源評價、非常規油氣(未熟 - 低熟油、煤成油等)成因機理及資源評價、碳酸鹽岩生排烴效率及評價標準研究、天然氣同位素分餾作用的機理及其定量描述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尤其是在將化學動力學理論與地質應用的結合方面有所建樹。

獲獎情況


先後承擔國家級項目( 97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攻關) 7 項,省部級攻關項目和基金項目 18 項,局級及協作項目約 20 項。代表性的成果有:( 1 )塔里木盆地氣源岩有效性及潛力評價、塔里木盆地天然氣的分佈規律及勘探方向,獲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技進步二等獎和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這一成果中最為重要的結論 在於首次從定性評價和定量計算兩方面的結合上論證了塔里木盆地是一個富含天然氣的盆地。從而對決策部門明確做出加強天然氣勘探的決策、促進該區天然氣勘探的重大突破(儲量為 2800 多億立方米的克拉 2 大氣田的發現),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2 )未熟 - 低熟油生成機理的化學動力學研究及其應用,建立了從成烴機理出發評價其生成量及資源量的理論和技術,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3 )煤成油的形成條件和成烴機理,獲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先後在《中國科學》、《石油學報》、《地質學報》、《科學通報》、《地質論評》、《沉積學報》、《 Jour.of petroleum Geology 》等國內外有影響的刊物上發表論文 90 余篇。另主持和參編專著 9 本(其中一本已被譯為英文),教材 3 部。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1 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 6 項。並先後獲孫越崎青年科技獎、黑龍江省青年科技獎、中國青年科技獎
主講《石油地質學》課程已於 2003 年被評為黑龍江省級精品課;參加的《沉積岩石學》於 2004 年被評為黑龍江省級精品課。曾獲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在礦產普查與勘探、地球化學學位點招收博士和碩士研究生。

科研項目


國家級項目

1.煤成油的形成條件和成烴機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8970124),12萬元,1991-1995,參加
2.煤成烴機制地質研究(85-102-03-04),國家八五重點攻關項目,18萬元,1991-1994,第二負責
3.各類主要生油層人工排烴模擬和有關參數求取,國家八五重點攻關項目(85-101-01-04-11B),22萬,1991-1994,參加
4.塔里木盆地氣源岩有效性及潛力評價,國家九五重點攻關(一期)項目,(96-111-01-06-03),26萬,1996-1997
5.塔里木盆地天然氣成藏條件及勘探方向,國家九五重點攻關(二期)項目,(96-111-01-03-05),40萬,1998-2000,參加
6.塔里木盆地油氣藏形成期次研究,國家九五重點攻關項目,(96-111-01-06-03),26萬,1996-1997
7.中國典型疊合盆地碳酸岩鹽生排烴機理與效率,國家973項目(G1999043307), 90萬元,2000-2004
8.不同水介質條件下有機質和油成氣過程中氫同位素分餾的化學動力學研究及其初步應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0572079),32萬元,2005-2008
9.成氣官能團成氣過程中碳同位素分餾的化學動力學研究,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基金(NCET-04-0345),2005-2008,75萬元
10. “中國西部典型疊合盆地複雜油氣藏改造與再富集機制”,國家973項目(科技部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2006CB202300),45萬,2007-
11.火山作用的成烴效應研究,國家973項目(2009CB219306),100,2008-
12.不同成因類型天然氣資源潛力、評價方法研究,國家重大專項,100萬,2009-
13. 海相烴源岩生烴機理與評價方法研究,國家重大專項,100萬,2009-

省部級項目

1.煤系源岩排烴門限理論研究與應用,中國石油中青年創新基金,9萬元,1993-1995,參加
2.地層條件下水溶氣態烴模擬實驗研究及其應用,中國石油資助,3萬元,1993-1994,參加
3.泡沫複合驅地層條件下水溶氣態烴模擬實驗研究及其應用,中國石油中青年創新基金,9萬元,1994-1995,參加
4.煤層氣資源評價方法探討,中國石油資助項目,3萬,1995-1996
5.分子擴散及化學作用對油氣藏保存與破壞的影響,中國石油九五重大攻關項目(96007-05-01),30萬,1996-1999,參加
6.未熟油低熟油生成的化學動力學理論及其在松遼、外圍盆地的應用研究,中國石油九五重點攻關項目(960006-03-3)22萬,1996-1999
7.松遼盆地生成天然氣資源評價,中國石油九五重點攻關項目,30萬,1998-2000
8.液相色譜法研究油藏中萘菲系列分佈規律及其應用重點實驗室項目萊菲系列液相色譜,中國石油油氣地球化學重點實驗室資助項目,5萬元,1998-1999
9.松遼盆地北部深層天然氣生成條件評價,.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萬,1999-2000
10.天然氣富集主控因素的定量研究,黑龍江省傑出青年基金項目,20萬元,2000-2003
11.天然氣富集主控因素的定量研究,石油總公司中青年創新基金項目,16萬元,2000-2003
12.壓力下油裂解成氣的化學動力學研究,石油總公司創新基金項目(03E701),11萬元。2003-2005
13.塔東地區碳酸鹽岩生排烴的化學動力學評價,中國石油攻關項目,50萬元,2004
14.松遼盆地生物氣低熟氣的形成條件與資源潛力,中國石油十一五攻關項目,30萬,2005-2006
15.中西部典型疊合盆地碳酸鹽岩有機質成烴史及其與成藏的關係,中國石油攻關項目,50萬,2005-2006
16.中國石油風險基金:不同水介質條件下有機質和油成氣過程中氫同位素分餾的化學動力學研究及其初步應用,中國石油風險基金,2005-2007,15萬元
17.濟陽坳陷Es4-Ek烴源岩生烴動力學研究及評價,中石化攻關,50萬,2005-2007
18.有機質成氣過程中碳同位素分餾的化學動力學研究及其初步應用,教育部博士點基金(20050220001),6萬元,2005-2008
19.吐哈盆地生物氣-低熟氣評價技術,中石油攻關,3 0萬,2007-2008
20.中國大中型氣田氣源灶生氣動力學和同位素動力學研究,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十一五攻關項目,59.6萬,2008-2010

油田項目

1.海拉爾盆地呼和湖煤成烴評價,大慶油田,1991-1993,13萬,第二負責
2.吐哈煤成烴資源評價,吐哈油田,30萬,1993-1995
3.三江-大楊樹地區烴源條件評價,大慶油田,5萬,1995-1996
4.海拉爾盆地主要斷陷資源潛力評價及有利勘探方向,大慶油田,26萬,1996-1997
5.湯原斷陷有機質成油成氣反應動力學模型的研究及其在源岩生排烴評價中的應用,大慶油田,5萬,1996
6.塔里木氣源岩生氣模擬實驗,塔里木盆地,13萬,1997-1998
7.化學動力學方法在黃驊拗陷未熟油-低熟油資源定量評價中的應用,1997-1998,10萬
8.松遼盆地北部深層天然氣資源評價研究 大慶油田,70萬,1999-2002
9.海拉爾盆地油藏地球化學研究海拉爾油藏地球化學,大慶油田,2000-2002
10.車古20潛山成藏機理研究,勝利油田,45萬,2001-2002
11.氣相色譜指紋技術在原油產能配比中的應用,大慶採油六廠,10萬,2002
12.合採油層產能配比的色譜指紋技術研究及應用,遼河油田,6萬,2004
13.濱北地區油源條件研究及資源評價,大慶油田,75萬,2002-2004
濟陽坳陷海相殘留盆地碳酸鹽岩生烴潛力評價,勝利油田,20萬,2003
14.濟陽坳陷碳酸鹽岩烴源條件研究,勝利油田,19.8萬元,2003
15.齊家古龍地區凝析油形成條件及資源潛力研究,大慶油田研究院,40萬元,2003-2004
16.東營凹陷生排烴的化學動力學評價,勝利油田,40.7萬元,2004-2005
17.合採油層產能配比的色譜指紋技術研究及應用,遼河油田錄井公司,3.88萬元,2004
18.徐家圍子地區深層天然氣生排烴的化學動力學研究 大慶油田研究院, 19萬元,2004
19.大慶九廠協作:大慶西部外圍地區成藏規律研究,180萬,2006-2008
20.大慶研究院:大慶長垣以東已開發區扶楊油層石油富集規律再認識,168萬,2006-2008
21.大慶研究院:松遼濱北區石油地質條件及勘探潛力研究,148萬,2006-2008
22.大慶油田研究院,肇源太平川地區葡萄花油層儲層精細預測及成藏條件研究,100萬,2007-2008
23.海拉爾盆地呼和湖凹陷資源評價及有利目標優選,大慶油田,168萬,2008-2009
24.龍深2井單井評價研究,吉林油田,77萬,2007-2008
25.雙城油田斷裂系統與成藏的關係研究,大慶油田,50萬,2008-2009
26.大慶西部外圍油田已批複合作區塊資源利用狀況分析,大慶採油九廠,50萬,2008
27.松遼盆地南部深層烴源岩評價,吉林油田,80萬,2009-2010
28.星古1井、長深17、長深10井、長深6井單井評價,吉林油田,150萬,2009-2010
29.鄂爾多斯盆地長9烴源岩評價,長慶油田,50萬,2009

教改項目


1.資源勘查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改革與實踐,黑龍江省教育廳,2008-2009
2.跨專業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地質類碩士點為例,黑龍江省教育廳,2007-2009
3.《石油地質學》精品課建設,黑龍江省教育廳,2003-
4.“礦產普查與勘探”省重點學科建設,黑龍江省教育廳,2001-2005,2006-2010
5.“油氣藏形成機理與資源評價”重點實驗室建設,省教育廳,2002-2005,省科技廳2006-2010
6.資源勘查工程省級教學團隊建設,省教育廳,2007-
7.資源勘查工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教育部,2008-
8.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全面提高專業課教學質量,黑龍江省教育廳,1993,參加
9.高校教務管理規範化信息化的建設的研究與實踐,黑龍江省教育廳,2005-2007,參加
10.《沉積岩石學》精品課獎精品課建設,黑龍江省教育廳,2004-,參加

獲獎


教學獲獎

1、2008,黑龍江省教學名師
2、2007,獲全國模範教師
3、2007,“高校教務管理規範化信息化的建設的研究與實踐”獲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第2)
4、1993,“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全面提高專業課教學質量”獲黑龍江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第3)
5、2003,“石油地質學”黑龍江省首批精品課(第1)
6、2004,“沉積岩石學”黑龍江省精品課(第4)
7、2007,“資源勘查工程”教學團隊為黑龍江省優秀教學團隊(第1)
8、2008,“資源勘查工程”專業成為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第1)
9、2009,“石油地質學”精品課建設獲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第1)
10、2009,“石油石化類應用型人才實踐能力培養與改革實踐”獲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第2)
11、2009,“油氣地球化學”教材獲中國石油高等教育(2004-2009)優秀教材獎

科研獲獎

1)2002,“未熟-低熟油形成機理的化學動力學研究及其應用”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第1)
2)1997,“煤成油的形成條件和成烴機理”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第5)
3)1996,“煤成油的形成條件和成烴機理”年獲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第5)
4)1999,“塔里木盆地天然氣形成條件及分佈規律”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技進步二等獎(第3)
5)1998,獲中國青年科技獎
6)1998,獲黑龍江省青年科技獎
7)1997,獲孫越崎青年科技獎
8)1999,黑龍江省優秀科技工作者
9)2000,獲黑龍江省傑出青年基金
13)2002未熟-低熟油生成的化學動力學理論及其在松遼、外圍盆地的應用研究,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10)2007中國典型疊合盆地碳酸鹽岩烴源岩生排烴機理與效率,省高校科技進步一等獎
11)2005天然氣富集主控因素定量研究,省高校科技進步一等獎
12)2003松遼盆地北部深層天然氣資源評價研究,省高校科技進步一等獎
13)1996地層條件下水溶氣態烴模擬實驗研究及其應用,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14)1999塔里木盆地氣源岩有效層段及潛力評價,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其他獲獎

1)1998,黑龍江省優秀中青年專家
2)2004,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3)2000,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優秀共產黨員
4)2001,黑龍江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
5)2002,“礦產普查與勘探”省重點學科帶頭人
6)2002,“油氣藏形成機理與資源評價”省重點實驗室主任
7)2002,黑龍江省特聘教授

發表論著


著作、教材

1、盧雙舫,薛海濤,李吉君等,天然氣生成過程中碳氫同位素分餾的動力學及其應用,石油工業出版社,2010,共190頁
2、盧雙舫,張敏主編,油氣地球化學,石油工業出版社,2008,共320頁
3、盧雙舫,付廣,王朋岩等,天然氣富集主控因素的定量研究,石油工業出版社,2002,共230頁
4、盧雙舫,有機質成烴動力學理論及其應用,石油工業出版社,1996,共128頁
5、趙孟軍,周興熙,盧雙舫等,塔里木盆地天然氣分佈規律及勘探方向,石油工業出版社,2002
6、趙孟軍,盧雙舫等,塔里木盆地天然氣成藏與勘探,2003,石油工業出版社,
7、黃第藩,張大江,張林曄等,中國未熟-低熟石油成因機制、成藏條件及勘探方向,執筆萬字,石油工業出版社,2003,
8、龐雄奇等,煤系源岩排烴門限控油氣理論及其應用,執筆6萬字,石油工業出版社,2001
9、黃第藩,秦匡宗,王鐵冠,趙錫嘏等,煤成油的形成和成烴機理,執筆8.8萬字,石油工業出版社,1995
10、黃第藩,秦匡宗,王鐵冠,趙錫嘏等,Formation and mechanism of oil from coal,執筆8.8萬字,石油工業出版社,1997
11、黃第藩,王鐵冠,華阿新,黃曉明等,煤成油地球化學新進展,執筆3.8萬字,石油工業出版社,1992
12、黃汝昌主編,中國低熟油及凝析氣形成與分佈規律,執筆3.8萬字,石油工業出版社,1997
13、付曉泰,趙錫嘏,盧雙舫,劉曉艷,王振平,大學化學基礎,執筆10萬字,哈工大出版社,1995
14、劉曉艷,盧雙舫,石油有機地球化學,哈工大出版社,1993

論文

1. 盧雙舫,李嬌娜,劉紹軍,馮子輝,李井坤,霍秋立,王雪,薛海濤,李吉君,申家年,2009,松遼盆地生油門限的重新釐定及其意義,石油勘探與開發(EI源刊),36(2):166-173
2. 盧雙舫,李佔東,李吉君,劉紹軍,黃振凱,申家年,薛海濤,2009,吐哈盆地低熟氣評價的化學動力學方法及其應用,地球化學,38(1):68-74
3. 盧雙舫; 王瓊; 李吉君; 劉紹軍; 申家年; 薛海濤,2008, 低熟氣評價方法及其在松遼盆地北部的應用, 天然氣地球科學,19(1):8-12
4. 盧雙舫; 劉紹軍; 申家年; 薛海濤; 徐慶霞; 胡慧婷; 王民,2008, 評價生物氣生成量、生成期的元素平衡法及其應用, 地學前緣,15(2):195-199
5. 盧雙舫; 徐慶霞; 劉紹軍; 申家年; 薛海濤; 王民; 胡慧婷,2008, 評價生物氣生成量、生成期的碳同位素平衡法及其應用, 沉積學報,26(2):308-313
6.盧雙舫; 黃振凱; 劉紹軍;劉海英; 王民; 申家年; 薛海濤,2008, 吐哈盆地生物氣—低熟氣評價的元素平衡法及其應用 , 沉積學報,26 (6) : 1063-1070
7. 盧雙舫,紀賢偉,王躍文,薛海濤,申家年,2008,松遼盆地濱北地區油氣運移與油源對比,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27(2):1-3
8. 盧雙舫,李冬,王躍文,馮子輝,李吉君,申家年,2007,傾油性有機質成輕質油的評價方法探討及應用,石油學報,28(5)63-71
9. 盧雙舫, 許鳳鳴,申家年,方偉,薛海濤,2007,松遼盆地齊家-古龍凹陷凝析油氣藏成因,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32(2):209-212
10. 盧雙舫,鍾寧寧,薛海濤,潘長春,李吉君,李宏濤,2007,碳酸鹽岩有機質二次生烴的化學動力學研究及其意義,中國科學(D輯:地球科學), 37(2):178-184
11.盧雙舫,王民,王躍文,徐立恆,薛海濤,李吉君,2006,密閉體系與開放體系模擬實驗結果的比較研究及其意義,沉積學報, 24(4): 282-288
12.盧雙舫,徐立恆,申家年,張斌,2006,富台油田成烴期與生排烴期的匹配關係,新疆石油地質, 27(3) :270-272
13.盧雙舫,李吉軍,薛海濤,黃光玉,徐立恆,2006,碳同位素分餾模型比較研究,天然氣工業,26(7):1-4
14.盧雙舫,李吉君,薛海濤,徐立恆,2006,油成甲烷碳同位素分餾的化學動力學及其初步應用,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 36(5): 826-829
15.盧雙舫; 許鳳鳴; 王躍文; 李吉君; 申家年,2006,腐泥型有機質發育區凝析油(氣)、輕質油資源評價方法探討及其應用,第四屆油氣成藏機理與資源評價國際學術研討會,
16.盧雙舫;郭春萍; 申家年; 王峰; 廖前進; 於俊利,2005,化學動力學法在黃驊坳陷未熟—低熟油資源評價中的應用,中國石油勘探,(6):18-23
17. 盧雙舫. 劉新穎. 王振平. 王躍文. 2005松遼盆地深層剝蝕量探討及其意義,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24(1),20-22
18 盧雙舫; 鍾寧寧; 薛海濤; 李吉軍; 李宏濤,2005,碳酸鹽岩有機質二次生烴的化學動力學研究及其意義,第十屆全國有機地球化學學術會議,37(2):178-184
19. 盧雙舫; 申家年; 薛海濤; 王躍文; 劉新穎; 李宏濤,2005,松遼盆地齊家-古龍凹陷凝析油藏成因機制研究,第十屆全國有機地球化學學術會議,32(2):209-212
20.盧雙舫; 李吉軍; 薛海濤; 申家年; 王躍文,2005,有機質成氣過程中碳同位素分餾的Rayleigh模型和動力學模型的比較研究,第十屆全國有機地球化學學術會議,
21. 盧雙舫; 李吉軍; 薛海濤; 王躍文; 申家年,2005,油成氣過程中的碳同位素分餾的動力學研究,第十屆全國有機地球化學學術會議,
22.盧雙舫; 徐立恆; 申家年; 王躍文; 薛海濤,2005,密閉體系與開放體系模擬實驗結果的比較研究及其意義,第十屆全國有機地球化學學術會議,
23. 盧雙舫. 李吉軍. 楊峰平. 沈占鋒. 李宏濤. 2004,齊波夫方法在天然氣儲量預測中的應用,天然氣工業,24(4),13-15
24. 盧雙舫,2004,塔里木盆地天然氣成藏條件及勘探方向,大慶石油學院,
25. 盧雙舫; 薛海濤; 付曉泰;康萬利; 王朋岩; 王振平; 朱元海;王雅春; 張雲祥; 劉為付;沈占鋒,2004,泡沫複合驅中天然氣在油、水相分配的動態研究,大慶石油學院,
26. 盧雙舫,王朋岩,付廣,張雲峰,2003,從天然氣富集的主控因素剖析我國主要含氣盆地天然氣的勘探前景,石油學報,24(3):34-37
27.盧雙舫,李宏濤,付廣,王朋岩,張雲峰,2003,天然氣富集的主控因素剖析,天然氣工業,23(6):7-11
28. 盧雙舫,申家年,王振平,李春,2003,海拉爾盆地煤層氣資源評價及潛力分析,煤田地質與勘探,31(6):28-31
29. 盧雙舫,薛海濤,鍾寧寧,2003,地史過程中烴源岩有機質丰度和生烴潛力變化的模擬計算,地質論評,49(3),292-297
30.盧雙舫,薛海濤,鍾寧寧,2002, 石油保存下限的化學動力學研究,石油勘探與開發,29(6):1-3
31.盧雙舫,劉曉艷,付曉泰,馮亞麗,王振平,薛海濤,未熟-低熟油生成的化學動力學理論及其初步應用,沉積學報,2001, 19(1)130-15
32.盧雙舫; 趙孟軍; 付廣; 王朋岩,2001, 塔里木盆地庫車油氣系統富氣的主控因素分析,大慶石油學院學報,(2),33
33.盧雙舫; 趙孟軍; 付廣; 王朋岩,2001, 塔里木盆地庫車油氣系統富氣的主控因素分析 , 大慶石油學院學報,25(3):10-13
34.盧雙舫; 劉曉艷; 付曉泰; 王振平; 馮亞麗; 方立敏; 薛海濤; 曲佳燕; 王雅春; 任慶東; 王峰,2001, 未熟低熟油生成的化學動力學理論及其在松遼、外圍盆地的應用研究 , 大慶石油學院,
35.盧雙舫,馮亞麗,劉曉艷,付曉泰,2000,與未熟-低熟源岩有關的有機質樣品的宏觀熱解特徵及其意義,石油勘探與開發,27(1):16-19
36.盧雙舫,王雅春,龐雄奇,薛海濤,2000,影響煤系源岩排烴門限因素的模擬計算,石油大學學報,24(4):48-57
37. 盧雙舫; 王振平; 付曉泰; 劉曉艷; 趙孟軍,2000, 從成油成氣期論塔里木盆地的油氣勘探 , 石油學報,21(4):7-12
38.盧雙舫,付曉泰,李啟明,劉曉艷,馮亞麗,2000,塔里木盆地熟化有機質成烴動力學模型原始參數的恢復及意義,地質論評,46(5):556-560
39.盧雙舫,王振平,馮亞麗,趙孟軍,1999,塔里木盆地氣源岩有效性判別標準研究,石油與天然氣地質, 20(4):299-301
40.盧雙舫,付曉泰,薛海濤,王峰,王雲龍,1999,松遼盆地北部未熟—低熟油資源評價,中國石油勘探, 4(4):43-47
41. 盧雙舫,王朋岩,劉曉艷,海拉爾盆地媒系源岩烴源條件評價,見蘇樹林等編,大慶油田發現40周年論文集,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99,118-128
42.盧雙舫,陳昕,付曉泰,1997,台北凹陷有機質成烴動力學模型及其應用,沉積學報, 15(2):126-129
43.盧雙舫,付曉泰,陳昕,曲佳燕,薛尚義,1997,原油族組分成氣的化學動力學模型及其初步應用,地質學報, 71(4): 367-373
44.盧雙舫,王子文,陳昕,1997,成烴動力學模型在呼和湖凹陷烴源岩評價只中的應用,中國石油勘探,1997,2(1),41—46
45.盧雙舫,王子文,付曉泰,王振平,1996,鏡質體成烴反應動力學模型的標定及其在熱史恢復中的應用,沉積學報,14(4):24-30
46.盧雙舫,付曉泰,王振平,曲佳燕,1996,煤岩有機質熱模擬成油、成氣動力學模型及其標定,地質科學, 17(1) :47-53
47.盧雙舫,趙錫嘏,王子文,劉曉艷,黃第藩,1996,煤成烴生成和運移的模擬實驗──芳烴產物的特徵及其意義,石油學報,17(1):47-53
48. 盧雙舫; 付曉泰; 劉曉艷; 曲佳燕,1996,油成氣的動力學模型及其標定,天然氣工業,16(6):6-8
49.盧雙舫,黃第藩,程克明,姜春慶,1995,煤成油生成和運移的模擬實驗的甾萜標記物特徵及其意義,沉積學報, 13(4): 93-98
50. 盧雙舫; 劉曉艷; 曲佳燕; 王子文,1995,海拉爾盆地呼和湖凹陷有機質原始生烴潛力和原始丰度的恢復,大慶石油學院學報19(1):31-34
51.盧雙舫; 王子文; 黃第藩; 趙錫嘏; 劉曉艷,1995,煤岩顯微組分的成烴動力學,中國科學(B)輯, 25(1):101-107
52.盧雙舫,黃第藩,程克明,1994,煤成烴生成、運移模擬實驗的固體殘樣特徵及其演化,石油勘探與開發, 21(3):46-51
53.盧雙舫,趙錫嘏,黃第藩,王子文,劉曉艷,1994,煤成烴的生成和運移的模擬實驗研究Ⅰ.氣態和液態產物特徵及其演化,石油實驗地質, 16(3): 290-302
54.盧雙舫,劉曉艷,王子文,乾酪根類型數值化的再探討,大慶石油學院學報,1993(增刊)(2),第85頁—第88頁
55. 盧雙舫; 王子文; 伍如意,1990,一種新的生、排油量計算模式探討及其在松遼盆地北部西區的應用,大慶石油學院學報,14(3):7-12
56. 盧雙舫,李泰明,郭慶福,劉躍光,孔慶雲,1988,逐步判別分析法在松遼盆地西部地區油源對比中的應用,大慶石油學院學報, 12(4): 1-6
57. 盧雙舫,龐雄奇,李泰明,陳章明,1986,乾酪根類型數值化探討,天然氣工業, 6(3):17-23
58、Study on the threshold value of organic enrichment of carbonate as gas source rocksScience in China, Ser.D 2004(S2)
59、Zhong ningning ,Lu shuangfang, Huang,zhilong,ets .TOC changes in the process of thermal evolution of source rock and its controls ,Science in China, Ser.D,2004(S2)
60、LU Shuangfang Liu shaojun,Shen jianian, etc. Application of Element Balance Method to Evaluate the Quantity and Period of Biogas Generation,EARTH SCIENCE FRONTIERS,2008(2)
61、Li Jijun, Lu Shuangfang,A study of the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efficiency and the genesis of hydrocarbon natural gas in the Xujiaweizi fault dpression,Acta Geologica Sinica,2008(3)
62、王民; 盧雙舫; 樊立新; 王躍文; 秦培銳;2009,一種新的合採井單層貢獻率定量方法,大慶石油學院學報,33(1),5-7
63、丁安娜; 盧雙舫; 馮子輝; 惠榮耀; 方偉;王躍文,2008, 生物氣源岩中原核生物改性指標與評價新方法 , 石油勘探與開發,35 (1):59-66
64、徐立恆; 盧雙舫;陳踐發; 李吉君;馬廣宇; 李玲,2008, 徐家圍子斷陷深層烴源岩生氣評價 , 石油學報,29(6):846-852
65、李吉君,盧雙舫,薛海濤,胡國藝,謝增業,徐慶霞,2008,川東北飛仙關鮞灘氣藏天然氣運聚效率,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33(4)565-571
66、王民,盧雙舫,胡慧婷,申家年,薛海濤,2008,有機質生成生物氣的生化動力學模型及其應用,石油學報,29(1)75-78:4-7
67、薛海濤;王歡歡; 盧雙舫; 鍾寧寧,2007,碳酸鹽岩油源岩有機質丰度分級評價標準,沉積學報,25(5):782-786
68、王民; 盧雙舫; 王永鳳; 馬野牧; 張居和,2007,BP人工神經網路在合採井單層產能貢獻率配分中的應用,大慶石油學院學報,31(6):8-21(122)
69、王民; 盧雙舫; 胡慧婷; 申家年; 薛海濤,2007,生物氣生成的化學動力學模型及其應用——以柴達木盆地為例,地質學報,81(3):428-432
70、王躍文; 盧雙舫; 惠榮耀; 丁安娜,2006,松遼盆地濱北地區生物氣資源量預測,天然氣工業,26(7):18-21
71、薛海濤; 石涵; 盧雙舫; 申家年,2006,碳酸鹽岩氣源岩有機質丰度分級評價標準研究,天然氣工業,26(7):25-48
72、薛海濤; 盧雙舫;張學軍; 李政; 申家年,2006,濟陽坳陷下古生界碳酸鹽岩烴源岩評價,地球化學,35(6):609-614
73、王躍文,盧雙舫,方偉,張居和,黃修平,2005,多層合採產能配比的演演算法研究及應用,石油實驗地質,27(6):630-634
74、薛海濤; 盧雙舫; 付曉泰,2005,甲烷、二氧化碳氮氣在油相中溶解度預測模型,石油與天然氣地質,26(4):444-449
75、申家年. 盧雙舫. 2005,氣洗作用對油氣組分影響的理論探討,地球化學,34(2):161-172
76、鍾寧寧. 盧雙舫. 黃志龍.張有生. 薛海濤. 潘長春. 2004,烴源岩生烴演化過程TOC值的演變及其控制,中國科學D輯,34(S1):120-126
77、薛海濤. 盧雙舫. 鍾寧寧. 2004,碳酸鹽岩氣源岩有機質丰度下限研究,中國科學D輯,34(s1):127-133
78、鍾寧寧; 盧雙舫; 黃志龍; 張有生; 薛海濤,2004,烴源岩TOC值變化與其生排烴效率關係的探討,沉積學報,22(5):73-78
79、薛海濤,盧雙舫,付曉泰,胡春明.溶氣原油體積係數、密度的預測模型.地球化學,2003,32(6):613~618
80、趙孟軍,盧雙舫,2003,庫車凹陷兩期成藏及其對油氣分佈的影響,石油學報,24(5):16-20
81、薛海濤,盧雙舫,付曉泰,張楊學,張斌,2003, 烴源岩吸附甲烷實驗研究 ,石油學報, 24(6):45-50
82、趙孟軍; 盧雙舫; 李劍,2002, 庫車油氣系統天然氣地球化學特徵及氣源探討 , 石油勘探與開發,29(6):4-7
83、趙孟軍,盧雙舫,王庭棟,李劍,2002,克拉2氣田天然氣地球化學特徵與成藏過程,科學通報, 47(s):109-115
84、田春志,盧雙舫,付曉泰,李啟明,2002,塔里木原油高壓條件下油裂解成氣的化學動力學模型及其意義,沉積學報,20(3):488-492
85、劉曉艷,盧雙舫,依英傑,2000,海拉爾盆地煤及煤系泥岩生排烴定量評價,煤田地質與勘探,41(6),17-19
86、趙孟軍; 盧雙舫,2000,原油二次裂解氣——天然氣重要的生成途徑 , 地質論評,46(6):645-650
87、黃第藩,盧雙舫,1999,煤成油地球化學研究的現狀與展望,地學前緣, 6(增刊),183—194
88、趙孟軍,周興熙,盧雙舫,1999,塔里木盆地——富含天然氣的盆地,天然氣工業,19(2),13-18
89、FU Xiaotai(付曉泰), WANG Zhenping(王振平), LU Shuangfang(盧雙舫), 1996,Mechanisms and solubility equations of gas dissolving in water , SCIENCE IN CHINA(Series B), Vol.39, No.5:500-508
90、王子文,盧雙舫,趙錫嘏,劉曉艷,1991,原始有機質丰度的恢復及其意義,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10(4):20-26
91、Li Taiming, Lu Shuangfang, A numberic Kerogen type index, Joun. Of Petroleum Geology, 1990(1), P101-107

學術兼職


中國石油學會有機地球化學學組委員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油氣地球化學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東北石油大學學報》編委會副主任
中國石油學會實驗實驗學組委員
中國石油學會裝備委員會委員
中國地質學會教育研究分會常務會員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項目函評專家
中國地質學會構造地質學與地球動力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SPE會員